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三百二十九章 你们可真是~害苦了本王~

熊猫书库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点这里听书

  “军中为何会有蒙兀人?”

  汉阳城内,翻看军册的林道,锁起了眉头。

  天完军接受整编,重归明王麾下。

  第一件事,就是清点军册。

  林道此时看的是各部总册,只有基本信息的那种。

  若是详细的军册,桌子上根本摆不下。

  翻看几页,就见着了许多蒙兀人的名字。

  “明王”陈友谅略显尴尬“不是所有的蒙兀人,都是无恶不作之徒。”

  “有些蒙兀人家道中落,丢掉了牧场畜群奴仆,活的也挺惨。”

  “他们之中,还有不少是信白莲的。”

  这话倒是引起了林道的兴趣“信白莲?长生天呢?”

  一旁的张定边也是笑“长生天没给他们饭吃,信白莲了能吃上饭,自是信了白莲。”

  “说到底,信谁不信谁,还是看能不能吃的上饭。”

  众人皆笑,就是笑的有些勉强。

  林道目光扫过泾渭分明,列在两侧的文武,抬起眼皮撇了眼张定边。

  “你是什么身份?你也够资格点我?”

  笑声嘎然而止,气氛有些凝重。

  陈友谅急忙踹了张定边一脚,向着林道行礼“明王见谅,他从小就有病,脑子不好。”

  合上了面前的军册,林道直入正题。

  “军中蒙兀人与色目人,全部装船送去济州岛,以后就留在岛上放牧。”

  “天完军各部,江浙行省新募之兵,红巾军各部,重新划分融合整编。”

  “各部将领,我自有安排发下。”

  “一应军资俸禄,以标准行事。”

  双手按着涮两端的林道,锐利目光扫过众人“我话讲完,谁反对?”

  来自两淮,湖广,还有江东各地的文武众人,皆是齐齐行礼。

  “领命”

  当老大,能否镇得住场子最关键。

  手下人不服,那老大可就当不下去了。

  想要让手下人服气,只有两件事。

  一件是手中有兵,还有一件就是手里有钱。

  按照古代的传统观念来看,林道就是标准的马上皇帝。

  军队一造,军将们一手提拔。

  兵自是握在手中。

  至于钱,广义上说的是利益。

  财货,物资,乃至于名爵等都是。

  这些东西,林道也能给得起,还能给的很多。

  除此之外,他还有明王显圣的身份加持。

  哪怕是新近投降的天完军,至少面上是服从的。

  这次整编,林道将麾下兵马与天完军,打散了重新编制。

  军中将领也是来自各地的互相搭配。

  谁都清楚,这是为了遏制山头。

  虽说程朱理学之下,读书人没几个好的。

  可武夫们的嘴脸,也并非都是岳飞戚继光。

  就算是戚继光,也是跟朝中大佬内外呼应。

  别看红巾军现在是如臂使指,那是因为林道足够强,压得住。

  而且还捏着钱袋子。

  换个压不住的也没钱没物资的,红巾军分分钟就得闹饷。

  军政分离,是林道的底线。

  压制山头,则是及格线。

  能做到岳家军的那种程度,就是九十分了。

  真正满分的,只有几百年后的那支传奇军队。

  “明玉珍。”

  正式分配的时候,林道正色点名,第一个就是明玉珍。

  “你领侍卫亲军一营,命为偏将,人马物资给你补齐,给你三个月的时间整训。”

  “三个月之后,由你领兵出征四川行省。”

  明玉珍大为惊讶。

  他是真没想到,第一个竟然是自己。

  而且还是以降将的身份,统领大军讨伐一省之地。

  过于惊讶,一时之间竟然愣在那儿发呆。

  好在他很快反应过来,急忙行礼。

  “领命!”

  天完军新附,肯定是要给些好处用来拉拢。

  林道将好处给了,历史上打下四川行省的明玉珍,也算是顺水推舟。

  一众文武之中,喧哗声四起。

  降将,还是个不怎么出名的降将,竟然领了营头?

  两淮出身的文武,面色都是有些不自在。

  “天完众将新附。”

  李善成压低了嗓子,安抚众人“总要给些好处。”

  “明王是不会忘记我等的,毕竟我等才是明王心腹。”

  他的推测没错,林道第二个就点名了俞廷玉。

  “你在军中磨砺了这么久,功勋也是够了。”

  “命你为副将,领侍卫亲军一营,整训三月之后,出兵云南行省。”

  俞廷玉大喜,总算是出头了。

  沐英年岁不大,还在孤儿营里读书习武。

  云南的事儿,轮不到他去。

  林道接连点了耿再成,赵德胜,邹普胜,张必先等人,纷纷各领一营兵马。

  或是出元廷行省,或是去往江西福建等地,替换徐达傅友德等人归来。

  更多的,则是于各地整训,等待大军北伐。

  这次的大规模任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之前在江浙等地招募了许多新兵,尤其是金华义乌等地。

