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一百六十二章 脾气

熊猫书库    妙厨
🔊点这里听书

  此人嬉皮笑脸,一边阴阳怪气说话,一边直勾勾看向宋妙的脸,视线又看往她腰下走。

  见对方说话、举止如此恶心,宋妙已是十分嫌恶。

  但她没有露出一点生气模样,只当此人不存在,径直转向下一个人,对了对剩余几个姓名、来历,复又道:“今次诸位应役,被分到的是河工伙房。”

  “伙房不同于旁的差事,不用挖土,也不用日晒雨淋,但并不意味着是个轻省差事——这差事讲究的是仔细用心,最要紧是一个‘洁’字,一米一菜,但凡有一点差错,进人嘴里的东西,要是吃坏了、吃出了毛病,便是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她逐一跟众人拆分要怎么个“洁”法。

  一边拆,一边带着十二名役夫往后厨走,走到井边时候,就说水要分缸贮存,一用于饮用,二用于洗用,如若井水,可以入口,如若河水,用于饮用,必须烧滚。

  又说每日洗锅、洗菜的废水必须捞干净残渣再倒入污水道中,每日用完锅必须铲干净锅底灰等等。

  进得厨房门,又说食物贮藏,必须离地两尺以上高,离梁一尺以上长,梁上、地上必须设置鼠笼,每日检查。

  又说人,必要束发幞头,如若有须,还要包须,每日进门当先用皂角水洗手,出了门,回来也要重新洗手,身上都要包裹一层炊服,那炊服一日一换洗,不能拖延。

  此外厨役者,每日当要修剪指甲,探查舌苔、五官、皮肤,如若生有疥疮,或是无名疾患,必须调离。

  说到此处时候,先前那吊儿郎当役夫便插嘴道:“小娘子,做什么出了门,回来还要洗手——又不是回回出门都去茅房——况且大解用叶子,又不脏手,小解,嘿嘿,小娘子还挺懂嘛,晓得我们男子小解用手!”

  大饼跟在后头,已然色变,上前就要张口痛骂。

  宋妙做了个制止的手势。

  她此时正站在官驿后厨厨案边上,不急不躁的,先去一旁水盆里洗净了手,又从刀架上抽出一把菜刀,取了边上肉盆里的一根羊棒骨放在案上,左手按着骨头,右手拿那刀一使力,重重劈在棒骨最中心。

  羊腿骨极硬,但其实想要劈开,是有一个巧劲的,选对了地方,轻轻一砸,自然就裂。

  宋妙此时劈得精准,正正就是那个点,果然一砍之下,发出“铛”的一声重响,那骨头随声而断。

  劈完一根,她犹不停手,又取另一根,一边劈,却是眼睛看也不看,而是转头向着众人道:“如若使刀、案板,也要分为生、熟两种,生肉用红柄刀,红边案板,熟肉并其余菜用寻常木柄刀,寻常木色边案板,不能混用。”

  那“用”字刚刚落音,只听“铛”的又一声重响——另一根羊棒骨应声而裂。

  劈完羊棒骨,宋妙又从一旁大盆里捧出一整条猪后腿。

  她用一柄尖刀,插进猪皮里头,不知走了什么位,很快,就把骨头给剔了出来。

  剔出来的有扇子骨,有猪棒骨,等到最后,又割出来蹄膀跟猪蹄子。

  她当着众人的面,如同炫技一般,当真只是说话的功夫,就把一整条猪后腿给处理得妥妥帖帖,肉归肉,骨头归骨头,尾巴归尾巴,整整齐齐摆在大案板上。

  这样厉害拆猪功夫,看在大饼眼中,只觉震慑非常,唯有佩服,简直恨不得自己能得一双这样厉害手。

  但看在其余役夫眼中,面前这小娘子对着红生生一整条猪腿时候,两根血呼啦嚓羊棒骨时候,使刀砸骨头、剔骨头那游刃有余模样,却是怪吓人的。

  拿刀这样轻松…

  剔猪这样从容…

  要是…

  仿佛是为了加深众人心中惶恐,宋妙此时把刀放在案上,又道:“刀具用过,当即就要清洗,洗完挂回原处,不能随用随放…”

  说着,又提了那刀在自己手上,道:“总共十三项规矩,每项都有四条,加起来五十二条,听着多,其实很好记,只要刚才我们进来路上有认真听我说话,看到了沿途东西,就不会记不牢。”

  说完,又扬了扬头,对着一旁大饼道:“这是你们今日的师傅刘并,他熟记五十二条规矩,此时卯时初,给你们两个时辰功夫,两桩事情要做。”

  “其一,把这些个规矩记熟,等我回来考教。”

  “其二,早上才买了些莴笋、大陶缸回来,须要去皮、洗净,刘并师傅会教着你们怎么背,怎么做。”

  “师傅不看年龄,只看本事。”

  “如若考不过,或是胡乱生事,我一个厨娘,每日不是对着生血肉,就是对着刀斧,脾气却不是那等好的,你们人虽来了,但又不是不能退,我这庙小,只好退你们回衙门了!”

