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226章 荷兰豆

熊猫书库    1994:菜农逆袭
🔊点这里听书

  “哈哈哈,好!”

  “修这么好看,那得花多少钱呐,能过得去就行了。”

  听到陈家志说回老家修的房子比这更漂亮,陈少昌和彭国真都笑得开怀。

  “走吧,别站着了,进去分房间,然后再整理一下,差什么东西就去买回来。”

  “要得嘛”

  “舅舅,我也有单独的房间吗?”

  “有,反正房间多,就算易虎来,都可以一人一间。”

  “那就太好了。”

  一整栋房子都租了下来,一共六间房,除了堂屋,有五间可以做卧室。

  听到易虎,彭国真嘀咕说,有条件了就该早点接出来,在老家都瘦得不成人样了,又惹得陈家芳一阵黯然。

  “咦,那边还有两棵枇杷树。”还没进门,易龙就发现了房子左边的几棵树。

  “舅舅,这又是什么树?”

  “杨梅吧?!”

  陈家志看了一眼,也有点不确定,这房前屋后树不少,倒也凉快,“走了,别看了。”

  一番挑选,房间也分配好了。

  陈家志和李秀选了二楼靠右的一间,前面有个小阳台,旁边是楼梯,楼梯再往左又是两间房,房外是露天的走廊,走廊另一头是卫生间。

  “这房子设计得太好了!”

  选完房间后,李秀在卧室外的小阳台上,看着周边的风景,颇为兴奋。

  一个独立的房间是多少外来务工人的愿望,但能实现的人不多。

  尤其是诸多菜农,晚上一授粉,床架就摇得嘎吱嘎吱响,房间里还有其他人,虽说隔着帘布,脸皮也都练出来了,但其实都是没办法的选择,总不能一直憋着吧。

  “我眼光还行吧。”

  “太好了!”

  陈家志凑在她耳边说:“那晚上是不是得给点奖励?”

  李秀眼神躲闪:“我去看看还有什么要买的”

  忙活了一阵,陈家志又去镇上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家里才算是齐全。

  易定干也下班骑着车赶了过来,看到新家后也感觉美滋滋。

  他和陈家志两人都是不喜欢收拾卫生的,宿舍里乱七八糟,有时候还一股怪味。

现在老婆过来了,而且这里又宽敞又大,离菜场也不远  “起飞!家志,房租多少?先说好,我要给一半哈!”

  “行行行,都依你,先去镇上弄口吃的吧,早就饿了,下午我也得去菜场,看你这两天有没有偷懒。”

  陈家志早就料到他会给房租,也懒得和他掰扯,只是没想到‘起飞’这词他都学会了。

  关了门,一群人就往镇上走。

  易定干也和他聊起了菜场工作。

  嘴上说得挺牛皮的,这也做了,那也做了,让陈家志很怀疑他是不是在老丈人两口子跟前撑面子。

  但他也没细究,去菜场看了就什么都清楚了。

  在镇上随意吃了一顿午饭,又买了些菜,陈家芳和李秀打算晚上就开火。

  用易定干的话说,广东菜吃着没味,他是顿顿无辣不欢。

  中午陈家志午休时,易定干陪老丈人聊了一中午,把两人哄得哈哈大笑。

  陈少昌最钟意的女婿就是易定干,前世去世那天,也一直在问易定干呢,易定干呢,等人到了才咽气。

  “走喽,去菜场,都一起去吧?”

  躲房间里,和李秀感悟了一会儿人生后,陈家志下到一楼,吼了一嗓子。

  不一会儿,人就都下来了。

  易龙还骑着自己攒钱买的自行车,前段时间忙着卖菜,两个菜场跑,自行车都很少骑了。

  这会儿,就撒欢似的骑向菜场,然后就被陈家志开着车缓缓超过,易龙又骑着车在后面追,从后视镜看去,妥妥一追风少年。

  再后面,易定干也载着陈家芳慢悠悠的跟着。

  “场长,回来啦”

  “场长好”

  车才在院子里停下,就听办公室二楼传来徐瑶、童刚、黄川几人的喊声,陈家志也挥手回应了下。

  陈少昌和彭国真两人一听就有谱了,李秀也抱着儿子好奇的打量着江心菜场。

  比东乡菜场更宽敞,还有独立的办公楼和几棵高大的樟树,不像东乡菜场只有光溜溜一栋房子。

  家志就是在这个地方,一个月卖了两百六十多万,自己也挣了四十万。

  看着还不错。

  等了一会儿,易龙、易定干、陈家芳也相继到了。

  陈家志问道:“你们是到我办公室坐会儿,还是先去菜场转转。”

  易定干说:“菜田里有啥好转的,来,爸妈,我带你们去家志办公室喝茶,他那茶几嘿嘿,一个字:安逸!”

