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22章 阳谋这是阳谋

熊猫书库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点这里听书

  李学武在讲话,会议室内暗流涌动,与会的众人眼神交流频繁,像极了在交谈。

  尹忠耀看向杨叔兴:你倒是说话啊!

  杨叔兴耷拉下眼皮:你怎么不说话?

  尹忠耀瞪了瞪眼睛:你不说我咋说!

  杨叔兴看向杨宗芳:要不你先说说?

  杨宗芳懒得搭理他:你爱说不说,反正我不说。

  杨叔兴气急,回头看向尹忠耀:他不说我也不说。

  尹忠耀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懒得再看他,而是看向刘永年:你不想说说吗?

  刘永年低眉顺眼地记着笔记,抽空回了他一个眼神:他们都不说,你让我说?

  尹忠耀抬了抬眉毛:你先说,我就说。

  刘永远嘴角弯起一个弧度,目光略带嘲讽:还是你先说,你说我就说。

  就这么不团结的嘛!

  尹忠耀真是要气死了,以前大家关系处的不好也就算了,现在是什么时候?

  李学武已经准备要调整各自的分工和职权了,你们一个个的还抻着呢?

  他也懒得再搭理刘永年,转头看向了王淑琼:你比他们年轻,你先说。

  王淑琼虽然最年轻,可也比李学武岁数大,李学武都不好糊弄,她就更不是傻子了。

  所以见尹忠耀盯着她,王淑琼淡淡地回了一个眼神:我年轻说不好,还是老同志先说。

  码的!我是老同志?

  尹忠耀微微皱眉,转头看向了年龄最老、资历最老的老同志窦长芳:要不您说?

  这几个都不说,我就更不用说了!

  窦长芳眼观鼻,鼻观心,心如止水。

  见一众人的目光最后聚在了自己的身上,他没有察觉到任何的荣幸和满足,反而是从心底里涌出一股子悲哀和怨愤。

  你们现在想起我来了?早干嘛去了!

  刀都架在脖子上知道喊疼了,鼻涕就要流进嘴里你们知道拧了,屎要拉裤兜子了你们知道蹲了,现在让我当出头鸟?玩去吧!

  早要是这么团结,何至于让李学武各个击破,下马威和杀威棒轮流伺候,现在才想起团结一致来,黄花菜都凉了啊我的同志!

  所以任凭这几个人怎么看他,他都只目光一扫:你们别看我,我现在是泥菩萨了!

  得嘞——

  众人从窦长芳这里得不到想要的答案,眼神继续互相乱瞟,都想让对方先说。

  尹忠耀:你们先说我一定说。

  杨叔兴:你都不说我也不说。

  杨宗芳:他要不说我也不说。

  刘永年:都不说我更不用说。

  王淑琼:我说不说没必要了。

  窦长芳:你们想说也没用了!

  就在众人眼神交流中,李学武已经快刀斩乱麻,将冶金厂组织架构变革、组织人事变革等工作细节宣贯清楚了。

  他都没给众人留出反应的时间,便直接宣布了组织架构变革的细节和结果。

  红星钢铁集团钢城冶金厂自即日起取消厂管委会组织架构,恢复厂长负责制,恢复一厂多处室的管理模式,变更职务称呼。

  众人被他这一棒子抡的有些找不着北,还没等反应过来呢,他又翻开手里的文件继续宣读了一厂多处室的变革细节。

  首先是压缩编制,按照集团对工业企业业务管理层级授权情况取消部分处室。

  按照冶金厂的实际管理情况,取消消防管理处,成立冶金厂消防管理大队,归集团消防总队直属,属集团辽东工业消防支队管理序列。

  就在昨天的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李学武同样宣读了与消防管理工作相关的决议:关于成立集团辽东工业消防支队。

