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1013章 又见白塞综合症,二道贩子的战争

熊猫书库    重生1977大时代
🔊点这里听书

  车子沿着薄扶林道往山上行驶,拐过两道弯后,驶入一片被铁栅栏围起的区域。

  入口处的岗亭里,保安看见车牌便挥手放行,铁艺大门上刻着“FORTUNEVILLA”字样,显然是私人别墅区。

  道路两旁种着高大的棕榈树,草坪修剪得如同绿毯,偶尔掠过一栋栋独立洋房,外墙多为米黄色石材或红砖,户户带花园和车库。

  乐苗的住所是三号别墅,很显然这应该是从其他人手里接手买下来的,两层英式洋楼配红色斜顶,门前种着一丛开得正盛的杜鹃花。

  车库门打开时,能看见里面还停着一辆白色的凯旋摩托车,方言在半岛酒店外边也看到过这个摩托车,好像是这款在香江上层社会颇为流行。

  “这个是郭真的摩托,就是之前那个女生的。”这时候乐苗像是看出了方言的疑惑,对着他解释了眼前这个摩托车的来历。

  “哦”方言一怔,然后感慨道:

  “没想到她还喜欢骑摩托。”

乐苗对着  “她家里管的很严,平时也开车,只有偶尔才会偷偷骑着摩托出去逛,要不然也不会放在我这里了。”

  “所以这辆摩托车,她家里人不知道?”

  乐苗停好车,解开安全带,一边开门一边说道:

  “嗯,你说对了。”

  方言和其他人也纷纷下车,关好车门后,

  “她家里是干什么的?”

  “新鸿基地产。”

  方言一怔,问道:

  “郭得胜家里的?”

  乐苗惊讶:

  “你连这个都知道?”

  方言点了点头:

  “简单了解过。”

  郭得胜1963年与李兆基、冯景禧创办新鸿基公司,1972年成立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并上市。

  新鸿基地产目前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商之一,业务涵盖地产发展、物业管理、建筑、保险等多个板块。

  郭得胜家族在90年代的时候,有个更响亮的名头,叫“香江四大家族”之一。

  不过这个郭真,十有八九应该不是大房的。

  因为方言记得他们家的那些人都叫什么。

  郭真这个名字不在其列。

  跟着乐苗往车库外走去。

方言对着  “看来你在香江过的还是很好,已经成功交到朋友了。”

  乐苗笑着说道:

  “哈哈,说起你不相信,我和她是治病认识的。”

  “新入学的时候,我们两个一起生病,然后被安排住在了一间病房里面,然后就熟悉了起来。”

  乐苗领着众人穿过花园小径,皮鞋踩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玄关处的灯自动亮起,这一下给李冲邓财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就拦在了方言身前。

  乐苗被这一幕整的一愣,然后对着他们说道:

  “别紧张这个是感应灯。”

  说着她指了指一个白色的传感器。

  李冲和邓财这才放松下来。

  方言对着李冲他们解释道:

  “这是东西应该是热释电传感器,它可检测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用于被动式红外感应。”

  这种东西在八九年前就有了,基于这个技术的感应灯已在部分领域试用,例如实验室、医院走廊或高端建筑的自动照明系统。

  方言他们的那个秘方研究所下面,还有更先进的微波雷达感应器。

  走进房间里,暖黄色光晕中,能看见门后挂着一排钥匙,其中一把银色钥匙链上刻着“HKU”缩写,显然是港大宿舍钥匙。

  正厅里,有股子淡淡的檀香味。

  方言闻到后皱起眉头。

  “你这个地方空气不怎么流通?”方言对着乐苗说道。

  乐苗听到方言这话,说道:

  “这地方有虫子,平时必须把窗子关好,待会儿打开窗户透透气就行了。”

