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183、见证伟大作品的诞生与戏剧

熊猫书库    我在俄国当文豪
🔊点这里听书

  关于地主伊利奇家里的果子究竟是甜的还是酸的这件事,米哈伊尔觉得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毕竟屠格涅夫吃到了酸果子以后,米哈伊尔接下来吃的却是甜滋滋的,当然,这样的好运气并非一直都有,在屠格涅夫莫名其妙的好胜心之下,两人以看谁吃到的甜果子最多为由展开了一场比试。

  于是没过多久,米哈伊尔就也被一颗果子酸的感觉牙都快掉了。

  不过就这么几轮吃下来,米哈伊尔只能说有点龇牙咧嘴,老屠则是捞的直淌口水,出于报复心理,屠格涅夫还将一个格外酸的果子悄悄扔给了蹲在米哈伊尔旁边的俄罗斯猎狼犬,只不过这只格外机灵的猎犬只是站起身来闻了闻,接着似乎是看了老屠两眼,然后便重新蹲到了米哈伊尔旁边。

  屠格涅夫:“?”

我真要塞你嘴里了  但还不等屠格涅夫有所行动,就坐在一旁看着两人猛猛炫果子的伊利奇却是大为感动,张口便道:“终于碰到能欣赏我们家的水果的人了,你们尽管吃吧,我再让人给你们摘!”

  说罢,伊利奇当即就吩咐自家的佣人去为来自圣彼得堡的两个老吃家准备新鲜的水果了。

  米哈伊尔、屠格涅夫:“.”

  说到这里的话,其实像这年头俄国的乡下地主们的庄园,完全称得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庄园通常包含主宅、花园、教堂、农奴宿舍、蒸馏房以及其它各种生产设施。

  而乡下地主也分为格外有钱的和没那么有钱的,格外有钱的就是古典廊柱、雕塑花园和人工池塘,没那么有钱的则是以实木建筑为主,装饰朴素。

  与此同时,乡下的地主们还有传统派和西化派的大致分类,传统派地主像两人打猎过程中遇到的那样,保持古风、崇尚简朴庄重、反对“弹簧马车”等新式奢侈品,待客强调礼仪而非排场。

  至于西化派地主则是模仿法国礼仪,使用法语交谈,喜爱像牡蛎这样的进口食材,但由于身处乡下,他们这类地主经常被讽刺为“盲目崇外”。

  像伊利奇家的话,严格来说更接近于后者,不过他倾向于西化大抵只是为了在社交场上为自己赢得一个较高的地位,于是当他跟屠格涅夫和米哈伊尔聊起天的时候,问的大多都是那些乡村不容易听到见到的稀罕事,有时是圣彼得堡有时又是国外。

  聊到这些东西之后,米哈伊尔和屠格涅夫当然就谈了谈自己的一些见闻,而在交流这些事情的时候,这位地主还时不时地蹦出来几句蹩脚的法语,米哈伊尔两人自然也没点出这一点,只是稍微放慢了一点说法语的语速,好让这位很明显没那么精通法语的人能够听清楚。

  就这样,伊利奇可谓是越来越高兴,到最后更是决定要用地道的法式佳肴来款待两人,与此同时,他也是让他的女儿出来跟两人打了声招呼,并让她坐到了一旁听着几人的谈话。

  而这位刚才透过窗户的缝隙偷看两人的姑娘此刻倒是愈发矜持了起来,只是时不时地才会看一眼家里的客人,于是她便能看到那位黑眼睛的青年时不时地就要顺手摸摸狗的脑袋,他的话虽然很少,但是只要一开口便都是一些很新鲜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当这位姑娘坐下了之后,米哈伊尔的话便不自觉地少了许多,反倒是屠格涅夫这家伙却是跟打了鸡血一样,嘴里的小词一套一套的。

  不得不说,尽管老屠整天打猎都不忘了跟那位远在法国的女歌唱家写信,但这并不妨碍他在社交场合上表现,而他这个人还有一个抽象的毛病,那就是他虽然离不了爱情,但一旦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便立马退却想跟人家玩什么精神恋爱。

