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2342章 命运的改变

熊猫书库    回到过去做财阀
🔊点这里听书

  “因为埃塞俄比亚的农场,他所关心的并不仅仅只是粮食那么简单。

  他还将是勃列日涅夫同志身上最耀眼的政绩!”

  在卢比扬卡广场,安德罗波夫说的说了这句话。

  他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当年,在赫鲁晓夫决定在埃塞俄比亚开垦农场的时候,这件事情就是勃列日涅夫负责的。

  正是在勃列日涅夫的努力下,埃塞俄比亚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非洲的屋脊变成了非洲的粮仓。

  他也正因如此获得了赫鲁晓夫的全部信任。再后来等到勃列日涅夫入主克里姆林宫之后,埃塞俄比亚的粮仓就成了一个丰功伟绩。

  他并不仅仅只是关系到苏联人的餐盘,一个更为关键的是他关系到勃列日涅夫的声誉。

  这也是为什么苏联会在埃塞俄比亚投入那么多力量的根本原因。

  “现在没有任何地方比埃塞俄比亚更重要。”

  在说话的时候,安德罗波夫将面前的报告向前一推,说道:

  “虽然阿富汗关系到我们的全球战略,但是…我们都非常清楚,阿富汗作为一个内陆国家,从战略上对我们,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在美国从越南撤军之后,美苏争霸格局呈现苏攻美守态势,开始了全球扩张的苏联继承帝俄时代南下战略,意图以阿富汗为跳板打通通往印度洋的陆路通道,威胁中东产油区,并与太平洋战略形成呼应,实现全球霸权目标。

  为此,苏联从五年前起对阿富汗实施全面渗透,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领域。

  如果没有发生变故的话,现在在阿富汗已经到了可以动手的时候可以——他们所扶持的人完全可以发动一次正变。

  但前提是没有发生变故。

  现在最大的变故就是埃塞俄比亚,苏联已经把大量的资金和力量投入到了那里。

  相比于身处内陆的阿富汗,埃塞俄比亚无疑是最重要的,既是粮仓,同样也是勋多多的功绩。

  而阿富汗有什么呢?

  一无所有。

  除了一群放羊的山民之外,还有什么?

  “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吗?”

  负责阿富汗方向行动的将军看着安德罗波夫说道。

  “我们已经在当地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工作,只要我们控制了阿富汗,向南可以威胁巴基斯坦,向西可以威胁伊朗,我们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那就前功尽弃了…”

  这正是苏联想要拿下阿富汗的原因——想要向南一直把手伸进温暖的印度洋。

  “阿富汗只是在理论上对我们有帮助。但是我们想通过阿富汗进入印度洋,不仅仅需要解决阿富汗,还要解决巴基斯坦,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而且美国人也绝对不坐视我们把手伸进巴基斯坦的。”

  安德罗波夫想了一下,然后回答道: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现在克里姆林宫的关注重点并不是阿富汗,而是埃塞俄比亚,在这种情况下,”

  手指轻轻的点着那份报告,安德罗波夫看着自己的心腹说道。

  “克里姆林宫绝对不会同意我们在那里横生枝节的,所以,停止行动吧。”

  虽然将军还想再争取一下,但是当安德罗波夫做出决定之后,他还是选择了服从。

  “那…我们很有可能会错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等到埃塞俄比亚的事情解决之后再说吧。”

  安德罗波夫摆了摆手,就这样三言两语的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然后问道。

  “萨达特是不是要在最近访问长安?”

  自从两年前萨达特撕毁埃及苏联同盟条约之后,在卢比扬卡广场里,他就从朋友变成了敌人。

  而现在这个敌人正在不断的靠近西方国家。五年前,萨达特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关于埃以停火的六点协议,之后,在美国的调停下,埃及和以色列签订了两个脱离接触协议,去年萨达特访问耶路撒冷,结束了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

  所有的一切,都在表明萨达特的态度——通过接受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争调整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

  “是的,根据我们在开罗获得的情报,他将会在一周后访问长安,他的目的是希望获得长安的支持。”

  将军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他们需要长安提供武器,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帮助,在离开了我们的帮助之后,包括sEA在内的西方国家是他们唯一的求助对象。”

  “在那些西方国家之中,唯一对埃及有所图的,就是sEA…”

  安德罗波夫抽了一口烟,然后说道:

  “苏伊士运河…现在我们向埃塞俄比亚运输各种物资的商船都是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

  如果,埃及找个什么借口禁止运输军用物资的货船通过苏伊士运河,那么,对于我们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无疑将是一场灾难。”

  抬头看着面前的心腹安德罗波夫问道。

  “怎么样?对此你怎么看?萨达特有可能会这么做吗?”

