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1037章 豪华车市场变天了

熊猫书库    2003:从外贸开始
🔊点这里听书

  没有任何的意外,一切如大家猜想的那般。

  尉来L1在发布会结束之后的几天,也就是7月1日,正式官宣将价格调整为30.08万元,与ES6保持同步,价格下调幅度超过了12。

  接近于尉来内部的人士表示,今后尉来高端车型的定价方面,同类型车型方面,甚至不排除保持一致,采用纯电与混合动力同价的方式。

  虽有竞争,但尉来似乎并不在乎这个。

  正常来说,纯电车型往往是要贵于混合动力一些的,尉来采用两者同一定价的方式,那么在混合动力车型上的配置就必须得配得上这个价格。

  这也就意味着在智能化还有内饰豪华程度方面,必须得配得上纯电一样的价格,因此消费者对于尉来的高端混合动力车型还是比较期待的。

  “也就是尉来了,这要是其他的车企,老用户老早就拉横幅抗议了,说起来檀老板对老用户的态度确实是没得说。”

  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几次降价都引起了老用户的极大抗议,拉横幅都不算什么了,尉来另类的作风,确实是吸引到了一部分用户群体。

  哪怕是在发布会结束后的几天,在预期降价的情况下,尉来L1的销量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整个六月份,尉来L1整体交付量高达1.3万辆,继续刷新单月交付纪录。

  用网友的调侃来说,尉来L1根本就不愁卖,在这种情况下还会降价,檀老板简直是太骚包了,这就是首富的气魄嘛。

  符合全额退款条件的老用户,这会儿正美滋滋的等着尉来往他们的账户里打钱呢,而其余老用户也没什么意见,车子都开上一年半载了,正常的贬值都在情理之中,这会儿还能收到一定差价的退款,还要什么自行车?

  老用户要说介意车辆降价,那肯定是介意的,但要说不介意其实也是没有太过于介意,这年头房子价格都跌得厉害呢,更何况汽车这种消耗品,看看燃油车,那价格降起来才叫狠,不也得认了。

  老用户的不满,是来自于厂商对于他们的忽视,买完车子就不管他们了,这就是所谓的老用户不如狗。

  尉来的补偿方案肯定不能让所有的老用户都满意,但能够堵住绝大部分老用户的嘴,让大部分老用户满足就可以了,不出现大规模的抗议就足够了。

  不过尉来的付出也很大,先不提补偿机制消耗了尉来大笔的现金流,单就股价方面,在官宣L1降价之后,尉来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回调了。

  三天里,尉来股价回调幅度达到了8.42,惹得A股股民对檀锦程以及尉来意见很大。

  “不用去回应他们,股价回调不是正常的行为嘛,这么点回调就得去回应,我们还忙得过来嘛。”

  时任尉来CFO的朱刘俊找到檀锦程,就关于最近尉来股份董秘提问区大量提问询问檀锦程意见,朱刘俊同时也兼任着尉来股份董秘一职。

  这位在汽车行业里从业近20年的财务官,来自于福特亚太,算是尉来跟福特合作的一部分。

  二季度已经结束,眼下的七月份是上市公司中报的时间窗口期,回复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当然,监管机构不至于为了这么点小事找他们的麻烦。

  短期股价的波动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是至关重大的事儿,但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没那么重要。

  七八月份也算是汽车销售市场,也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淡季,没有多少人愿意顶着个大太阳去看车的,再说现在的出行虽然宽松了不少,但部分地区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所以哪怕是没有这一次的降价,股价短期承压也不算什么多稀奇的事儿,去年的新能源热度实在太高,尉来股价涨幅更是位居国内新能源产业之首。