  就在去年上旬,集团在实施组织机构变革的时候就对消防工作进行了重新部署。

  仅在集团管理层级中保留消防管理处这一组织机构,各分厂、分公司不再另设。

  同时,集团就轧钢厂消防力量与在京其他分厂区消防力量和管理人员整编,组建红星钢铁集团消防管理总队、厂级支队编制。

  集团在辽东各工业企业因多种原因在组织架构变革程序上进度缓慢,这一次仅仅是与集团整体变革进度拉齐,显得快了一些。

  消防应急工作执行独立管理,有利于消防应急专业队伍的建设、管理制度的执行以及规范的严肃性,这是李学武在去年主推的重点工作。

  集团层面保留消防管理处,是为了方便与集团各分支机构对接联系,与集团管理层和其他业务工作部门协调,包括财务、组织、人事等等工作。

  按层级管理也有利于消防工作队伍的整体建设,集团设置消防总队,总公司设置消防支队,分公司和分厂设置消防大队。

  再有就是各重点区域,如仓库、货运站、码头等等地区设置消防中队编制。

  消防工作不用讲,李学武可以称得上是红星厂最早提出并建设专业消防队伍的人。

  他在担任保卫处副处长期间一力推进了红星厂消防队以及其他分厂消防队的建设。

  在工作检查和调研期间他也多次强调消防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不过红星厂的消防管理有一个过渡时期,那就是与生产安全管理的分分合合。

  就在集团组织架构变革方案拟定初期,李怀德就同李学武询问过有关的问题。

  李学武的回答是专业的就比全能强,所以红星厂的消防与安全管理进行了剥离。

  在集团层面消防和安全管理归属质量安全环保部,同属该部门的还有质量监察处、保卫处、综合管理处。

  主管领导是苏维德,部门经理是王小琴,副经理是于德才、邰俊才、金国光。

  有了昨天工业领导小组会议的铺垫,李学武在有关于消防工作上的安排没有人表示异议,包括现阶段主管消防工作的杨宗芳。

  “取消厂原保卫处、监察处编制,成立质量安全环保处,下属质量监察科、保卫科、安全环保科三个科室。”

  李学武抬起头扫了一眼众人,嘴里却不停歇地继续讲道:“取消厂原服务处、工程处、后勤处、销售处,成立综合业务管理处,下属调度科、销售科、工程科。”

  “原服务处按照集团安全劳动与服务保障公司组织管理规定成立分公司。”

  “秘书长,我插一嘴啊。”

  杨叔兴见李学武一刀便将他所主管的服务处砍掉,归属给了劳服公司是有些急了的。

  但他讲话的语气是很客气的,“现阶段我所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是,劳服总公司那边也还没理清头绪,各分公司还没有成立。”

  他看了看李学武,商量着询问道:“咱们冶金厂服务处下属人员有不少都是厂职工家户数,这么一刀切,是不是不太方便?”

  “有什么不方便的?”

  李学武微微皱眉,放下手里的文件讲道:“先回答你第二个问题,无论是亲属也好,还是子弟也罢,都是集团的一份子。”

  他用手指敲了敲桌子强调道:“他们既是一家人,可也是工作上的同事和同志。”

  “在家可以是父母子女,可以是兄弟姐妹,但在企业就是同事,就是同志。”

  李学武严肃地看着他讲道:“只要是企业职工,就要遵守企业管理制度,服从调配,按实际工作情况执行划转和分配。”

  “组织人事关系在去年就已经冻结,我在这里也强调一句,不要跟我讲情况。”

  他目光扫了众人一眼,道:“我也不希望诸位在组织人事变革中做不好的榜样。”

  这一句警告堵的杨叔兴满脸通红,他也知道刚刚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有失水准,让李学武抓住尾巴狠狠地敲打了他一顿。

  “再说说你第一个问题。”

  李学武转头看向杨叔兴讲道:“集团劳服总公司的问题不用咱们操心,组织机构变革的命令是集团层面下达的,执行就是了。”

  “劳动总公司是否能按规定完成分支架构搭建和资源整合是他们的事情,冶金厂要积极主动对接劳服公司,划拨人事和设备,促进辽东劳服分公司的成立和运营…”

  李学武在讲着,杨叔兴脸色有些难看,可尹忠耀却给了他一个闭嘴的眼神。

  为什么?

