设置

第一百二十五章 归咸阳

熊猫书库    秦人的悠闲生活
🔊点这里听书

  按照他们所说的,将鼎从泗水捞上来可以让始皇帝有更高的民望,可以得到更多人的拥戴,就能让人们明白始皇帝要治世的决心?

  在扶苏看来,这其实又是一种自证的陷阱,越是自我证明,人们越是不相信。

  没人想知道真相,也没人想知道始皇帝有多么名正言顺。

  他们只是想知道始皇帝能不能把鼎捞上来。

  如果没捞上来,他们或许也会唏嘘离开,如果捞上来,其实也没太大的意义,六国旧贵族的反秦之心不会因一个鼎改变的。

  五百年前的诸侯王,又有多少人拥戴周天子?

  当年,楚庄王都要问鼎中原了。

  当年的齐桓公都要登泰山取代周天子。

  说来说去,其实当周天子的权威不足以统治天下的时候,各路诸侯王是最不尊重周天子的。

  那周天子的鼎还重要吗?

  都是成了精的老狐狸,还在说着侍奉周天子,这是演给谁看呢。

  大军行进在驰道上,依旧是寒冬天,一路上见不到其他行人,扶苏坐在车辕上,望着泗水的景色。

  扶苏想起了第一次见甪里先生,以及与甪里先生说过的话。

  正想着,扶苏听到了骑兵在远方传话,是前方始皇帝的车驾又有了命令,这支队伍一路就先向西南,往洞庭郡的方向而去。

  接下来的路线就是经彭城,过九江,一路进入洞庭郡。

  扶苏想起了四年前,应该是南征快结束的时候,洞庭郡在南征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人口锐减,几乎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

  如今始皇帝想要亲巡洞庭郡,多半是有安抚之意。

  洞庭郡距离南征的战线最近。

  扶苏打开一卷地图,大致明白了路线,一路南下过了九江之后进入洞庭郡,而后过湘山,再从南郡,过南阳回咸阳。

  始皇帝在琅琊台住了三个月,这三个月齐郡的郡守为了讨好公子扶苏,搜刮了不少书籍。

  以至于现在的公子扶苏有名声在外,但凡有路过的郡县,就有官吏将各地的书籍献上。

  不过,李由依旧会带着兵马拜访沿途的名仕,大抵上都是以借书为理由,将这些书都带走。

  现在,李由就坐在一驾车上,这驾车装满了书籍。

  但公子从来不会真的看这些书,只有张苍偶尔会来拿几卷书。

  李由怀疑张苍把竹简拿走之后,是不是烧火取暖了,这人拿走了书之后,就没有还回来了。

  彭城以前又是彭邑,秦一统中原实行郡县制之后,秦给彭邑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作彭城县,从此以后在之后一千多年内,彭城这个地名便一直沿用了下去了。

  彭城是一片极其富饶的地界,亦是楚与秦的必争之地。

  天气还未完全转暖,已有不少的农户在田地里劳作,披着黑甲的秦军从彭城而过,此地之民纷纷拜伏在地。

  扶苏不知项羽如今在何地,他应该在某个地方与他的叔父说着反秦的志向。

  这里是楚地,在这里生活的人多数也是楚人,楚人与秦打了这么多的仗,而现在这里说不定还有不少的反秦人士藏着。

  田安道:“公子,丞相劝过皇帝,此地多有反秦楚人之士,还望皇帝绕过彭城而行。”

  扶苏道:“父皇还是要从彭城过?”

  田安颔首。

  扶苏看向马车外,目光搜寻之下,看着彭城内满满当当的跪拜之人中,谁是项羽,谁是项梁。

  直到车队穿过彭城之后,扶苏没有发现窝藏在其中的项羽与项梁。

  扶苏对田安道:“让廷尉来一趟。”

  冬天时,始皇帝在琅琊台过冬,廷尉冯劫就在齐地主持拆神祠的事。

  他是从鲁县重新跟上队伍的。

  冯劫急匆匆策马去见了公子扶苏。

  而后他得到了公子的吩咐,急匆匆去见了丞相。

  冯劫在行进的队伍中来回奔走,最后找到了李由,他道:“李士尉,公子与丞相有命,搜捕城中的反秦项氏。”

