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1300章 研究所里的鲶鱼效应,濠江土皇帝来要女儿来了

熊猫书库    重生1977大时代
🔊点这里听书

  方言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给韦国豪一些帮助。

  把他给他两个选项,一个是去霍先生的私人医院里当个医生,自己给霍先生打个招呼就行了,韦国豪虽然医术和自己比差了点,但是应对普通病症还是没问题的。

  第二个选项就是给自己打工了,香江那边现在也需要一个懂中药的人,本来方言是打算找个这边的人派过去。

  如果韦国豪愿意的话,也可以让他干这一手。

  至于动用关系帮他把钱弄回来,方言还没这个打算。

  自己和他的关系也做不到这个程度。

  除非以后韦国豪能够帮自己办个大事儿证明他的价值,要不然现在这已经是方言能做到的极限了。

  虽然遭遇让人同情,但是这里面需要动用的人情消耗的是方言自己的。

  不是抬抬手就能办完的。

  现在方言能给他的就是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

  想好之后,方言就再给香江那边回了个电报过去。

  反正不管是韦国豪选哪一种,方言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这边的事儿收拾好了后,方言才去询问了楚乔南关于他老爹在台湾那边做的事儿了。

  楚乔南对着方言说道:

  “现在还没联系我呢,他说是全搞定后自然会通知我,我都催他好几次了,他也没给我说进度,不过方哥这事儿您放心,我爸他给我说话就这样,但是说过的事儿肯定是会尽力的去办的。”

  “我保证一有消息,肯定第一时间通知您和胡哥。”

  听到楚乔南都这么说了,方言也知道这事儿不能问太多次,表示自己知道后,方言就没多问了。

  他老爹没把渠道跑通倒也不全是坏事儿,现在老胡订购的生产线,还在海上飘着呢。

  从日本出来,不能直接去国内的港口,还需要去大马或者新加坡绕一圈,然后才能安全转移到国内,要不然小鬼子就知道他们在弄生产线。

  虽然现在已经和小林制药开始合作了,但是自己这边暴露的东西越少越好,免得人家拿捏他。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一周时间,来到了九月中旬。

  上次在研究所里见习了一番过后的班级班委,现在每天都是热情高涨,他们学习能力也都还是挺强的,当然更加重要的是,期间他们看到过方言他们奖励过一次这边出了研究成果的科研人员。

  是真金白银的给钱。

  并且就连参与辅助工作的人员同样也有奖励,就像是宋建中这样的人,他们之前就是被分在同样的一个小组,现在这些中药制品已经确认可以产品化的时候,他们就有一笔钱。

  光是他们参与辅助的人都要好两百多块钱人民币,主要的人员就更是多了,还有其他的奖励。

  并且在颁奖的时候,研究院的院长和副院长都来了。

  光是这份荣耀就足够很多人羡慕了。

  这些班上的同学,一个个看到这个情况,哪能不动心?

  加上大多都是有师承的,是有这个资本来做这件事儿的,写了好几个手里的秘方找到方言,找他确认有没有适合市场上运用的。

  虽然他们对市场了解还不太够,但这些秘方还真是有些能够用的。

  方言选中后,就让他们开始的组建团队,方言还给他们派了人专门指导他们。

  这下班上不少的同学都加入了进来,准备看看能不能在一个月时间内,搞出个成功的产品出来,如果成功了的话,方言还说了要给他们按照销售比例分成。

  所以一班在这段时间里,好多人都加入了进来了。

  这边的研究所本来还有些人手不足,结果现在人有点太多了。

  甚至还有其他班的人也在打听,方言只能让他们稍微等一下,现在的场地是不够的。

  然后这些人跑到研究员院里去找赵锡武,希望给他们也安排个空的研究室,毕竟现在研究大楼里面,现在还有很多空出来的研究室。

  如果方言那边的研究所没有条件,他们就打算自己给自己创造条件。

  方言看到这个场景,想到了那句财帛动人心。

  在不用讲奉献的时候,现在这最初级的金钱攻势,就带动了几乎整个研究生班的主动性。

  都迫不及待的加入了进来。

  研究所地下,早已没了往日的清净,原本的研发一层,如今挤得满满当当,穿蓝布中山装的学生们抱着手稿、药罐穿梭其间,有的围在实验台前观察药材萃取的泡沫,有的蹲在角落争论配方比例,还有人拿着笔记本追着研究所的老研究员问个不停,连走廊里都摆上了临时的实验台。