  而他的后半生也正如他所愿,搞了半辈子的精神恋爱。

  米哈伊尔想着这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偶尔说说话,看看屋外阳光落在翠林的树木上折射出的光彩,下午的时间便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眼见天色渐晚,聊得很是开心的地主伊利奇很快就起身安排人去给他们准备美味的法式佳肴。

  当然,两人也并不白来,打来的猎物全都送给了主人家当作礼物,在赠送给主人家的时候,屠格涅夫还张嘴就道:“您瞧瞧这只野兔,当时它在离我足足有五十米开外的地方,我的同伴直接对我摇了摇头,说:屠格涅夫!这么远你怎么可能打得到呢?放弃吧!

  对于他这样的话,我只是微微一笑,接着便不顾他的阻拦,抬手就是一枪,我的同伴还在笑我的时候,我却是已经不紧不慢地走了过去,将我的猎物给拿了回来,然后看着我那目瞪口呆的朋友摇了摇头.”

  就在一旁听着的米哈伊尔:“???”

  抢了我的猎物还要抢我的故事是吧?!

  当时你可是张嘴就道:“米哈伊尔!你到底怎么做到的?教教我吧!”

  但是很遗憾,米哈伊尔只能回答说:“运气运气,今天手感不错,所以就凭直觉打了出去.”

  而此时此刻,面对老屠这样的说辞,米哈伊尔还是成全了这家伙,在一旁点头表示肯定,张嘴就是一句老屠牛逼,没毛病。

  不过可惜的是,这位地主家的姑娘似乎不爱听什么打猎小故事。

  好在是没过多久,主人家的晚餐就安排上了,除了他所说的美味的法式佳肴以外,其它地道的俄国菜也是有的,先是鱼子酱、熏鱼等冷盘,接着便是红红的罗宋汤,然后则是米哈伊尔他们打到的现烤野味和炖牛肉,至于最后,那肯定就是蜜糖饼、果酱等甜点。

  饮品则是必备的伏特加和格瓦斯,宴后这位地主才颇为心疼地询问他们要喝法国的葡萄酒还是香槟。

  总得来说,用餐的过程还是很愉快的,而米哈伊尔的表现更是让地主伊利奇忍不住在心里琢磨道:“上帝啊,听说大人物才往往拥有一副好胃口,他得是多大的人物啊?莫非能跟皇室沾亲带故?”

当然了,他没注意到的是,米哈伊尔出于好奇心尝了一下那些美味的法式佳肴后便再也没有动过  屠格涅夫同样如此,但当伊利奇满怀期待地询问这两位老吃家对于他家的法式佳肴的感想后,两人还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地道!”

  说起来一路借宿过来,两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回答,在一些农奴家里也同样如此。

  听到这个回答,伊利奇自然是喜笑颜开,连带着晚上还安排了一些娱乐活动,而尽管他并不是那种很有知识的人,但为了到时候说出去有面子,他还是请两人来了一些诗歌朗诵,虽然他听过之后没那么明白,但还是很给面子的献上了掌声。

  等到属于乡村的宁静终于开始逐渐覆盖掉人的气息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累的米哈伊尔和屠格涅夫很快就聚在了一起写一写一些文字的底稿。

  不得不说,自从来到了这边之后,米哈伊尔并没有像小姑娘米拉担心的那样睡得昏天黑地,而是颇为干脆利落地去了一个又一个地方,毕竟说真的,打枪这件事确实比睡觉有意思。

  而由于翻山越岭翻的比较勤,米哈伊尔觉得自己说不定还真已经有了一点野外生存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米哈伊尔并未忘记为自己的欧洲之旅做准备,总得来说,他在法国那边虽然已经取得了一点小成功,但想要将这份成功继续扩大肯定也不容易,而除了和诗歌这种需要时间继续发酵的东西以外,其实还有一种同文学有关的领域在文学史上扮演着重要的地位,那便是剧作家。

