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18章 两江第一能吏

熊猫书库    清妖
🔊点这里听书

  粮道衙门向百姓全天候开放,甚至连衙门内部茅房都允许百姓使用,这无疑让传统士大夫出身的总督大人感到深深的震撼,同时也觉不可思议的很。

  自古以来,衙门乃朝廷威权所在,官员更是朝廷之象征,大小官员出行必鸣锣开道,所谓州县三响、道府九响,总督十三响。

  总督大人虽为官清廉,但出行也是八抬大轿、旗牌伞扇、肃静回避、上千武弁持械,队伍浩荡多达数里,以营造万人避让之势。

  总督衙门更是门禁森严,寻常人等想见总督一面难如登天。

  未想,这四品粮道衙门弃官威不用,不顾朝廷体统,将衙门公然对百姓开放,这是何等心态?

  莫非那赵有禄真是一心为民的好官?

  眼里除了朝廷就是百姓?

  否则,安能做到如此?

  总督大人不由陷入深思。

  娄老师则被衙门两侧门柱上的对联吸引。

  上联谓“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谓“贪财耍奸勿入此门”。

  横批“百姓为大”。

  再看不时出入衙门的百姓,娄老师不禁也佩服起赵安来,那小子任扬州府学教授时便在学庙刷上“生入文华殿、死入紫光阁”的校训,这会又题写如此对联于衙门口,哪怕真是做样子给外人看,这份心思也是难得的。

  因为无论是扬州府学的校训,还是粮道衙门的这幅对联,都是朝廷最需要的精神。

  哪怕赵安刻意而为,最多被人私下腹诽厚颜无耻,却不能说其做的不对。

  真能做到表里如一,朝廷又岂能不重用于他?

  事实上,朝廷的确在重用这小子,否则不可能一年不到就连升十级的。

  仅论做官这一点,娄老师自认是远远不及赵安的。

  表面看是偷鸡取巧,但这鸡又偷的堂堂正正,叫人不得不佩服。

  “百姓为大。”

  总督大人也注意到了这幅对联,结合所见所闻,竟是动摇了些许对那赵有禄的偏见,觉得此人虽有和珅党羽之嫌,却未必真就是和珅那类人。

  “或许只是表面文章,做做样子与人看。”

  娄老师还是担心赵安纸糊在外,无法表里如一,觉得有必要给恩师打个预防针。

  未想,总督大人却感慨道:“纵是表面文章也比不做文章要强。”

  “这?”

  娄老师细细领悟恩师这话,越思越觉有理。

  连表面文章都不做的官员能好到哪里去?

  “走,进去看看。”

  大开眼界的总督大人当先迈入粮道衙门,未及到各处细看,耳畔便传来一声亲切的声音:“几位是来办事的么,若是办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在下。若是参观,各位请便,只请各位莫要打扰本衙正常工作。”

  “工作?”

  总督大人正诧异“工作”是什么意思时,一小吏模样的年轻人笑容满面的走了过来,胸前赫然挂着一块书有“导办员”字样的胸牌。

  “你是?”

  总督大人盯着对方胸牌一头雾水。

  那年轻人见怪不怪道:“在下本衙典史周朝山,也是今日本衙当值导办员,几位若是办事的话定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如此可以询问在下,在下必将为几位一一指点,省得几位跑来跑去的。”

  “噢,”

  娄老师恍然大悟,继而上前低声道:“不知导办门包多少?”

  “门包?”

  周朝山赶紧摇头,“本衙赵大人上任之初便定下不得收受门包规矩,在下若收取几位门包,明日几位怕是就看不到在下了。”

  不要钱?

  娄老师和总督大人对视一眼,俱是吃惊。

  须知门包陋规乃朝廷允许官员的合法进项,莫说四品道台,就是二品抚台、一品中堂这门包也是照收不诲的。

  那富裕地方的县令有的门包一年能收上万两,穷县一年也能有千两。

  这钱,收着一点都不烫手。

  未想,赵有禄竟连这不烫手的钱都不拿,当真是叫人刮目相看。

  如今这大清,不收钱的官员屈指可数啊。

  纵是总督大人都做不到。

  “几位是?”