  “小心点!这罐是刚熬好的止咳糖浆样品,别碰洒了!”朱邦贤踮着脚从人群中挤过,手里的搪瓷罐冒着热气。

  他上周提交的“川贝枇杷膏改良方”被方言选中后,立刻拉上李春生和高铎组建了团队,这几天只要是没课,他们几乎吃住都在研究所。

  旁边的实验台边,陆寿康正拿着一个本子记录着什么,另外一个同学在小心翼翼地往装有药液的培养皿里注入中药提纯的成分,身后围了四五个同学盯着,一群人连呼吸都放轻了。

  曾路泉这会儿正表情严肃的在巡视现场,现在他的工作几乎已经被学生替代了,他就只需要在几个实验组之间穿梭就行了。

  这些学生不愧是筛选出来的,看了几天时间后,他们就已经掌握该怎么操作了,现在更是直接上手,方言他们研究所比之前还热闹。

  更离谱的是,刚才方言还告诉他,研究院已经批准他们的研究所借用其他没有开展研究的场地,让更多的研究小组组建。

  有了这么一帮人加入,研究所的规模比原定的还要大的多,并且这些人可不是乌合之众,他们也是有着很多年临床经验,并且在全国大面积筛选后的中医药精英。

  方言站在走廊尽头,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嘴角忍不住上扬。原本担心学生们缺乏研究经验,没想到大家的积极性远超预期,陈世奎带团队改良的“祛湿茶包”已经完成了第三次试喝,反馈都说比市面上的凉茶更温和。

  王星路的“外用止痛膏”正在做皮肤刺激性测试,据说贴在志愿者手臂上四个小时都没发红。

  就连李卉,都带着两个女生在她师兄曾万里的帮助下,搞出了“玫瑰养颜露”的初步配方,玻璃瓶里的淡粉色液体透着清透的光泽,这是方言之前没想的,他只想着做女性脸上用的,没想着做女性内服的,这东西成本低,但是利润可能会很高。

  “我看让赵院长帮忙协调一下,把研发二层也开放了,反正现在也空着没用,不如让他们在咱们自己的地盘研究。”一旁的贺普仁对着方言提议道。

  方言点点头说道:

  “我去问问,你说的对,占用人家的地盘也不太好,另外再从仓库调一批实验器材过来,告诉学生们,只要配方靠谱、流程合规,研究所全力支持,但安全第一,要是谁乱加药材出了问题,立刻停掉项目。”

  正说着,何绍奇跑了过来,手里挥舞着一张纸:

  “方哥!方哥!好消息!我们组那个‘复方降压片’的配方,刚才拿去检测,有效成分含量比市面上的高出一成多!”他身后跟着的几个同学都一脸兴奋,“我们想申请批量试产,您看行不行?”

  方言一怔,贺普仁也有些惊讶说道:

  “这么快?药品标准呢?“

  一旁的方言说道:

  “对,药品标准必须通过国际认证,你们的有效成分高如果标准不合格的话,也是不行的。”

  何绍奇说道:

  “我们选的药材都是研究所常用的当归、丹参、杜仲这些,跟‘当归补血口服液’用的是同一批供应商,想着药材没问题,配方就不会出大岔子…”

  他身后的同学也补充道:“我们还参照了药典里的降压药标准做了配比,反复调整了三次剂量,才敢送去检测的。”

  方言摇摇头说道:

  “药材合格不代表成品合格,国际药品认证看的是‘全过程合规’从药材清洗、提取、浓缩的温度时间,到成品的稳定性测试、重金属含量检测,每一步都得有明确的数据支撑。你们现在只做了成分含量检测,还差得远。”

  贺普仁也凑过来看了眼报告,指着其中一项说:“你看这里,溶出度只达到了85,国际标准是90以上,就这一项不达标,就算有效成分再高,也过不了认证。”他拍了拍何绍奇的肩膀,“别急,搞药品研发最忌‘求快’,我当年研究‘火针疗法’的用药配伍,光稳定性测试就做了三个月。”

  何绍奇脸上有些发红,讷讷地说:“是我们太心急了…那现在该怎么办?”

