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1348章 集体嘉奖的分量,条件达成准备开治肿瘤

熊猫书库    重生1977大时代
🔊点这里听书

  卫生部那边对方言他们发现卫生事件,及时的处置和报告做出了充分肯定。

  嘉奖也是没有吝啬的。

  本来大家还认为义诊碰上这种事儿算是有些倒霉的。

  谁被限制在一个地方好几天,还随时担心感染,心情上都不会怎么好。

  不过这一回来,上头就给了他们一个惊喜。

  现在一个个都高兴了。

  虽然是集体的嘉奖,但是这东西是会记录在个人档案里面的。

  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集体嘉奖被记录进个人档案,是极具分量且备受重视的荣誉,其价值远超“纸面荣誉”,直接与个人职业发展、社会身份认可乃至生活境遇深度绑定。

  对医疗工作者而言,集体嘉奖被记入档案,绝非“锦上添花”,而是职业发展的“加速器”、社会身份的“定心丸”、个人价值的“官方认证”。

  而且不光是方言他们一个班,提供物资的老胡工厂,还有参与安东老崔他们这些人,甚至是开车的那几个司机,同样也是受到了嘉奖。

  这事儿,充分证明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的含金量。

  眼看着马上要到国庆了,得了这么个嘉奖,这给家里发个电报,那多有面子!

  一些本地的能见着家里人的,已经早就想回去报喜了。

  简直比考上研究生还高兴。

  毕竟考研是自己努力,这个属于是碰上了。

  和安东在西苑医院接到了陆东华,他已经和医院打过招呼了,方言这边又去医院里和副院长也就是任应秋说了一声。

  过程也是相当的顺利,现在方言也感觉到处都是自己人脉,办事儿也是相当的方便。

  接上了师父,方言就带着人回到了自家四合院。

  到家的时候,老胡已经把黄慧婕都接回来了。

  黄慧婕现在的状态,还是相当稳定的,

  过两天就是国庆节了,到时候很多的病人要来,住院部到时候人肯定很多,还不如回来待着方便一些。

  方言当然也是没有意见了,回到家里先和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方言就带着师父去协和那边办理入职了。

  主要是老爷子自己闲不住,他说了要过来坐诊,那就肯定要坐诊。

  方言当然也只能满足他的要求了,带着他就到了上面的诊室。

  现在协和已经有日常常驻的中医师接诊了,就是上次招的那五个人。

  朱志鑫,邓春燕,郭晓梅,林红军,邹国庆。

  同样还有轮流在这里坐诊的方言原班级的人员,今天值班的是雷莲和朱丽娜两个姑娘。

  还好方言他们一班的原班级人员并不多,隔离这段时间也没影响到这边的坐诊。

  所以目前日常在这里上班的医生就已经保持着七个人。

  今天方言把师父陆东华安排在自己诊室旁边,人数来到了八个人。

  中医科现在是方言自己管理,也不用给谁打招呼。

  入职后方言就让安东陪着师公陆东华,然后他就去住院部了,今天看看司马先生的情况,如果现在的脚已经温度正常,方言打算今天给他用上治疗肿瘤的药。

  毕竟这玩意儿拖一点就危险一些,早治疗早好转。

  来到了司马先生的病房里,这会儿他家里人还在这里守着。

  方言感觉这家人也真是有意思,好像是全家都回来了,家里的生意都不要了似的。

  看到方言来了,患者妻子对着方言问道:

  “方大夫,怎么了?”

  早上的时候刚复诊过,那会儿喝了一碗药,方言这会儿又过来,给他们又整紧张了。

  “过来看看,如果条件很合适的话,我打算给司马先生用治疗肿瘤的药了。”方言回应道。

  “用治疗肿瘤的药?”司马先生的妻子眼睛猛地亮了,连忙侧身让开位置,声音里藏不住急切,“那是不是说,脖子上这疙瘩能开始消了?”她一边说,一边不自觉地摸了摸司马先生颈侧的肿块,指尖触到那硬如铁块的凸起时,语气又添了几分忐忑,“方大夫,这药…会不会太猛?他早上刚缓过来点,要是受不住可咋整?”

  病房里其他家属也围了过来,有几个还悄悄往前凑了凑,显然都在竖着耳朵听。

  司马先生躺在病床上,原本半眯的眼睛也睁开了些,浑浊的目光落在方言身上,虽没说话,却能看出他也在等着答案。

  方言先俯身给司马先生搭脉,指腹下的脉象比早上沉稳了些,不再是那种虚浮的滑数,沉按下去能摸到微弱却扎实的搏动,这是引火汤起效的征兆,肾阴渐补,虚火稍敛,总算是有了扛药的底子。

  他又掀开被子看了看司马先生的脚,之前冰得像块石头的脚底,此刻已泛着正常的温热,连膝盖处的皮肤都不再发凉。

  “您放心,用药前我肯定把过脉,现在他的底子能扛住。”方言直起身,对着众人解释,“早上那碗引火汤,就是为了补他亏空的肾阴,把往上窜的虚火往下拉。您看他现在脚不凉了,说话也利索些了,就是身体在‘攒力气’,等着接后面的药。”

  他顿了顿,又指了指司马先生颈侧的肿块,试图解释:“这‘石瘿’是五年痰瘀毒缠出来的硬疙瘩,光靠补肯定消不了,得用软坚散结的药去‘化’。但我不会用猛药硬攻,会在方子加白参、五味子这些补气敛正的药,就像给攻城的兵卒身后架着盾牌,既能拆疙瘩,又护着他的元气,不会让他受不住。”

  众人有些懵逼,司马先生的儿子皱着眉:“方主任,我们在国外也用过靶向药,那药一上,我爸皮疹、呕吐,遭了不少罪。您这药…会不会也有这些反应?”

  “不一样。”方言摇了摇头,语气笃定,“靶向药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管好细胞坏细胞都杀;我这方子是‘辨证施药’,专门对着痰瘀毒去的。当然,刚开始用药,可能会有点乏力、胃口差,那是药在和体内的邪气相搏,属于正常反应,要是真有不舒服,咱们随时调整方子,不会让他遭罪。”

  “而且我已经把方子调整过了。”方言补充道,“原方里海藻、昆布软坚散结,我又加了生苡仁祛湿,正好对付他身上的脂肪瘤;元参、麦冬滋阴,能缓解口干;最关键的是加了另炖的白参,补气的力道足,还不燥,专门托着他的底子。”

  患者妻子见方言说得详细,条理清晰,她转头看了看丈夫,见司马先生对着她轻轻点了点头,便咬牙说道:“方大夫,我们信您!您说怎么治,我们就怎么配合!”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