  “这…”

  将军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为了获得长安的军事援助,我相信他肯定会这么做的。

  毕竟这是他最大的筹码。”

  “是啊,这是他最大的筹码,而且他一定会这么做。”

  安德罗波夫点了点头,然后用一种近乎无奈的语气说道。

  “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尽管本国以及美国和以色列的情报机构都提醒萨达特,莫斯科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但是,萨达特却固执的相信——俄国的什么都做不了。

  他为什么会这么固执?

  “不是因为我固执,而是俄国人或许会做很多事情,但是他们总不能杀掉一个国家的总统吧。”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萨达特的语气轻松,甚至言语之中还带着某种讽刺。

  他不仅撕毁了和苏联人之间签订的同盟条约,而且推迟偿还拖欠苏联的债务。

  二十几年的友情岁月里,苏联援助埃及经济和军事援助贷款金额累计达125亿美元,其中经援25亿,军援100亿。埃及军队的武器、国内重要工业企业,绝大部分都是苏联援助的。

  可以说,正是靠着苏联的援助,埃及才得以进行几次中东战争。

  但是现在一切都结束了。

  结束的并不仅仅只是埃及和苏联之间的关系。

  结束的还有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战争状态。

  “现在是时候全力以赴搞经济了。”

  看着机窗外的印度洋,萨达特对身边的同行人员说道。

  “过去我们到莫斯科的时候得到的是坦克,飞机,得到的是那些战争武器。

  而伊朗和伊拉克,他们来到这里。他们得到的是什么呢?

  是现代化的城市,现代化的公路,铁路工厂。是经济上的繁荣,是人们生活的改变。

  这也正是我们需要从长安得到的——一个让我们的国家富裕起来的机会。”

  其实当年从纳塞尔的手中接过埃及的时候,萨达特所接手的埃及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接手了纳赛尔留下的烂摊子——国有化政策和长期与以色列对峙,使埃及经济濒于崩溃,军饷和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起,只能借钱度日;纳赛尔的高压统治,也让埃及民众很不满,发生多次抗议;外交上,埃及几乎成了苏联的卫星国,到处树敌,没有回旋空间,处境堪忧。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萨达特已经打定主意要和莫斯科决裂了。

  只不过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和西方缓解关系的机会。当然还需要收复埃及的西奈半岛。

  于是乎,他按照苏联人的意愿和他们签署了同盟条约,争取到大批的武器援助。如此才有了向以色列发动进攻的本钱。

  然后以打促和,利用那次战争的契机,利用美国人的斡旋。成功的改善了与美国的关系。并且实现了与以色列之间的和平。

  而与此同时,一心想要改善国内经济的萨达特,同样也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国家。

  因为在过去的几年之中,无论是曼谷奇迹,大马奇迹或者汉江奇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和sEA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

  甚至,很多经济专家都认为从来没有曼谷奇迹,大马奇迹或者汉江奇迹。他们不过仅仅只是sEA的赤道奇迹的某种延伸而已。

  “离开了sEA,他们什么都不是。”

  他们的判断是极其武断的,但是萨达特也曾研究过这些。

  他发现了一个“秘密”——只要是和sEA关系好的国家都会取得经济上的进步。

  哪怕就是孟加拉,也因为靠近sEA,在其独立后经济也取得了相应的进步。

  当地人的生活正在发生改变,虽然那种改变是有限的,但是在萨达特看来,这无疑就是在证明了这一点。

  只要是sEA的朋友,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获得经济上的发展。

  而这也是萨达特为什么要来长安的原因,他来到这里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武器。

  一个更关键的原因是他需要获得长安的支持,需要长安在经济上给予埃及更多的帮助,从而帮助埃及摆脱现在的贫困。

  作为前任驻长安大使的,他对sEA是非常了解的。听着总统这么说,他深以为然的赞同道。

  “是的,总统,在这个世界上有的国家擅长打仗,有的国家擅长搞经济。而sEA无疑就是最擅长搞经济的。”

  听着部下的话语,萨达特摇摇头说道:

  “他们不仅擅长搞经济,而且他们同样也擅长打仗,只不过在大多数时候,人们都被他们辉煌的经济成就给吸引了,但是却忽视了他们的军事力量。”

  请:m.badaoge.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