  大门又有人过来,周朝山只得催问一句,若几人不是办事的话他得去招呼新来的人。

  没办法,新来的赵大人定的规矩太多,他们这帮属吏要不照规矩做的话,轻则罚钱,重则革除。

  为了饭碗,大伙只能先忍着。

  不过那赵大人有一点好,就是虽然这不准那不准的,却给衙门直属机构大小办事人员涨了三成工资。

  虽说涨的这三成工资比他们平日收取的好处少得多,但毕竟是“合法”收入,拿着心安。

  而且经赵大人这么一折腾,别说,粮道衙门倒成了江宁百姓口中的好衙门,连带着对粮道衙门的人都是客气的不得了。

  那种发自肺腑的尊敬和客气,粮道衙门的人是能体会得到的,以致出门在外都是腰杆笔直,倍有荣焉。

  娄老师忙道他们是来咨询米贴事宜的。

  “那你们去东边第二间值房,里面的人会告诉你们的。”

  周朝山笑着点头,径去“接待”新来的群众。

  也不知赵大人为何喜欢把百姓称为群众的。

  几次开会都对他们强调群众无小事。

  这边娄老师陪着总督大人去了那办理米贴的办公室,进去发现里面有两个书办在办公,不等他们上前询问,其中一书办就起身热情接待。

  从头到尾脸上笑容不绝。

  咨询结束,那书办竟拿出一张表格让几人“打分”,说十分最高,一分最低。

  “分数越高,说明几位对我们的服务非常满意,分数越低,则说明几位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那样我们就要改进,争取下回让几位非常满意。”

  总督大人给了娄老师一个眼神,娄老师立即在这表上填上拾字,意思非常满意。

  原以为这样就行了,未想那书办又要娄老师留下工作单位、地址联系方式,说回头上面会抽查回访,确保打分真实有效。

  总之,听的总督大人目瞪口呆,怎么也想不到那赵有禄竟能想到这些约束属吏的手段来。

  别说,效果很好。

  搁从前百姓到衙门办事,第一步先递门包,第二步再递纸笔费,交两次钱后才能给办事。办事过程中百姓也都是跟受气小媳妇似的在那粗气都不敢喘,一切都由书办小吏说了算。

  现在,真正做到官民一家亲,光这个办事态度就值得学习。

  若天下所有衙门都如江安粮道衙门这般做事,百姓再苦他也不会怨官府,如此,又怎么可能受那白莲邪教蛊惑与朝廷为敌呢。

  下意识的,总督大人便想将粮道衙门的先进经验加以推广,用以整顿两江地界越来越坏的吏治。

  出来后,总督大人又被值房门口边上挂的小木牌吸引住。

  木牌上没写什么字,就贴了五朵看着好像笑脸似的小标签。

  再看其它值房,有贴三朵的,有贴四朵的。

  还有一间一朵没贴。

  不禁觉得奇怪,好奇过去一探究竟,人还未走近,就听里面有人在训斥:“道台大人再三要求微笑服务群众,你们为何不照此办理?

  你们是对道台大人的规定抵触,还是对群众有什么不满?再这样下去,不说你们这个月的绩效能不能拿到手,我看你们这差事也不用干了.”

  凑近一看,三名书办满脸通红的站在那低头认错,接着不约而同大声背诵起来:“食公俸之人当思百姓不易.”

  前后大约不到百字,句句围绕百姓二字,句句不离百姓二字,听的总督大人头皮都要发麻。

  这比抓十个百个贪官都更让人触及心灵。

  “老师,你看那?”

  娄老师伸手指向远处的粮道大堂,那边有一些百姓正在围观什么,蛮热闹的。

  “去看看。”

  总督大人当即移步,到了地方不由怔住,原来是那大堂内摆了一口铁棺材。

  棺材上赫然刻有“贪官污吏,誓不共戴天!”九个大字。

  围观百姓们站在一条红布拉的“警戒线”外无不唏嘘,都说新来的粮道大人是难得的清官,安徽百姓有福了。

  总督大人微微点头,却不见那赵有禄身影,便让娄老师叫住一衙役询问,结果衙役告知今天是粮道为民日,所以道台大人出去为民做事了。

  “不知赵大人如何为民做事?”