  “先不检测。”方言把报告递回去,语气肯定,“我让研究所的质检组帮你们对接,先做溶出度、重金属和微生物限度检测,这三项是基础。同时,把你们的生产工艺写清楚,比如提取时用多少度的水、煮多长时间、浓缩到什么浓度,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含糊。”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去找曾万里要一份‘当归补血口服液’的国际认证资料,照着上面的标准来调整工艺。他之前跟着团队做过认证流程,比你们有经验,让他帮着把把关。”

  “好!我们现在就去!”何绍奇像是重新找到了方向,立马热情不减的去忙活去了。

  “还是不如专业的啊…”一旁的贺普仁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笑了笑说道:

  “他们都太想证明自己了。”

  “不过这对我们来说还是好事,现在的人手比之前可要多的多,效率直接提高了好多倍,你看看现在就连咱们请来的三十个专家,现在干活儿的时候也有紧迫感了,如果真是被这些学生先搞出能够上市的成果来,他们脸上我看也怕是有些挂不住吧?”

  听到方言这么说,贺普仁一怔,旋即看到那些忙碌的专家,好像确实是比之前要积极一些了。

  他顿时着说道:

  “哈哈,你要是这么说的话,我倒是有点期待起来了。”

  当天下午方言准备回去的时候,香江的电报又来了,还是褚斌发过来的,是关于韦国豪的消息,电报收到的第二天,褚斌就把方言的话转达给了韦国豪。

  不过韦国豪两个选项都没选,他不想欠方言的人情,打算找在香江的朋友,然后发现这些朋友能够提供的帮助,只是请他吃一两顿饭,甚至提供工作都是那种和印度低种姓人一起混日子的工作,就更别说看中他的医术,愿意投资他。

  所以他最后还是去找了褚斌,所以现在褚斌才给方言回消息。

  方言捏着那张薄薄的电报纸,嘴角先是抽了抽,随即就露出一抹又气又笑的无奈表情,这韦国豪,还真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主儿!

  他心里头跟过筛子似的翻涌着吐槽:

  合着给的两条路,在他这儿就成了“欠人情”的烫手山芋?

  让他去霍先生的医院当医生,是看他医术够格,不是施舍,让他来帮我打理香江的中药业务,是缺个懂行的人,不是让他来仰人鼻息。

  结果倒好,宁愿去找那些所谓的朋友,吃两顿无关痛痒的饭,看人家给的“混日子”工作,也不肯先踏踏实实地抓住机会站稳脚跟?

  真是搞不懂这别扭心思!

  都到了老婆卷钱跟助理跑了、在香江举目无亲的地步了,还揣着那点“不想欠人情”的架子干什么?

  给的明明是东山再起的台阶,他倒好,先自己把台阶拆了,绕了一圈碰了壁,又灰溜溜地找褚斌,这不是折腾吗?

  方言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早知道这样,当初还费那劲琢磨两个选项干什么?

  直接扔给他一份合同得了!

  那样的话这家伙可能还没那么拧巴。

  不过话说回来,这股子“拧巴”劲儿倒是也说明他不是个随便依附别人的软骨头,就是脑子转得太慢,非要撞了南墙才肯回头。

  他看着电报上“愿按规矩做事,不乞恩惠”几个字,心里又有点好气又有点好笑。

  行吧,不欠人情是吧?

  那正好,这边本就不是慈善堂,给他一份工作,他出一份力,拿一份薪水,谁也不欠谁。

  就是这绕弯子的功夫,要是用在琢磨中药渠道上,怕是早就打开局面了。

  吐槽归吐槽,方言心里倒是没真生气。

  毕竟韦国豪这性子,虽然别扭了点,但“不肯占便宜、愿意凭本事吃饭”的态度,倒是比那些一上来就想靠关系走捷径的人靠谱得多。

  只是一想到他找朋友碰钉子的窘迫样,方言就忍不住暗叹:这人啊,有时候太较真了,反而容易跟自己过不去。

  现在当务之急是给褚斌回电,把韦国豪的工作安排好。

  现在方言还真是没好的人选派去香江,韦国豪现在正好填补了香江人手的空白。

  至于那点“欠人情”的小纠结,等他在香江靠自己的本事站稳脚跟,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发了电报过后,方言就回到家里。

  刚进家门,方言就看到有一辆红旗车停在他们家门口。

  方言看了一眼斜对面的街道办,刚好见到冯主任在。

  见到方言看向自己,冯主任当即就说道:

  “方大夫,你们家来客人了!”

  说完还特意指了指红旗车,补了一句:

  “大官儿!”

  这下给方言整忐忑了,不怕红旗车队,就怕一辆红旗啊!

  前者是“公开公务”,后者是“特殊拜访”。

  这是有大佬生病了,过来找自己?

