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320章 联名共议财政制度议

熊猫书库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点这里听书

  “汝默兄,前几日就听说你回京了,今日就来报馆了?”

  申时行露出笑容说道:

  “直沽新军已经返回了,我被兵部暂时留在了京师,也被师相要求上奏,这不是来找子霖兄商议吗?”

  沈一贯露出一个“你也是”的表情,他今天来报馆,也是为了五品以上官员奏议的事情来报馆的。

  “子霖兄呢?”

  申时行说道:

  “听一甫兄说,子霖兄去东宫了,马上就要回来了。”

  两人许久未见,在报馆中聊了起来。

  但是两人虽然看起来关系不错,但他们交往的前提是都是苏泽的友人,实际上沈一贯和申时行的单独交往是很少的。

  在政治上,申时行是张居正的得意门生,而沈一贯则是王世贞的嫡系部下。

  原本张居正和王世贞的关系是不错的,两人的关系也不冲突。

  但是这一年来,鸿胪寺开始主管外交事务,也和张居正有了几次冲突。

  这些冲突下来,两人渐行渐远,已经差不多算是断交了。

  那申时行和沈一贯的关系就更尴尬了。

  但是罗万化不在报馆,沈一贯也不想冷场,只能和申时行尬聊起来。

  “汝默兄,听说你在直沽编练的新军不错,这次陛下还夸奖了直沽新军精锐,如果真的要成立京营新军,汝默兄可是要飞黄腾达了。”

  沈一贯上来就抛出一个问题试探申时行。

  勋臣上书,要用京营节约下来的预算编练新军,就像是在朝堂中扔下了一枚炸弹。

  内阁让五品以上官员进言,京师的局势更加混乱。

  但是在这一系列的混乱中,沈一贯也一窥朝局中的暗流。

  京营新军的奏议,张阁老没有反对。

  不仅仅是张阁老没有反对,张阁老麾下的门生弟子,户部的重要官员,都没有表示反对。

  这个态度就很玩味了。

  户部掌管大明预算,勋臣在大明政治早已经边缘化了,户部如果反对,有一万个理由阻止。

  但是张居正没有反对,这已经是表态了。

  沈一贯又发散联想,申时行作为张居正的得意门生,就任直沽兵备道后,就在直沽编练新军。

  按理说,大明的兵备道,主要工作都是放在修碉堡炮楼上。

  毕竟这些工程才是能查验的功劳。

  直沽建造炮楼,本身就是苏泽上疏奏请的,皇帝还专门派了工部官员去修造。

  申时行大可以在直沽口大修炮楼,刷满造炮楼的功劳再升迁回朝。

  但是申时行仅仅是造了几座炮楼就不造了,接着将大笔的预算投入到了编练直沽新军中。

  然后就出了整顿京营这件事,申时行领直沽新军入京协防,获得皇帝表彰。

  这怎么看,都有张居正在背后运作的感觉。

  这样一来,张居正支持编练京营新军的意图就昭然若揭了。

  沈一贯试探申时行,申时行微笑着说道:

  “编练新军是我就任前,子霖兄劝说我的。”

  沈一贯顿了一下,申时行也是打太极的老手,一下子推到了苏泽身上。

  编练新军是苏泽一直在推动的事情,沈一贯来报馆,就是为了询问他的态度。

  申时行看向沈一贯说道:

  “肩吾兄,我听说大鸿胪反对京营新军?”

  沈一贯摇头说道:“汝默兄,大鸿胪不是反对建设京营新军,而是反对将所有的钱都投在京营新军上。”

  面对申时行的试探,沈一贯倒是不隐瞒鸿胪寺的态度,他直接说道:

  “大鸿胪希望朝廷能多投入一点钱在水师上,此外朝鲜国主已经松了嘴,同意我大明水师在济州岛建设海港,供大明朝鲜两国军民使用,大鸿胪想要争取这笔预算。”

  这也是沈一贯的来意之一,他身为鸿胪寺的官员,自然也要为鸿胪寺争取利益。

  济州岛海港是鸿胪寺一直在推动的事情,但是户部一直以预算不足来推脱。

  现在多了这么大一笔钱,沈一贯自然要帮鸿胪寺争取。

  而且王世贞给出的理由也很合理。

  这钱也不能都给陆军用了,总要匀一点给水师吧?