  “你们来时看到衙门附近那条臭水沟了吗?”

  衙役指了指外面,笑道:“我们赵大人就在那臭水沟带头清淤呢。”

  “噢?”

  娄老师震惊,因为他跟赵安“分手”才一个时辰,这小子就跑去清淤?

  是未卜先知料到总督大人来暗访,还是那小子真就把为百姓做实事当成为官准则?

  否则,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就干上了?

  当下将情况告知总督大人。

  “堂堂四品官带头清淤?”

  总督大人的两名护卫发出质疑,怀疑这位赵粮道多半是装装样子搏取名声的,说不定就在那出个场,压根没干活。

  娄老师没吭声,因为也吃不准。

  “是不是,看了便知。”

  总督大人轻笑一声,于好奇心驱使下带着三人前往清淤现场。

  赵安不是神仙哪知道前脚走,后脚总督大人就来暗访,送走娄老师后就来参加清淤了,因为今天不仅是粮道为民日,也是臭水沟改造工程的启动日。

  江宁府和上元县相关官员来了不少,围观的百姓也特别多,如此绝佳演出机会,赵安怎么可能不利用呢。

  到地方二话不说卷起裤腿,拎起下属准备好的铁铲在江宁府、上元县一干官吏吃惊目光中带头跳进臭水沟,踩着那齐膝深的污水一铲一铲将淤泥铲出堆进竹筐中。

  此时虽春暖花开,温度相对还是很低,赤着双腿站在满是腐臭的淤泥中,那滋味可想而知。

  然而,赵安自始至终都没有皱眉,也不是挖几铲就让属下代劳,而是如一头孜孜不倦的老黄牛般默默干活。

  不去看江宁府官员惊的快掉下巴的神情,也不去看岸上围观百姓激动的目光,就是默默干活。

  也从不去想现场的焦点在哪。

  因为,焦点就是身穿黄马褂的他。

  江宁府和上元县的官员被赵安这架势弄的尴尬了,跳下去一块干有损体统,不下去站在岸上又似乎说不过去。

  现场除了上元县组织的民夫外,还有不少居于臭水沟附近的居民自发参加清淤,赵安的带头作用令得现场“干群”关系极为融洽,干劲十足。

  “大人,百姓们都在朝您竖大拇指,说您是这江宁城最爱百姓的好官。”

  负责挑泥的百里云龙偷偷给少君汇报了下舆论热点。

  “嗳,我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值百姓如此夸赞,再说我做这些事也不是为了百姓的叫好,而是尽一个为官之人的本份。”

  赵安并没有抬头去“享受”百姓们崇拜的目光,只是用袖子擦了把额头汗水,深呼吸一口用力将铁铲插进淤泥中,正要铲起时,岸上人群忽的骚动起来,似乎发生了什么事。

  赵安以为人太多引发践踏,心中一急刚要吩咐百里云龙带人去维持秩序,却见一个熟悉身影出现在岸上。

  不是江宁藩台福昌又是哪个!

  藩台大人可能是匆匆赶到,顾不得慌忙过来参见的江宁府一干官员,竟也是当场卷起裤脚然后在所有人震惊目光中也跳进了臭水沟,艰难走到赵安面前一把夺过他的铁铲:“老弟,你先歇着,让老哥我干一会。”

  不等赵安回过神来,福昌就把铁锹夺了过去。

  赵安心中有一万头草泥马飘过:妈的,福胖子你敢抢我风头!

  偏是不好发作,却又不能真去歇息,只得挥手示意百里云龙将扁担给他,配合身穿二品藩台大员官服的福胖子在那上演为民做事的戏码。

  藩台大人都下去干活了,岸上还有哪个官员敢站着。

  哗拉拉跟下水饺似的,江宁知府、上元知县.凡是肩膀上带花的不管是官还是吏,全都跳进了臭水沟。

  百姓欢呼声四起!

  官呐,这才是为百姓做事的好官呐!

  不远处,一身便装的总督大人叫这一幕看的竟是微微颤抖起来:本朝开国一百余年,何曾有过这样的好官!

  赵有禄,当为两江第一能吏!

  请:m.badaoge.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