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2053章 新的机遇

熊猫书库    回到过去做财阀
🔊点这里听书

  拉着拉杆管走出候机室时,柳尚智在看到那一行人的时候,目光略带着些许诧异。

  他们都是四十多岁的模样,其中甚至有人可能已经五十多岁,看样都是长期在军中服役。

  他们这是去哪?

  在他疑惑的时候,前来接机的孙云安已经走过去,从他的那接过了行李箱。

  “柳工…”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孙云安笑道:

  “都是眷村的老兵。”

  “什么?”

  柳尚智疑惑道:

  “这里的特色嘛,都是当年过来的,应该是到西贡那边娶媳妇的。”

  孙云安拉着行李箱边说,边说道:

  “这些军队里老兵们差不多都退役了,除了眷村的一套房子之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只能到国外找老婆,西贡那边不少女人都会说国语…”

  随后,他又说着什么现在退辅会也鼓励老兵到海外找媳妇,在所有人看来,这是安抚这些人最好的办法.

  “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当年,我读书的时候,那些本地的学生经常欺负我们,因为我们人少,他们人多,可是现在的学校里,我们的人不比他们少,有的学校还要多一些,况且,大家都是军人子弟出身,打起来就再也没吃过亏…”

  同样是眷村出身的孙云安在去裕隆的一路上,一直在那里聊着本地的一些事情,什么本省人,什么外省人,什么现在外省人在学校里不比本省人少。

  对于这一切,柳尚智都是陌生的,其实,他并不关心这些,相比于此,他更关心的是接下来的工作。

  作为汽车工程师的柳尚智,他已经来大员工作半年了——一直在裕隆。

  裕隆是本地最早的汽车企业,当年严庆玲站在基隆港码头,看着美援物资里那些进口汽车,就立志要造汽车。

  可那时候这里连自行车链条都要进口,全岛找不出十个会画汽车图纸的工程师。

  从国外雇佣工程师,又雇不起,于是他硬是飞去日本,像捡漏一样请来一个日本的技术团队。

  几年后第一辆裕隆吉普车下线时,草山的那位还特地跑去车间摸发动机,结果被机油蹭了满手,这事儿后来被写进小学课本,成了“大员制造”的活广告。

  而在裕隆发展的历史上,还藏着不少骚操作。

  当年裕隆为了省外汇,把SEA运来的整车拆成零件,美其名曰“来件组装”,海关老哥查货时都懵了:“你们这是进口废铁吗?”

  结果人家愣是用这些“废铁”攒出了本地第一条汽车生产线。

  再后来,通过引进大众塔罗开始生产“梅花汽车”,由此裕隆也踏上了正轨,而也正是从那时候起,裕隆总有大众的工程师常驻。

  现在,裕隆已经成为大员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汽车制造公司,而其生产的车型也变了第四代塔罗。

  坐在这辆梅花汽车内,柳尚智看着窗外的大街,街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了。过去的十年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也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去年,本地的汽车产销量第一次突破20000辆。

  不过,现在和很多西欧国家一样,这里的汽车,同样也都停在路边,因为油价太高。

  很快汽车就进入了公司,看着公司停车场前停车的上千辆全新的汽车。柳尚智的眉头紧锁。

  这些都是因为石油涨价,滞销的汽车。

  对于规模有限的裕隆汽车制造公司来说,这场危机所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冲击。

  甚至可以说关系到了公司的生死。

  “一定要想办法申请政府补助。”

  会议室内,严庆玲对儿子说道:

  “没有政府补助的话,我们根本就撑不过去。”

  此时的严庆玲简直有种焦头烂额的感觉。

  每当他看到停车场里停着的那些汽车时,心就在滴血。

  汽油涨价。不仅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还导致了汽车的滞销。现在,一个月都卖不掉1000辆汽车。

  照这样下去撑不了几个月。公司也就完蛋了。

  “我知道的,爸,我这几天就去找院长,请他帮我们想想办法。”

  点了点头,严庆玲又提醒他要准备好礼物,随后他又问道:

  “对了,柳工程师回来了吗?”

  “已经让人去接了,这会儿应该快到公司了。”

  原本想让他来见自己的严庆玲想了一下,说道:

  “我直接去他的办公室。”

  在柳尚智抵达办公室的时候,就看到老板已经在门外等着自己了。

  “董事长,您这是?”

