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城,朱仙庄科技园。
陈延森拿起电话,瞥了眼来电显示,径直按下了接听键。
“陈总,我听人谣传,说森联资本想转让德赛电池的股权。”姜杰爽朗一笑,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不是谣言。”陈延森嘴角微扬,接着补充道:“我确实有出售德赛电池股权的想法。”
姜杰脸上的笑意瞬间烟消云散,心头像压了块巨石,只觉得一阵发懵。
要知道,这两年德赛赶上了智能手机的风口,左手握着橙子,右手握着苹果,营收和股价都在一路飙升。
陈延森这时候要套现,那德赛电池还能保住橙子科技的供货订单吗?
姜杰眉头紧锁,胸口发闷,忍不住追问道:“那德赛和橙子科技之间的合作?”
“姜总放心,至少今年,橙子科技并没有更换供应商的打算。”
陈延森语气平淡地说着。
今年?
那明年呢?
姜杰立刻品出了话里的潜台词,橙子科技怕是要中止和德赛的合作了。
他思索片刻,咬了咬牙说:“陈总,如果是供货价格的问题,我可以再让五个点。”
“与价格无关。”陈延森干脆地回道。
“好的陈总,我明白了。”姜杰一脸失落,没再追问,强撑着寒暄几句,便主动挂了电话。
陈延森随手将手机往桌边一推,转头就把德赛电池的事抛到脑后。
深蓝电池虽然攻克了穿梭效应、锂枝晶生成及循环寿命短等难题,但由于需使用高纯度碳纳米管、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等材料,生产工艺难度上升,成本也随之攀升。
若想实现大规模商用,还需进一步优化固态电解质的成分配比,或是研发出更有效的防容量衰减技术方案。
另外,能量密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电池热稳定性下降,容易引发过热、起火等安全问题。
不过第一版设计方案,本就是为了投石问路,试探一下海内外市场的反应而已。
而更完善的技术版本,自然要等到最佳时机,才会向外推出。
三天后,位于燕京的专利协会,收到了丁厚盟递交的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相关材料。
高密度锂硫电池?
深蓝电池?
能量密度为每千克600瓦时!
负责初步审核的工作人员微微一怔,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并非每千克600瓦时的数据不够震撼,只是他见多识广,早已看惯了太多华而不实的专利。
关于锂硫电池,华科协会滨城物化所早在去年就已有科研成果,其能量密度同样达到每千克420瓦时,但这一数据是在25摄氏度恒温和低放电倍率的环境下测得的。
一旦切换到低温条件,电池性能就会大幅衰减;而在高倍率放电时,电池内阻会骤然增加,实际输出能量远低于理论值。
此外,金属锂负极存在的安全隐患、穿梭效应造成的容量快速衰减,以及硫本身导电性差的问题,都是锂硫电池难以实现商用和量产的最大阻碍。
因此,这名初审人员在确认森联资本与滨城物化所的专利方向看似相近、实则大相径庭后,便将流程推进到下一步。
直到实质审查阶段,专利协会才察觉到深蓝电池的异常之处:其采用的MOF隔膜制备工艺、自修复电解质的微胶囊,及三维电极的激光刻蚀方法,成功解决了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锂枝晶生成及循环寿命短等问题。
尽管高纯度碳纳米管、石墨烯和金属有机框架的成本偏高,但硫化物成本较低,综合核算下来,整体成本与普通锂电池基本持平。
即便受限于场景、工况条件和电池状态的不同,能量使用率或许只有60到70。
可六成也有每公斤400瓦时的能量密度,远超市面上150瓦时到200瓦时的水平。
换而言之,在相同体积下,电池容量提升了两倍多。
这意味着,对手机而言,续航时长能从一天延长到两天以上;
换成电脑,续航可从8小时增至20小时;
若是B1智能手环,续航更是能达到两周;
而电动车、无人机、能源存储等领域,也都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立刻上报!这已经属于敏感民用技术了!”
专利协会的负责人当即做出决定。
同一时间,华科协会物化所的几位首席科学家被召集到一起,共同复核深蓝电池的实用性。
“锂硫电池?是滨城物化所的陈剑有了新进展?”
“是森联资本?不是滨城物化所!”
“三维堆迭电极技术?以纳米多孔铝集流体和垂直碳纳米管阵列为主,用来降低电池容积?”
“还有热响应聚合物制成的微胶囊?”
一众科研界的大佬人手一份资料,一边翻看,一边接连发出疑惑与惊讶的声音。
“合理性、逻辑性和潜在可行性都没问题,但数据的真实性与重复性未经验证,谁也说不准这项专利是否靠谱,我建议去一趟深城,再次复现实验结果。”
燕京物化所的孙华民推了推眼镜,严谨地说道。
“我同意孙工的建议!”
“赞成!”
“最好马上就走!”
余下几人跟着附和道。
人的名,树的影。
自从森联资本研发出橙子Z1指令集和极光未来操作系统后,就在华科协会挂上了号。
换作其他公司,这帮圈内大佬绝不会亲自跑一趟深城。
但申请文书上的主体是森联资本,由不得他们不慎重对待。
万一,这项技术真的可行呢?
当天傍晚,曹达华接到了袁瑞理的电话,对方让他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两个小时后,华科协会燕京物化所的几位首席科学家将要到访。
深蓝电池?
曹达华立马反应过来,爽快答应道。
随后,他又把该消息同步给了陈延森。
“可以配合,但MOF隔膜和电解质配方要守住。”陈延森叮嘱道。
“老板,我明白。”曹达华神色兴奋地应道。
他也没想到,去年投入七八亿元研发资金,还真有了成果。
陈延森放下手机,躺在叶秋萍家的沙发上,神情惬意地等着吃晚饭。
另一边。
孙华民等人在赶到深城后,直奔橙子科技的实验室。
几人分工明确,带着助理对深蓝电池展开了全面的检验,包括容量、电压、内阻、功率、高低温性能测试等。
结果令人咋舌!
