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干的好事!”
永宁帝没好气的训斥道。
篓子越捅越大,现在该怎么善后,他也不知道。
前面是勋贵们闹,今天之后就该文官上场表演。
“陛下,自古奸臣多是诡计多端,我等这些粗人哪里分得清。
刚才的变故,以微臣之见,就是敌人的苦肉计。
如果不是赖耀华,那王八犊子故意挑衅引我们动手,也不会发生这档子事。
您可是亲眼看着的,动手的不光是我们,还有文官互相下黑手。
今天的事,您得为我们做证,可不能任由那帮书生胡说八道。
比如:推徐阁老撞柱子的那位,就不是一名文官。
您还是追查一下,究竟是谁在暗中谋划,制造了今天的惨案。”
梁国公一脸憨厚的说道。
有些事可以干,但绝对不能承认。
甭管刚才的变故是怎么回事,现在勋贵们都必须咬死是文官的苦肉计。
“陛下,臣觉得梁国公说的对,这背后肯定有阴谋。
赖耀华多么精明的人,正常情况下怎么会说那种话,摆明就是在故意找揍。
您看周国丈都被打没了门牙,可不能放过凶手啊!”
保龄侯跟着附和道。
今天这一仗,不光勋贵们在冲锋陷阵,外戚一样没闲着。
尽管死的舞阳侯是太后一族,同其他外戚没有关系,大家还是要表明立场。
这种关键时刻,参与混战,没人记得你。
如果选择冷眼旁观,大家肯定会惦记上,事后就不用在圈子里混啦。
尤其是贵妃皇后的家属,他们若是不出手,消息传到太后耳中,女儿在宫中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因为舞阳侯之死,太后和皇帝都闹僵了。
舍不得折腾儿子,不等于也舍不得折腾儿媳,越是宠妃越容易被迁怒。
一句身体抱恙,天天叫过去侍疾尽孝,皇帝都不能阻止。
后宫中折腾人的手段多了,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把人折腾成黄脸婆。
一旦娇颜流逝,皇帝的宠爱还能留下几分,谁也不敢尝试。
“滚!”
“朕不想看到你们!”
“等等,今天的事情,不准流传出去!”
永宁帝忍不住怒骂道。
虽然死的都是文官,但不等于参战的勋贵和外戚,就毫发无损。
现在这帮家伙,摆明是要耍无赖。
如果按照自己的性子,永宁帝恨不得把这些碍眼的家伙全部下狱。
理智告诉他,事情不能这么干。
外戚是自家人,他下不去手,不然后宫先乱了。
勋贵是实力派,要对他们下手,让谁去执行都是一个问题。
刚才侍卫进场后拉偏架,尽管做的很隐晦,永宁帝还是察觉到了。
对勋贵出手,那就砍在了帝国大动脉上。
既然都动不了,那就干脆眼不见为净。
“陛下,请为死去的阁老们做主,不能放过这些刽子手啊!”
见永宁帝赶人,留在朝堂上的文官急忙阻拦道。
皇帝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们可就亏大发了。
文官集团的高层,这一波差点儿全部带走,活下来的也在急救。
如果不讨个公道,往后大虞就成了武夫当国。
“陛下,您看奸臣又跳出来了。
其他文官都装伤,等待御医救治,就这几个家伙逞能!”
镇东侯的补刀,让一众青年文官傻了眼。
难怪刚才抬走了那么人,感情是意识到局势不妙,战略性装晕。
聪明人都知道,局势玩崩了,赶紧躲出去。
据理力争,让皇帝治勋贵外戚的罪,纯粹是做梦。
这样的圣旨一下,那就是众叛亲离。
文官强势是建立在规则体系下的,当规则被打破那一刻开始,他们瞬间变得弱不禁风。
“既然不想离开,那就留下吧!
汪逸风让东厂的人看着他们,在事情处理完之前,谁也不允许离开皇宫!”
永宁帝恼羞成怒下令道。
勋贵外戚文官都卷入进去,现在他只能倚重宦官的力量。
可惜永宁朝的宦官势弱,没有能力压制任何一方,发挥不了决定性作用。
“奴婢遵旨!”