  不等柳尚智开口,严庆玲就说道:

  “哎呀,柳工,真的抱歉的很,没让你休息,就直接来了公司。”

  在表示歉意之后,严庆玲又指着外面的停车场说道。

  “现在公司的局面你也看到了——生产的汽车压根儿就卖不出去,生产一辆亏一辆,这样下去,公司怕是很难撑得下去了。”

  说罢,严庆玲就看着他说道:

  “所以,现在公司的希望全部都在新一代汽车上,怎么样,东宁那边是什么态度?”

  他口中的新一代汽车指的是新一代塔罗。虽然它的动力和空间都有相应的提高,但是耗油量却降低了15。

  也正因如此,在严庆玲看来,这款新型汽车就是公司赖以生存的根本。

  听着董事长的询问,柳尚智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董事长,您的想法我非常清楚,但是,你要明白一点——即便是新一代塔罗的耗油量降低了15,但是,以现在的油价而言,对于客户来说,汽油仍然是非常昂贵的。”

  严庆玲的眉头皱成了一团,说道。

  “那汽油总不能一直贵下去吧?”

  “是不会一直贵下去,但是,董事长,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一个更长远的未来。”

  “更长远的未来?”

  严庆玲看着对方说道:

  “你说的是电动汽车吗?”

  显然他同样也关注到了sEA的电动汽车,毕竟现在他的风头最旺。

  “没错,就是电动汽车。现在大众也加入其中了,他们正在研制新型的电动汽车,”

  看着严庆玲,柳尚智说道。

  “现在几乎所有的汽车公司都迁移到其中,那么为什么裕隆要置身于外呢?”

  “电动汽车…”

  严庆玲眉头皱成一团,看着眼前的工程师说道。

  “这种汽车我们没有接触过,而且在技术上来说,我们的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sEA,这种情况下我们制造电动汽车…仅只是技术上的差距都是无法弥补的。”

  如果说这些年制造汽车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那就是技术了。

  严庆玲真切的感受到技术上的差距对公司发展的影响。但是这种差距又不是张张嘴就能够弥补的。

  “技术上的差距。确实会有,但无论如何电动汽车技术上的差距远远小于内燃机汽车上的差距。”

  作为汽车工程师的直截当的说道。

  “在内燃机技术上,即便是裕隆追赶30年也很难追赶上大众的技术水平,BMW更是连想都不要想。

  而且自动变速箱的技术也是极其复杂的,且还有各种各样的专利壁垒。

  但是现在,全世界各国的电动汽车技术都是刚刚起步,虽然sEA的技术是处于领先水平,但是像轮毂电机之类的技术,都是二战期间德国的技术,虽然他们的电机更先进,但是技术的核心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况且我们还可以通过引进电机的方式制造电动汽车,可以引进电动机,引进电池以及控制系统。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廉价,更简单的电动汽车性能可以差一点,甚至它的续航里程只需要有100多公里,毕竟在我们这边并没有太多的长续航需求。”

  这次他回本土的时候,曾经和一些朋友去聊过电动汽车的未来。有的朋友说电动汽车都为了在于加大续航能力,而他有着不同其他人的看法。

  “但是它的价格却可以下降40左右,毕竟电动汽车之中最贵的就是电池,我们并不需要一款续航里程多么长的汽车,要知道,汽车90的用途是在于短途通勤,而不是长途。

  在这种情况下,大型的蓄电池根本就没有必要,至少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是没有必要的,尤其是这里——本身地区就不大,自然也就不需要太大的续航里程了。

  这样电池的成本也就下降了,汽车的售价自然也就会有相应的下降。”

  说出自己的构想之后,他看着董事长说道:

  “董事长,我认为电动汽车就是我们的机会。

  尤其是对于我们来说还有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机遇的话,也许,电动汽车就是裕隆的未来。”

  听着柳尚智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严庆玲并没有立即回答对方,而是在那里沉思。

  他很清楚自己的汽车公司的技术到底有多么薄弱。

  所谓的汽车公司更多的是一个汽车组装公司,虽然可以生产汽车发动机,但是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却是外国提供的。变速箱的技术同样也是如此,在各种核心技术都被国外掌握的情况下,这家公司的发展潜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电动汽车…真的是一个超车的机会吗?

  严庆玲的心里并没有答案,但是他却把目光投向了面前的柳尚智——这位就是专业人士,可以说在整家公司都没有任何人比他更专业,那么他现在提出的这个建议也就是专业的建议了。

  想到这,严庆玲沉思片刻,然后看着对方说道:

  “我们可以研究一下,如果这件事儿确实可以操作的话,那么我们就这么干吧。”

  有时候一个决定可能会改变一切,这一天严庆玲的决定至少改变了他的公司…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