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周奕的要求,周建业把骗他这人的信息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周奕。
周奕默默记住,打算回头去武光后找机会查一查这个叫冯昆的家伙。
“三叔,你上家欠的钱还清了吗?不行先在我家拿点,我跟我妈说。”
老婆孩子都送回来了,说明应该是受到威胁了。
而且都这样了,之前倒卖钢卷那笔钱,三叔也没想着从中牟利。
“没事儿,是差了点,不过有笔钱在路上了,等到款了给那边补上就行。”周建业一咬牙道,“要真不行,我把那边的房子卖了先还上。”
周奕本来还在点头的,因为想着上一世三叔并没有把老婆孩子送回来,后面也没出什么事,这一劫靠他自己应该是能过去的。
但是听到他说要卖房,周奕急眼了。
赶紧阻止道:“三叔,千万别!你要真缺钱了,就跟我家说,砸锅卖铁我们也帮你把这钱给补上,但是就一点。千万别卖房!卖了房你以后哭都来不及。”
周建业皱着眉,一脸不屑一顾地说:“哪儿有你说得这么夸张,不就是房子嘛,卖了后等我再赚几年钱,到时候把它买回来不就得了。”
周奕见他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语重心长地说道:“三叔,你听我的,卖什么都不能卖房子,房子至少在未来二十年都会很值钱。所以你要是生意上赚了钱,有余钱,就都拿去买房子,知道吗?你的生意未必能传给弟弟,但你把房子留给弟弟,以后他就能当个包租公了,那日子别提有多爽了。”
听了这番话的周建业感觉很匪夷所思,现在是有不少商品房,尤其是南方。但全国大部分地方的房子还是单位分配的啊,这能贵到哪去,还让自己多买房,这臭小子是当警察当魔怔了?
仅仅一年后,当周建业听到国家进行房改,取消福利分房政策后,惊讶得合不拢嘴。
自己这大侄子是兼职算命的周半仙吗?
周奕定的饭店是一家环境不错,但价格比较亲民的店。
他知道如果让钱红星来安排,那必然会是大排筵宴,那种场合太容易让他联想到陈耕耘了。
周奕和周建业先到的饭店,周奕定的是个四人的小包间。
包间有窗,窗外是一条小河,有水有绿树,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他们到了十分钟左右,钱红星也到了,周奕在电话里告诉了他包厢号码。
钱红星到了后,跟周奕热情地打招呼,说这地方不错啊,古朴雅致,是个好地方。
“钱总,给你介绍下,这是我三叔周建业,我之前跟你提过的,在南方那边经商。”周奕介绍道。
“三叔,这位就是钱红星钱总,本市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家。”
两人立刻热情地握手寒暄。
“钱总,久仰大名啊,早就听周奕念叨过好多次了,今天总算有机会见面了,三生有幸呐。”
“哪里哪里,我才是,上次听周警官提起过说他有位三叔,在南方做大买卖的,我是仰慕已久啊。”
周建业心虚地连连说哪里哪里。
见两人这么一通商业互吹,周奕赶紧笑着说:“坐着说吧,你们俩也不用这么客气,都是自己人。”
一听自己人三个字,钱红星非常高兴,连连点头。
“对了三叔,你今年贵庚啊?看着挺年轻啊。”钱红星问。
周建业笑着说:“我今年三十三。”
“是嘛,三十三的话,你属龙?”
“没错没错。”
钱红星说:“我也属龙。”
周建业瞪大眼睛激动地说:“是嘛,钱总跟我同年啊。”
周奕正端起水杯喝水,差点一口就喷对面的周建业脸上,用眼神告诉他:戏演过了啊,三叔。
钱红星哈哈大笑道:“三叔开玩笑了啊,我比你大一轮,今年四十五了。”
“哎呀,缘分呐缘分,那钱总是我的老大哥啊。待会儿我可得好好敬你一杯。”
周奕心说,得了,他们成哥俩了,我又降辈分了。
于是赶紧说:“先点菜,点完了咱们边吃边聊。”
然后喊服务员来点菜,点酒的时候钱红星还问了周奕能不能喝,周奕说没案子的时候无所谓。
“那咱就喝点,难得的。”
酒和菜都上来后,周奕端起酒杯说:“钱总,是这样,今天这顿饭呢,其实是因为当初来来那个案子,我得了个个人一等功,前两天刚批下来。而且我三叔昨天刚从南方回来,就想说赶早不如赶巧,介绍你们认识下。”
“个人一等功啊,好好好,那是该庆祝一下,周警官果然前途无量啊。”
“来,咱们先干一个。”周建业说。
三人碰杯,然后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周奕开始进入正题。
“钱总,你有听说最近一钢二钢下岗潮的事情吗?”