  说着她就快步进入正厅里,来到窗边,将窗帘和窗户打开。

  光线从外边投了进来,方言看到这里确实很宽敞,客厅挑高约3米,天花板中央吊着盏水晶吊灯,下方是张深棕实木茶几,摆着整套宜兴紫砂壶茶具。

  沙发是墨绿色丝绒材质,扶手上搭着条织锦靠毯,沙发背后的墙上挂着幅刺绣屏风,绣着岭南荔枝图。

  墙角立着个玻璃展示柜,里面陈列着好几种古董。

  方言仔细盯着这些玩意儿看了一下,然后吸了吸鼻子,在房间里绕了一圈,问道:

  “这股子檀香味道,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乐苗指了指自己茶几上放着的一个盒子,说道:

  “驱蚊虫的熏香,我妈给我的。”

  说完过后,她一怔,然后赶忙问道:

  “你是说…这个熏香有问题?”

  方言对着她说道:

  “那你想想,身体是什么时候出问题的?”

  乐苗沉吟了几秒,歪着头说道:

  “额…你这么说的话…时间上确实是差不多。”

  “不过我妈没必要害我啊?”

  听到这话,邓财,李冲,还有王风也在吸了吸鼻子,感受了下房间里的味道。

  不过也不知道是人本来适应的很快,还是这味道散的快,他们一会儿就闻不到了。

  “也可能不是这个的原因,我先给你号号脉吧!”

  乐苗点点头:

  “行,来吧,就在这里。”

  说着她指了指家里的饭桌。

  然后随后拿了几本香江的杂志书当做脉枕。

  上面的头条还是香江同仁堂的药大卖。

  方言接着给她号起脉来,左右手号完,发现脉象弦数。

  并且方言发现她皮肤有些潮润,就像是出了汗似的。

  “张开嘴,我看看你的舌头。”方言对着乐苗说道。

  乐苗听话的张开嘴,将舌头吐了出来。

  方言看到舌苔薄腻。

  乐苗刚要闭上嘴,方言就说道:

  “等等,你别动!我看看你下嘴唇。”

  说着方言用手指扒拉开乐苗嘴唇,然后就看到溃疡。

  “嘶…”乐苗疼的倒吸一口凉气。

  “这又是溃疡啊?”

  “应该是新长出来的。”

  “嘴里其他地方也有。”

  方言对着她问道:

  “有电筒吗?”

  “有,我给你拿。”

  说着她站起身就去找电筒了。

  乐苗拿电筒的时候,方言继续打量这个别墅,对着乐苗问道:

  “这地方是你买的?”

  乐苗一边寻找电筒,一边说道:

  “嗯,这是一个英国老师的,他要回国去了,郭真当的中间人然后卖给我的。”

  方言站起身,好奇的问道:

  “这地方看起来装修挺中式的啊?”

  “你是后面重新装修了?”

  “嗯,稍微装修了一下,为了自己看得喜欢嘛。”

  说罢她又表示道:

  “不过我还是喜欢京城的四合院,住在这个半山腰每次回来都感觉像是会寺庙似的,我们内地,谁家好人山下有地方,把房子往山腰上建啊?”

  这时候王风说道:

  “也不能这么说,我老家那边就得建山上,山下容易发洪水。”

  乐苗笑着说道:

  “哈哈,好吧,是我见识少…诶,电筒找到了!”

  说着她拿着电筒走了过来,递给了方言:

  “喏。”

  等她重新坐下后,张开嘴让方言继续检查。

  方言看到她双侧扁桃体红肿,表面有白色膜状物,口腔溃疡很多,并且下颌还有蚕豆大小的淋巴结。

  上唇的上面被化妆盖住的地方,有个即将长大的脓疱。

  “你这嘴里,溃疡好几个,脸上也有脓包啊。”

  “嗯,喉咙痛,嘴里溃疡,感觉整个人都不舒服。”

  方言略微思考了下,问道:

  “你出了发热,头疼,口腔溃疡,视力模糊,还有什么症状没?”