  李由得到命令,拉住战马的缰绳。

  战马一声嘶鸣,李由便带着骑兵折返回了身后的彭城县,二话不说就按照公子的命令去寻找反秦项氏。

  而就在始皇帝的车驾中,丞相李斯此刻正坐在始皇帝的车驾内,嬴政正看着从上郡送到此地的军报。

  李斯道:“今年北方严寒,冻死的人与牛羊不计其数,就在上月五万匈奴人在西北聚集。”

  嬴政听得眼神带着些许怒意。

  李斯又道:“西戎的西方各地与戈壁都已被匈奴人拿下,有三千匈奴骑兵掠过上郡与蒙恬大将军骑兵相撞,折损了三百兵马,斩首匈奴人两千有余,余下皆北逃。”

  嬴政收起军报,神色带着寒意。

  “近年来,年年大寒,在戎境的北方,严寒之下人与牲口难以生存,酷寒稍有缓解,匈奴人就会借机南下,年年如此,西戎人只剩西域南山,雪山后的西戎河谷为生。”

  “朕记得,扶苏一直想要夺取那片河谷。”

  李斯颔首。

  “把这卷军报给扶苏。”

  “臣领命。”

  李斯出了车驾之后,就吩咐人将这卷书交给公子扶苏。

  骑兵带着军报,来到公子扶苏的车驾旁,扶苏本就坐在车辕上,吹着楚地的春风,看着手中的书。

  “公子,丞相命末将送来上郡的军报。”

  扶苏搁下手中的竹简,拿过对方送来的军报。

  扶苏在这卷军报得到了几个信息,这几年的冬季反常的漫长,大批的匈奴人正在南迁,甚至想要迁居到相对温暖的阴山,西戎人与匈奴人的战争有了一个结果,当初得到王贲大量犀牛皮支援的西戎人败了。

  犀牛皮制成的皮甲并没有帮助西戎人战胜匈奴人。

  西戎人失去了大量的土地,他们只能困守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成了三万西戎人最后的聚居地。

  如今,西戎人若守在河西走廊与匈奴人拼命,如此一来他们肯定会打光所有的人口,直到西戎人灭亡。

  西戎人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投效河西走廊后方的秦人。

  大秦是否要驰援西戎人,帮助西戎抵御匈奴人,那就全看始皇帝的意思了。

  这的确是一个得到河西走廊的大好机会,扶苏写了一道文书,让人送去给身在陇西的都水长禄。

  此刻的彭城。

  韩终有意投效反秦的楚人项氏,他今天是来这里见项梁的,他比较倒霉,本来今天是约好在此地约见项梁。

  但却正好在这里撞见了始皇帝的大军。

  好就好在只是虚惊一场,始皇帝的大军只是路过此地。

  韩终走在彭城县内,他赶赴与项氏约好的地点见面。

  在彭城的一处宅院中,这里看起来像是大户人家,门口有一人正四处张望,此人见到来人便上前询问,“当面可是淳于先生引荐的韩终?”

  “正是在下。”

  “我是参木,先生命我在此地等候,秦军又折返回来了,为将者是秦丞相的儿子李由,是为搜捕项氏而来。”

  “什…什么!”韩终神色陡然大变,他四下张望没有发现秦军。

  参木的身形不高,但却给人一种精明之感,此人的虎口处有老茧,眼神带着警惕与猜疑。

  韩终又见到远处的街巷有两个背影路过,难道那就是项梁叔侄?

  见状,韩终大喊道:“项…”

  他的话还没完全说出口,忽然感觉下腹一凉,一把刀已刺入他的腰腹。

  参木面无表情地看着对方,手中的匕首还未松开,也未拔出。

  韩终低头看着正在出血的伤口,低声道:“我没有报信…”

  “先生知道。”

  “那你…”

  参木拔出了匕首,带出了一串血花。

  韩终捂着下腹,躺在了地上,只剩下了呼吸的力气,对方的话语传入耳中。

  “秦军往返有蹊跷,先生只是怀疑你而已,不过反秦大计不容有失,为顾全大局不论你是不是秦军细作,今天你都要死。”

  参木提起匕首又补了一刀,又道:“项梁先生说了,你死了,也算是反秦的义士,不论是不是秦军细作,将来项氏也会为你祭祀。”

  言罢,参木用韩终的外衣擦干净匕首,快步离开了这里。

  韩终也不知道自己流了多少血,他感觉自己越来越冷,捂着下腹,一次次用力的呼吸着。

  往事一次次的浮现在心头,泰山的变化让他知道,往后始皇帝不会再任用齐鲁博士,他想要投效他人再谋一份前程。

  当初徐福劝过他,让他一同去琅琊台。

  但是他韩终拒绝了,再后来听说在鲁地的淳于越病死了,韩终越发相信他自己的决定。

  现在他要见项梁,他确定他一定是看到了项梁叔侄的背影,只是一眼背影而已,他真的不是秦军的细作,他真的没有为秦军卖命,他也不知为何秦军会折返回来搜捕项氏。

  项氏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胆敢反秦的人,这样的人怎能结交?

