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443章 十亿?天道可不会酬勤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熊猫书库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点这里听书

  “传送带、齿轮、轴承磨损得厉害。”

  “焊枪的送丝导管堵了。”

  “冲压设备精度也降了。”

  “没装变频模块?”

  “连能效实时监测系统都没有?”

  陈延森一边走一边看,嘴里不停点评着,把秦尚志问得哑口无言。

  戚思阳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心里本想开口说几句圆场的话,可转念一想,自己根本不懂技术,真要插嘴怕是越帮越忙,索性便装聋作哑,一言不发。

  “陈总,这条生产线旧是旧了点,但胜在便宜。”秦尚志硬着头皮解释道。

  毕竟是1999年采购的二手生产线,差一点就成了千禧年的产物,前后为新科生产了数千万台空调,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秦总,你确定这东西生产出来的空调,能符合能效等级标准?”陈延森反问道。

  来之前,他还纳闷新科怎么会落到一年只卖五六十万台的凄惨境地;

  来之后,他对收购新科没了兴趣,反倒想见见新科的渠道负责人。

  连这种破烂都能卖出去,起码也是个顶级销售天才!

  “空调定价也低,总会有需要新科的地方和用户。”秦尚志努力挤出笑容。

  他万万没想到,陈延森对剪板机、数控冲床、折弯机、胀管机、焊接设备如此了解,甚至连压缩机和制冷系统的装配流程有哪些问题,都能有理有据地逐一点破。

  这哪是什么水鱼,分明是行业大牛!

  “陈总,所以新科的售价也很低。”秦尚志沉吟片刻,小声说道。

  陈延森哑然失笑,敢情新科最大的卖点,就只剩价格了。

  秦尚志指着不远处的总装线,语气里透着几分自豪与缅怀:“德国进口,当年花了三千万。”

  陈延森走上前仔细观察,手指轻轻抚过设备边缘的油垢,随即问道:“传送带速度每分钟0.8米,节拍时间45秒,8小时单班的实际产能是多少?”

  “四百出头。”秦尚志不敢含糊,只能老实作答。

  按45秒的节拍时间计算,理论上一小时能生产80台,若按8小时单班算,理论产能该有640台。

  可实际产能仅有四百左右,显然生产线存在效率损失问题,大概率是设备老旧、换型时间长、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

  这时,一旁的高伟林适时说道:“去年新科空调的返修率为18.7,行业平均水平是6。”

  陈延森摇了摇头道:“新科没有自己的压缩机技术,电机依赖进口,连控制系统都是外购的。说白了,你们就是个高级组装厂。”

  秦尚志的额头不由地渗出细密汗珠。

  厂房内陷入死寂,只有老旧设备发出的嗡嗡声回荡在空气中。

  戚思阳见气氛凝滞,连忙岔开话题道:“陈总,要不咱们先去会议室?”

  “不急!先把剩下的生产车间看完。”陈延森摆摆手拒绝道。

  他来常州是办正事的,可不是来跟人喝茶闲聊的。

  戚思阳无奈,干笑一声,朝秦尚志递了个眼色,那意思仿佛在说:老秦,你这几十年都活狗身上了?连个年轻人都搞不定?

  秦尚志苦笑一声,强撑着一口气,领着陈延森进了影音设备生产车间。

  车间规模不大,产品以DVD播放机、32英寸以下的液晶电视、家庭影院和回音壁(即条形音箱)为主。

  “国内现在还有人买DVD?”陈延森好奇地问。

  他倒没有嘲讽的意思,只是觉得诧异罢了。

  “主要面向东南亚和非洲市场,其实销量还不错,每年能卖十万多台呢。”秦尚志耸了耸肩说。

  在他看来,陈延森既然是行家,多半不会买新科这堆烂铜烂铁。

  没了期待,心态反倒平稳不少,权当交个朋友,陪着陈延森把近三十万平方米的厂区逛了一遍。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也有三千钉。