钱红星点点头:“哎,听说了,这事儿真是突然,一下子社会上就多了这么多没工作的人,这几天来我们厂子找工作的人一下子多了几十倍。”
对不了解的人来说,确实挺突然的,但周奕却知道这早就是顽疾了。
“那对你的生意有影响吗?”
“眼下还好,但趋势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经销渠道的进货需求已经开始下降了。毕竟这么多人兜里没钱了,那自然会缩衣减食。”
钱红星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问道:“周警官,你父母是不是也下岗了?要不要我给他们在我厂里安排个工作?”
周奕放下酒杯连忙摆手说:“不用,他们有我,暂时没什么问题。”
钱红星点点头:“成,要是有什么需要,你随时招呼我。”
“好。我今天带我三叔来呢,主要是想找钱总你探讨一个问题。”
钱红星一听,正色道:“周警官你说。”
“我想让我三叔在宏城做生意。”周奕说。
周建业本能地点了点头,但下一秒,立刻一脑袋问号:“嗯?”
钱红星是多么精明的商人啊,瞬间就明白了,立刻大手一挥道:“周警官,建业兄弟,那这生意你们得让我投资啊,你们预估多少合适?”
没想到,周奕摆了摆手。“不,钱总,我不是来找你投资的,我是来替你打工的。”
“啥?”这回,钱红星和周建业两人都懵了。
“周奕,你这把我都说糊涂了,你到底打算干啥?”周建业问。
“是啊,周警官,你就别卖关子了,你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吧。”
“行,那我就直言不讳了啊。”周奕说,“我说出来了可能你们得笑话我,但我是真的很想为下岗工人的生计这件事尽一点力的,老实说啊,像我爸妈这样的人,打从比我现在还年轻开始就进厂工作了,他们其实一直活在钢厂这个封闭的小社会里。”
“对像他们这样的人而言,下岗断的不只是他们的生活来源,更是他们生存的信念。或许我这么说听起来会有点危言耸听,但是我有预感,这次下岗潮的影响可能会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大,要更深远。”
“不仅仅只是没工作赚不到钱而已。”
周奕的思绪,仿佛飞到了上一世的宏城。
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街头巷尾多了好多没有工作的工人,只不过真正的影响暂时还没有出现,因为很多人勉强还能维持生计。
各种各样的悲剧是从年底开始逐渐出现的,因为到那个时候,很多人就已经扛不住了。
有人偷废铁,有人捡垃圾。上一世周奕跟着张宁出过警,两个拾荒者为了抢一个垃圾桶而大打出手,最后把人带回去一问,一个一钢一个二钢的,都是下岗工人,而两人抢得头破血流的废品,大概也就卖个三四块钱的样子。
更多的人,会选择去外地的黑市卖血为生,就像余华笔下的许三观一样。
而每卖一次血,就能换二十块钱,够买一家三口吃一个礼拜的米。
周奕亲眼见过那些靠卖血为生的人,脸色惨白,比死人还白。
除此之外,还有犯罪的、出卖身体的,甚至是最后吃一顿饺子一家人一起走的。
还有很多压根就不能说不能想的事情。
上一世好在有周奕工作了,他们家的日子才没有太艰苦,熬了过来。
这一世,周奕现在越来越好,自然不用愁了。
可其他人呢?
周奕知道自己的想法很圣母,但是见过那样的人间悲剧后,没法不触动。
一钢二钢几万人,其他城市的国营单位也是如此,自己根本无能为力。但能帮一个是一个,就像他当警察一样,他无法阻止犯罪的发生,但能救一个是一个。
钱红星听完周奕的一切“推测”,表情凝重地说:“周警官,我懂了,你想把一部分下岗工人给动员起来,让他们有口饭吃,是吧?”