  很简单,消防应急管理工作都能成立总队,劳动服务管理成立总公司是很正常的,拿这一点说事不就是给李学武送子弹嘛。

  说白了,劳服总公司已经成立并运营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京城亮马河工业区集团所属各工业企业和分公司已经完成了变革。

  劳动总公司京城分公司已经成立,下一步一定是各地分公司相继成立。

  当然了,有资格成立分公司的地区并不多,津门一定会成立分公司,钢城都没有资格,是连同集团在辽东各工业企业一同覆盖服务范围。

  所以尹忠耀不建议杨叔兴再说下去,李学武的态度已经很严肃了,再说下去没有任何益处。

  实际上尹忠耀也看出来了,李学武抓住这两个小问题狠批,无非是堵住杨叔兴再讲话的信心,这还真是一种阳谋。

  问了这么蠢的两个问题,你杨叔兴还有什么资格继续提问和表示异议?

  附议还行,先闭嘴吧你。

  “服务处的问题下来再说,劳服总公司已经安排工作组下来对接,暂且不说。”

  李学武看了杨叔兴一眼,见对方低头,便看向自己手边的文件讲道:“继续刚刚的议题,取消原财务处,成立财务审计管理处,下属财务科、审计科、综合科。”

  他抬起头看向众人解释道:“原监察科部分职能分剥,审计单独成立科室。”

  说完也不管杨宗芳的脸色,更不看尹忠耀目光里掩盖不住的喜色继续讲道:“取消原技术科、生产科,成立生产技术管理处,下属生产科、技术科、设备科。”

  主管生产工作的刘永年微微惊讶地看向李学武,而后又看向了王淑琼。

  不能不叫他惊讶,因为此前他主管生产和技术工作,王淑琼主管调度处设备管理工作。

  现在设备划分给了他主管,顶算王淑琼的分工变少了,这是李学武故意的?

  李学武是什么意思王淑琼不知道,但她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发表任何意见。

  在年初她同李学武走访老干部的时候就已经摸清了李学武的脾气,吃软不吃硬啊!

  所以刘永年的惊讶她一点都不在意,分工多一份少一份能怎么着?

  “…取消原组织处、人事处、宣传处,成立人事劳资管理处和组织工作管理处。”

  李学武翻了一页继续讲道:“人事劳资管理处下属人事科、劳资科和计划科;组织工作管理处下属组织科、纪监科和宣传科。”

  “这里强调一下啊。”他放下手里的文件讲道:“原监察科纪监职能分割单独成立科室,原人事处科室细化,原财务处劳资和计划部分归属新成立的人事劳资管理处管辖。”

  这一句是解释给尹忠耀和王淑琼听的,因为这一相关工作调整与他们有关系。

  其实现在尹忠耀和王淑琼也在心里算计着,这么一处理,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

  暂时算不明白,也没时间给他们算计,李学武这边已经继续刚刚的议题了。

  “工人联合会的组织架构与集团工人联合会对标,保持办公室、组织科、女工科、劳保科的编制不变,但要求你们精简人事。”

  李学武看向窦长芳强调道:“此次冶金厂组织架构变革机关部分只下不调,明白了吗?任何人不许占用各科室职能指标。”

  他敲了敲桌子,讲道:“别给我玩先去工会再回原办公室的套路,谁的关系都不好使,谁也别给我说特殊情况讲情面。”

  说完他又看了眼坐在列席位置的廖金会,这才继续讲道:“原厂管委办取消,成立机关综合管理处,下属厂长办公室、综合办公室、谠委办公室和后勤科。”

  他的话虽然还没有讲完,但会场内部的气氛已经变的很诡异了起来。

  很简单,集团已经完成了大部室小处室的组织架构变革,各分厂、分公司也要变。

  李学武宣布的变革办法他们之所以没有提出异议是因为这一次集团要一刀切。

  也就是说不仅仅冶金厂要这么变革,其他工业企业机关也要这么变动。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他们心里也很清楚,一处室三科室的管理模式是集团为应对明年年初的集团化晋级做准备,是工业企业整体提级的一种表现。

  按冶金厂在集团工业序列里的重要性,评一个副局是不成问题的。

  也就是说,厂长的职级基本上确定了,那他们这些副厂长呢?

  再一个,按照李学武宣读的变革办法和细则,这是一厂八处的设置了,去掉窦长芳主管的工人联合会,还多出一个处室来。

  他们将机关综合管理处默认为李学武亲自管理,所以只想到还多出一个处室来。

  那这个处室是谁的?

  还有,既然要恢复厂长负责制,那常务副厂长要定给谁?