  说完,她对着大饼道:“我出去一趟,劳烦,替我洗一下菜刀、案板。”

  继而“铛”的一下,却是把那刀一甩,也不知怎么使的力,正正好那柄菜刀的后尖尖稳稳扎在案板上。

  把刀甩定,宋妙抬步就往外走,才走两步,却是转回头来,看向方才那个“大解”、“小解”二十岁役夫,问道:“你方才说男子什么?”

  那小解男下意识看向案板。

  砧板上,因那刀后尖深插在木头里,便只露出前头刀尖尖来,看那锋锐模样,叫他的心莫名就有些漏风,凉飕飕的,不独如此,连下裆处也有些凉飕飕的。

  他是混,但多是街头巷尾撩猫逗狗,偷鸡摸狗,各处招惹些小娘子。

  寻常良家躲的多,有那脾气爆的,骂将几句,像今日这样,直接持刀,刀还使得这样熟练,剁骨头剁肉比那屠户佬也不差多少模样,却叫他有些害怕,竟是莫名不敢再搭话,背上也渗出汗来,忙道:“没有!没有!”

  他既然没有,宋妙自然也懒得再理他,向着大饼点了点头,径直走了。

  而那大饼挺直小小胸膛,上得前去两手用力拔下宋妙插进去的菜刀,转头对着众役夫道:“你们且看一看我怎么洗刀、洗案板,一会还要洗菜——这些都是要背要考的!”

  他早晓得自己年纪轻,容易不被人放在眼里,方才宋妙给了机会,正好接住这一点威慑来教人做事。

  另一头,宋妙出了官驿的大门,便朝着一条街外的菜坊走去。

  今日突然来了这十二个厨役,一则等背完了东西,不能叫人闲着,二来方才那一个小解男是不能要了,但其余人要不要,还是暂时别那么武断,因为自己先入为主,早早生了偏见。

  能不能用,做一回事情,看看人的态度就知道了。

  菜坊是日日都来的,一则为了采买,二则也要记录比对价钱。

  但今日还未走近,刚见得外头摆着的许多小地摊,宋妙就觉得跟往日不太一样。

  不知怎的,沿途多了不少摊贩,多是卖菜的,其中莴笋最多。

  她上前找了几个摊子一问,才晓得原来不少都是卫州来的。

  其中一个小贩十分健谈,滔滔不绝的。

  “我是汲县的,听说上上下下都在征调船只,要给滑州送粮送人——此时才晓得原来还有一条小径是通滑州的,虽然远了些,又行船又爬山的,为了糊口,却也只好辛苦自己两条腿了!”

  “小娘子多买些吧,这样便宜价钱,错过这个村,也就没有这个店了。”

  宋妙听那价钱便宜得惊人,只觉奇怪,半蹲下身去翻看了一下,道:“你这莴笋吃水太多,生了许多裂口,吃起来会少甜。”

  那摊贩便道:“小娘子是懂行的,只这也是没办法——你不晓得,前一向我们汲县多雨,又淹了不少地,眼下正是莴笋季节,雨水多了,地泡久了,那莴笋皮肉就容易裂胀开来,虽不怎么妨碍吃,到底不如没有裂的品相好。”

  又道:“这样吧,我再给小娘子算便宜些。”