虽说深蓝电池在常温、高倍率放电环境下,实际使用率仅有61到63,衰减率也较为明显,可耐不住每公斤600瓦时的能量密度。
三倍的储能或许达不到,但两倍还是轻而易举的。
应用于民用或军工领域,设备的续航时长就能翻一倍。
“深蓝电池5年和10年衰减率分别是多少?”孙华民好奇问道。
一般来说,电池衰减率是不会利用真实等待时间来测试的,基本都会采取加速老化测试。
通过模拟极端条件,比如高温、高倍率充放电和特定荷电状态等,再结合数学模型推算长期衰减趋势,从而快速评估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衰减率。
孙华民心里清楚,橙子科技的研发人员,绝对做过测试。
“5年容量衰减率在20左右,即1200次的循环寿命,使用10年容量衰减能控制在30以内。”
一名领头的工程师答道。
他是实验室的第一负责人,也是陈延森从SionPower挖来的高阶研发工程师,锂硫电池领域的技术大牛,曾吉文。
“衰减率有些高啊。”孙华民叹了口气道。
“多硫化锂在负极表面极易发生副反应,从而大量消耗活性物质,导致电池容量快速衰减,SionPower的锂硫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循环100次就会降到50,而深蓝在抗衰减方面,足足领先了北美一个时代。”
曾吉文毫不客气地出声反驳道。
“你是SionPower的研究员?”孙华民问道。
“前SionPower研究员,我现在是深蓝电池的项目负责人。”曾吉文点头应道。
SionPower是灯塔国的一家电池供货商,在锂硫电池领域的研究成果显著,实验环境下,曾把最高能量密度提至每公斤390瓦时。
孙华民作为业内人士,当然听说过。
“瑕不掩瑜,与普通的锂电池相比,深蓝电池的优点足以覆盖所有的缺点。”
孙华民点评道。
说完,他环顾了一圈实验室,从温度到湿度、洁净度、安全性、电磁兼容性,都做了严格的系统控制。
成功没有侥幸!
森联资本确实在锂硫电池上,倾注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尤其曾吉文此前还是SionPower的核心成员之一。
他实在想不通,陈延森凭什么招揽到这种人才?
毕竟SionPower从2009年开始,就在不断接受灯塔国能源协会的资金资助。
说白了,这是一家有官方背书的锂硫电池研发公司。
待孙华民等人离开后,经过层层上报,不到半小时,当地巡检所和安国协会的人一同上门,不由分说地拉着曾吉文等人签下了保密条例。
一共17名主任级别的工程师,全部纳入涉密体系。
深蓝电池的技术虽未达到国防专利的水准,但已处于边缘地带。
上面的判定结果是敏感技术专利。
其他电池工厂哪怕获得专利授权,也没资格接触MOF隔膜材质和电解质配方。
供应材料保密,受安国协会监管。
袁瑞理连夜召开中枢司大会,为森联资本在深城寻找合适的工业土地,用作生产基地的建设。
可陈延森更倾向于先收购现成的电池生产工厂,只需升级涂布和封装工艺,就能进入生产阶段。
选址建造新工厂,也可以同步进行。
袁瑞理稍作思考,便同意了陈延森的方案。
早已倒闭的优普电池工厂,率先进入了双方的视线。
这家工厂正是橙子手机起步时,故意提供过一批规格不符合生产要求的电池,后来被陈延森封杀的那家。
此后,优普电池在非洲接连发生三起爆炸事故,很快便逐渐倒闭了。
这座厂区占地21万平方米,曾是华强北最大的山寨机电池供货商,大菠萝、传音、OPPO、魅族等公司都是它的客户,如今却杂草丛生、荒无人烟。
曹达华在勘探一番后,便把真实情况告知了陈延森。
“又不是不能用,抓紧时间清扫平整,生产线搭建和招聘工作都要动起来。”陈延森回道。
与此同时,袁瑞理在坪山给他挑了一块80万平米的土地。
土地可以免费使用!
可天下哪有白捡的好事。
深城方面自然是有所图谋,提出以土地和30亿资金为条件,换取深蓝电池15的持股比例。
陈延森没拒绝,抱大腿嘛,不寒碜。
上面有人罩着,做事才能事半功倍!
这30亿资金里,其中深城国资给了25亿,社保基金给了5亿。
以后谁敢动深蓝电池,先问问深城和社保基金肯不肯!
另一边。
比亚迪、欣旺达、德赛和贝特瑞等公司也收到了消息,起初不屑一顾。
可当他们知道,袁瑞理免费给了森联资本一块80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后,顿时陷入了沉思。
难道深蓝电池真解决了锂硫电池的局限性?
没可能啊!
灯塔国的SionPower、PolyPlus和橡树岭实验室,其实早就研发出了每公斤400多瓦时的锂硫电池。
但循环寿命多在100到200次,并且还是在实验室理想条件下的测试结果,远远低于商用标准。
加上金属锂作为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形成锂枝晶,进而刺穿隔膜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引发热失控问题。
谁不知道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高?
可它寿命短、衰减快、容易漏液起火!
除非!
深蓝电池将这些缺点都解决了!
汪传福托人打听,可没一会儿,中间人便说:“专利涉密,没法获得更详细的数据。”
他当即心领神会,明白深蓝电池的设计方案,多半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否则,深城方面和森联资本也不会急于推动深蓝电池进入商业化阶段。
摆在眼前的问题是,深蓝电池的实际使用率能达到多少,是否会对比亚迪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