  新科的厂房、设备、品牌、专利等加起来,总价值少说也能值十几个亿。

  别的不说,要是秦尚志敢学南极人、北极绒、飞利浦那套,把品牌授权出去光卖商标,一年赚五个亿的毛利绝对不成问题。

  终究是二十年的老牌子,冲着“新科”这块招牌,总会有消费者愿意买单。

  到时候,市面上肯定会冒出一大堆新科内衣、暖手宝、冲锋衣、手机、马桶、电饭煲之类的产品,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贴牌宇宙。

  可一旦这么做了,新科无异于饮鸩止渴。

  等品牌信誉被消耗得一干二净,也就到了真正的死期。

  当然,若是运营有方,未必不能成为下一个南极人。

  陈延森一路走来,见厂里不少工人都是四十来岁,便故意问道:“新科一线普工里,三十五岁以上的占比是多少?”

  “47.2。”秦尚志彻底摆烂,一五一十地交待道。

  “为什么不开了?换一批更年轻的,加班更卖力的?”陈延森追问道。

  秦尚志脸上的笑意顿时收敛,沉声说:“他们都是新科的功臣,在这里干了十几年。”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还操心别人?

  陈延森暗自嗤笑,但对秦尚志的印象却稍有改观。

  虽说秦尚志能力不济,干啥啥不行,但总比那几个盯着35岁以上员工裁员的牲口强几分。

  没人比陈延森更懂80后、90后的操蛋人生。

  80后刚毕业,工作分配制度取消了;还没找到工作,金融危机又来了;好不容易熬过去,房价又开始猛涨。

  90后就更惨了,上初中时,小学免费;上高中时,初中免费;上大学时,房价正在疯涨;等他们辛辛苦苦打拼十年买了房,房价又他妈开始跌了。

  对90后而言,上进心越强,日子往往越惨。

  陈延森在招工年龄上向来没限制,包括斐鱼科技在内,都有一批大龄运营和程序员。

  绝不是因为这帮人便宜好用!

  “戚先生,秦总,坦白说,我对新科兴趣不大,它太老太破了。”陈延森直截了当地说。

  “陈先生,新科在洛阳镇已有二十年历史,周边的配套企业很完善,如果森联资本要另起炉灶,单是前期准备工作就得耗上一两年。”

  戚思阳耐心劝道。

  作为尝州中枢司的最高负责人,他自然希望促成这场收购。

  以森联资本的行事风格,届时给员工升职加薪不过是基本操作,升级生产线、追加研发资金、提升工业产值,才是重点。

  新科可以倒,但尝州不能少了这一块的经济业绩,更不能眼睁睁看着五千多人失业。

  借用《让子弹飞》里的台词来说,戚思阳不在乎新科的老板是谁,只要就业、税收和工业产值能留在尝州就行。

  “秦总,新科空调目前估值多少?”陈延森沉默片刻,故意露出为难的神色问道。

  言外之意很明显,他只打算收购空调业务。

  至于那些生产液晶电视、DVD播放机、电风扇、空气净化器等产品的生产线,则被他统统视为垃圾。

  “十个亿,包括地皮、厂房、生产设备,还有品牌和专利资产。”秦尚志咬了咬牙,报出了一个打包价。

  “品牌我不要,你自己留着。”陈延森答道。

  不要品牌?

  秦尚志微微一怔。

  他原本以为,陈延森收购新科空调,主要就是冲着品牌来的。

  “五个亿,不过还有两亿的负债,得由森联资本来承担。”秦尚志想了想说道。

  “秦总,五个亿没问题,但负债是新科自己的。我买的是新科的地皮、厂房和生产线,凭什么要我来承担这笔债务?”陈延森明确表示不同意。

  况且地皮本就不属于新科,按苏江工业用地每平米410元的均价计算,30万平米的工业用地价值1.23亿元。

  厂房面积22万平方米,建设成本约每平米900到1200元,总价值在1.98亿到2.64亿之间,再算上十年的折旧费,给他1.8亿都算有良心了。

  生产设备的价值就更低了,顶多值8000万,这些和陈延森年纪不相上下的“老爷机”,恐怕还得拉到印度或非洲,才能找到合适的买家。

  关于专利,别看新科如今没落了,几年前研发团队也曾有过四百多人的规模,在涡流降噪、摆风装置和多折式高效蒸发器等技术上,都积累了一定的专利池,还拥有大量基础专利。

  有些东西,或许用不上,但不能没有,否则很容易被同行以侵权为由起诉。

  简单估算下来,这些专利勉强能值一个亿。不管其性能如何,毕竟是十几年的积累。

  陈延森给出五个亿的价格,完全是以清算价为标准,没有任何溢价。

  因为新科也没溢价的资格!