  只这么一想,众人看向彼此的目光里就多了许多猜测和怀疑。

  是谁先站到李学武身边了!

  甭管表面上如何猜测,大家都只严肃着脸,互相盯着彼此,好像谁都有嫌疑似的。

  就是真决定站在李学武身边的,也都在内心欢喜和猜测,是不是要选择自己进步。

  可李学武并没有直接宣布常务副厂长的任命,而是重新强调了工作分工。

  “讲一下分工情况啊。”

  李学武先是喝了一口热茶,这才继续讲道:“生产技术管理处由永年同志负责。”

  众人顺着他的话音纷纷看向刘永年,目光里尽是果不其然的意味。

  刘永年本就是车间主任一步步走上来的,李学武真要掀桌子调整分工也不会在其他没有相关工作经历的众人中挑选。

  这倒是成全了刘永年,其实他所管理的工作范围和科室并没有发生减少,反而增加了。

  不要看原本的生产处和技术处这种称呼,都是虚的,处室负责人都是科级。

  韩战接许宁的班来钢城冶金厂担任保卫处负责人,称呼就是保卫处处长。

  可实际上呢?

  他只是从副科到了正科而已,职不对岗的情况其实很正常。

  现在组织架构变革就是将这种虚的情况去掉了,各处室负责人回归本职,正科副科。

  只不过主管领导与各科室之间多了一个处级的管理机构,这是为了应对集团化晋级准备的。

  也就是说,谁能在这一轮人事变革中担任处室负责人,那么接下来明年的集团化晋级他就将成为副处,实实在在的那种。

  而相关的副厂长也能再进一步成为正处,这就是厂级组织结构的变动方向。

  所以说虚到了管理处这个层级,实际也只是虚半年而已,会议上没人想这个,但今天的会议内容宣布出去,必然引起轩然大波。

  谁不想进步?

  现在李学武摆出了一副虚位以待的模样,你就说谁敢闯祸,谁敢闹幺蛾子。

  正因为理解了李学武的目的,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是彻底失败的那种变化。

  “质量安全环保处由宗芳同志负责。”

  李学武没有在意众人的眼神交流,低眉垂目地看着手里的文件继续宣读道:“财务审计管理处由淑琼同志负责;综合业务管理处由叔兴同志负责;组织工作管理处由尹忠耀同志负责;工人联合会由窦长芳同志负责。”

  听出来了吗?

  众人反正是听出来了,李学武对前面这几位的称呼都是去了姓氏的同志称呼。

  后两位呢?

  没有,全称加同志,这代表了什么?

  你要说李学武尊重老同志,说尹忠耀和窦长芳的年龄大他太多也可以。

  但是,这屋里谁不比李学武年龄大?

  这种宣读是刻意还是不经意?所有人都在心里嘀咕着,尹忠耀和窦长芳的脸色更是严肃了几分。

  其实窦长芳都没有任何的想法了,他的年龄已经快要到点了,这已经是二线了。

  如果红星厂没有晋级集团企业,那么他完全有资格在今年同董文学一起回京。

  主要分厂的工会负责人再进一步回到总厂工会担任副职准备退休才是正常的。

  但是,现在集团先一步完成了组织架构变革,相关的负责人职级已经变化了。

  他再想进京回总厂,回集团公司已经是不可能了,只能在分厂熬时间。

  李学武来钢城他是不舒服的,可也是无奈的,要杨宗芳等人闹一闹,他还准备看热闹的,可现在还看个屁了。

  尹忠耀脸色严肃是因为他并没有听到自己想要听到的话,他也同其他人一样在想,李学武会把哪个处室单独留出来。

  他们是怎么想的?

  很简单,掌握两个处室的副厂长就是常务副厂长,可现在大家人手一个。

  还剩下一个呢?

  人事劳资管理处,这么重要的部门,尤其是冶金厂即将进行人事变革工作。

  不仅仅是尹忠耀失望了,其他人在内心深处也有些失望,为什么不是自己呢?