周奕点点头。
“这个我不反对,市里还给我颁发过十大杰出青年,回馈社会也是应该的。不过我也说句实在话,我现在的生意,容不下这么多人,如果我扩招,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生产成本就会大幅增加,但下游市场又没有扩大,那我的企业生存就会受影响,到时候我手底下的工人,还有上下游都会受影响。”
“钱总,我明白,所以我的意思不是让你扩招,不是让红星食品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再办一个新厂。”
“办新厂,做什么?”
周建业也忍不住说道:“周奕,你没做过生意,你可别瞎出主意坑钱总啊,咱得厚道。”
钱红星摆摆手,示意周奕继续说。
周奕深吸一口气,这件事他已经想了很久了,他一直在想到底能干些什么。
最开始,他想的是能不能搞个小规模的电子厂干流水线加工,因为接下来科技发展,数码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后面左思右想,觉得行不通,这是南方沿海地区的特色,大量的年轻工人、政策扶持、进出口便利等等因素,才造就了某康这样的企业。
宏城办不到,就算解决了订单或设备问题,物流成本也太高了,很容易入不敷出。
上回去安远,给了他一些启发。
还是要因地制宜,要天时地利人和。
“还是做食品行业。”周奕说。
钱红星一愣:“还是做食品?”
“对,但和你现在做的食品不太一样。准确来讲是做大豆深加工集群,引进海外先进的低温脱溶技术,建立一条榨油、蛋白提取和饲料加工的产业链。”
周建业听得一愣,搞大豆加工?自己也不懂农业啊,这里面没自己什么事儿啊。
钱红星却若有所思地问:“还有吗?”
周奕听到这三个字,就知道钱红星果然是个厉害的生意人,说道:“有,加工产业链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才是关键,我们主要做的不是国内,而是海外市场。”
“海外?”一听这两个字,周建业来劲了。
“对,初级产品是有机大豆和非转基因豆油,三叔,你去了解一下怎么申请一个叫ECOCERT认证的东西,有了这个东西,就能进入海外的高端市场了。等到产业链和市场稳定之后,可以搞深加工产品,提取大豆肽粉,这东西是很多保健品的原料,非常有市场。”
周奕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当然除了关于未来的信息。
这件事的天时,自然就是时代的发展了。今年港岛回归,港资引入,进出口贸易逐步发展。再过四年,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产业正式开始腾飞,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地利的话,宏城有三个县,大部分土地都是农耕种地为主,像新北镇这样之前地下有煤矿的凤毛麟角。除了宏城,周边地区也都有大量靠种地谋生的农民,大豆本身就是主要农作物之一。
人和的话,钱红星本来就是搞食品加工的,这方面他最熟,而三叔在南方混了这么多年了,最擅长的就是拓展市场,干销售。上次那批钢卷,没有他,孔老三真挂厂长家门口也没辙。
“两位,海外是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产业成熟的国家,劳动力成本昂贵,比如漂亮国那边。但是人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又搞不出规模化的制造产业和完善的供应链,比如阿三他们。但这些问题在我国都是可以解决的,这就是优势啊,物美价廉就是敲开那片蓝海市场的敲门砖。”
钱红星的眼神变得格外明亮,他是个商人,有着敏锐的商业嗅觉。
他也感觉到了自己现在生意上的桎梏,宏城市场就这么大,往全省发展的步伐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快,就更不用说全国了。因为有竞争,还有地方上对本土企业的一些保护,就像宏城地方上保护他一个道理。
他自然想把生意做得更大,他不是没想过往海外发展,但他不了解海外的情况。九十年代的大环境,内陆还是经济内循环,进出口相关的生意还是主要集中在南方沿海地带,他缺乏合适的拓展 所以周奕说的话,一下子就打动了他,但却又有顾虑。
“周警官,老实说,你的这个商业计划,非常好。我唯一的担心就是,海外的生意好做吗?有机大豆,非转基因豆油,还有大豆肽粉原材料,这些产品目前想在国内打开市场,难度比较大,如果海外的高端市场搞不定,恐怕资金链会出问题。”钱红星实话实说,因为这投入可不会小。
周奕一指自己三叔说:“海外市场,他搞定。”
“三叔,你能找到海外销路,我们这生意就能做。找不到,那就只能黄了。”
周建业有些为难地说:“找老外倒是不难,南方现在老外就挺多的。但我总不能空口无凭跟人家说吧?那人家没法信我啊。”
周奕神秘一笑道:“这个简单,三个字就能解决了。”
“啥?”
周建业和钱红星都是一愣:“屁屁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