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九百八十四章 寿礼甚丰

熊猫书库    世子稳重点
🔊点这里听书

  朝堂上如果全是忠臣,全是好人,是怎样一幅画面?

  说个很残酷的现实,如果都是忠臣和好人,只会加速亡国的速度。

  “水至清则无鱼”,“阴阳并济,善恶并存”,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人世间如果全是真善美,那么“真善美”反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邪恶”。

  朝堂也是如此。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朝堂组成的元素很复杂,有忠臣,有奸臣,有朋党,有投机分子,有伪君子,有真小人。

  高高在上的皇帝能不能辨别朝堂里的忠奸呢?

  但凡有点统治能力的帝王,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只是他会默许奸佞和小人的存在,让他们形成对所谓忠臣和道德君子的制衡。

  天生万物,不管任何物种和事物,它们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也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无关善恶是非。

  朝堂上的奸臣也是如此。

  蔡京的名声,赵孝骞前世就在史书上见过,可他这一世还是决定重用他,是因为赵孝骞有这个自信,他自信蔡京的善恶忠奸,自己能够掌控,而且能够充分利用。

  朝堂上的人与事,有时候利用奸臣和投机分子去帮忙解决,效率和成果往往会出人意料的好。

  没错,这就是所谓的“帝王术”,帝王术不会以臣子的善恶来决定亲疏,它更偏重帝王对臣子的掌控和利用。

  只要这个奸臣有存在的价值,无论此人是否大奸大恶,帝王都会用他,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故意偏袒,为了奸臣而打压忠臣。

  这么干,跟昏君有啥区别?

  当然有区别,明君与昏君的区别是,明君很清醒,也辨得清忠奸,他会用忠臣,也会用奸臣,只要能把事办好,奸臣也可以是忠臣。

  昏君不一样,昏君是纯粹被奸臣的表面嘴脸蒙蔽,错把奸臣当成了忠臣,被他影响,被他左右,因为他而残害忠良,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今日的文德殿内,来给赵孝骞贺寿的,不能说全部是奸臣,但至少他们都是政治上的投机者。

  “投机者”的意思是,他们不在乎忠奸善恶,只在乎大势和名利。

  风往哪边吹,他们便往哪边倒,如果有一天大宋亡国了,敌人打进了汴京,这批人绝对是第一个向敌人下跪的。

  还有就是,哪里有好处,他们便往哪里钻营,得到好处后果断抽身后退,轻易不站队,不表态,不负责,比骗财骗色的渣男更渣。

  当然,若是大势所趋,满朝异口同声,他们的站队和表态会比任何人都快,都果断。

  明君英君若要任用这批人,只能在顺风局的条件下任用,他们只能锦上添花,不可能做到雪中送炭。

  若是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稍微英明一点的君王都会第一时间杀了他们,然后重用忠臣能臣,拨乱反正,挽大厦之将倾。

  没错,这也是“帝王术”。

  赵孝骞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明君,他只知道自己至少不糊涂,他对蔡京这些投机者了解得很清楚。

  如今大宋的环境,赵孝骞需要奸臣和投机者帮自己做事。

  今日蔡京他们也算是长见识了,因为他们见到了什么叫“自助餐”。

  君臣聚在文德殿内,说了一阵闲话,当然是以赵孝骞聆听众人的马屁为主。

  没过多久,郑春和领着一群宫人,端着十几个大盆进来。

  揭开大盆的盖,里面全是热腾腾的菜肴,菜肴算不上精致珍贵,全都是家常菜,跟后世工地上给农民工做盒饭临时搭建的食堂一样。

  然后宫人们又端来数十个碗碟餐具,放在大盆旁堆成迭。

  蔡京等人惊呆了,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般吃法儿,主要是…如此新颖的用餐,到底应该用怎样的礼仪,到底怎么个吃法儿呀?

  众人呆呆地看着赵孝骞,一时间没人敢下手,怕在礼仪上出了错,犯了御前失仪,多冤枉。

  见众人不动弹,赵孝骞温和地一笑,起身走到十几个大盆前,自己取了一只碟子,然后用大盆里的小勺儿取了一点菜放在碟里,一个个大盆轮流走去,见到喜欢的菜便取一勺,取完后便在桌边坐下。

  赵孝骞招呼蔡京等人,笑道:“都愣着干啥?自己用餐呀,喜欢什么吃什么,吃完了可以再去取。”

  蔡京等人将刚才赵孝骞的动作都一一记在心里,然后蔡京带头取了碟盘,学着赵孝骞的样子,老老实实轮流从大盆里取菜。

  赵孝骞禁不住热泪盈眶。

  这些奸臣和投机者,现在的样子多么清澈啊,依稀回到了前世大学的生活,下课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食堂,如同奔赴一场轰轰烈烈舍生忘死的爱情。

  进了食堂第一时间便打到自己喜欢的菜,然后飞快抢占食堂里的桌椅,顺手再打一碗免费的例汤…

  眼前的蔡京等人,活脱就是前世的大学生进食堂打饭,赵孝骞眼眶都红了,心中隐隐泛起一股前世的乡愁。

  …吃完饭,这群清澈的人儿该去人才市场投简历了吧?