  是啊,他们齐齐望向李学武,想要听听他到底准备将人事劳资管理处交给谁。

  谁也不给——

  李学武故意在这个时候顿了顿,端起茶杯慢饮了一口,就在众人的目光逐渐热切的时候,这才继续讲道:“集团管委会决定,由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到冶金厂担任副厂长。”

  他抬起头,看向众人讲道:“栗海洋同志将负责人事劳资处的相关工作。”

  “栗海洋?”尹忠耀忍不住问出了声,微微皱眉看向李学武问道:“秘书长,这是什么时候下达的组织人事任命,我怎么不知道?”

  “就在会议召开前的十分钟。”

  李学武转头看向对方,淡淡地回答道:“相关的文件和通知应该很快会下发。”

  说完也不理会对方难看的脸色,看向众人讲道:“栗海洋同志的工作情况我就不在会议室多占用时间了,大家都对他很了解。”

  废话,能不了解嘛,跟了李怀德多年的秘书,他们也是没想到栗海洋会来钢城。

  太意外了,他们确实早就知道栗海洋的工作年龄和资历已经足够了,职级也够了。

  要说李主任的秘书早就应该换一个了,是李主任离不开栗海洋。

  栗海洋如果想要健康发展,就应该下来锻炼的,两年前就应该了。

  结果呢,由于李主任的坚持,硬生生拖到了现在,可李主任对栗海洋不薄啊。

  要是两年前,那栗海洋充其量就是个正科,甚至是副科,现在呢?

  好家伙,一跃成为了分厂的副厂长,到底是年龄和资历够了,下来锻炼能力了。

  众人心里一凉,而后又是一热。

  为什么?

  因为栗海洋下来很有可能在李学武的帮助下成为常务副厂长。

  这个不用怀疑,都是副厂长,常务副厂长和副厂长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但是,差距的不是职级,而是职权。

  到了这一步年龄和资历已经不重要了,核心竞争力是工作能力和成绩。

  李学武将人事劳资处划给栗海洋是为了什么,这可是个出成绩的好部门啊。

  让他们心里一热是为了什么?

  因为栗海洋背后站着的是集团管委会主任李怀德,是李主任的亲信。

  也就是说,栗海洋下来很有可能是李主任不是很信任秘书长,他们不有就机会了?

  这一冷一热之间,差点给众人弄感冒了,直到李学武宣读下一项工作的时候都没反应过来。

  他们没注意到,廖金会的脸色惨白。

  他原本是厂管委办主任,正科,可要成立机关综合管理处,他怎么办?

  能从李学武的态度和表现中明确一点,那就是不会再重用他。

  既然李学武都不会重用他,那机关综合管理处的位置也不会留给他了。

  厂长办公室?别想了。

  谠委办现在都处于闲散状态,后勤科更不可能了,那是个重要的科室。

  所以他会去综合办公室苦熬?

  别说综合办公室主任不香,你来试试就知道了,厂长办公室主任的职能剥离出去,他就没资格再进来做会议纪要了。

  也就是说,这个办公室主任成为专门管理那些秘书的人了,有什么意思。

  这不是苦熬是什么?

  他心里已经想到要辞职了,或者找关系调走,哪怕是去其他分厂呢。

  李学武不会允许的,他只会看着自己主动犯错,然后摔倒,带倒一群人。

  这间会议室里的气氛几经变化,众人也说不出到底是个什么心情。

  你要说赚了吧?也行。

  你要说亏了吧,好像…

  原本大家在管委会中各管一大片,现在单管一套线,出了问题直接找他们。

  管理处还没敲定负责人,他们不就是负责人的实际管理人员嘛。

  到底是亏还是赚,都不是他们能决定的,管理分工很明确,工作范围有扩大也有缩小,有调整也有不变的。

  其实他们早前想着李学武会直接调整他们本人的分工,就是组织架构不变,他们之间互调。

  可没想到李学武反其道而行之,虽然没调他们,但调整了处室和科室的组织架构,这不就等同于对他们的分工进行了调整嘛。

  原本负责调度、销售和财务工作的王淑琼现在要负责财务、审计工作。

  也就是说,调度和销售工作砍掉了,只剩下原本的大类财务,扩充了审计。

  你说她亏没亏?

  王淑琼都不敢说自己亏了,虽然劳资部分划拨给了人事,可财务管理更专业了,管理的范围也扩大了,还有了综合管理职能。

  原本负责服务、工程和后勤的杨叔兴更是被砍掉了服务和后勤,现管理调度、销售和工程工作。

  你说他赚没赚?

