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472章 无双上将

熊猫书库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点这里听书

  整个发言,翟达没有提及自身企业的困境,也没有抱怨过监管,更没有索要过。

  在十份发言中,显得尤为特别。

  以至于自他之后,两位企业代表的习惯性“报忧”,都有种陈词滥调的感觉。

  而整场会议结束后,也并没有话本里那种“被单独叫到何处,见了谁谁谁的展开”。

  只是普普通通的散会。

  但翟达知道,自己的发言,有人听进去了。

  甚至,可能有人想到了一块儿去。

  至少卢部和万部,都投来了非常认可的眼神。

  孙婷承从后方一路跑过来:“会长!霸气了!耳目一新啊,前面我都快听困了!可惜不让带手机拍照。”

  程墨也感觉激动难耐,人一辈子要是能在这种场合装一次逼。

  也是值了。

  翟达笑了笑道:“官方应该会有摄影师留照,不知道会不会有我的。”

  正要再说什么,一个礼仪人员走了过来:“翟总,这边参会人员还有一个合照流程,请这边移步。”

  翟达看了看身边两人:“可以带他们一起么?”

  礼仪笑道:“当然,这是非正式留念,您的工作人员都能参加。”

  翟达点点头,不过复又想起了什么。

  “那能带孩子么?”

  当翟达牵着唐小葵,在“东大堂”前和全国民营企业顶尖企业,以及组织一众大佬合照时,尚不知道..

  两个月后,经过最后一轮意见征集和研讨,“十二五规划”正式公布,已经与前世有了许多不同。

  在汽车行业规划中,增加了“大力汽车新能源化、电子化,建立出口产能和出口机制。”

  在清洁能源部分,因为碳化硅技术的应用,预期性增长要求大幅增加,风电预期五年增加400,太阳能预期五年增加2500(基数尚小)。

  在半导体领域,第一次在硅基先进半导体以外,引入了“未来半导体”这一概念。

  在总计数十万字,涵盖各个领域的庞大规划中,这些改动并不显眼。

  有些,是来自于去年老师的《关于“十二五”产业规划二三事》。

  有些,是来自于机械核心研究院技术突破的连锁反应。

  而有些,是翟达那篇发言,得到了认可和重视。

  但不管怎么说。

  少年翟达,没白来。

  连市的机场,于晓丽专门开着车来接,也不知道是想儿子了,还是想女儿了。

  唐小葵小跑着扑入于晓丽怀抱,于女士笑着道:“BJ好玩么?你哥带你去哪了?”

  唐小葵卡壳了片刻,有些不确定道:“哥带我去了早市。”

  “还有呢?”

  “早市..和早市.去了好几次。”

  于晓丽:

  翟达直接揉了揉唐小葵脑袋打断施法:“东大堂没带你去?还拍照了呢!”

  而后抱了抱小木头,一行人朝外走去。

  至于程墨、孙婷和工作人员,自有公司的人接,研究院现在家大业大,有专门的公司用车。

  返回的路上,翟达看着车窗外一辆辆驶过的汽车,万部说得对,汽车的核心技术已经十几年没有什么重要突破了,当然不是说毫无变化。

  挤牙膏也是挤,你觉得没有,但多少还是能捏出一两滴的。

  外形和内饰在缓慢迭代,剩下的诸如倒车影像这样的东西也不错,底盘调教一类的多少也算,就像食堂的西红柿鸡蛋汤,勺子探底慢慢捞,能出点东西。

  不过那是放在十几年跨度里,作为理论上应该“以技术驱动”的行业里,依旧堪称龟速。

  以这潭水的浑浊程度,研究院造车想要从已有体系里获得技术,是很难的。

  好的有钱也不会给你,差的又太拉胯,翻译过来就是要交学费。

  至少先捉摸个几年,把传统汽车工业的一些路再走一遍,各个供应商先拜拜码头,才能有生产能力。

  但翟达思路却不一样。

  我有说过我要造好车么?我对成绩都没有要求,凭什么要我交学费?

