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身边乌央乌央的人,老魏有些后悔,该买俩电视带回来的,省的这么挤,好多人只能听个声,都看不到人影。
不过经常看电视的村民一听这声音就知道,这是赵忠翔的声音。
他今年不是主持人,只是介绍了一下点播节目的电话号码。
春晚的导演黄一鹤很有魄力,他觉得新闻联播播音员的风格稳重却不善临场应变,晚会直播对于他们来说压力不小,所以力排众议,找来了更擅长临场发挥、活跃气氛的相声演员马季和姜坤。
然后又搭配了青年艺术剧院的王景愚和北影厂的青年演员龚樰,龚樰算是南方文艺工作者的代表了,要不然这台晚会北方味儿就太重了。
因为龚樰的加盟,现在魔都人都在翘首以盼,尤其是龚家人,这会儿都聚在龚樰父母所在的华侨新村公寓里一边吃大饭一边等着龚樰登场。
赵忠翔之后是一段小动画,四位主持人的卡通形象登场,然后才是演播现场。
雪姐穿着红色衬衣,黑色长裙,身型纤细,笑容可人,虽然30了,但少女感十足,一出场就惊艳了全场。
不熟悉魏明跟龚樰关系的村民们感慨。
“这龚樰也太好看了,这要是谁能娶到她,那可是烧高香了。”
老魏听到后呵呵一笑,就这点小事还用烧高香啊,小看我们家作家的实力了。
在燕京,朱霖这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也在陪着父母看春晚。
也就这种时候老两口觉得女儿没嫁人是有好处的,如果嫁了人,这会儿肯定是在婆家,哪像现在这么热闹。
春晚一开始是马季把老师侯宝林这位顾问代表请上台讲话,然后正式第一个节目是李古一的歌曲节目《拜年歌》。
接下来四位主持人开口介绍今晚的演出嘉宾,包括侯耀闻、石富宽、斯琴高哇、胡松华等等。
喜子看着看着,眼睛突然瞪大:“京子!”
原来是介绍到了燕京武术队的成员,吴斌教练带队,而且还带上吴惊。
魏明也没想到吴惊竟然上了春晚,这孩子为了不写作业也是拼了。
“喜子,你再仔细看看。”魏明提醒。
喜子定睛一瞧,在吴教练他们后面的那张桌子上,还有熟面孔:“啊,是彪哥和彪嫂!”
怀里还抱着一个胖娃娃。
有不明所以的村民还疑惑呢:“你表哥表嫂也上电视啦?牛逼牛逼啊!”
村民们也是第一次在同一场合看到这么多大腕,心想这春晚多好啊,希望明年还能继续办。
介绍刚一结束,先是猜了个灯谜,然后就开始说相声了,马季和搭档赵炎连说了三个,有电话点播嘛。
村民们又开始遗憾了,“村里要是有电话就好了,咱们也点播节目。”
齐可修呵呵:有电话你出得起电话费吗。
魏明笑着看完三段无比老套的相声段子,要是让他一个人看,他肯定笑不出来,但现场这么多人,喜悦的氛围是可以传染的。
后面还有歌舞、魔术表演等,当看到杂技团的熊猫表演的时候,老魏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想他那个香港的好大儿了。
看完这个节目魏平安拍了拍他:“哥,我先回去睡了。”
这会儿就已经十点多了,吕晓燕和喜乐都还精神着呢,不过今天上坟的时候魏平安跟母亲说好了,晚上让她给自己托个梦,娘俩好好聊聊。
又等了几个节目,终于等到了雪姐。
首先是播放了一段《大桥下面》的电影片段,在里面雪姐美出了新高度,喜子也有出境。
而观众席里齐德龙笑道:“那个小男孩是谁啊,是不是喜子啊?”
喜老师矜持地笑笑:“没错,又是我。”
马上他又获得了一波“大明星”之类的吹捧,还有几个老头起哄让他来一个,表演一个节目呢。
他还只能表演,在什刹海体校也是学过一些东西的,不过他更想看雪妈妈的节目。
这时台上的龚樰也在被马季姜坤师徒起哄,让她表演个节目。
当然,这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导演对这首歌非常看中,龚樰为此练习了无数次。
“那好吧,其实我准备了一首新歌,献给大家。”
马季问:“这首歌的名字是?”