  杨叔兴都不敢说自己赚了,虽然看似他所管理的大类没变,可都不沾边了啊。

  什么叫综合业务管理处,就是厂属业务不能单独执行的,就像生产技术和财务管理那样,必须把零碎的综合在一起,就是综合业务管理处。

  你看他管理的范围好像很多,可实际上都没有重要的工作。

  调度工作是业务重要,不是管理重要。

  销售工作是经济需要,不是管理需要。

  工程工作是基础需要,不是管理重要。

  这么说吧,他所管理的这三项都有对应的专业分公司,他能做的就是衔接管理。

  建筑工程总公司和销售总公司就不提了,集团正拟建运输调度总公司,他慌不慌,以后他就是冶金厂的大忙人了!

  什么破事都能找到他,除了生产工作以外,出现场的工作都是他的。

  唯一有好处的后勤科直接划走了,放在机关综合管理处下属,这是什么意思?

  光干活,一点油水都不给呗?

  你说这叫赚了还是亏了?

  似是刘永年这样的多了一个设备管理工作,杨宗芳这样的少了消防应急管理工作补了安全环保工作的,再如尹忠耀这样少了人事补了一个纪监管理工作的要怎么说?

  不亏不赚,白玩呗?

  这不是他们白玩,而是他们被李学武白玩了。

  组织架构拉开,管理处层级的负责人都是李学武选上来的,正好夹在了他们同科室之间,到时候他们敢咳嗽吗?

  阳谋!这是阳谋!

  再一个,这管理处负责人的位置之于现在那些处室负责人就如挂在驴眼前的胡萝卜一样,让他们怎么走就怎么走啊。

  回过头来看常务副厂长的位置之于他们不也是一样嘛?

  李学武暂时管理的机关综合管理处下一步还是要交给常务副厂长的。

  他是没有说什么时候给,但一年之内还是要给的,厂里不能没有常务副。

  李学武即是冶金厂的厂长,可他也是集团在辽东的工业负责人,更是集团秘书长。

  他只有一个脑袋两只手,忙不过来的,到时候冶金厂还得是常务副当家做主。

  这么一想的话,众人的心也复杂了起来,早知如此,还跟李学武倔什么?

  他是秘书长,就算不能直接任命常务副,可在集团说话也是好使的。

  这个时候尹忠耀、杨叔兴和杨宗芳的心情最为复杂,王淑琼和刘永年还好。

  他们两个同李学武之间本就没什么间隙和矛盾,合作上十分的愉快。

  尤其是王淑琼,可以称得上是冶金厂第一个向李学武积极考虑的干部。

  不过还得看李学武用不用她。

  冶金厂在换了新领导以后的第一次办公会议开的时间很长,李学武在会议上不仅仅宣读了组织架构变革文件和重新做分工,他还讲了自己对冶金厂发展的思路和要求。

  只是在听了他关于组织架构的变革方案以后,众人已经没有心气再质疑他的工作计划了,一个个的都显得筋疲力尽,十分憔悴。

  当会议室的大门打开,在冶金厂机关职工期待的目光中,李学武带头走了出来。

  其他副厂长不是皱着眉就是在想着事情,谁都没跟谁讨论和说话。

  这就样,在机关这些人的关注下,领导们各自回了办公室,上午下班的铃声也响了起来,走廊里顿时出现了嘈杂的脚步声和说话声。

  中午下班的铃声等于中午饭开始了,领导们可以持续开会不饿,但他们不行啊。

  其实李学武也饿了,回到办公室将手里的文件放下便同张恩远一起下了楼。

  他当然很轻松,其他副厂长都没下来,不知道是不是真不饿,还是没心情。

  冶金厂没有机关小食堂,主要的食堂有两个,一个是大食堂,一个是招待所食堂。

  李学武来冶金厂几次,多是在招待所食堂用的饭。不过正式来冶金厂上班以后他便没再去过,都随职工一起在大食堂就餐。

  其实冶金厂在过去四年时间里的发展很大,无论是工业规模还是厂职工人数,都足够李学武提出建设小食堂的意见了。

  可李学武就是没提,他跟老李不同,冶金厂也同集团公司不同,这里不需要小食堂,更不需要再多的招待空间。

  招待所食堂已经足够来访客人的招待工作,李学武没去吃是想给大食堂立规矩。

  他都要在大食堂吃饭,这伙食标准和饭菜量就要达标,也亲近了职工群众。

  李学武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哪都跑,虽然也能在冶金厂大食堂见着他,但次数不多,至少没有现在这样多。

