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港币,陈家志便想到了前两天看的楼盘名雅苑,一套房一两百万,还只能用港币结算,想必里面住的人非富即贵。
不过就算有港币,他也买不起,暂时也不会花这么多钱买房子。
只是港币和外汇涉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
在这过程中,会不会有什么瞒着他的?
比如说国家对港币换汇有补贴和优惠等等。
江心菜场去年10月份销售收入265万元,今年1月份也有257.5万,总共522.5万元的收入。
如果换算成港币,那也不少了。
第二天早上,陈家志就把电话打给了徐闻香。
“徐总,新年好!”
“新年好!”徐闻香问道:“陈场长找我什么事?”
陈家志笑道:“我就不能专门打电话给你拜年吗?”
“你不是这种人。”徐闻香揶揄道:“你没有人情味,一切都向钱看!”
“这你可就冤枉我了。”陈家志不满的说:“你问问下面的管理人员和菜工,没有一个不说我有人情味的。”
徐闻香:“好,我就当你有人情味,现在年也拜了,没什么事我就挂了,酒店还有事要忙。”
“哎,还有件事。”陈家志说道:“菜场卖菜结算是用的港币吗?”
“呵呵,你还好意思说你不是一切向钱看!”徐闻香冷笑道:“是用港币结算的,不过归你的那份都换成了人民币。”
沉吟了下,徐闻香又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该你的利益一分钱也没少你的。”
“徐总大气。”陈家志喝了一口茶水,又问:“能不能帮我也搞个港币账户?”
“你要港币干嘛?”
“买房。”
“可以。”徐闻香又问:“但你买了房,还有钱投资新基地吗?”
陈家志:“我现在又不买,也买不起,先存着,等以后说不定用得上。”
徐闻香好奇道:“说说,你看上哪个盘了,还买不起?”
“名雅苑。”陈家志没好气的说道:“听说只要港币,神气得很。”
徐闻香讶然道:“你眼光不错,名雅苑的房子确实不错,但谁给你说的名雅苑只能用港币买了?”
“听别人说的。”陈家志讶异了一声,“听你这意思,不用港币也能买?”
“当然,不过现在只能买二手房。”徐闻香笑了笑:“你要想买,我在那边有一套房,可以卖给你。”
“富婆啊!”陈家志感慨了一句,又说:“算了,你算盘打得倒是响亮,不过我可不想继续给你打工。”
“你见过哪个打工仔能拿走上百万分红?”
徐闻香语气里有些不高兴,她自问方方面面都做到位了,但陈家志老是不领情。
“首先你是股东,其次你还是核心管理层,有25的协议分红,你还要想怎样?!”
“我不习惯上面还有人指手画脚。”陈家志沉声道。
徐闻香生气了,但也知道劝不动,只能哼了两声。
陈家志也没挂电话,站起来给茶杯里加水,还故意把茶壶拿得很高,让掺水声传到电话对面。
“后面会把港币给你留着。”徐闻香缓了口气,问:“什么时候谈新基地的事?”
“再等等吧。”陈家志说道:“至少得元宵过后等菜工回来得差不多才有时间,或者是下个月也行。”
“你就不急?”
“这事急不得。”陈家志沉吟道:“如果一切顺利,新基地开工也得等到下半年去了。”
又是短暂的沉默。
徐闻香开口道:“如果让你做江心菜场的大股东如何?”
嗯?!!
陈家志惊了:“什么意思?”
徐闻香重复道:“让你做江心菜场大股东,我们把江心菜场的股份转一部分给你,够清楚了吧。”
陈家志是真吃惊了,“为什么,江心菜场这么赚钱,你干嘛要让出来?”
徐闻香沉吟道:“江心菜场能赚钱也是因为你,你走了,没人能保证江心菜场继续赚钱,甚至恢复以前亏损的境地也说不定。”
陈家志说:“亏钱不至于,我没那么不近人情。”
“我不信。”
“你认为如何?”
“其他股东会同意吗?”
“不同意也得同意。”徐闻香沉声道:“最近云杉酒店也不平静,会有一次洗牌,就这样,你先想想,不急,一点也不用急。”
电话挂断。
陈家志靠在椅子上闭眼沉思。
他搞不懂云杉洗牌和江心菜场之间的联系,但他确实在思考可不可行?
肯定是可行的。
江心菜场已经很成熟了,道路沟渠水电等等都很完美,他又花大力气调整了田块,半年来也连续两次重施有机肥,情况在肉眼可见的变好在这里,他也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元,他是个重感情的人 只是前面花了那么多功夫考察基地就这么浪费了?