龚樰:“《我和我的祖国》。”
马季带头鼓掌:“大家呱唧呱唧,龚樰同志是演员出身,听她唱歌的机会可是非常难得的。”
因为这个时代的直播是没有字幕的,于是开场之前龚樰补充了一句:“演唱龚樰,作词作曲魏明。”
“哟,是明叔写的歌啊!”旁边有魏明的晚辈喊了一嗓子。
这时春晚已经进行了三个多小时,有不少村民都觉得有些累了,听到这一嗓子又重新精神起来。
吕晓燕道:“小明你也不早说了,早知道就不让你叔去睡觉了。”
魏明笑笑:“没事,明天肯定还有重播呢。”
在成都,刘小庆在一家招待所里正看着电视上的节目,她来成都是来走穴的,她唱歌其实也不错,趁着《垂帘听政》放假这段时间拉着队伍满世界跑,可是没少赚。
不过看到龚樰在央视的舞台上又是当主持,又是宣传自己的新电影,又是唱歌,她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怪谁呢,怪只怪喜欢自己男人没有魏明那么大的本事。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龚樰饱含深情的演唱感染了现场所有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龚樰唱歌也这么好听。
在后台准备登场的李古一听着这首歌忍不住小声和着,排练的时候她就已经学会了感觉如果自己来唱的话还能处理的更好。
尽管技巧欠缺,但龚樰的演唱感情充沛,唱到最后甚至眼眶泪蒙蒙的,这一幕美惨了,也感动了电视机前所有观众。
在海子里一位老人听到最后忍不住主动鼓起掌来。
好歌啊,这首歌也能体现出创作者魏明同志的拳拳爱国之心,不愧是能给北大捐出100万的少年奇才!
电视机前的观众显然不会放过龚樰,在听歌的时候就纷纷电话要让龚樰同志再来一首。
不过龚樰不是歌手,点歌的也五花八门,大部分则表示她随便唱自己拿手的就行。
这种情况排练的时候也是有预案的,龚樰表示:“那我就再唱一段《明天会更好》吧。”
这首歌也是非常应景,而且也是龚樰的拿手曲目,魏明写的歌她基本都很擅长。
而在她演唱的时候,听着周围跟唱的村民们,魏明则摸着下巴在想另一件事。
这首歌太正了,甚至可能会让雪姐获得一些官方的好处,可如果将来雪姐要移民的话,有这首歌在这,舆论层面上恐怕会不太好看。
当然,魏明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他没想过移民,他知道哪里的生态更适合自己。
过去几年的积累,让他有了在国内舒舒服服,不惧阎王小鬼的资本。
如果形势到了连自己都要被迫远走他乡的地步,那么雪姐霖姐必然要跟自己一起走,也就没必要顾忌舆论上好不好看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龚樰就加唱了一首,后面还有节目,其他想要让她唱歌的要求只能暂且无视了,观众都太舍不得她退场了。
即便龚樰紧赶慢赶,还是没能让马季和姜坤的相声在零点之前结束,只好中断表演,敲钟过年。
不知不觉这就过去了四个小时,平时村民们八九点就睡了,见后面还有节目,大部分村民都没有散去,还要看,就当守岁了。
老支书周兴邦摸了摸发烫的电视机,可是见大家热情高涨,而且魏明都没走,只好由着他们去了。
0点之后的节目以李古一的歌曲表演最被期待,在演唱了一首《春之歌》后她又连续被来电要求加唱,包括魏明写的《鲁冰花》,以及《年轻的朋友》《问声祖国好》《知音》等歌曲。
当连唱了五首歌后,后台接到了观众来电,希望能听到李古一的《乡恋》。
而且这不是第一个想要听《乡恋》的电话了,事实上想要点《乡恋》这首歌非常之多。
导演黄一鹤在向上级领导请示后,终于点头,于是姜坤上台,告诉李古一,接下来最后一首歌,可以唱《乡恋》。
至此因为“靡靡之音”的罪名被封禁两年多的这首歌曲终于在官方层面正式解禁,至于民间,根本禁不掉,人民太喜欢了,邓丽君都无法禁绝,更别说李古一了。
之后电影《武林志》和《武当》分别播放了它们已经完成的部分电影片段,赵德彪和黄湫燕这对夫妇分别介绍了自己主演的作品。
这也是两个制片厂的默契,营造一种夫妻对决打擂台的感觉,也让这两部武打片的名字深深烙印在了观众脑子里。
之后他们俩还配合武术队的师弟师妹进行了武术表演。
当他们在台上的时候赵子凤正在龚樰怀里睡觉,抱着大胖丫头,她内心五味杂陈,好想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宝宝啊。
抱着这沉甸甸的一块肉,她突然就觉得自己胳膊上有使不完的劲儿。
至此,将近五个小时的春晚节目总算要彻底结束了,村民们有些不舍地离开了村支部,口中仍在讨论着令自己最难忘的节目。
老魏和许淑芬都在夸龚樰唱得好,吕晓燕也说《我和我的祖国》让她最为印象深刻。