  尉来过万亿的市值,也一直是A股的焦点之一,是否高估的争议也很多,以A股的体量,尉来万亿市值还是在创业板,在投资冷却的年代里,确实是压力山大。

  甭管他是高估还是低估,A股一旦跌起来是根本不讲道理的,这半年里包括零部件以及整车厂商在内的上市公司,跌幅都不小,尉来的调整算是比较小的了。

  檀锦程对于股价早就已经不太在意了,这一次旗下四款高端车型的价格调整,引发股价波动也在意料之中。

  毛利率方面,包括还未交付的L9,这四款车型是所有车型当中最高的,L1更是利润担当,降价首当其冲的就是尉来利润率的承压。

  市场是现实的,这四款车型降价之后,肯定会增加更多的用户群体,拿发布会结束之后再次开启的预售来说,72小时的预售期之内,L9增加了两万个订单。

  但那毕竟是九月份正式交付之后的事儿,投资者更加在意七八月份财报上的表现,六月份的价格战,三季度的财报注定没有预期当中的好看。

  不过L9的预售确确实实是大大出乎市场意料之外,尉来之前并未公布盲订数据,多数媒体以及消费者对于L9的预期售价也是在50万元左右。

  一款50万元的高价车型,还是国产品牌,在大家看来单月能卖个五六千辆就算是爆得不能再爆了,然而按照李响在微博上的表示,哪怕价格并未下调,L9在九月份正式交付的自然月里,交付量也将达到万辆以上。

  什么时候消费者这么有钱了?什么时候消费者对于国产高端品牌这么的追捧了?

  “L9的成功,是我们国产品牌的一大进步,也感谢消费者对于尉来的认可,我们会尽最大的诚意来服务于我们的车主,不辜负他们的信任。”

  “至于说热卖车型为什么降价?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是却是让我有些不理解,如果热卖车型不降价,那还有什么车型值得降价?”

  “那些卖不出去的车型吗?那样的话降价并没有什么意义,尉来的价格调整从来都不是以清库存为目的性的,我们会根据我们的成本来调整我们的产品定价策略。”

  “当尉来的成本足以覆盖自身以及供应商利润之时,我们在保证一定利润基础上,是可以主动降价的,这就是科技研发带来的实惠。”

  “至于说对于品牌高端化的影响,我并不这么认为,消费者并不会觉得买了菊花手里的低端机型就认为这个品牌是低端品牌,同样的,也不会觉得自己花大几千买的杂牌手机就是高端品牌。”

  “品牌的认可度,有价格因素,但并不是全部,BBA的豪华也并不是体现在价格上。”

  尉来订单的火爆,L9也已经确定九月份正式交付过万,作为国内首款单月交付破万且售价在40万元以上的车型,L9这款车代表的意义太大了。

  央视财经就L9取得的成绩为话题,采访了檀锦程。

  当然,最为让人关注的还有尉来对于高端车型价格的集体调整,不少车企甚至于担心尉来这一次的价格调整会不会波及到中低端车型。

  这也是这一次采访的主题之一,檀锦程需要通过这一次采访对外透露尉来的态度。

  ET5,星途,星河系列会不会降价?要知道这几款车子自打上市以来都没有经历过降价,星途跟星河系列还可以以上市时间短为由给出一个不降价的理由,但是ET5完全有足够的降价理由。

  产能拉满,开始重视国内市场,七八月份的淡季,竞品的增多等等理由,都足以让ET5有足够的降价理由。

  老实说,当前市场上还是有不少企业挺害怕尉来把降价扩大到全系的,六月份发布的哪吒S,七月初刚刚开过发布会的鸿图X7,都是受害者。

  鸿图X7在发布会之前,其实已经公布起售价格了,31.98万元,比尉来L1便宜1.9万元,在价格上还是有着一些优势的。

  然而,随着尉来L1的主动式降价,X7的价格优势就不在了,为了让车子卖得更加的顺利,X7也不得不被迫调整价格,还未上市交付,就走上了降价之路。

  这也是没办法的,谁让心高气傲的大嘴,把鸿图系列今年全年的销量喊到了30万辆呢,显然这个数字是不可能完成了,但越是接近总是越好的。

  原本31.98万元的起售价,是想把价格卡在30万元以上的,按照市场逻辑,30万元以上价位跟30万元以下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

  赛力斯与大嘴对于X7的定价,显然是要直接冲击高端的,X5的成绩也确实让他们有这个底气冲击高端,六月份的X5销量都超过7000辆了,单月销量破万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比L1便宜1.9万元,也能够吸引到一批增程式爱好者,但又是非菊花粉丝用户,或者说是尉来用户,这就是赛力斯与大嘴打的算盘。