似乎也没多大损失。
这通电话打的,只是问一下港币,就弄出这么大变化,还真是让他猝不及防。
这样一来,也确实没有必要那么急了。
思考了一壶茶的时间,陈家志决定先静观其变,做好当下的事,反倒轻松不少。
时间继续往前走,
江心菜场和东乡菜场的荷兰豆采收慢慢进入了巅峰期。
有时候感觉每天采摘一次都不太能跟上豆荚的生长速度。
这也导致产量稳定了下来。
江心菜场日采收量保持在了一万斤左右,东乡菜场也稳定在了350斤上下。
节假日期间价格也很稳,没有再下跌,两个菜场都有稳定的收入入账,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
平稳也相对让人安心。
像徐瑶、童刚等人就很喜欢这种平稳的工作状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喝茶散步遛鸟,又生活在田野乡居里,是未来许多城市上班族奢望的生活。
不过陈家志对这种平稳不太感冒,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最应该激流勇进!
用俗一点的话说,就该猛一点去博行情!
不过当下确实没有爆发的机会,除了江心菜场在企图搏一搏甜椒,东乡菜场也进入了平稳期。
陈家志看了敖德海制定的生产计划,最后四五个月,也只突出了一个字:稳!
东乡菜场50亩地,30亩播菜心,芥菜10亩,芥兰10亩。
而且时间分布很合理,继承了陈家志一开始长期稳定有菜的理念。
这样一来,猛不起来,但也分散了每天的销售压力,后期可以更好的与销售和配送业务做好配合。
2月10日这天,易定干一家人带着大包小包从老家归来,打的的士,还带了几个务工的人。
都是奔着来种菜的。
陈家志让易定干做了安排,而他则是打量着另一个面黄肌肉的少年:易虎。
易虎除了瘦,最显眼的就是那对大耳朵。
民间有说法,耳大一寸,永不贫困,耳朵大的人通常被认为命运较好。
这种说法如果套在易虎身上,陈家志感觉还有一定道理。
后来的易虎就是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一对子女也双双考入了重点大学。
“舅舅,舅娘,外公,外婆…”
和易龙一样,易虎也是外向的性格,一到家,就开始招呼人,对这里一切都很好奇。
只用了两三天时间,易虎就熟悉了菜场的生活,并且在第二天早上就学会了骑自行车,下午就敢上街骑,速度快得让李秀和陈家芳汗颜。
当两人去请教时,易虎指着手上和腿上的擦伤。
“妈,舅娘,你们不要怕摔嘛,摔两三次就学会了,简单得很。”
可能是被几个哥哥姐姐欺负多了,易虎做事从小就有一股狠劲,人也聪明肯学。
没过两天,易虎就加入了学普通话的队伍。
当得知有可能不会离开江心菜场后,易定干愤愤吐槽了陈家志几句,随后又带着易虎去联系学校。
易龙和易虎年龄相差18个月,易龙留了一级,最终两兄弟分到了同一个班。
只是易龙面色红润,身材匀称,而易虎就像一只瘦猴子。
好在现在有条件了,彭国真每天都在琢磨着给他做什么好吃的。
本就所剩不多的鸡和兔子再次遭了重。
这几天易定干也没上班,除了搞定学校的事,也带着易龙易虎去城里玩了一趟。
不知不觉间到了元宵节。
早上时,陈家志和易定干如常到菜场巡田,发酵的粪肥臭味已经淡了。
揭开育苗的小拱棚,映入眼帘的是生机勃勃的甜椒苗。
易定干赞叹道:“发芽发得真好啊!”
陈家志说道:“主要是永锋的功劳,从营养土配置、消毒、播种、浇水、通风,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细心呵护,精心调控,给辣椒苗提供了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这苗子对得起他这份付出。”
“哪有这么好。”戚永锋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
“不用谦虚,确实做得好,这就是你的优点。”
陈家志也发现了,戚永锋除了莽一点和有一身蛮力,在亲力亲为这方面,几个小组长里他和敖德良可以说是做得最好的。
不论搬货、打地、起垄等重体力活,还是播种、打药、采摘等细致活,他都喜欢亲自上手。
再加上从东乡菜场开始,就长期跟着他学习各种理论经验,日积夜累下来,进步不小。
陈家志春节期间和其留守菜场,竞有种类似于‘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