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216章 承不承认

熊猫书库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点这里听书

  巴黎的男人或许会选择妥协,但1米98的戴高乐不知道什么叫做低头。

  掀翻的桌子,被喝退的警署,那把指挥刀砍下的衣角更是让顾维钧差点吓破了胆。

  房间里充满了戴高乐的呵斥:

  “自由法国之所以是自由法国,那便是因为我们不受任何威胁,更不会做政治妥协!”

  “您听见塞纳河结冰的声音了吗?当我带着98法郎逃亡时,就准备好当全世界的敌人了!”

  “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圣米歇尔大教堂的管风琴.正在震落他们鞋底的污泥!”

  “那请告诉占领军,每块被铺上柏林人行道的巴黎石都在用棱角写着:自由.或.死亡!”

  亡国之人,寄篱之躯,无兵之将。

  不被承认的政权,孤独的反战者。

  顾维钧不是被吓到了,而是被震撼到了。

  这一刻他分不清是勇敢还是无知,也分不清是策略或是冲动,可这样高大的男人在这个小小的公寓内,给他的感觉仿佛在面对千军万马。

  似乎整个法国就在他的眼前,高昂的马赛曲传过凯旋门,拿皇正带着他的老近卫军徐徐走来。

  是了,那是英雄的气息。

  但不是一名合格的政客,哪怕顾维钧拿出安南因为法属印支总督府的横征暴敛,在饥荒中死去几十万人的证据,高傲的男人坚持用我国内政不容干涉来回绝顾维钧。

  戴老哥指着自己那空空如也的肩章,让顾维钧竟然找不到反驳的话语。

  但他也注意到,在自己离开后,乱作一团的茶几上竟然完好无损的留下了那份文件。

  《河内密约》

  而他在提及可以将安南的数万法军送到地中海,也可以为自由法国提供训练有素的士兵,并且主动承认自由法国拥有对于法兰西土地的唯一合法主权时,戴高乐是犹豫的。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让这个男人可以坚定的拒绝所有条件?

  欲拒还迎?

  顾维钧无法判断,但他遵循重庆给他的任务,在伦敦召开了一场盛大的记者招待会。

  “是的,我见到了戴高乐将军,他是一名真正的法兰西人,一名真正的军人,是自由法国的领导者.”

  “我们进行友好且深入的交流.”

  “就很多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

  “会谈是有益的.”

  “相信很快,中法之间会建交.”

  丘吉尔看到这份公开申明时已经晚了,在金钱开道的情况下,一场记者发布会甚至没花到预算的1/10。

  消息传到戴高乐的公寓,这个注定要孤军奋战的男人挣有些不太理解。

  为什么自己明明自己已经否掉了所有方案,对方却好像看不见一般,直接承认了自由法国?

  但很快,答案就浮出水面。

6月24日  他在与丘吉尔的谈判中得到了一个令他愤怒的消息。

  阮朝的叛乱只是起因,但法属印支总督府与其他观望的殖民地不同,戈斯默大使联系上了布雷维耶。

  法属印支的军队,倒戈了!

  他们开始向河内、西贡集结,大有围歼廖耀湘部与明华人部的架势。

  而日军比计划提前一个月出发,兵分三路,一路走海运,直奔顺化王城,打算从中截断河内与西贡的联系。

  一路借道磅逊(现西哈努克)登陆,直奔金边,与当地亲日游击队汇合。

  第三路,从南宁出发,南下崇左、龙州,过谅山直奔河内,先切断桂越公路,再切断滇越铁路,彻底断绝重庆的外援。

  戴高乐震惊了,他无论如何没想到,维希法国真的是脸都不要了。

  他这边还在信誓旦旦的拒绝重庆方面介入,转头维希那帮家伙直接跳起来打了他的膝盖?

  但更令他震惊的是,那个他极为讨厌的胖子做出了几乎与维希法国差不多的事情。

  卡尔爵士已经明确告知,伦敦驻日大使克莱齐表示,滇缅公路的关闭的时间定在了7月8日。

  事情经过很简单,伦敦再向日方询问可否暂时关闭滇缅公路3个月,态度非常谦逊。

  第二天,伦敦已经得到了日方的谅解,双方决定签署《关于封闭滇缅公路的协定》。

  约定在滇缅公路关闭之后,日方不会对缅甸等其他英属殖民地出手。

  直到这时候,戴高乐才明白,他面对的到底是什么。

  放弃幻想,准备斗争!

  如何短时间成为一名合格的政客?

  戴高乐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26日  顾维钧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协议,虽然经过改动,但这已经是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胜利。

  得益于“猪队友”维希,戴高乐同意重庆自行夺回滇越铁路,桂越公路。

  但他要求,将法属印支总督府的军队完整的送到位于几内亚湾的喀麦隆,自由法国的大旗会在非洲飘扬!

  丘吉尔同意与那个骄傲的,令人讨厌的,高个子法国人签署协定。

  明确自由法国与英国为“盟友而非从属”,并自主招募军队、管理殖民地。

他还威胁说,如果英美打算瓜分自由法国的殖民地,他将考虑直接与莫斯科联手  战争使人快速成长,政治斗争也让人快速快速成熟。

  消息传回重庆,委员长被结结实实上了一课。

  但很可惜,与他分享的那个年轻人已经带着部队赶往昆明。

  日军已经重新占领了崇左,沈复兴只能借道昆明。

  而那个在广西募兵组建兵团的罗卓英早就撤出崇左,回到百色。

  防空洞内,昏暗的灯光来回摇晃,忙碌的人们都停下来看着有些激动的委员长。

  看着张治中送来的电报,委员长心中万般感慨:

  “真的成了,竟然真的成了这一切竟然都在维安的计划中,但维安不在,接下来可如何是好?”

  何应钦与王宠惠也显得很高兴,但问题也就这么华丽丽的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除了廖耀湘与沈复兴口中的数千俍兵,国府竟然无兵可派,无路可去。

  眼看廖耀湘就要被围困在河内,一万多法军、三万多阮朝叛军与日寇即将包围河内。

  一旦河内失守,南宁与河内连成一线,日寇不光可以通过桂越公路获得补给,还能通过海路从港口获得补给。

  河内平原的粮食,在顺化以南的橡胶,那局面很有可能被改写。

  何应钦接过电报,里面写得很清楚,那只是自由法国的支持。

  而且未来,双方还要就这个问题进行谈判。

  也就是说,如果未来英美支持自由法国,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向重庆索要,前提是你能打得下来。

  “或许您该去见见龙云了,时间紧迫,一旦两边通道关闭,重庆的兵工厂怕是只能生产子弹,就连孝义那边,也要停产。”何应钦劝道。

  没错,这个时期国内的黄铜与特种钢几乎无法自产。

  就焦作的炼钢炉,也只能少量生产替代性加强钢,效果还不好。

  王宠惠上前接过电报,心中感慨万分。

  在被维希摆了一道之后,谁也没想到沈复兴的“歪招”竟然真的起了作用。

  那个戴高乐竟然获得了丘吉尔的支持,这也让这一纸协定有了国际认可的基础。

  虽然罗斯福并不承认戴高乐的自由法国,但出人意料的,在委员长遣宋子文“请示”罗斯福的时候,对方没有直接反对。

  毕竟重庆的行动也在挖殖民帝国的墙角,他打算让重庆先试试水。

  一个诡异的外交局面出现了:

  中英承认自由法国,但并不对维希宣战。

  苏美不承认自由法国,但承认了维希法国。

  只有沈复兴,在昆明见到了龙云,还有32家俍兵族长,明华人代表杨耀祖与舅舅李鹤年。

  一场新的博弈,要开始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