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256章 金丹之变

熊猫书库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点这里听书

  未时两刻(下午一点半)。

  朝会依然没结束。

  刘备不打算让百官这么快离开朝堂,要接着开拖堂会。

  目前议的都是重要的事务,确实也不能散会。

  比如天子驾崩后该用什么谥号、葬礼用什么规制、行丧如何安排,储君登基要如何准备等等。

  虽然名义上刘宏没死透,但这些都是要预先计划好的。

  此外还有很多人事调整——比如刚刚离职的那些官员,尤其是尚书令,应该由谁接任。

  还有刘备的任命…总不能真让左中郎将辅政吧,好歹得迁个开府将军吧?

  今日是临时通知的紧急朝会,官员们一早就来等待,结果午时朝会才开始,到了此时,已是饥肠辘辘。

  刘备也饿,从昨晚到现在,兄弟们一直都没吃饭。

  于是刘备让永乐宫为百官提供一餐,中场休息吃个会议伙食。

  永乐宫本就管这些事,赵忠熟悉这些事务,以往大朝会时偶尔也会给官员提供盒饭——真的是盒饭,用木盒子装的餐盘,一人一盒,大汉是分餐制的。

  正殿里当然不能用餐,百官都在殿外广场用饭,殿外本就有很多凉亭矮几,也就是官员等候上朝时用的休息处。

  一般官员上朝都会在日出前到场侯朝,卯时签到,但通常要等到辰时才会入殿,毕竟很多皇帝早上起不来…官员们要等很久。

  汉代对待官员还是有人性的,允许官员在殿外吃饭,只要上朝时别闹肚子就行。

  刘备当然没在殿外,他在偏殿用餐,与刘协在一块。

  “我想追赠乐师傅为太子太傅…”

  吃饭的时候,刘协突然对刘备说了一句。

  刘协称乐隐为师傅,这与‘师父’是完全不同的(汉代父的发音是甫,音也不一样)。

  ‘师父’是坊间商户或戏园学徒等地方常用的称呼,指亦师亦父,这是养在师父家里的。

  比如养大秀娘的那位医者,秀娘就该以师父相称。

  ‘师傅’则是指培养自己德行的德高望重之人,在汉时一般情况下都是指帝王之师,唐代以后这个称呼才平民化。

  ‘师’和‘傅’是两个意思,“师”是指学问传授,“傅”是指德行培养,在官职与分工上也有明确区分。

  师是传技与术的,工匠可以叫匠师,剑客可以叫剑师,有所教授,便可为师。

  而傅是传德与道的,不能乱称。

  太子太傅也不是太傅,而是东宫属官,负责辅导培养太子,一般不参与朝政。

  太傅是上公,位高于三公,这不是常设职务,而是辅政大臣专属。

  刘协要追乐隐为太子太傅,这当然是在向刘备示好。

  刘备愣了愣:“这话…是谁教你的?”

  “无人教我…我觉得乐师傅该有此职。”

  刘协低下了头:“我与乐师傅相处不久,所获不多,但乐师傅与别的人不一样…他对人无所求,又有舍命护我之恩…”

  “那便待你做了皇帝,亲自追赠恩师吧。”

  刘备其实很欣赏刘协。

  这个八岁的孩子很有忍耐力,他至今没有哭过,也没有抱怨过,一直显得很冷静,比绝大多数成年人冷静得多。

  而且说话也很有逻辑,条理分明,从不说废话。

  这么好的天赋,若是有人好好教导,必然能有所成就。

  可惜,最好的老师已经故去了。

  “皇帝…要怎么做?”

  刘协犹豫着又问了一句。

  “我也没做过…”

  刘备摇头笑了笑:“大概,就是要做天下亿兆生民的师傅吧。”

  “那太难了…那得有多高的德行啊…”

  刘协总算表现出了小孩子遇到奥数题目时的叹息。

  “所以才说天下有德者居之啊,德侔天地者称皇帝,若无厚德,怎配享万民供奉?”

  刘备正色说道。

  德侔天地者称皇帝,这是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的。(《蕃露》)

  刘协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看样子他已经读过这本皇子必研的书。

  就在刘备教刘协怎么当皇帝时,张让带着何皇后从德阳殿后面过来了。

  准确的说,是押着,只不过没用任何束缚手段,只让几个胖大宫妇押着。

  这几个宫妇是永乐宫的老嬷,董太后的人。

  德阳殿的后殿与北宫之间有通道连接,董太后此时就在后殿——太后可以在正殿观政,但不能与男子同室用餐,便与赵忠一起在后殿。

  见了何皇后,董太后露出了快意的笑:“何氏女,你也有今天…”

  何皇后看着董太后,脸色发白,却仍没服软:“太后今日如此威风,看来病已痊愈了?”

  “贱婢…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

  董太后立刻下了令:“贱婢用鸩毒害我,还哄吾儿多服金丹…给她灌两斤金丹饱腹,免得她死后饥渴!”

  “太后!”

  不仅何皇后,张让和赵忠都惊了。

  他们能理解董太后想报复,可是要报复也不至于赶着这一时半会吧?

  还两斤金丹…

  实实在在的论罪,明正典刑不好么?

  “太后不可…”

  张让苦劝。

  “有何不可?!还不动手?!”

  太后在刘备面前一直没怎么敢说话,此刻总算得了个发泄对象,怎么劝都劝不住。

  几个胖大宫妇自然是听太后吩咐的,马上就按住了何皇后。

  后殿确实有很多金丹,毕竟刘宏中午经常吃这玩意垫肚子。

  但这玩意每颗都有鸡蛋大小,吃一颗都费劲,两斤…

  而且金丹这东西吃了浑身燥热,若是服用过量,必会出丑。

  太后看起来倒也没想直接要了何皇后的命,大概只是想出口恶气。

  张让和赵忠劝不住,便也只能看着宫妇们将金丹一颗颗强行塞入何皇后嘴里。

  按说真吃两斤金丹其实也不至于当场嗝屁,顶多神志不清大病一场,或是当众跳个脱衣舞什么的。

  但可能是皇后嗓子眼太小,经不起这么折腾,一阵硬灌又不给水喝,灌着灌着,便有金丹没咽得下去卡在喉咙里了。

  皇后拼命挣扎,但本就是强灌,哪管她怎么样呢,宫妇只管硬塞。

  待几个宫妇发现怎么也塞不下去,且皇后咽喉一点都不动弹了,脸色也渐渐发乌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董太后也愣了。

  赵忠赶紧奔向偏殿去找刘备。

  刘备听闻后,立刻赶往后殿,却被几个宫人拦住了——宫人不敢对刘备不敬,也不是要阻拦刘备,而是刘协此时正跟在刘备后面。

  刘备转身让刘协不要入内,自己一个人冲入了后殿。

  此时何皇后已经倒在地上了。

  刘备上前一探脖子。

  已经没气了,而且面色青紫,咽喉鼓胀发硬,显然是窒息而死。

  几颗没用完的金丹还扔在地上,这案发现场一眼就能看明白。

  “有必要急成这样吗?!”

  刘备怒视着董太后:“她的罪状已有张让可证实,本就难逃一死,本可以明正典刑,为什么要挟怨私杀?!”

  董太后对刘备有些畏惧,但仍然抗辩了一句:“我没想撑死她…谁知道会这样呢…”

  “是啊,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现在没人可以约束何进了!”

  刘备咬牙切齿的说着:“张让,赵忠,把太后请回永乐宫…别再出来!”

  后殿门前,刘协从宫人身后探出了头,远远看着,眼里神情难辨。

  请:m.llskw.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