  其实他们不知道,李学武去其他分厂的时候也是在大食堂吃饭的。几个分厂的职工基本上都见过他,知道他长什么样。

  而从京城回来以后,李学武中午这一顿就在大食堂,职工每天都能见到他。

  与他最初来冶金厂的时候不同,他不再守着办公室啃那些材料不出来,职工们也都进一步地与他接触,慢慢地开始了打招呼。

  “秘书长好——”

  “主任好——”

  “厂长好——”

  嗯,叫什么的都有,从这些称呼中李学武是能判断出对方的岗位和职级的。

  李学武并没有纠正大家对他的称呼,尤其是主任一项,他已经不是厂管委会主任了。

  可相关材料和会议决议还要通过办公室和宣传处做工作,职工不知道很正常。

  李学武这个时候强调纠正只会引起讨论和议论,没有这个必要。

  所以大家怎么称呼他,他都是笑着点头,有的时候会答应,有的时候就点头。

  亲切,年轻,有能力,成了李学武在冶金厂职工心目中的印象。

  亲切很好理解,他做到了嘛,年轻是看出来的,有能力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没瞧见秘书长一来就规范了集团在辽东各工业企业的管理,快速掌握了冶金厂的工作,这还不叫有能力?

  其实他们不知道,李学武在机关干部眼里更有严肃、认真、做事果决的印象。

  李学武走进餐厅吸引人注目,排队取餐会引起议论,随便找位置坐下更是会让身边的职工谨慎又兴奋,他吃完离开还会吸引人注目。

  他走到哪里,关注就在哪里,李学武知道是职工们还没习惯他的出现,但他相信大家慢慢就会习惯了他的存在。

  至于说中午饭应该在哪吃,李学武可没有限制这些副厂长,这是人家的自由。

  不过就张恩远所说,王淑琼中午是来大食堂吃的,其他人没看见。

  李学武并没有在意这些副厂长是否会跟上他的节奏,有些事不能着急。

  “要不要带一点礼物去?”

  张恩远跟在李学武的身后,轻声询问道:“要空着手去不合适吧?”

  “确实不合适,嗯,想想。”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人家请我吃饭,给我接风洗尘,总得表示表示嘛。”

  他迈步上楼往自己的办公室走,嘴里则讲道:“不过也不能送贵重的礼物,那就更不合适了。”

  “要不…送茶叶?”张恩远提了这个意见,道:“咱们集团配发的茶叶还有。”

  “呵呵——”李学武轻笑一声,回头看了他问道:“是苏副主任搞到的那一批?”

  张恩远理解了秘书长的笑意,也跟着笑了起来,道:“是那一批,确实很好喝。”

  “呵呵——”李学武再次笑了起来,他微微摇头,不想评价苏维德的业务水平。

  连特么李怀德都不如!

  你说老李的业务水平跟狗屎一样,可老李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

  有谁见老李吃过亏吗?

  是了,他知道自己不行,所以业务工作从来都不坚持己见,奉行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连业务都不做,他能吃什么亏?

  你再看苏维德,不懂装懂,不懂装屁,结果让人算计在了里面。

  要不是食品总公司真有研发茶饮的计划和项目,他苏维德以后就得靠卖茶为生了。

  “秘书长,中午好——”

  李学武刚迈步上了三楼走廊,便见自己办公室门口站着的是韩战。

  他见对方抬手敬礼也是忍不住笑了笑,道:“中午没去吃饭吗?”

  “我去的早,看见您在那边取餐了,我先回来等您的。”韩战笑着解释道。

  李学武则是很随意地走到办公室门口拍了拍他的胳膊,带着他进了办公室。

  张恩远也是微笑着同他点了点头,等对方进屋后便去茶柜泡了热茶。

  韩战啊,这可不是外人。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