  真要说说起来的话,在当下这个时代,凭借和诗歌一下子就火起来其实是小概率事件,但通过戏剧来一炮而红、一夜之间大发横财确实要更为常见。

  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就是希望靠戏剧来一炮而红,同时他对于高乃依、拉辛等著名剧作家的作品也可谓是如数家珍,只是在尝试过后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值得一提的是,老陀的哥哥也写戏剧作品,而老陀在年轻的时候常常一边问他哥哥要钱,一边说他哥戏剧写的不好,就像:“还有,把你的剧本的主要思想告诉我,我相信它一定很出色,虽然要构思戏剧人物还短缺了十年的经验,至少我这样认为”

  抛开这个先不谈,总之米哈伊尔是准备进行一番尝试,于是就算是在打猎的这个过程中,米哈伊尔依旧会抽空想一想、改一改。

  至于屠格涅夫的话,他本来就有这样的打算,不过坦白说,对于要不要把自己的草稿拿给米哈伊尔看一看,屠格涅夫其实犹豫了一阵子,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米哈伊尔比他足足小了六岁,但他已经取得的文学成就,却是能让任何一个跟他同龄的年轻人感到自卑。

  不过屠格涅夫并没有犹豫太久,想了想米哈伊尔那句“都哥们”之后,屠格涅夫还是很快就将自己花费了很多精力和心思的第一篇稿子递给了米哈伊尔。

  而让屠格涅夫稍稍有点意外的是,米哈伊尔在看了开头一段后,竟然莫名有些感触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用稍微有点复杂的语气说道:“这里面竟然还有对我的描写。”

  “当然有了米哈伊尔,你在说什么傻话?”

  屠格涅夫稍稍有些惊奇地道:“我们一同跑了这么多地方,没有你才是怪事,说起来等第一篇文章发出去后我还要在最前面写上你的名字,不正是你给了我最初的启发吗?”

  说完这些话后,米哈伊尔很快也不再多言,而是认认真真地看了下去,等到他将所有的内容全部看完后,还不等忐忑的屠格涅夫询问米哈伊尔对这篇的看法,米哈伊尔却是已经先用力地握住了他的手,然后用坚定不移的语气说道:

  “屠格涅夫,一部将永远留在俄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品很快就要诞生了。”

  “你不会是骗我的吧米哈伊尔?哈哈哈,为了让我开心。”

  虽然面对这种极高的评价,屠格涅夫表现得有些慌乱,但他颤抖的语气还是暴露出了他的不平静。

  而对此米哈伊尔则是怀着同样激动的心情笑着道:“相信你自己吧!这是极好的作品,你一定要继续写下去,一旦写好就请马上发表在我们的《现代人》上吧。”

  这种话当然不是空话,从这篇就能看得出来,屠格涅夫作为作家的天才和敏锐一直都在,而且严格来说,作为俄国文学的三大巨头之一,屠格涅夫的作品最是优美同样相对来说也最为好读。

  语言的优美之处既在于对大自然的用心观察和恰到好处的描写,同时也在于他写人的感情时的细腻和柔和,这无疑再次扩大了俄国文学的语言边界。

  与此同时,好读之处则在于他并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那样,痴迷于东正教的思想以及与之相关的絮絮叨叨和生活方式,他的作品更加具有人和生活的气息,而不是彻头彻尾的成了各种思想的试验田和跑马场。

  这无疑也是一种珍贵的特质,从他的作品当中,其实更能窥见俄国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脉络,也能真切地感受到俄国自然风光的美丽。

  总而言之,米哈伊尔确实也很喜欢屠格涅夫的作品,眼下更是作为亲眼见证这部作品的诞生的人,于是米哈伊尔当然不会吝啬自己的赞美,而米哈伊尔这么一通话砸下来,屠格涅夫也由原来的不信变得有些晕晕乎乎的。

  原来,我竟有着这样的惊世潜力?

  稍稍飘了一阵后,屠格涅夫终究还是清醒了过来,准备细细地听一下米哈伊尔的其它一些意见。

  当屋内热烈的讨论声响起的时候,屋外永恒的自然依旧沉默不语,只是作为永恒的见证者,见证着一切永恒的事物的诞生。

  请:m.llskw.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