  最后,韩终心中只剩下懊悔,他躺在地上已失去了生息。

  秦军没有在彭城县搜捕到项氏,却发现了被杀害的韩终。

  彭城县外的五里地,扶苏听着李由的禀报,疑惑道:“韩终被人杀害了?”

  李由道:“两刀,皆是致命的。”

  扶苏想到了徐福的书信,再一想如今韩终的结局,其实在彭城搜捕也不过是想着有枣没枣试探一下。

  因彭城此地特殊,在史书上秦亡之后,项羽在彭城建设了他的王宫,也就是西楚霸王的王宫,项羽对此地是有感情的。

  “让人查明韩终的死因。”

  李由行礼道:“已告知当地县令,不过发现韩终时人已死了许久,恐怕凶手也跑了。”

  扶苏道:“无碍,继续查,让各郡各县咬死这个案子。”

  始皇帝的队伍离开彭城的一个月后,鲁地已完全入春,春季的暖风吹过山林,一个人影从树林中走出来。

  这个身影走到了一座坟前,这是淳于越的坟。

  “淳于先生,你我十余年不见了,没想到此次见面你却成了这副模样。”此人正是张良。

  从沂水离开之后,张良一直与崔黄公隐居。

  张良低声道:“先生太过固执,始皇帝正值鼎盛,公子扶苏善用人心,始皇帝的身边有公子扶苏这样的人劝谏,你就不该进谏捞鼎之事。”

  有关公子扶苏的事,张良是从甪里先生口中听说的。

  始皇帝有如此子嗣,着实令人担忧又警醒,这位公子年纪轻轻却如此有手段,有远见有野心,还有手段,更有李斯为首的荀子门生相助。

  对付这样的人,张良自认讨不到什么便宜,不敢轻易惊动。

  说着话,张良又咳了两声,这两年他也体弱多病,注视的墓碑道:“如今万万不是反秦时机。”

  言罢,张良离开了这里,一路走着,他一路轻咳着。

  有关韩终的死因,其实张良是明白的。

  正因其人脾性自视甚高,看不上韩终这样的方术士,而项梁只想聚集愿意服从的人。

  再因项梁其人多年躲躲藏藏,让他变得生性多疑。

  所以秦军一来,韩终就会死。

  立春时节,始皇帝的队伍到了洞庭郡,正值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在田地里劳作。

  洞庭郡北抵夷陵,南临苍梧。

  正是湘山景色最好的时节,此地却尤其的荒凉。

  扶苏看着田地里刚长出来的稻苗,沉默不言。

  而当张苍用了三天时间布置好的前方的粮仓,正要告知公子,却见公子与始皇帝正在祭拜南征战死的将士。

  程邈解释道:“南征几乎打空了洞庭郡的人口,公子劝谏皇帝,祭祀战死的将士。”

  “公子进谏的?”

  “嗯。”程邈颔首道:“公子劝谏皇帝用太牢之礼祭奠此地的将士,你也去参拜吧。”

  闻言,张苍跟着随行的将士们一起参拜。

  在湘山脚下,一场太牢礼正在举行着。

  洞庭郡的人们看到皇帝正在祭拜战死的将士们,也纷纷跪拜。

  李斯望着不断前来跪拜的人们,轻叹道:“公子贤名会远播楚地的。”

  扶苏挡下了一些人请始皇帝在洞庭郡游玩的进谏,诸如造船游湖之时,在太牢礼结束的第三天,队伍就离开了洞庭郡。

  应该是因节气的关系,扶苏没有在湘山遇到史书上传言的大风。

  当始皇帝的队伍从南郡而过,穿过南阳时,再一次看到关中的平原时,已是夏季。

  在队伍前方,这个是车骑士尉李由,他几次深呼吸,闻到麦子熟了的香味。

  王贲道:“回了咸阳,就要筹谋匈奴之患。”

  李由知道上郡送来的军报,但脸上还是藏不住回家的高兴。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