当全国人民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的时候,在东北的沈杨,全市的公安干警几乎也都在熬夜,熬夜追捕两个姓王的男子。
就在大年三十儿这天,两个叫王宗坊、王宗玮的兄弟混入沈阳空军463医院打死四人,打伤一人,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而且这两人非常狡猾,警方找到上门的时候两兄弟早就逃之夭夭了,之后更是频频躲过警方的围追堵截,逃亡了半年时间。
在逃亡期间还频频作案,杀人谋财,所到之处无不闻风丧胆,提起他们的名号更是可以令小儿止啼。
后来实在没招了,公安部为了这两个人发布了新中国的第一张悬赏通缉令。
而两人所反映的严峻的治安现状也成了那场严打的导火索之一。
只不过目前穷凶极恶的二王还没有逃出东北,影响力还没有遍及全国。
春节的第一天,电视和电台上讨论的都是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的盛况,其中龚樰演唱的那首《我和我的祖国》以及李古一终于可以放在台面上的《乡恋》成了被点播和讨论最多的歌曲。
龚樰第一次以“歌手”的身份一炮而红,但她没有耽搁,天一亮就乘坐飞机回了魔都跟父母哥姐团聚,机场上认出的她更多了。
毕竟能乘坐飞机的人基本可以默认是家里有电视的。
这时候魏明刚刚完成村里的团拜,回到家里又接待了几波客人。
下午则是跟老支书等人看了一下香港好利来食品公司选定的建厂地址。
建的是粮油厂,算是合资企业,县里给政策、村里给土地,好利来提供资金。
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开会以及反复论证,这个项目终于成功向前推进了。
主要困难有两点,一是去年政策收紧,各种合资项目都受到严格审核,能不批就不批,80年和81年分别新建了20个合资企业,而82年只有8个,他们这个是83年1月批的。
还有就是,粮油厂不是中方最欢迎的那种合资企业。
中方欢迎的合资企业,要么就是中国不太行的产业,比如汽车制造业,要么就是能创汇的,比如可口可乐。
好利来不太符合标准,听上去像是要从中国老百姓身上捞钱的,那哪轮得到外资啊。
于是好利来派到大陆的代表刘易斯给中方画了一张饼,一张叫速食产业的饼,主要涉及到了方便面、冷链和国际运输和仓储等。
他表示粮油厂是速食产业的上游产业,他们要先进行布局,确定可以正常运行,然后才能上马其他诸如方便面项目,而这个方便面是可以出口创汇的。
再加上刘易斯这个混血儿长着一张纯血老外脸,很有说服力,最终这个项目也才算是成功落地,还给了很多政策,没有这些政策粮油厂的原材料来源都是问题。
魏明没看到刘易斯,他已经回香港过春节了,不过魏明倒是见到了秦县长,他知道魏明回乡,特意来偶遇。
“魏老师,好巧啊,你也来看建厂区啊!”
“是啊,过来看看。”
秦县长其实最开始想把厂子建在县里,这样可以方便运输和监管,从成本上考虑没毛病,而且县城周边的地也不贵。
但魏明是为了惠及本村村民,所以刘易斯坚持不让步,至于运输上的事他也考虑到了,他们的产品其实完全可以走隔壁县。
沟子屯是位于两县交界的,而且和隔壁县的县城更近,关键隔壁县的交通更加便利,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方便他们的产品快速运往京津和石家庄等大城市。
现在秦县长就一个想法,就是希望厂子建成之后自己再被调走,他希望看到这个项目的落成。
但其实从香港资金汇入过来,他的功劳簿上就已经记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秦县长也请魏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给未来的这个厂子写了五个大字:平安好利来。
初一这天也是《西游记》正式播出的日子,接下来从初一到初六,每天一集,前五天是前五集,第六天是曾经试播的第13集。
经常看电视的村民们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了,所以晚上又是围了一大群人,片头那里,“总顾问魏明”真的在“原著吴承恩”后面,在导演编剧前面。
第二天所有人都能哼两句“敢问路在何方”了,小朋友们更是四处寻觅又长又直的棍子。
不过魏明也要回京城了,他和平安叔他们一起回去,让老魏他们多住两天,老魏还有太多逼没有装出去呢,外村他还有不少熟人呢。
回京这一路上喜子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哥,我什么时候才能跟孙悟空打啊!”