  然而,现在这个价格优势没有了,30.08万元的起售价也让赛力斯极其的难受,卡在30万元以上,定价哪怕是跟L1一样,也没有什么意义,那样的话还不如不降价。

  所以赛力斯一咬牙,直接将鸿图X7的价格下调至29.98万元,便宜了两万块钱,在宣传上还能够蹭上一些尉来的热度,顺带着还能击穿用户的心理价位。

  檀锦程的回答,让出镜主持人张新月愣了片刻,得亏是录播,如果是直播的话,这都算是失误了。

  这位央视财经频道的资深记者,长期以来关注汽车,新能源等产业动态,多次参与重大经济事件的报道,跟檀锦程接近也不止一次了。

  以往檀锦程给她的感觉是谦逊,温和,朝气有余但气场跟老一辈企业家比起来,要差上一些,然而这一次关于尉来高端车型降价这个提问,让她感觉檀锦程有些不一样了。

  这种浑身上下散发的气场以及强大的自信,传导到她这里,就是对整个行业的压迫感。

  愣了片刻,恢复过来的张新月继续提问:“包括L系列以及ES系列在内的订单持续高涨,目前产能能否满足市场需求?交付周期该如何优化,尉来的降价对国内其他企业,例如赛力斯,BYD等现有以及新车的发售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效果,不知道檀总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这是两个问题了,檀锦程笑了笑道。

  张新月也笑了,采访过檀锦程的记者都有经验,对于回答问题檀锦程非常的谨慎,说是惜字如金也不为过,只提一个问题的话,那么下一个问题可能就得不到正面回应了。

  所以如她们这般熟悉檀锦程风格的记者,都学会了一口气提多个问题,运气好的话可以都得到回应。

  “好吧,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新能源汽车价格的下调,就像是新能源汽车目前的趋势一样,这是不可逆的,没有尉来也会有其他的企业带头,我们只是顺应市场而已。”

  张新月点了点头,按理说这事儿还真不能说尉来什么,是BYD跟特斯拉率先挑起的价格战,尉来说是被动跟进都不为过。

  她是长期跟踪新能源产业的,也知道檀锦程说的都是事实,只不过让人意料之外的是尉来没有选择在中低端市场跟进,而是在高端市场上发力,这多多少少让业内有些意外。

  “至于说影响到了友商的定价,这个有点言过其实了,友商们在价格上的调整肯定是出于他们的策略,而且你刚刚提到的赛力斯鸿图X7,他们的用户群体跟尉来完全不同。”

  “鸿图X7与尉来L1虽同为增程式车型,但竞争关系并不大,这是一个增量的市场,大家都能活得很好。”

  张新月暗暗腹诽了几句,这些大老板们真是张口就来。

  X7无论是从功率,驱动形式,电池续航,车身尺寸还是智能化等等方面,几乎都是完全对标尉来L1的,就连菊花引以为傲的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尉来也是不相上下。

  发布会上,虽然没有把L1的品牌给贴出来,但竞品参数对比,明眼人都知道那款被拿来拉踩的车型就是尉来L1。

  自X7发布会之后,除了遥遥领先梗再次风靡全网之外,市面上对于这两款车型的对比就非常多,各大汽车媒体甚至跟汽车无关的自媒体,都乐意用这种对比蹭一蹭流量。

  两者对比,自然是吹X7的居多,不过一部分用户对于尉来的好感度也通过这种对比更进一步;无他,在驱动方式方面,尉来用的是全时四驱,没有什么高低配之分。

  而鸿图X7想要拥有四驱版本,那就得买高配版,高配版的售价为33.98万元,比尉来L1降价之前还要贵上一千块钱,而四驱尊贵版更是高达37.98万元。

  另外,X7对比的是L1在售的2022款,而尉来将于今年11月份推出2023款L1,对于车型再次做了升级,也就是说在配置方面,某些X7吹嘘优于L1的,保持不了多久。

  好在11月份正式开启交付的2023款L1,给鸿图X7留下了几个月的时间窗口,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应对。

  升级后的L1,论纸面参数,可就要比X7更高了,在实际性价比方面,30.08万元价格的2023款L1,绝对是要比X7的29.98万元更加划算一些的。

  不过檀锦程也没有说错,菊花的用户跟尉来用户完全不是同一批人,菊花说是把车子卖给粉丝也不为过。

  “产能方面的话,我们已经能够做到供应链的垂直整合,我们的零部件供应商能力也很强,在电池与芯片供应方面都能够做到产能保障,所以产能方面也不需要担心。”

  “至于说交期的话,L1因为换代升级的原因,L9的交付完全能够足以保证。”