  申时行倒是也赞同的点头。

  直沽兵备道,本身就是陆防海防一把抓的职位,他自己也是赞同建设水师的。

  直沽作为开埠港口之一,申时行也知道如今倭寇海盗猖獗的问题。

  济州岛建设军港,对大明是非常有利的事情。

  两人就这样一边试探一边聊天,报馆的门推开,苏泽走了进来。

  “子霖兄。”

  两人都是苏泽打招呼。

  苏泽见到了两位好友也十分的高兴,苏泽对两人也到了不需要寒暄的关系,苏泽直接进入了话题:

  “两位兄台前来,是为了上奏的事情吧?”

  申时行和沈一贯纷纷点头,他们看向苏泽,想要听听他的意见。

  苏泽在位子上坐下,直接说道:

  “前几日师相喊我去府上议事,我拒绝了。”

  沈一贯愣了一下,拒绝高阁老?

  没想到申时行也说道:

  “我也拒绝了师相的相邀。”

  沈一贯看向两人,你们都这么刚吗?直接拒绝阁老的相邀吗?

  但是仔细想想,他们还真有这样的底气。

  苏泽不必说了,申时行在张居正的门生弟子,也是地位十分独特的存在,并不是完全依附张居正。

  这次领兵入京,申时行又有功劳,还给皇帝留下了好印象。

  苏泽看着两人,却没有直接谈上奏的事情。

  他说道:“内阁请群臣上书,就是要群臣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这份方案要兼顾各方的利益,合理用这笔银子。”

  “这样的方案,一定要统筹兼顾才行。”

  沈一贯喜道:“子霖兄是赞同‘雨露均沾’方案?”

  雨露均沾,是一部分大臣提出的方案,就是这节约出来的银子,要分配在多个领域,而不是专门用在一处。

  沈一贯,以及王世贞所在的鸿胪寺,他们其实也没有野心独吞这一百万银元,他们只是想要从中抠出一部分出来,所以他们也是支持‘雨露均沾方案’的。

  苏泽先是点头,又是摇头,他说道:

  “若是这笔钱用在一处,那必然引起群臣的敌视,这件事办好了还好,若是办砸了,那推动的人必然要被弹劾。”

  “政治是互相妥协的事情。”

  沈一贯连连点头,申时行若有所思。

  苏泽说道:

  “两位兄台来问我的意见,那我的意见就是群臣的意见。”

  “啊?”

  这不等于没说吗?

  苏泽接着说道:

  “肩吾兄,我这不是和稀泥,我是准备上书,请求陛下允许官员自由联名上书,分别上书讨论预算案。”

  “这!?”

  “这能行吗?”

  就连稳重的申时行都惊讶了。

  联名上书这种事情在大明不稀奇,但是这种联名大部分都是一个衙门的同僚,为了同样一件事,共同签名上书,形成舆论上的合力。

  比如都察院就经常会联名上书弹劾大臣,或者六部九卿衙门,就自己衙门的某件事达成共识,一同上书奏请。

  但是苏泽说的是联名上书,就是允许官员不分所在官署,自由串联上书。

  还是沈一贯先说道:

  “子霖兄,你不怕朝臣弹劾你营私结党吗?”

  申时行也点头,联名上书这种事情,当年严嵩就很爱干,所以严嵩的门徒也有严党的说法。

  虽然阁老们都有自己的门生弟子,但是谁也不想要被扣上一个党徒的名义。

  结党这件事,在华夏历史传统上一直都是禁忌,所谓“君子不党”。

  苏泽说道:

  “两位兄台,我们以前联名上书过,难道我们就是结党了吗?”

  申时行和沈一贯愣了一下,却没有出言反驳。

  最没底的是沈一贯,其实如今朝堂上已经有了所谓“苏党”的说法,而他沈一贯就是苏党的核心成员。

  苏泽没有注意沈一贯表情的变化,而是继续说道:

  “什么是私党?党同伐异才是私党,吾等因为公事联名上奏,难道这就是结私营党吗?那这么说来,朝中的私党何其多也!”