嘴上接了圣旨,内心深处汪逸风却是暗自叫苦。
软禁这帮人,可不是什么好活。
一会儿宫中有人过来打招呼,他要是不放人会得罪后宫,放了人又会得罪皇帝。
两边他都得罪不起,夹在中间是左右为难。
“你们觉得刚才的变故,是不是文官的苦肉计?”
离开了大殿,永宁帝略显犹豫的问道。
看得出来,他是怀疑上了。
赖耀华的挑衅,明显不像正常人干的事。
按照以往的惯例,只要在朝会上打一架,皇帝各打五十大板,勋贵的逼宫之势就化解了。
“陛下,有一定的嫌疑。
昨天晚上,赖耀华去拜访了徐阁老。
从他们今天的表现来看,确实有挑逗勋贵们动手,演苦肉计的嫌疑。”
郑英逸忐忑的回答道。
昨天收到两人会面的消息,他选择了无视,没有第一时间向皇帝上报。
毕竟,文官之间串门是常态,每次都上报皇帝也忙不过来。
“然后,计划被那帮勋贵们知道了,索性来一处将计就计。
利用文官铺设的舞台,一举把文官集团打残。
高层被武力摧毁,下面的人群龙无首,除了打嘴仗外,顶多再来一次百官罢朝。
反正烂摊子,都是朕去收拾,同他们没关系。
这是赌定了,朕现在不敢动他们!”
永宁帝冷笑着说道。
朝堂上的尔虞我诈,经历的多了,他也不是政治小白。
粗看勋贵和外戚出手太过狠辣,把自己陷入不利境地。
可仔细一看,他们完全是赢麻了。
血战血偿完成啦,还顺势重创了文官集团。
高层损失惨重,想要恢复过来,绝非一朝一夕。
并非文官缺乏替补,恰恰是他们的替补成员太多。
涉及到利益,谁都不会让步。
在发起文武之争前,文官各大派系内部,先要上演一轮老大之争。
派系内部争完了,文官集团中话语权之争,又得再斗上一场。
一切捋顺之后,才会把矛头对准勋贵外戚,算过去的旧账。
在这一过程中,勋贵外戚也不会坐以待毙,少不了扩张势力。
只要能继续保障武力上的优势,就算文官们卷土重来,也休想再现以文御武的局面。
“陛下,或许是巧合。”
徐忠恩忐忑的回答道。
如果皇帝的推测正确,那么文官集团接下来还要倒霉。
痛打落水狗的时候,勋贵们是不会手软的。
在昌平之战中,朝中二品以上文官,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下面的人,也有不少卷入其中。
复仇的时候,可不会把他们忘了。
慈宁宫。
“太后,刚刚收到消息。
今天的朝会上,勋贵外戚和文官打起来了。
据说当场死了十几名文官,连阁老都死了三人,伤者更是数以百计。
现在伤员正在宫中接受救治,看样子还要死上几个。”
听到太监的带来消息,原本脸色苍白的太后,瞬间露出了笑容。
对朝中局势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可对她这死了弟弟的妇人来说,却是最大的好消息。
“早就说过,哀家的弟弟不能白死。
那帮勋贵外戚们,难得硬气了一把,皇上怎么处理的?”
太后一脸关心的问道。
仇人死了,还是在朝会上被活活打死,这也算是千古奇闻。
虽然发生这种事,对皇帝影响不小,但她顾不上那么多了。
前面找皇帝商议的时候,就拒绝了复仇提议,她的心里憋了一肚子火。
“陛下,没有表明立场,只是暂时软禁了众人。
估摸着是想要尽量掩盖,以保住朝廷的体面。”
中年太监急忙解释道。
在宫中任职,最重要的就是消息灵通。
熟悉永宁帝都知道,皇帝这是想捂盖子。
“皇帝还是太年轻,把面子看的太重。
有些事情,该撕破脸,就必须撕破脸。
罢了,不提这些烦心事。
大臣们受伤,也是为了国事,哀家也不能表示一二。
谷月,把哀家的静心药,给他们端过去服用。
一把年纪的人,做事还这么冲动,容易惹出乱子来。
记住了,送给那些害死哀家弟弟的人即可,他们最需要静养。”
在后宫中混,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自然不会缺乏狠辣的一面。
原本她还在考虑怎么复仇,现在机会就送上门来。
直接下毒,手段太过粗暴。
但是端错了药,还是可以有的。
就算死后验尸,也检查不出来什么。
“太后,这不好吧!”