  宋妙一路走来,几乎家家卖莴笋的摊子上都是开着裂口,也晓得这瑕疵多半避免不掉。

  但价钱又实在便宜,很值得囤买一番。

  尤其四月里的天,跟小孩的脸一样,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的。

  这两日滑州没有再下雨,反而都是大晴天,只一天,就把许多地方的水都晒干了。

  她昨晚看了看,往后至少半个月,应当都是大晴天,连雨都不会见一滴。

  莴笋虽然不耐放,但这样天气,却很合适晒莴笋干。

  这样食材很别致,吃的时候拿水一泡,和猪油一炒,或是和腊肉一炒,放一点茱萸芥末籽下去,微微辣,有一种韧脆韧脆的口感,又辣,又清香,特别好吃。

  只是莴笋干晒起来麻烦,要削皮,又要切片,很耗费人力。

  眼下她最不缺的就是人力,正好拿来试试人。

  这般想着,宋妙连包了十几家摊子的莴笋,足有小八百斤——官驿后头院子里有个极大晒坪,这两日雨水一停,那晒坪正好用上。

  结了账,让摊主们都把莴笋送去官驿,找一个叫刘并的收货,宋妙方才继续往里头走。

  走了一段,她正看菜问价,忽见得前头一个小摊上摆了几个木桶,走近一看,其余不过寻常河鱼,最右边一只小桶里头却全是小河虾,只有葵瓜子大小,都挺活跃,钻来弹去的,偶尔还有不少高高跳起来——这高高也是相对于它们自己,其实最多不过一个巴掌立起来那么高——又重新落进水里。

  旁的鱼也就罢了,常见得很,唯有那一桶河虾,虽然小,味道却鲜甜得很,难得一见,宋妙忙上前问价。

  刚开口,那摊主便道:“你是宋小娘子吧?随便看着给两个铜板就是了——都是我家那口子捞鱼时候随手网的,这虾长不大,也卖不起价,攒了一晚上才有这小两桶,我兜在这里放着,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哩!”

  宋妙听到对方一口就叫出自己名字,有些意外,抬头一看,果然眼熟。

  她一向擅长记人相貌,立刻就认出来是前次帮忙抬了铜钱,上门找那谢家粮行同项元的浣衣妇。

  “婶子怎的在这里看摊?今日不用上工么?”宋妙不免问道。

那婶子道:“唉,甭提了,近来常常没有工上——我们这工做的乃是粗活,多是码头、铺子、食肆各处把那脏的污的洗不掉的送来,这一向涨水太久,许多地方都不开工,哪里来的  脏污衣服?便是开工,生意不好,索性也自己洗了,不舍得送出来花这几个钱。”

  宋妙一下子就明白了。

  生意好,忙着赚钱的时候,一般东家也好,管事也好,是不会吝啬这几个钱的。

  但一旦日子紧了,个个都会嚷着要“开源节流”。

  到了最后,源是肯定开不了的,流是一定要节的。

  她叹了口气,少不得安慰几句,又道:“自己得空摆摊做生意也好,好过全数卖给收鱼的,能多得几个钱。”

  那婶子叹道:“虽是多得几个钱,把我捆在这里,偏又找不到其他工!”

  又对宋妙道:“还是小娘子好,有门手艺,怎么都饿不着!”

  宋妙同她闲谈几句,要按时价给钱,然则对方执意不收那么多,只肯要一半,便只好先道:“这虾且在婶子这里寄放一放,我去买些新鲜韭菜…”

  她话刚落音,那婶子忙指着右边一条道的里面道:“前次我们一道给小娘子抬担子的,有一个平日里唤作狗娘的,就在里头卖菜,都是她同她老家婆、老家公一道种的,正有韭菜,我早上见得,还夸那韭菜虽说叶片不肥,远远就能闻到香味!”

  宋妙闻言,依言过去一看,果然是难得的小叶香韭,不同于那叶片肥厚的大韭,香得极浓,香味也很特别。

  正当宋妙在此处采买各色食材时候,官驿后厨里,趁着大饼出去招呼摊贩的当口,十来个厨役留在厨房里,俱都停了手,抱怨的抱怨,骂娘的骂娘。

  “背背背,背你娘的狗屁背!哪里来的小狗杂种,在这里耍威风,还敢教老子做事——日后总别走夜路,遇得爷爷我,拿罩子把头罩了,迟早打一顿才晓得屁滚尿流!”

  “你得了吧,就会口上花花,有本事一会子给他一巴掌,叫他不敢胡乱告状!”

  被嫌弃口上花花的正是那小解男。

  此人从鼻子里嗤了一声出来,道:“老子岂是那等只一张嘴巴得用的!”

  众人本来正洗陶坛子。

  那坛子甚大,洗起来也不方便,当要两个人扶着,一人探手进去使力。

  小解男冷笑一声,却是“嗬唾”两下,朝着那陶坛子里头吐了一口浓痰。

  一厨房人都大笑不已。

  小解男尤不解气,道:“可惜样样锁了,不然我给他们肉也来两口痰添添味道。”

  一边说,一边吩咐门边人道:“哥几个,给我望望风!”

  说着把裤头一解,对着那陶缸口,往里头淅淅沥沥撒起尿来,嘴里还道:“洁,我叫你洁!”

  一时撒完,此人猥琐笑道:“好叫这小娘子,嘿嘿…人虽脾气差,脸倒是生得实在好!”

  又问道:“还有谁人尿急的?”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