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471章 八九点钟的朝气

熊猫书库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点这里听书

  和万部的恳谈,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多。

  高端晚宴没蹭到,反倒是吃上了盒饭。

  不过收获确实很多。

墙外开花墙内香的基本方向,被确定了下来  只是回到酒店后,撞上了黑着脸的唐小葵。

  下午翟达等人离开后,只留了一个小姑娘员工,带着唐小葵在京北转悠。

  也不能说让员工干家务事吧,小姑娘员工自己也开心的要死,公费旅游还是京北这样的地方,出发前都是笑醒的。

  翟达没太多要求,除了注意安全,两人根据兴趣自己商量外,也就只提了一个“带孩子去喝豆汁”的需求。

  当然,唐小葵黑脸不是因为豆汁实际上她喝的时候脸都白了。

  而是觉得翟达消失太久了。

  “哥,这就是你说的‘带我出来玩’?”

  “你就说出没出来吧?”

  “出来了啊。”

  “我带的对么?”

  “.嗯。”

  “那今天玩没玩?”

  唐小葵:

  看小丫头都快掉泪珠子了,翟达不才不再逗弄,蹲下将其抱在臂弯掂了掂:“好啦好啦,逗逗你,今天确实推不开,但明天我有时间。”

  唐小葵终于笑了出来,这孩子还是比较善解人意的,翟达真答应了,转而又担心起自己是不是太任性了。

  脑袋埋在翟达肩头,细声道:

  “哥其实没时间也没关系.还是你的工作要紧”

  翟达大手一挥:“那不会,明天我有明确的四个小时。”

  唐小葵惊喜道:“四个小时?!”

  那很多了!

  翟达点点头道:“早上5点起床,我们去地坛公园,一直想去看看来着,到9点钟有个会,刚刚好。”

  唐小葵:

  开玩笑的。

  翟达并没有残忍到这个程度,只不过稍稍早起,带唐小葵去逛了逛早市。

  程墨等人也参与了进来,比起酒店早餐,充满水蒸气和烟火气的早市,显然更地地道道一些。

  某个小摊子上,大油条、咸鸭蛋、一人一碗豆腐脑,正宗的要溜边儿喝!

  唐小葵抱着个大甜烧饼,吃的双眼放光。

  昨天吓死了,还以为京北吃东西都是和豆汁一个系列呢!

  翟达给小丫头抖了抖裙子上的碎屑,对一旁的程墨道:“昨晚你们聚会怎么样?有什么收获么?”

  程墨想了想:“没什么,都是些.比较传统的商人,席间还叫了好几个女演员.来跳舞唱歌.”

  翟达挑了挑眉。

那是很传统了都快传统到民国时期了  不过想想也对,基本都是国内排名前100的富豪,所谓明星.真的不够看。

  也不用同情,说不定巴不得想为金主爸爸高歌一曲,赢得投资呢。

  孙婷很八卦的询问道:“都是谁?漂不漂亮?”

  翟达轻咳了一声,意思是还有孩子在呢。

  唐小葵掰下来一块甜烧饼,送到了翟达嘴边:“哥,你尝尝?”

  翟达看着油光发亮的小手一阵嫌弃,不过还是吃了下去。

  “还剩三天行程,今天继续是研讨会,不过不再是以民营企业身份,而是产业技术专家,估计比昨天还熬人。”

  孙婷有些不自信:“我这样的也算专家么?”

  翟达笑了笑:“自信点,你就是专家,碳化硅半导体的专家,谁觉得自己厉害,让他自己搞一个去。”

  第二天的会程,参会者和昨天完全是两个风格,规格要大得多。

  偌大的会议室,直接坐了六十多位院士、四十多位各领域大牛、再加各企业的专家,近200人。

  这种人数的会议,除非是“只听不讲”,否则根本开不明白,所以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午宣讲主会议题,下午则按照各行各业分成了不同的小会场。

  研究院按照分类,归入通信、计算机、半导体部分。

  三个行业,每一个都要总结出5000字以内,言简意赅的产业前瞻建议,继而经过研判,决定是否修入“十二五”规划中。

  翟达从同会者口中得知,类似的会议过去几年里已经经历过许多次了,甚至一些议题他都能背下来。

  如此重大的规划,自然不会最后几个月抱佛脚,只是研究院崛起太过迅速,参与的又太晚,才显得什么都新鲜。

  会上,研究院分别在“碳化硅半导体市场前景”和“手机操作系统生态”两个方面,提交了作为产业专家的建议。

  两份东西离开东阳前就进行过准备,还包含大量数据和图表,至于孙婷担忧的“和院士一起进行科学探讨”,并没有发生。

  能影响到产业格局的,必然都是落后于尖端进展的比如条件苛刻的超导体早就能造出来了,难道今天还讨论一下“超导体产业发展”么?

  那是科学,不是技术。

  而且这场会议并不纯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都希望国家能更重视自己所在的领域,即便是那些看似毫无利益牵扯的纯学者,也很难说背后有没有相关企业的影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无关乎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甚至专家学者。

  这似乎成了一个哲学问题:偏听则暗,兼听.就一定明么?