  “前朝严党之害,乃是在于个人权位交易和私相授予,但我的奏疏,是请朝廷官员公开协商,上奏的也都是具陈陛下,这是在表达公开自己的政见,又怎么能说是私相授予呢?”

  “自由联名上书,这也能摒除衙门和师承约束,打破门户私见,将原本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变成公开的政策竞争。”

  沈一贯和申时行一时之间,也无法反驳苏泽的话。

  苏泽抽出自己写好的奏疏,递给两人说道:

  “两位兄台看一下吧。”

  两人翻开苏泽的奏疏。

  “为统筹京营新军预算、广纳群策而请开联名议政之途事。”

  “近日内阁谕令五品以上官员奏议京营新军预算分配,臣以为此乃关乎国防大计、边疆稳固之要务。”

  “然各方争议迭起,所争者实为‘如何用此银更利国’。非为私利。若各持己见而奏,恐议而难决;若强推一案,又失兼听之明。”

  “故臣冒死陈情:请陛下允准官员联名上书,共议预算分配。”

  “破门户之锢,聚共识于公。联名者不限官署,仅以事理是否相合为凭。”

  “以公开代私谋,化党争为公辩。”

  “昔者结党之弊,在于‘暗结盟誓而谋私权’;今日联名之制,则是是‘明示主张而求公断’。”

  “所有联署奏疏皆公示于朝堂,所议内容仅限预算一案。不涉他务,不论私交。事毕则散,无涉党锢。”

  “兼收众议以定国策,开联名之途,可使共识者合力献策,供陛下洞察多数之愿、可行之道。”

  两人看完苏泽的奏疏,竟然觉得苏泽说的在理。

  但是结党这件事,素来都是皇帝最忌讳的事情。

  明初被诛杀的大臣,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结党。

  申时行和沈一贯看来,苏泽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冒险,引起皇帝的忌惮。

  以苏泽在武监和京营事情上的功劳,这么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苏泽却有自己的想法。

  自己主导的变革,已经到了新的阶段。

  接下来的改革,就不是一道诏令能完成的了。

  这时候提出政治协商制度,苏泽就可以串联联名上书,利用更多官员联署的能量,用更少的威望点通过奏疏。

  而且政治本来就是需要妥协的,越是到了这种时候,越是要团结更多的人。

  苏泽不结私党,那结交公党不就好了?

  至于皇帝的看法,这也是隆庆皇帝有别于其他皇帝的地方了。

  这位皇帝虽然懒政,但是很少无缘无故猜忌别人,也舍得放权。

  沈一贯和申时行最终没有说服苏泽,这份奏疏还是被递送上去。

  ——模拟开始——

  《联名议政制度议》送到内阁,内阁大臣意见南辕北辙,这份奏疏引起巨大的争议。

  张居正反对奏疏,认为这是削弱内阁和户部权威,挟持官员意见来胁迫阁部决策。

  赵贞吉对你的奏疏表示支持,预算乃是国家大事,本来就应该官员协商决定,户部预支的款项也需要由百官监管。

  高拱对于你的奏疏持有保留意见,认为联合议政应该仅限于财政领域,其他重大决策上这种方式会影响决策效率。

  雷礼也对此表态,认为在水利等专业领域,不应该由外行官员胡乱发表意见。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1150。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20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需要两千点吗?

  看来自己还是操之过急了,高拱和雷礼都不支持这份奏疏,在皇帝那边就更难通过了。

  苏泽果断选了“否”,紧接着他又修改奏疏。

  《联名共议财政制度议》

  将议政的范围控制在财政领域,这样的阻力应该小多了吧?

  但是这个月的模拟次数已经用完,看来只能等到下个月初再说了。

  反正按照如今朝堂的局势,一时半刻也吵不出结果来。

  三月一日,等手提式大明朝廷的模拟次数刷新后,苏泽立刻将《联名共议财政制度议》塞进了系统。

  果不其然,这次需要的威望大大降低。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奏疏,需要支付10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苏泽选择了“是”,接下来就看系统了。

  威望点已扣除,剩余威望点:240点。请尽快在现实中完成上书。

  请:m.llskw.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