昨晚看过了《西游记》第一集,见大家都那么喜欢孙猴子,喜子的斗志被燃了起来。
“你啊,估计快了,你是第14集,回头在什刹海体校多练练枪。”
回到京城后,魏明给团结湖和南锣鼓巷打电话,都没人接,于是直接打给了朱霖父母家。
毕竟之前已经登过门了,自己现在打个电话拜年也不算唐突。
虽然朱霖因为出门了没接到,不过自己回来的信号传递了出去,这就够了。
接下来魏明开始了自己的拜年活动,按照亲疏远近和重要程度,有的亲自登门,有的电话拜年。
中途他接到了朱霖的电话,魏明立即骑着摩托车出去,不过这次是把朱霖带到了华侨公寓里。
同样是楼房,华侨公寓的暖气比团结湖就要热上了几分,在这里朱霖可以穿的很单薄。
“反正爸妈不在家,今晚你就在这住了。”魏明抱紧霖姐,用琴瑟和鸣的碰撞来怀念远在魔都的龚樰同志。
《西游记》已播出的前两集水平很高,关键是六小龄童塑造的孙悟空形象受到了全国观众肯定,那叫一个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而且前面几集就是他的个人秀,所以猴子的人气比另外师徒三个加起来都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魏明从门外信箱里取出今天最新报纸,想看看有没有关于《西游记》和六老师的报道。
然后他就看到了两条东北的新闻。
一条是关于吉林的,不知道人们着了什么魔,小小的君子兰被疯狂炒作,在一般工人工资仅三四十元的当地,君子兰的价格扶摇直上,几十,几百,几千,甚至上万!
吉林人彻底疯了,逼得政府规定一盆君子兰售价不得超过200元,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魏明是看不上这种邪道上的小钱,要不然头两年就去吉林种君子兰了,今年赚他几百万都是有可能的。
第二条新闻是关于沈阳的,新闻上正式报道了丧心病狂的二王兄弟,而且从现在开始,他们正式逃出了沈阳,这会儿估计已经入关了。
魏明印象中,二王案闹了半年,然后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那啥了。
当然,还有其他几个恶性事件的诱因。
看到二王已经遵循历史轨迹粉墨登场了,魏明就知道,自己要准备暂避风头了。
“霖姐,今年小红要去美国留学,国外太乱,我可能要过去陪陪她。”魏明搂着朱霖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哦,应该的啊。”她以为也就是陪一两个月,让小丫头适应适应。
一两个月而已,虽然很长,但之前又不是没有分开过那么长时间,所以朱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接受的,反正还有小雪,她们两个互相扶持,相濡以沫。
把要拜的年都拜完,魏明正要重新投入到《放羊班》的后期制作中,突然从港办那里收到了一封邀请函,是第二届香港金像奖的邀请函,请他做颁奖嘉宾。
虽然知道魏明大概率不会来,但出于对国际闻名大作家的尊重,举办方还是惯例发出了邀请。
而这次,其实魏明还真打算去一趟。
一是为了看望空巢老人老鬼,二是和嘉禾收一下编剧稿费,最后顺便看看小阿敏,看看她的音乐原创之路走的是否平顺。
初五一过,魏明爹娘妹妹和姐姐一起回京,龚樰和朱霖和魏明再次合体。
龚樰吐槽道:“因为这首《我和我的祖国》,回家过年这几天我又被魔都台请去唱了一次,不过唱歌确实比演戏轻松啊。”
朱霖:“怎么,你想转型啊,好啊,省的跟我争金鸡百花。”
“我才不要呢,我还想着有朝一日能去国外拍戏,让全世界都看到自己呢。”龚樰很有志气道。
这份志气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让自己跟魏明更相配,她要让自己变成更优秀的人。
魏明太优秀了,春节一过,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获奖评选结果出炉,他81年写的那篇《阳光灿烂的日子》赫然在列。
而这种在文坛被其他作家羡慕不来的表彰放在魏明身上甚至都不值一提(今日保底求一下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