  陈少昌和彭国真两人被哄得哈哈笑,显然想去办公室喝茶。

  “家志,我和你一起去。”

  李秀说道,把儿子给了彭国真抱着,又从车上拿下了婴儿车。

  于是一拨人又分成了两拨。

  陈家志从车棚里推出自行车,擦了擦座椅,才踢腿上车,在门口又把拿了相机的李秀接上。

  易龙已经在马路上等着了,“舅舅,来比一比,谁骑得更快?”

  “不来,比不过你。”

  “切,不比算了,我先冲了。”

  陈家志就慢悠悠的载着李秀骑在公路上,一会儿又拐进了菜场的机耕道。

  眼睛时刻打量着两边的菜田,也不时给李秀介绍一下菜场的情况。

  “菜场以公路为界,分成了南北两片,每一片三个小组,北片一组是敖德良,二组是戚永锋,三组是黄日新;

  南片一组是李明坤,二组是郭满仓,三组是郑中”

  从表面上来看,易定干中午回来时没有夸大。

  江心菜场是20号收官的,陈家志是22号回的东乡,中间也就两三天时间。

昨天还下了雨  不过地里的菜蔸和菜叶子都清理干净了,而且大半都翻耕了出来,正在晾晒。

  4台微耕机,一天就算能翻八十亩地,扣掉敖德良、戚永锋等最早采收,最早翻耕的两三百亩地,中途除了下雨,地里没有停过工。

  这让陈家志松了口气。

  因为打定主意要用心干,这茬菜从整地开始就得全力以赴,晒地时间至少也得七天,施肥也得足,下雨非常耽误事。

  哦,对,还有底肥没施,后续施了肥后还得再旋耕一次地。

  也不知道黄川采购得怎么样了。

  他这茬菜时间是留足了的。

  假如寒潮在元旦前后,那至少元旦后一段时间内都是俏市。

  菜心可以赶在这之后,赚一波钱。

  而荷兰豆,豆苗冻死了就冻死了,长达几个月都没有补种的时间。

  元旦后一个月后又是春节,需求高涨,行情肯定不错。

  同时荷兰豆采收时间可长达90120天,可以一直采收到明年清明节华南地区回南天天气来临才结束。

  陈家志突然想多种点荷兰豆,换茬口没有菜心那么频繁。

  只是荷兰豆御寒他计划的是中型拱棚,太麻烦,成本也高,在一些专业种植户看来没有必要。

  冬种荷兰豆一般是露地栽培。

  由于珠三角地区及华南沿海地区无霜期极少甚至没有,非常适合冬种荷兰豆。

  种植的历史也非常悠久,荷兰豆原产于东南亚缅甸泰国一带,后来阿拉伯人将其带到了地中海,等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后,在宝岛兴建热兰遮城,荷兰豆遂在清朝中期传进了国内。

  广东地区一般称之为‘麦豆’或是‘雪豆’,其实也是豌豆的一种。

  这么多年,都长期是露地栽培,也有遇到寒潮绝收的年份,但也只能认命。

  其实寒潮也就那么一两天,中型拱棚最有用的时候也就那一两天。

  细想一下,李再兴说得也有道理,是有点浪费。

  要不也换成小拱棚,有没有其它办法绑蔓?

  不知不觉陈家志就陷入了思考,也许有临时调整的必要,现在也还来得及。

  “家志,让易龙给我们拍张照吧?”

  易龙已经骑了一圈,又从后面追了上来,李秀便动了合影的心思。

  “好”

  陈家志回过神来,喊道:“小龙,来给我和你舅娘拍照!”

  “要得嘛。”

  易龙把车放好后,就小跑着上来接过了相机,“怎么拍?”

  “就拍你舅舅骑车载着我的场景吧?”李秀笑着说,又询问式的看向陈家志。

  “就这么拍!”

  “要得要得。”

  陈家志整理下发型和衣服,只是今天穿的比较成熟,和李秀的青春靓丽有点不搭,会不会拍他拍老了?还有这菜田,全是土黄色,如果是开着菜花的蔬菜就好了。

  不过李秀显得很高兴。

  等他俩拍了后,又给陈家志和易龙也拍了一张。

  中途也有不少菜工在和他们打招呼,陈家志也一一回应。

  一直慢悠悠的骑完一圈,陈家志对地里情况也有了数。

  唯独有疑虑的是荷兰豆。

  如果能同时解决小拱棚御寒和搭架绑蔓的问题,面积可以再扩大点。

  甚至东乡菜场也可以种一点。

  荷兰豆应该是这次寒潮受损最严重的农作物,价格也是最高的。

  他大概记得价格到了九块,只是计价单位有可能他记错了,也许是9块一公斤。

  即使这样,每斤也有4.5元。

  但也有可能就是9块,因为在后世,春节期间华南地区荷兰豆市场价常年维持在1020元的高价位。

  亩产30004000斤,半年亩产值稳稳在一万元以上。

  相比60天、80天、90天或者120天的中晚熟迟菜心,可能荷兰豆会更有性价比。

  请:m.llskw.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