  这次又得了湖广之地的红巾军。

  淘汰老弱病残,点选一番之后,也是有二十万以上的规模。

  林道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掌控两三万就是极限了。

  必须将兵马分出去,交给有能力的人去指挥。

  眼见武将们各个都是升官,喜笑颜开。

  这边李善长给胡惟庸使了个眼色。

  胡惟庸出列,向着林道行礼。

  “明王。”

  “现如今,义军已据半壁江山。”

  “各地民事税赋案件等,皆已是累积甚多。”

  “属下请明王称王开府,以正大义之名”

  一众文臣们,纷纷行礼附和。

  武将之中也有聪明的,想明白了就急忙跟上。

  想不明白的,见着别人如此,也是随波逐流。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林道虽说顶着个明王的称呼,可这只是教派的称呼。

  实际上并无任何正式的头衔。

  唯有开牙建府,方能名正言顺。

  若是说之前,是因为实力不足,地盘太小的话。

  现在已经有了半壁江山,完全有了这份资格。

  就像是天完政权这儿,徐寿辉甚至早早的就称帝了。

  “我曾有言在先。”

  这边寒着脸的林道起身,迈步向外走去“不破大都,誓不称帝!”

  待到林道出门,一众文武们纷纷起身,喧哗四起。

  他们比林道还要热衷此事,自然是因为太想进步了。

  别看现在一个个什么千总,将军,总兵的。

  其实都是没有法理依据。

  用读书人的话来说就是,沐猴而冠。

  必须有真正的大义名分,他们的职务乃至于未来的爵位,才能真正的有保障。

  此时林道的态度,也让不少想进步的感到失望。

  “哈哈哈哈”

  捋须而笑的李善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这边丁普郎疑惑询问“长史何故发笑?”

  “我笑。”李善长从容而对“此事成矣”

  不是那么聪明的,都是大感疑惑。

  明王这态度,这也算是成了?

  “诸位。”

  胡惟庸抱拳行礼“明王有言,不破大都,誓不称帝。”

  “我等都听到了。”耿君用依旧不解“明王说了不称帝。”

  “兄弟。”

  这边汤和一把揽着他的肩头“明王说的是不称帝。”

  “之前胡主薄说的,是请明王称王。”

  耿君用还是有些没转过来,可大部分人都已经明白过来,都是喜笑颜开。

  张定边询问“可明王也是不愿意吧,直接就走了。”

  “张兄弟。”

  冯胜笑言为他解释“听过说书吗?”

  “说书里有一段,说的是汉昭烈帝进位汉中王的故事。”

  “这种称王称帝的事情,怎么可能自己提出来呢?”

  “肯定是得大家拥护而上才是。”

  这下子,所有人都明白了。

  明王的意思,没打垮元廷,恢复中土之地前不称帝,但是称王可以。

  而称王这种事情,明王不能自己说,得他们这些做下属的主动去推。

  因为没见血也没交锋,两淮之地出身的文武,与湖广之地出身的众人,没什么深仇大恨。

  他们迅速开始商议,如何为明王操办进位称王的流程。

  这方面,很明显是文人们的强项。

  流程什么的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走仪式。

  这些古书上都有记载,按照上面的记载办就行。

  真正让人为难的,是如何走流程让明王称王。

  安排人手去往湖广各地接收,清理地方。

  各路人马分别去往各自驻地整编整训。

  忙完了这些的林道,动身乘船顺流而下,回到了金陵城。

  这边一回来,李善长等人就忙着在钟山(紫金山)上布置。

  各种该走的流程,也是一一进行。

  甚至于,选好了日子,将几个备选的王号递呈到林道面前的时候,林道也是不动声色的圈了个字。

  如此一来,所有人都是心照不宣。

  黄道吉日。

  一大早就起身的常遇春,没像是往常一样,嘱咐有了身子的蓝氏继续休息。

  而是主动催促她“你快点。”

  “莫要耽搁了时辰!”

  蓝氏也是急忙起身梳洗装扮,换上了盛装。

  夫妻俩出门,蓝氏上了马车,与一众军眷们提前赶赴钟山。

  常遇春则是策马来到了明王行营。

  还有人比他来的更早,冯国胜等人,都是提前来的。

  一众文武们逐渐聚集,都在交际的看着天色等待时辰。

  直到蓝玉跑过来喊了一嗓子“明王起身了”

  众人当即冲入院内,一路来到正在洗漱的林道面前。

  硬生生从张定边手中抢走了黄袍的常遇春,大步冲过去将黄袍披在了林道的身上。

  随即众人一拥而上,将林道抬起来向外走“恭请明王称王”

  林道略显茫然。

  片刻之后看着身上的黄袍,顿时敛容。

  “你们可真是害苦了本王”

  请:m.badaoge.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