  他和万部的计划里,不打算死磕国内,甚至不打算死磕产品。

  降低标准,降低要求,先在海外试水。

  高举意识形态大旗,为海外送去他们最需要的环保。

  甚至,可以不挣钱。

  只要能在海外卖出10辆车,就能在国内引起新闻关注,流量自来。

  只要能卖出100辆车,就会营造出一种产品出海的“国际感”。

  若是能卖1000辆,那是中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开始,国内会出现拥趸和。

  1万辆?道德高地将会无可撼动,对国内合资企业将形成舆论的碾压。

  一根筋变两头堵。

  你别问我为什么是绑着6831块笔记本电池,卖豪车的价格,你就说环不环保吧。

  这套打法,意识形态是关键,“环保”二字会深刻的体现在产品的每一寸,甚至他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些“点子王”。

  最保守的预计下,这个项目会短期微亏,但长线运营下,亦有着创造神话的机会。

  甚至整车方向亏损,亦能给其他板块带来收益,新能源旗帜的提前竖立,对研究院的“碳化硅”、“操作系统”都是全新的庞大市场。

  就当“整车制造”是在给零部件供应链出“费”,也是不亏的。

  若是去看更大的利益,更不用多言。

  他手上已经拿着许多牌了,电机、车机、电控,还有机械核心抄作业,其实产品力不会差,更不会真的绑着笔记本电池造车。

  此事需要一定时间,不过有些东西可以提前启动一下了。

动手之前,先动嘴  不过正想着这事儿该怎么安排,翟达突然卡壳了。

  纯粹的“技术驱动”,给研究院带来了许多好处.但猛地一下,想干点不一样的事儿,好像又发现自家“太纯粹”了点.

  这种活.

  对了!我还真有一员无双猛将!!

  深城,著名的华强北商圈不远处,新亚洲大厦。

  这栋半老不老的楼,就是机械核心研究院驻深城分公司的地址。

  地方不大,大概也就两百来平米,20号人,组成了分公司的全部。

  比起“宗门圣地”蔚蓝之眼,这里自然只能说简陋,但推门出去看看隔壁的格子间牛马工位,感觉还是不错的,而且待遇没亏待。

  深城分公司设立的目的,其实就是推动“鸿图OS”与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山寨、白牌机产业结合,目前来看这一目标完成的极好,山寨机们在东南亚、非洲、西亚都杀疯了。

  大门自动滑开,两个人影走了进来,为首的是分公司经理李海莉,另一人大家也不陌生,尤其是总部外派来的人员。

  大老板的伙伴和朋友,李海莉的男朋友吴越。

  每隔一段时间,吴越就会出现一次。

  “晚上没事儿的,吃夜宵啊。”

  “吴老板大气!”

  “就等着吴总来改善伙食了!”

  这位每次都会请吃饭而且很豪华,为了什么也不难猜:帮经理稳固一下人心。

  但其实也不用,分公司是李海莉一手建立起来的,最初只是草台班子,在华强北各处拉人聊天做调研,和那些小老板一家家喝茶,去每一个小作坊小工厂谈业务,最后才渐渐有模有样。

  她也许获得机会有幸运的成分,但工作能力从无人会小觑。

  整个珠三角手机产业圈,谁家老板夫妻不和,说不定她就是第三个知道的。

  粤语都十级了。

  走入里屋的办公室内后,吴越很熟练的坐在沙发上,他刚从桂省来这,除了“越达餐饮”的全国扩张外,需要操心的事情越来越多,确实累了。

  “研究院总部你还没去过吧?之前没邀请你?”

  李海莉坐在老板桌,鞋底微微翘起:“老大当然邀请了呀,不过那时刚好珠市有个业务脱不开。”

  吴越摇摇头:“没有什么业务是脱不开的,怕是你心里想着事儿。”

  李海莉笑了笑:“你的观察力能别老用在我身上么?”

  “我这次来就是劝劝你,研究院都回东阳了,包括乌托邦集团也快成立了,你终究也是回去才有更好的,深城这边说是分公司,其实办事处更多些,太局限了错过一年,研究院可能就是天差地别。”

  “.还没有合适的契机,想多做出些成绩我一个大专毕业,研究院人才如云,就这样回去,人比人得死。”

  吴越:.

  那我一个大专都没上的怎么说?直接火化么?

  正说着,李海莉的手机响了起来,看了一眼是老大的,李海莉立刻接起。

  “恩恩.”

  “没问题”

  “我明白了,我试试看。”

  这通电话时间不短,足足说了20多分钟,挂了之后,李海莉眼中有些意外,也有些惊喜。

  吴越好奇道:“翟达怎么说?”

  “老大让我着手调查一下海外的环保组织,尤其是那些比较极端的.影响力大的.”

  “包括他们的经费来源、组织力度、和各家其他企业的勾连.”

  “如果合适的话,他想也加入这场游戏。”

  吴越挑了挑眉:“有点抽象了,目的呢?”

  “为一个新项目造势,这是一个整体方案和长期规划”

  调查是李海莉的爱好.抱歉,是专业,虽然涉及海外,难度增加了不止一点。

  但.契机这不就来了么?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