  “那工厂里的五千多名员工怎么办?”秦尚志没同意也没拒绝,跟着问道。

  “主管级别以下的操作工,我会尽量保留;其他人要么拿‘N1’补偿离职,要么重新面试述职。”陈延森答道。

  秦尚志和戚思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几分纠结。

  好的方面是,森联资本愿意全盘接收新科的底层员工;糟的是,对方杀价太狠,剔除负债后只肯出三个亿。

  “陈先生,要不咱们先去秦总的办公室喝杯茶,慢慢谈?”戚思阳再次提议道。

  短时间内,秦尚志很难做出抉择,毕竟涉及几个亿的生意,还关乎五千多名员工的生计。

  “可以。”这次陈延森答应得很爽快。

  一行人站在生产车间外,很多人都在抹着额头上的汗。

  七月的苏江,同样闷热得让人难受。

  三分钟后,众人走进秦尚志的办公室,屋内装修的古色古香,从办公桌到座椅,清一色红木材质,正前方挂着一副‘天道酬勤’的书法,字体苍劲有力。

  天道可不会酬勤!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眼前的秦尚志就很好证明了这个道理,越卖力折腾,新科死得越快。

  “陈总,戚先生,请坐!小孙,去泡壶龙井来。”秦尚志一边说着,一边朝助理吩咐道。

  陈延森不急不躁,跟戚思阳、秦尚志扯着闲篇,顺势透露了森联资本即将在大家电领域的资金投入。

  引得戚思阳、秦尚志面面相觑。

  秦尚志是羡慕!

  而戚思阳心里想的是,该如何把森联资本的这笔投资留下来,进而带动常州的经济发展,以及整条产业链的繁荣。

  “对了,新科隔壁的厂房属于哪家公司?我看厂区规模并不输于新科?”陈延森随口问道。

  “是欣源钣金有限公司,之前是新科空调的外壳和支架供货商,可随着新科的业务量日渐缩减,他们老板就把工厂搬去了宁乡,为格力做配套了。”秦尚志缓缓开口道。

  事实上,在新科的鼎盛时期,附近十家工厂里,其中有七家都是新科的配套企业,为其生产电机、空调出风口、按钮、泡沫包装和纸箱等产品。

  “面积多大?有人使用吗?”陈延森明知故问道。

  “占地面积28万平米,厂房面积20万平方米,包括钣金、两器、总装和成品仓库在内的生产核心区有12万平米,技术研发区3万平米,行政办公楼、员工食堂、宿舍、动力中心和物流广场占地5万平米。”

  戚思阳瞥了一眼助理,对方立马倒背如流地说了出来。

  最后补充道:“奥克斯在两个月前,有意在洛阳镇建造一座生产基地,预计所需50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原欣源钣金的厂址,恰好在对方的目标范围之内。”

  陈延森笑笑,从戚思阳和他助理的眼神和微动作中,敏锐捕捉到了一个消息:这话大概率半真半假。

  以他的经验判断,奥克斯投资是真,选址是假。

  “哦,那就算了。”陈延森端起茶杯,轻轻啜饮一口,不以为意道。

  想宰老子?

  没门!

  戚思阳尴尬一笑,狠狠瞪了一眼自作聪明的助理,随后笑着道:“若陈总有意,我来出面解决。”

  “那就麻烦戚先生了。”陈延森淡然一笑。

  坐在一边的秦尚志,经过一番考虑后,试探着问道:“陈总,六个亿!债务问题我自己解决。”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