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重工的事情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对方给了几块地,何雨鑫都不是很满意,他还找了黄河集团的建筑类专家进行了评估,结果自然是不好的。
于是何雨鑫带着一份厚厚的报告,回了香江。
“哥,江汉平原那边的初步调研报告出来了。”他将报告放在书桌上,手指点了点用红笔圈出的部分,“根据历年水文数据和气候模型分析,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后发生大规模洪涝灾害的风险还是很高相当高。对方给我们的重工基地选址就在泄洪区边缘,一旦有事,损失不堪设想。”
何雨柱拿起报告,目光迅速扫过那些数据和图表,眉头渐渐锁紧。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脑海里浮现的是另一段时空关于那片土地的记忆片段。
沉默了片刻,他抬起头,眼神已然变得果断。
“项目暂停,江汉平原的选址放弃。”
何雨鑫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哥,我们这边倒是好说,可是那边和地方上也谈得差不多了,那边肯定会有问题.”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这个不就是你该干的么?”何雨柱没好气道。
“我问的是,我们手头上还有什么,我觉得最后什么都搞不成,估计以后去那边谈项目,都没得谈。”
“重工就是钢厂、轧钢厂,轻工除了通讯类的,随便什么都可以。”何雨柱道。
“我知道了。”
“行了,知道了就回去吧,等人家批下来又是个麻烦事,你早干嘛去了。”何雨柱道。
“那不是发现给的地方都不合适么,我才找人看了。”
“事已至此,尽量解决好吧。”何雨柱道。
“那重工的项目?”
“粤省不是跟你谈了么,那就粤省吧,不过要选交通便利的地方,别给弄到什么山沟沟里,路都不通,怎么还想让我们再出一笔修路?”何雨柱道。
“我看他们有那个意思。”
“那你就去冀东谈,去东北找地方,有的是地方愿意合作。”何雨柱道。
“我知道了。”
“你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非得投他们,我们去别的地方他们也排着队。”何雨柱道。
“明白,那我今天就回去。”
“晚上吃过饭明天再走,又不差这半天。”何雨柱道。
“好。”
何雨鑫回去后,直接找到江汉方面告诉他们项目变了,变成现代化的钢铁厂及配套轧钢厂,江汉方面不但没有不满,反而更高兴,现在全国哪里不缺钢铁。
何雨鑫对此只能表示,他们太没远见了。
至于重工项目,何雨鑫心里另有打算。
他没有回头去找粤省,而是直接北上,再次找到了冀东的赵兴邦。
“兴邦,上次农机项目没成,这次我给你带了个更大的。”何雨鑫开门见山,“黄河重工,总部加上核心制造基地,投资规模不是农机项目能比的。”
赵兴邦一听,眼睛就亮了:“雨鑫,你说真的?这次可不能再放我鸽子了!”
“这次算是从零开始去哪里都一样,不过选址很关键,交通必须便利,得有深水港条件。我记得赵叔在的时候我哥就提过曹妃甸开发.”
“曹妃甸?你们黄河打算投多少这次,要知道那边可是路都没通。”
“你先去问问,如果港口的项目拿不到,那这个项目,我还要另外找地方。”
“不行,你这几天就给我待在冀东,哪里都不许去,我这就去申请。”
说着他就往外走,走到门口他冲自己秘书喊道:“小刘给我看好,不,招待好何总,寸步不离那种。”
“是。”
“我说兴邦你这就不地道了吧,我这急急忙忙回北方,家都没回,我回趟家总可以吧。”
赵兴邦转头又回来了,点点头道:“嗯,是该回家看看何伯伯和大娘,还有你媳妇和孩子,正好我忙的没时间回去看我爸妈,让小刘跟你一起回去,我也给家里带点东西。”
“不是吧?”
“就这么定了,你跟我去买东西,小刘开车送你回去。”
小刘在边上忍住没笑出声,憋得真是难受。
“说了半天都忘了,东西呢,给我。”赵兴邦伸手。
“什么?”
“资料啊,你连个计划书都没,我怎么去谈。”
“行吧,给你,给你。”
“这才是好兄弟。”赵兴邦拿到计划书翻看了几下,笑得见眉不见眼的,捶了何雨鑫一下。
实在是这个厂的规模有点太大,再加上港口,他觉得冀东可以起飞了。
何雨鑫被赵兴邦的秘书“押”着回了四九城,小刘果然尽责寸步不离,连他回家看爹娘也跟了去。
何大清和陈兰香见老四回来,自然高兴,可看他身后还跟着个眼生的年轻人,不免疑惑。
“雨鑫,这位是?”何大清问道。
“爹,娘,这是兴邦的秘书小刘,顺路送我回来。”何雨鑫无奈解释。
小刘机灵,赶紧把赵兴邦让捎带的礼物送上:“何伯伯,何伯母,这是我们赵局一点心意,他工作忙,托我向二老问好。”
陈兰香笑着接过:“兴邦这孩子,就是客气,快屋里坐。”
何雨鑫在家待了不到半天,老赵就溜达过来了。
“雨鑫回来啦?”