  那打个电话就行了啊?还非要上门来才行?

  方言想不通,不过还是赶紧推开门往家里走。

  周围没有任何的警卫,看起来除了车比较显眼外,并没有想象中的严密警卫。

  从前院走过月亮门,进入了正院儿里,方言看到了早就在这里等着他的高寒。

  “高秘书,廖主任来了?”方言对着高寒问道。

  高寒点点头,然后压低声说道:

  “陪着马先生来的。”

  “马先生???”

  方言脑子里下意识冒出来未来的那两位马先生,然后马上又否定了。

  “谁啊,我认识?”方言对着高寒问道。

  “你不认识!”高寒说道。

  方言恍然,不认识的人…“他来看病的?”他对着高秘书问道。

  高寒还是压低声说道:

  “管你要人的。”

  “啥???要谁???”方言更是莫名其妙,一脸的问号。

  “高寒,是方言回来了?”正厅里面传来了廖主任的声音。

  高寒回了一句:

  “啊对!方主任刚回来!”

  方言对着高寒露出询问之色,他这才压低声说道:

  “濠江来的!”

  方言一怔,旋即反应过来,濠江来的马先生!

  那肯定是那位濠江地下土皇帝了!

  马万祺!

  不用猜了,肯定是过来问自己要马文茵的。

  马有信马老三这小子,之前说的好好的,保证没事儿,现在他老爹找上门来了。

  方言深吸一口气跨进正厅,只见廖主任正陪一位面善的中年人坐在方言家里的沙发上。

  一旁还有老胡在陪着客人。

  中年人身着藏蓝色西装,打着红色斑点领带,目光如炬,指节一下下叩着紫檀茶几——正是濠江真正的无冕之王马万祺。

  “马先生,这位就是方大夫。”廖主任率先起身介绍,给方言递了个“稳住”的眼神。

  马万祺微微颔首,开门见山:“有劳方大夫救治小女。文茵叨扰已久,今日我便接她返澳调养,这些日子多谢方大夫了!”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

  说着还对着身边的秘书招了招手,对方直接拿出一个箱子。

  “听有信说,方大夫喜欢中医古籍,我特意托人带了一些过来,希望方大夫不要嫌弃。”

  方言瞥了眼那箱子,又瞅向廖主任,这位可是知道马文茵的情况的,此刻也一脸难色。

  方言没去接箱子,语气斩钉截铁:“马小姐现在绝对不能回濠江!”

  马万祺眉头“唰”地就皱紧了,方言赶紧解释:

  “她得的是‘痰火郁结型癫狂’,病根就是长期心里憋闷、不痛快!《黄帝内经》早就说过‘百病都跟气不顺有关’,她不是被联姻的事儿压得喘不过气嘛,肝气一直堵着,时间长了就变成火,把津液熬成了痰,痰和火搅在一起蒙住了心神,才会发疯自残、又是刻字又是剃头发的!”

  廖主任赶紧帮腔:“马先生,文茵姑娘在方大夫这儿刚见好点儿…”

  “廖主任,我都说了,既然好转了,更该回家养着!”马万祺的指节“咚咚”敲着桌子,语气也急了,“濠江难道还找不着个煎药的地方?”

  方言直接抛出最关键的话:“这只是治了表面,根儿上的问题没解决,一回澳门肯定复发!”

  说完对着安东说道:

  “你把马小姐的医案拿过来!”

  安东很快就去隔壁书房。

  趁着这会儿,方言对着马万祺问道:

  “马先生应该还没见着马小姐吧?”

  马万祺摇摇头:

  “没见着呢!有信也没给我说,我到这边来,只好找廖主任了!”

  “他说这事儿还要找你才行!”

  说完他有些恼火的说道:

  “我就不明白了…我自己家的人,怎么…”

  还没说完廖主任就对着他说道:

  “方言是专业的,为了孩子好,我们该听听他的。”

  这会儿安东已经过来了,方言翻开医案本,推到马万祺跟前:

  “您仔细看看发病记录,她在祠堂砸了明清瓷瓶,拿碎瓷片刻‘自由’的法文,那时候不正是要订婚的前几天嘛!西医给她打了氯丙嗪勉强稳住了,结果她又开始幻听、打医护人员,还自己把自己关在地下室里不肯出来!这就是典型的‘因为心里憋闷生病,又因为生病更憋闷’,越陷越深的死循环!”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