  乐苗稍微犹豫了下,还是说道:

  “大腿内侧还有两个硬币大小的溃疡面,我去医院里说是我抵抗力低了。”

  方言关掉电筒,然后思考起来。

  乐苗这个病让方言想起一起的一个侨商患者。

  那个人也姓方,叫做方永祥,家里是在马来西亚那边做棕榈油加工生意的。

  最开始出现口腔溃疡,当时诊断为核黄素缺乏。

  治了两年后又出现两只眼睛红肿疼痛,医院诊断为角膜炎。

  又隔了两年,出现了两手指疼痛,先有出血点,然后会逐步变成脓疮,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多形性红斑及红斑狼疮。

  随后又出现了更加严重的消化道溃疡出血,并伴随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的新症状出现,想要睡觉却又不能闭眼,不想吃东西,厌恶闻到食物的气味,在医院检查后,发现血管里还有血栓,并且在下阴部位还出现了不正常的瘀斑,最后肝脏和脾脏还有不正常的肿大。(见694章。)

乐苗对着  “怎么样,我这个是什么问题?”

  方言对着她说道:

  “如果我没看错,应该是狐惑,也就是西医里面一种叫做白塞综合症的病。”

  乐苗明显是没听过这个病,表现的有些茫然。

  她说道:

  “听着有点耳熟,但是想不起来了。”

  方言对着她说道:

  “这个病临床表现有口腔溃疡、眼炎、皮肤病变、关节疼痛肿胀、消化系统溃疡出血穿孔、神经系统综合性受损、血管血栓。”

  “西医认为这个是感染细菌或者病毒,造成的免疫系统反应。”

  “这个病比较少见,西医里面属于是很难治的一种,治疗起来就像是打地鼠,治好了一个地方,另外一个地方又会复发。”

  乐苗问道:

  “那中医呢?”

  “中医在东汉就有治疗办法了。”

  乐苗惊讶:

  “啊?东汉?”

  方言点点头说道:

  “对的,中医觉得狐惑病主要跟体内有湿热关系很大。”

  “比如说不小心感染了外界的湿热邪气,或者吃东西不注意,像经常吃辛辣刺激、油腻肥厚的食物,这些都会让脾胃功能变差,没办法正常消化运化,从而在身体里生成湿热。”

  “这种湿热毒邪会顺着经络到处捣乱,往上跑到口腔、眼睛,往下跑到私密部位,腐蚀黏膜,所以就会出现嘴巴、眼睛这些地方长溃疡。”

  “另外呢,心情老是不好、爱生气,或者天生体质比较阴虚的人,也容易得这个病。”

  “因为这些情况会让身体正气变弱,抵抗力下降,没办法抵抗湿热毒邪,这样湿热毒邪就更容易跑到身体里搞破坏。”

乐苗对着  “那…那我这个是怎么造成的?”

  “我平时吃的都很清淡,心情的话也还好…”

  “那就和气候有关系了,香江这里属亚热带气候,湿度高、气温高,尤其是半山别墅区虽通风较好,但你说过平时必须关窗防蚊虫,这会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足,湿热之气易滞留。长期处于这种封闭环境中,可能加重体内湿热淤积。”

  “此外你使用的檀香熏香虽为驱蚊虫,但香料应该本身偏温热,若长期在密闭空间中燃烧,就会助长体内热邪,与湿热相互裹挟,引发或加重口腔溃疡、脓疱等症状,类似“热盛则肉腐成脓”的中医理论。”

  乐苗想了想,说道:

  “可能还真是,我确实是住到这里没多久才开始发病的,之前住的宿舍一点问题都没有。”

说罢她对着  “那现在怎么办?”

  “我给你开点药先吃着,这房子嘛,我看要么就做做杀虫,通通风,要么就干脆先去学校里住宿舍。”

  “好!”乐苗答应下来。

  方言拿出纸和笔,顿了顿,说道:

  “不过我先说,治疗这个病,有个药可能你有点没办法接受。”

  乐苗皱起眉头:

  “不能接受的中药?”

  说完她笑着表示:

  “那不能,我也是从小接触中药的,就算你给我开人中白我也能接受。”

  方言竖起大拇指:

  “还真让你猜中了!”

  “啊?”乐苗看向方言。

  “人中白啊,你说对了。”

  乐苗瞳孔地震,问道:

  “真有人中白?”