  赵孝骞刚刚与家人吃过饭,现在没食欲,取菜不过是给蔡京等人打个样儿。

  蔡京等人有样学样,而且学得惟妙惟肖,取了菜后拘谨地在赵孝骞对面不远处坐下,老老实实垂头干饭。

  更像大学生了。

  赵孝骞笑吟吟地看着他们,郑春和悄然走到他旁边,凑近了低声禀奏。

  刚才一会儿的功夫,郑春和已经清点了蔡京等人送来的寿礼。

  饶是赵孝骞见多识广,也不禁被蔡京等人的大手笔惊呆了。

  黄金白玉,珍珠玛瑙,犀角象牙,珊瑚虎鞭…嗯?好像混入了奇怪的东西。

  折合成现银的话,蔡京等人今日送的礼,足够他们在宫里蹭十辈子饭了。

  赵孝骞睁大了眼,有点不淡定了:“都…都是给朕的?”

  郑春和微笑在他耳边低语:“是的,全都是蔡侍郎他们送的寿礼。”

  赵孝骞虎躯一震,再震。

  这特么都够支应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了,早拿出来的话,赵孝骞高低得给种建中凑个十万大军去灭西夏,顺手收拾一下辽国盟军呀。

  没想到自己过个生日,居然收获了如此丰厚的福利。

  现在赵孝骞心中泛起淡淡的悔意,早知如此,昨日就不该下旨说不过寿诞的,若是放开了收礼,宫里只需要付出一顿饭的开支,但收获的却是满朝文武的孝敬,怕是打辽国都够了。

  至于皇帝过寿会不会被正直的朝臣骂…

  无所谓,挣钱哪有不付出一点代价的,别人骂几句怎么了?这点脸皮都没有,当啥皇帝,躲进深闺里当娘们儿得了。

  赵孝骞脸上的肌肉狠狠抽搐了几下,短短一瞬间,郑春和惊讶地从官家的脸上看到了悔恨,幽怨,痛惜,咬牙切齿等各种情绪。

  “朕现在下旨说要办寿宴,还来不来得及?”赵孝骞吸了口气问道。

  郑春和苦笑:“官家昨日下过旨,总归不能朝令夕改吧,再说…今日天色已晚,宫里宫外都没有任何准备,您的寿诞也快过去了…”

  “那就说朕的父王明日过寿,再过两日,朕的皇后过寿,哎,你说巧不巧,朕的皇子恰好过几日也过寿…招呼大家都进宫吃寿宴,朕可以不收伙食费,前提是大家必须送上自己的心意…”

  一家子轮流过一次寿诞,国库都填满了,就问爽不爽。

  郑春和被整得无语了。

  官家明明可以直接派兵抄朝臣的家的,居然还很讲究地借着过寿的名义合理合法地抢劫,官家果然是体面人呐!

  他真的,奴婢哭死…

  赵孝骞筹谋许久,最终还是长叹了口气。

  罢了,这吃相,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简直是恶心。

  自己脸皮厚倒是不在乎,可自己一家子如此恶劣的行径,难免会被史官写进史书里,连累父母妻儿被后人唾弃鄙夷,实在有点不忍心。

  “朕还是明年再过寿诞吧,老郑,帮朕记住,明年的今日,大办特办!”赵孝骞不甘心地咬牙道。

  文德殿内,蔡京等人优雅且文静地用餐,对自助餐这种新奇的用餐方式,众人都表现出极度的好奇和荣幸。

  总觉得这应该是什么上流社会的高级用餐方式,众人举手投足都显得十分拘谨局促,生怕哪个动作不对,让上流社会蒙羞。

  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取到碗碟里的菜,果真一点也没剩下,吃得干干净净,就连碟子里残留的一点油光,也用馍馍擦拭干净,囫囵塞进嘴里,每个人的碟盘就跟刚洗过似的,光亮如镜,可正衣冠。

  看着众人面前干净光洁的碟盘,赵孝骞禁不住咧了咧嘴。

  “你们为了蹭朕这顿饭,在家究竟饿了几顿啊?”赵孝骞喃喃道。

  不过这也符合吃自助餐的精神内核。

  自助餐的精神内核就是,一定要提前饿两顿,把肚子空出来,不然就亏大了。

  蔡京有点不好意思地陪笑道:“臣等粗鄙,让官家见笑了。”

  赵孝骞扯了扯嘴角:“不见笑,你们交了钱的,忘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