“赵叔好!”
“好着呢,听说你们想在冀东搞个大的?”老赵开门见山。
“兴邦都告诉您了?”
“嗯,不然你以为我过来干嘛。”
“那你什么意思”
“来,你先跟我讲讲你们怎么想的,是你哥的主意还是?”
“我自己的主意,我哥等最后拍板的时候让他定。”
“那你先跟我说说,现在年轻人不得了啊。”
何雨鑫知道躲不过,只好大概讲了一遍这个项目,包括港口项目。
“曹妃甸可不是小钱就能建好的,这个你确定你哥会同意?”
“我还没跟他沟通呢,不过如果合作方案没问题,他应该会同意的。”
“照你这个意思,如果没有港口,那就没有重工,是吧。”
“是,本来我们想建在江汉平原的,不过那边隐患不小,粤省那边我们项目太多了,我怕以后.”
“这个你不用跟我说,我懂,咱就说说冀东。”然后老赵开始巴拉巴拉说了一堆冀东不容易,灾后这十几年如何如何。
何雨鑫听得是一阵头大,“赵叔,你跟我说这些没用啊,国内哪里不需要发展,冀东是重建的比很多地方都好很多了。”
老赵被何雨鑫这话噎了一下,正要吹胡子瞪眼睛,门口传来老方慢悠悠的声音:“我说老赵,你堵着人家孩子干什么?人家雨鑫是回来探亲的,不是来听你做报告的。”
几人朝门口看去,见老方背着手踱了进来。
老赵没好气:“我这不是帮着分析分析情况嘛!”
“分析,我可是听了半天了,你哪里是分析你这就是在诉苦啊。”老方老神在在的在八仙桌另一边坐下。
“老方,你应该清楚冀东情况,你也去过很多次。”
老方对何雨鑫笑了笑,转头对老赵道,“我当然去过,只不过在商言商,老何家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家填窟窿填的还少么,想想七六年?”
“这诶!”
何雨鑫连忙给老方倒了杯茶:“方叔,您喝茶。”
“赵叔,您也喝口茶,咱们慢慢聊。”
老赵端起何雨鑫刚才给他倒的茶喝了一口。
又开了口:“雨鑫啊,你赵叔我心急了,你方叔说得对,是我欠考虑了。”
“你不不光是欠考虑了,目光还短了。”老方道。
“你这方老头,不就输了几盘棋么,你至于么”
“我可没那么小心眼,我说你眼光短了就是短了,这个项目我在外面问了小刘了,这是国之重器啊,懂不懂,什么叫国之重器,一个港口算个屁,你老小子要是想把这事办成了,那就帮柱子和雨鑫他们把曹妃甸谈下来。”
“没那么容易,老方。”
“所以,谈不下来就不要强迫人把项目留在冀东,雨鑫之所以去找兴邦,那是因为他看在你们两家的关系上,不代表他就要为了这点关系妥协,如果是那样我估计柱子饶不了他。”
“还是方叔了解我哥。”何雨鑫笑道。
“柱子不能吧。”
“哼,不能,柱子可不欠你老赵,反倒是你老赵欠人家,柱子也不欠这个国,反倒是我们辜负了人家。”
何雨鑫没听明白,刚想开口问就被老方举手给打断,老方道:“这事如果你哥没跟你说,你就不用问了,问了我们也不会说。”
“哦!”
“老方,我”
“你什么你,你退了,你对冀东的感情不要强加在何家身上。”
“好,我豁出老脸去找找那些老战友,争取把曹妃甸谈下来,兴邦那边我也跟他说一下,不过雨鑫,你给叔点时间行不?”