  不过很快,翟达就想明白了。

  也许上面根本没有把决策要点,放在“听”上。

  而是放在了“看”上,也就是“调研”。

  所有人的声音,包括研究院,可能都是次要作用。

  真正的支撑是数据、是定位、是前瞻。

  分会场顺利结束,不过彻底离开前,翟达又串门去了另外一个分会场,找到了那边专门等待的人,提交了一份简短的,只有1500字的“汽车产业前瞻建议”。

  内容,其实就是和万部昨天聊的那些,但按照约定,他需要以官方渠道,表示对这个领域的“感兴趣”。

  终于,来到京北的第三天,早市再度吃完早餐后,研究院众人穿上正装,打上领带。

  与多年后不同,这场“民营企业座谈会”,并不对外公开,也不会有电视台拍摄,门口更没有许多记者。

  翟达夹着文件夹,大步流星朝着传说中的“东大堂”走去,与身边那些大多50岁往上,或疲态或发福的身影对比,犹如早上八九点的太阳。

  身后众人也是神采奕奕。

  这毕竟是一个特殊的地方。

  至于唐小葵,因为“东大堂”也算一个景点了,一并带了过来,虽然不能进会场,但里面溜达一下也挺有趣。

  “哥加油!帅的!”

  翟达摆摆手,彻底走入会场。

  作为发言者之一,他的座位在第一排。

  席位不在中心,毕竟初出茅庐。

  毕竟同排的人,无不是已经叱咤商场多年的老前辈。

  而程墨等人则坐在稍后几排,暂时顾及不到了。

  大概十分钟后,与会人员全部到场,前方台上侧面走入一串人,翟达熟知的卢部、万部都在其中。

  哦,还有一位半熟的,世博会开幕式遥遥眼神示意过,也是今天的主持者。

  会议顺利启动,主持者开始“主题讲话”。

  内容与之前知道的基本相同,但翟达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一些遣词上有修订。

  如此规格,理应要抠字,是“大力”还是“全力”,是“提倡”还是“倡导”,都有着不同的解读与严谨。

  这一过程大概进行了20分钟,之后则是各部门的分别讲话。

  发改部门、工信部门、科技部门、商务部门依次。

  最后,则是于民营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发言环节了。

  大致内容,都已经在研讨会申报过,每人10分钟,这并不短,十个人讲完加上串场,两小时就过去了。

  翟达的发言是在第八席,所以他还有时间一边整理,一边听听别人讲什么。

  听了几个后,他感觉有些出乎预料。

  无论是已经家大业大的“老牌大能”,还是正在突飞猛进“新兴企业”。

  无论是农业与食品链相关的民生行当,还是赚的盆满钵满的房地产公司。

  几乎每个企业家的讲话都带着淡淡的“报忧”感。

  是的,几乎每个人,都在讲自身领域面对多么大压力,遭遇多么大挑战。

  用人成本太高、税负压力太大、地方效率太低.

  希望营商环境再好一些,希望国家补贴再多一些,希望银行放贷再宽松一些。

  食品监管太严、股市监管太严、生产资质太严.

  这些巨富企业家,好似都深得“忧患意识”,一连串听下来,居然有种各行各业百废待兴,都不好混的感觉。

  非常的不爽利!

  可明明.这是国内经济突飞猛进的十年。

  是资本造富最疯狂的十年。

  是翟达在乌托邦的小板凳上,为大家钦点的,机会遍地的十年。

直到第七位发言人讲完,翟达才有所明悟  可能,这就是他们和国家打交道的方式,一种许多先富的“默契”。

  他能看到“柳忠烈”抑扬顿挫,挥斥方遒,好似全国商界领袖。

  也能看到房地产大佬,列出一条条国外的数据,为房地产金融化大声疾呼。

  但他唯独看不到.一种朝气。

  一种浪潮之上的昂扬。

  终于,轮到第八席发言。

  会场内,事先准备好的会程资料,所有人都翻了一页。

  而后所有人,也都看到了来自“机械核心研究院”的发言主题。

  小小的骚动,在“东大堂”中传播,即便主台上方,也有不少人微微挑眉。

  因为他们居然在一个民营企业的发言标题上.看到了那位的名言。

  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甚至是几年、十几年来,类似会议上都不曾提出过的。

  按照规则,翟达不需要站起来,他只是将面前的麦克风拉近了一些,而后按下了开关。

  “感谢组织和国家给予我们发言机会,机械核心研究院是一家初创公司,如果有什么不合适的,请多多海涵。”

  轻微的笑声响起,这家全球都风头正盛,一举拿下“移动操作系统”和“第三代半导体”两处市场的企业,自称‘初创公司’,总觉得有趣。

  可,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对。

  无数目光看了过来。

  时隔61年,在那位老人《美国同中国的关系》中,提炼出的八个字。

  再次被人提起。

  “我发言的主题是:警惕全球化退潮与规则破坏者.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高危部分,不会再展开发言内容和会议过程了,留白。

  大致理念从本书开头就提过太多次,在10年时很超前。

  虽然我们现在也正在应对,但说实话,准备的依旧不够若能更早几年,会更主动。

  请:m.badaoge.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