  L系列目前不是单兵作战了,L9上市之后也无需L1独自支撑产能了,老款L1目前已经逐步减少产能了,除了这两款之外,L系列还有一款车型待发布。

  按照增程式车型的热卖程度,尉来对于L系列包括还未发布的一款车型,总产能的规划是50万辆,这个产能足以保证L系列到2025的交付不受影响了。

  增程式,尉来也就在国内卖卖,没什么出口计划,这玩意儿在海外不怎么吃香,再说也确实没什么噱头,欧洲佬对大型SUV也不怎么感兴趣,也就没有必要去浪费资源了。

  而L系列的产能,似乎也回到了原来的轨迹上,在北仓工厂这边,L系列只规划了10万辆的产能,而其余40万辆的产能规划,则放在常州工业基地那边。

  随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崛起,新能源补贴的退坡以及各大城市对于新能源公交车饱和度的上升,以商用车为主的黄海汽车连年销量下滑,尉来于是利用起这部分产能,将原有的生产线加以改造。

  今年已经利用上这部分的产能了,而自明年之后,L系列的大部分产能都将放在常州生产基地,E系列的产能则放在庐州产业基地。

  北仓这边,更多的是生产星途以及埃安系列,另外还有燃油车的产能将大部分集中于此,在产能方面,尉来并不是很担忧,自2020年以来,虽有几次产能紧张时期,但很少会出现像BYD那样订单交付不了的。

  “尉来对于每一款车型的产能规划都是很清晰的,不会盲目的根据订单来增加产能,对于每款车型的产能都是根据未来几年的销量预期来制定的。”

  尉来追求销量,但并非盲目的追求销量,加上檀锦程是知道一些未来电动汽车市场趋势的,当吉利突飞猛进,奇瑞与长城也开始重视起新能源市场之时,竞争会远比现在要激烈得多。

  到时候,像现在ET5,海豹等等这类B级轿车还卖20万元的,几乎是不可能了,而星途S01这样在紧凑型轿车市场上的无敌之姿也是不可能的。

  盲目追求销量而去扩大产能,只会让自身越来越被动,BYD这种全国各地建厂,疯狂扩充产能,在市场饱和度上升以及竞争加剧之后,肯定是很麻烦的。

  尉来追求的是如同特斯拉那般,将产能集中在几个地区,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能够做好销量与产能方面的平衡。

  当然,BYD的模式也不是不可取,但前提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几近挤占燃油车市场空间,但显然这是很难的,说白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其实还是抢了燃油车市场而已。

  “能透露一下L9的具体月产能规划吗?”

  自发布会结束到檀锦程接受采访,差不多也有十来天时间了,尉来L9引发的轰动效应以及话题度相当之高,四款车型价格的调整,对市场冲击也远比想象当中要大。

  将价格打到30万边缘,就是直接将市场瞄准了宝马X3,奔驰GLC,奥迪Q5L等BBA入门级SUV身上,而不是仅仅只针对他们的高端SUV。

  不少媒体甚至打出豪华车市场变天的标题。

  当然,这个标题一点都不夸张,L9订单突破五万辆,让市场意识到消费者的消费逻辑已经彻底改变了,从看标转向看配置,BBA的三叉星以及蓝天白云光环正在失效。

  而这四款车型的调价,对尉来的意义更是重大,用智能化加性价比,尉来通过调整定价策略树立了自己的高端化标杆,在高端形象树立起自己的话语权。

  今后,无论是BBA还是其他的厂商,想要打造高端化SUV,那尉来这四款车型都是绕不过的,尉来真正意义上掌握了30万元至50万元区间的定价权。

  L9气势如虹的订单,也让BBA意识到,如果想要继续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那么他们就只能被迫以骨折价跟进,但不管怎么说,以BBA为首的高端燃油车体系,在尉来四款车型冲击下,已经崩塌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两场发布会,四款车型价格的调整,回味过来的友商们,也不得不佩服檀锦程对高端市场的把控能力。

  “30万元至50万元的高端SUV市场,尉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今后在这个领域,只要他们自己不出毛病,甭管是特斯拉还是BBA,想要突破这个护城河的难度都不小。”

  性能加豪华,尉来真正意义上构建起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来说,国内有这个实力的也就只有BYD了。

  而在30万元至50万元高端SUV市场上,BYD同样不敢跟尉来对碰,今年以来BYD在品牌形象的提升上下足了功夫,汉EV以及唐EV系列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年初甚至喊出干翻尉来的口号。

  然而,这两款成功的车型,也只敢在20万元至30万元区间做文章,在30万元至50万元区间,BYD还没有那个勇气全面发起对尉来的挑战。

  回过头来,大家发现尉来把此前属于BBA最大的一块肉给吃下了。

  “尉来留给我们的,大概只有百万级的市场了吧?”

  请:m.badaoge.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