“可以,不过应该等不来太久,我哥虽然没说,可外面的形势您也清楚,越早落实,我们越早摆脱他们的挟制。”
“好,你就给我半个月,谈不下来要去哪,叔我也跟你一起去谈,各地的战友和朋友我还有一些的。”
“没问题。”
“这就对了,我也会帮老找你使使劲,如果我们两个老家伙都搞不定,那就别想了。”
“你不说我也得找你帮忙,你以为你能跑得掉。”老赵没好气道,刚刚被老方落了面子,他决定后面下棋不让着这个老家伙了。
老方和老赵走后,何雨鑫给何雨柱去了个电话,都闹成这样了,他可不敢再瞒着了,不然高低会挨一顿收拾。
何雨柱在电话里告诉他,两个老头的意思,他们搞不定,那就真搞不定了,再去谈下一家。
如果真能谈下来,那绝对能拿到一个非常好的政策,何雨柱的语气里也没有责怪弟弟的意思。
挂了电话,何雨鑫心里踏实了不少。
有了老哥的话,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去谈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何雨鑫就留在四九城,但也没闲着,他让团队根据曹妃甸的条件,赶工做出了更详细的投资可行性报告和项目规划方案。
老赵和老方这次是真下了力气。
老赵动用了不少老关系,电话打得嗓子都哑了,反复强调这个项目对国家发展和国家产业升级的战略意义。
老方则从更高层面帮着沟通协调,利用他的影响力疏通关键环节。
赵兴邦更是常驻在相关部门,随时跟进进度,传递消息。
当然他们这么做也是有深意的,那就是表明人家就想跟冀东合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两位老前辈的全力推动和赵兴邦的积极运作下,事情终于有了眉目。
上面同意了曹妃甸港区的开发方案,并对黄河集团参与投资建设持开放态度。
正式的谈判在四九城一家政府招待宾馆的会议厅进行。
何雨鑫代表黄河集团,对面是冀东和省里的联合工作组,会议老赵和老方并没有列席,毕竟他们退了。
谈判过程并不轻松,双方在股权比例、投资额度、基础设施建设责任、政策支持等方面反复拉锯。
何雨鑫事先做足了功课,条款抠得很细,既要保证集团的利益,也要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
“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资,我们可以承担主要部分,但配套的疏港公路、铁路专线,需要地方上协调解决,这是项目能运转起来的前提。”何雨鑫指着规划图说。
“这个我们可以纳入省里的重点工程规划,但资金方面,希望黄河能适当支持一部分无息借款,或者延长投资回收期。”地方代表回应。
“税收和土地政策,必须给出最优惠的条件,否则这么大规模的投资,回报周期太长,集团董事会很难通过。”
“优惠政策我们可以争取,但也要符合国家规定。我们可以承诺,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最大限度扶持。”
经过几轮艰苦的磋商,最终达成的协议框架是:由黄河集团主导,与冀东方面共同成立“曹妃甸港务开发公司”,黄河集团占股70,冀东方面以土地和部分政策资源入股,占股30。港口经营权初步定为三十年。相关配套基建由双方共同推进,具体方案另行制定。同时,省里承诺将该项目列为重点工程,给予一系列政策倾斜。
协议草案传到香江,何雨柱仔细审阅后,只回了一句:“可以签,尽快落实。”
等曹妃甸的事情告一段落,何雨鑫被周白鸽的老爹叫了去。
见面时周父脸黑的吓人,眼神跟小刀子似的,这么大的事,他居然是从别人嘴里知道的,要不是最近何雨鑫都没时间,他早就跟何雨鑫好好谈谈了。
“周叔!”
“你还知道有我这个叔,我还比不上老赵和老方那两个老家伙,你这项目我就帮你落实不了?”
“没有,没有,我可没那个意思!”何雨鑫忙道。
“那你什么意思?”
“这个.我不是觉得这个事地方上就能搞定了么,没想到牵扯这么大。”
“废话,你那计划书都报到最上面了,你们哥俩是真敢。”
“那个.不会有什么.”
“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只能说明我们没本事,你大哥才是本事人,我们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都惭愧啊!”
“嘿嘿,没那么夸张!”何雨鑫讪笑。
“诶,就是这么夸张,我们是真的买不到,别说技术,连成品我们都买不到。”
“那,周叔,这个项目”
“支持,不光地方上,我们部里也会全力支持,有人敢使绊子你告诉我,我去找他说道说道。”
“有您这个话我心里就有底了。”
“放心大胆的干,冀东那边会全力配合。”
“好。”
“行了,去准备谈合同吧,不过你小子记得以后有这样的项目先告诉我,我还能坑不成”
“我会的,坑我们,那不能,不能.”
“滚蛋吧,看着你就来气,要是雨焱我就给他两下子了。”
“走了。”
出来后何雨鑫抹了一把头上的汗。
重工签完合同当晚,何雨鑫在冀东招待所给何雨柱打电话,嗓子还带着谈判后的沙哑:“哥,合同签了,黄河重工我们占八成股份,经营权归我们,十年免税,十年过后地税减半。”
电话那头,何雨柱笑道:“居然能谈成这样?”
“我也没想到,应该有补偿的因素吧,毕竟我们可以要在冀东边上修路建港这好处可不是一般的大。”
“嗯,应该有这方面原因,不过这是好事,如果不是政策我想我们能拿到百分百股权,地你跟冀东那边再谈一下,我们买下来,省得以后人拿这个事找麻烦。”
“地是批给我们的,我们还要出钱?”
“出点钱无所谓,手续要办全,你别忘了冀东的班子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懂了!”
说办就办,何雨鑫可不光是把厂房的地买下来,更把港口周边的一些地块买了下来,有工业的也有可用于住宅的。
接下来的日子,何雨鑫常驻冀东,带着团队勘测选址、规划厂区、组建班底,忙得脚不沾地。
黄河重工的项目被列为冀省重点工程,推进速度很快,本来归他管的地产直接给了何凝雪,电器商场和计算机的销售也全盘交给了李成儒,至于微电子研究所何雨鑫保留了监管权,江汉平原的钢厂项目也从香江钢厂调了人过来,至于粤省那边暂时先放一放了总厂都没建好呢,分厂不急,四九城计算机工厂何雨鑫申请派一个人来负责,何雨柱让许大茂从电子厂那边调了一个副厂长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