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金凡滚蛋,培强计划 经典再造,更胜不止亿点!
承袭X系列标志性美学基因,X8以精工设计再进化!
锐利边框×柔润弧线:棱角分明却贴合掌心,刚柔并济掌控握持哲学!
无界视界:突破性屏占比,一眼沉浸天际屏幕!
专利级显示:独有钻石排列屏幕,色彩还原度提升30,业界至臻画质,尽显小米风采!
小米X8:四千价位段,碾压级体验 以上不是陈默的感想,而是他针对这款新手机刚写的营销广告词.
雷军看完,不禁感慨,“没想到你小子这么多年,功力不仅未退反而见涨啊”
“一般一般,也就是你,其他我懒得费这心思,这次应该没什么问题,最终就看手机跟芯片的适配和调教了这次你准备囤多少货?”
“米岸芯昇和小米这边均处于产能爬坡状态,供应智能家居和IOT设备的供应情况还好,主要的瓶颈其实还是受限于玄戒O1芯片的产能,每个月米岸芯昇80万片,其中O1能有50万。
到现在才300万的货,到发布会前,也就是7月底,也不过500万,估计不到一个月又售罄了 而且这次不光有手机还有搭载玄戒O1的小米平板,有的时候我也苦恼。
人家卖的是期房,估计到时候小米售罄,开启预售,我又该被人骂是卖‘期机’的了.”
陈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小米可以像华为麒麟芯片成熟前那样,继续采用高通/联发科芯片补充产品线。
红米引入联发科如天玑系列,Pro和ProPlus高端机型保留高通芯片,形成‘高通玄戒联发科’的三角供应链安全网,这样相应也能相应降低玄戒芯片的需求量。
同时玄戒的存在可增强我们与高通的谈判筹码,增强与高通的议价能力”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随后他谈到市场竞争,雷军充满信心:“三星虽然体量尚在,但受到爆炸和召回的余波,下滑趋势明显。如果这次咱们新品市场表现好,我们有望冲击全球第二。
下一个目标就是苹果。“
“国内那些友商不值一提,咱们目光要放长远,要对标就对标最强的苹果。
每年库克仗着iOS系统和芯片挤牙膏,我看以目前小米手机这个硬件配置,已经从某一个层面完全具备跟苹果硬碰硬的条件,如果软件系统再能跟上.“
说到这陈默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咱们自研的澎湃系统进展如何?“
此刻没有外人,见陈默提到澎湃系统,雷军顿时澎湃起来:“小默我跟你说,澎湃系统完美融合了MiOS特性和安卓优势,预计18年底第一版就能出来,到时候届时把苹果彻底拉下神坛,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这时,陈默想起来一个影响小米手机系统的关键人物,“金凡现在负责什么?“
“他现任手机软件部技术总监,主管MiOS与硬件适配。“雷军有些疑惑,“怎么突然问起他?“
“之前不是严谨负责MiOS吗?“
“哦,现在MiOS系统已经成熟了,我把严谨调到澎湃事业部做研发总监,毕竟澎湃系统需要一个严谨的技术负责人,你还没回答我刚才的问题”
“以前金凡在MiOS系统上犯了一些很基础的错误,现在小米正处于更上一个台阶的关键时期,澎湃还没有推出,MiOS的稳定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听到这,雷军点了点头,脸上若有所思。
“既然金凡精通软件,或许在硬件部门工作也会具备优势,当然这只是个人建议,具体还是你来定.”
陈默说完该说的注意事项,见天色不早,直接捧着早已喝光的人参枸杞茶,崩撤卖溜。
办公室里,雷军陷入思考。
好像确实如陈默所言,2年前严谨从MiOS部门调去负责澎湃系统。
MiOS系统的技术转交给金凡负责,最近这两年比较稳定的系统反而出现一些bug。
回想小米初创的时候,自己跟陈默搭档,MiOS横空出世,米粉们在网上齐声高呼,“雷军!陈默!”
这句口号,既是一份骄傲更是一种荣耀。
后来陈默被迫离开小米,留下严谨接班,凭借严谨的风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兢兢业业进行规划。
虽说米粉后来没有喊什么“雷军!严谨!”但起码那几年也比较顺利。
可这两年,自从把MiOS系统交到金凡手里,米粉再次喊出,“雷军!金凡!”
这代表系统又出bug了,他感到是羞耻是愧疚。
有的时候他脑洞大开,这会不会是金凡看小米产能供给不足,苦心下的一盘大旗,帮小米缓解产能压力。
但不管怎么说,搞的他也有点心里没底,既然陈默提了,正好让他下定决心 毕竟陈默说的,都是对的,这个道理不仅仅在彼岸适用,在他雷军这边同样适用。
想至此,雷军掏出手机给负责人力的张峰打了通电话,
“明天,你找金凡谈下调任手机硬件研发部,负责供应链协调与量产攻关,嗯还是先征求下他的意见 不同意?那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
至于金凡原来的的位置让李伟星负责吧,严谨走后,作为资深架构师,他是最熟悉MiOS的技术了,上面有洪锋把控,没有问题.
嗯,就这样.”
次日,陈默把对米岸芯昇的考察做了一番总结,同步给了天机阁。
不多时天机阁针对这些信息给出了反馈的建议,
比如关于CPU核心架构可以不需要完全从0到1的去攻克,而是采取合作的方式,他们了解到龙芯中科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可以相互合作,形成合力。
陈默一想,有道理,就给张汝京发了过去,同时抄送给雷军作为同步。
至于是否采纳,就让张老那边自己来定了。
经过数日的缜密筹划,天机阁团队呈献出一部堪称“中小企业上岸宝典“的《培强计划》,这是隶属于《上岸计划》的其中一部分。
这部厚达百余页的手册,绝非寻常几页纸的简单方案,而是凝结了团队智慧的心血之作。
章程内容之详尽令人叹服:从前期招募推介、填报流程设计,到准入门槛设定、筛选机制构建,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
陈默粗略翻阅时发现,这套流程虽与职场招聘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其对象却是企业掌舵者而非普通求职者,这其中的差异立刻显现出独特之处。
首先就是把“招聘需求”广而告之。
这可不像普通招聘那样,直接官网公告加几个招聘岗位,或者找几个招聘软件和媒体渠道,花点钱打点广告就完事了。
因为普通大众看到这些消息没有什么太大用处,得让那些企业主知道这个事情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