“百官跟前有侍卫守着,煎药的过程也有人全程监督。
想要更换汤药,并不容易。”
谷月忐忑的回答道。
这种要命的任务,一旦走漏半点马脚,负责执行的人都会喜提九族消消乐。
至于宫中的太后,火烧不过来。
不等调查深入,他们就会先一步被灭口。
“有人监督,正好洗清你身上的嫌疑。
宫中侍卫都是聪明人,他们会替你掩护的。
甚至你不干,他们也会出手。
血仇只能用鲜血了结,不会有人多事的!”
太后一脸冷漠的说道。
光她一己之力,这种事情肯定不能干。
可现在绑上了勋贵集团,宫中遍地都是自己人。
只要事情做的干净,就不会留下任何隐患。
静心药又不是毒药,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问题。
送药的宦官,都可以当场表演试喝。
无非是好好睡一觉,几乎没有副作用。
选择这么干,主要是拖延伤员的治疗。
对一些重伤员来说,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伤口发炎很容易一命呜呼。
事实上,勋贵系的行动,比她还先一步。
除了拉偏架下黑手外,侍卫们抬伤员的时候,故意漏掉了担架,直接就开始上手。
个别文官遭遇专门照顾,在这一过程中,遭受了二次伤害。
御医救治伤员时,又恰好把他们落在了最后,唯恐他们不死。
如果事先没人暗示,光靠侍卫们自发行动,不可能一出手就直接锁定目标。
“奴婢遵旨!”
见太后打定主意,谷月急忙答应道。
干了这苦差事,还有一线生机。
拒绝的话,连慈宁宫都出不去,就先成了化肥。
养心殿。
“陛下,该拿出章程了。
现在这个点,已经过了下朝时间。
百官们迟迟不归家,容易引发京中动荡。”
徐忠恩上前提醒道。
软禁百官确实能封锁消息,不过这只能一时之用,拖延不了多少时间。
如果事先有预谋的话,迟迟见不到人回来,自然知道宫中出了事。
文官们有备用手段,都是没啥好怕的,顶多再让皇帝丢一次脸。
永宁帝丢脸的事情多了,也不在乎多增加一次。
可那帮勋贵的后手,杀伤力就无法确定了。
“嗯!”
“下封口令,然后放没受伤的官员回去。
告诉当事人,谁敢走漏风声,朕灭他的满门。
其他官员未归,就说宫中发生瘟疫,正在进行救治。”
永宁帝想了想说道。
甭管这个解释,外界是否相信,他都必须进行捂盖子。
一旦消息泄露出去,朝廷的威严就全没了,他这皇帝的身份也不再那么尊贵。
“陛下,大事不好!”
“御医传来消息,正在救治的伤员又死了三个,还有几个也是命不久矣。
死者全是高官,并且和昌平之战有关联。”
郑英逸急匆匆的赶来说道。
天子亲军不好当,人是在他眼皮底下没的。
一追查死者身份,瞬间吓了他一跳。
从朝会上的混战到现在,死的全都是大人物,并且都和舞阳侯率领的勤王大军覆灭扯上了关系。
一个两个可能是巧合,一系列的巧合串联起来,那就是针对性谋杀。
“又死了三个!”
“好!”
“好!”
“真是好的很!”
“看来朕这帮忠臣,还真是勤勉啊!
连杀人都不掩饰了,是不是哪天不高兴,连朕的人头一并拿去。”
“查!”
“不管追查到谁身上,都必须把事情查清楚!
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敢如此胆大包天。!”
永宁帝忍不住暴怒道。
接二连三被人的算计,连自己的生死都不可控,搁谁身上心情都会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