  方言点点头,对着她宽慰道:

  “对啊,不过不多,只有5克。”

  “…”乐苗张了张嘴没有说出话来,她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要吃人中白。

  这时候方言已经开始写起了方剂来。

  写好之后方言递给了乐苗。

  乐苗看着单子上写的很清楚:

  上川连3g(清热燥湿)

  生白芍9g(养血柔肝)

  生甘草3g(清热解毒,缓急止痛)

  淡吴茱萸1.5g(反佐黄连,调和寒热)

  天花粉12g(养阴生津)

  川黄柏5g(清下焦湿热)

  云茯苓9g(健脾利湿)

  忍冬藤30g(清热解毒,通络)

  车前草30g(利湿清热)

  人中白5g(清降虚火,治口腔咽喉溃疡)

  果然是有人中白啊…关键是乐苗还找不到这个方子的漏洞。

  方言跟她说:

  “黄连和黄柏能清掉你体内的湿热毒邪,专门对付你口腔、下身的溃疡还有皮肤上的脓疱,这是清热燥湿的关键。”

  “白芍和天花粉能缓解你阴虚内热的情况,你脉弦数、肝火旺,得用它们来养阴柔肝。”

  “茯苓和车前草是调理脾胃的,能把你身体里的湿邪排出去,起到健脾利湿的作用。”

  “忍冬藤和人中白针对你黏膜溃烂和可能出现血栓的问题,尤其是人中白,最擅长清降虚火,这味药必须得有,你可别想着把它去掉。”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这点你肯定明白。”

  乐苗点了点头,有些无奈的答应下来。

  方言又提醒到:

  “对了,饮食上你最好多吃点冬瓜、薏米这类利湿的食物,你学过中医的,肯定知道这些,我就不多提醒了。”

乐苗对着  “那…那需要多久时间才能治好?”

  方言想了想,说道:

  “我那个患者病了好多年,但是治疗了二十多天就出院了。”

  他顿了顿,说道:

  “你嘛,应该更快。”

  听到这里乐苗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时间不算是长。

  她点点头说道:

  “那我这会儿就去拿药。”

  方言站起身说道:

  “那一起吧,顺便我看看同仁堂那边的药卖的怎么样。”

  “没了。”乐苗说道。

  方言纳闷:

  “什么没了?”

  “药没了,已经卖光了,你去了也看不到。”

  方言错愕:

  “光了?全部卖掉了?一个不剩?”

  乐苗点点头说道:

  “没错,香江这里没有打击投机倒把的,有很多当二道贩子的,看到销量不错后,直接就开始扫货。”

  “东西全被他们吃下来了,只要是广告里出现过的,一件都不剩下了。”

  方言听到这里说道:

  “这怎么行?这边的同仁堂没有采取措施?”

  “有啊,限购了一个人只能一种药买一盒,但是没用,人家叫人过来排队一样几下就卖光了。”

  “…”方言无语了,黄牛这职业,只要有利润就有人做。

  也就是说,现在黄牛把市场上的新药给拿下来了,然后加价在出手。

  这边还没办法管。

  这种短期看似利好的表象下,销售数据存在虚高问题。

  黄牛批量扫货虽然能瞬间完成KPI,让财务报表呈现爆发式增长,还能通过营造市场热度制造“稀缺效应”,在社交媒体上炒高话题度。

  但从长期来看,这会造成实质损害:患者对渠道的信任会逐渐崩塌,普通消费者购药失败率上升,品牌溢价能力也会因此受损。

  此外,价格体系会变得紊乱,还可能累积法律风险,说不定哪天就会被调查。

  “这还是只是开始呢,长期来说,不是好事情…”方言对着乐苗说道。

  “只能希望这波热度过去后,他们消停一些了。”

  方言摇摇头:

  “估计消停是不太可能了,我们会一直出新产品,并且还投入了很多资金来宣传,后面的热度还会更高。”

  “那…你有什么想法没?如果有的话,可以让同仁堂这边配合,反正也是合作人嘛,对市场这块儿有想法这边销售方配合也是应该的。”

  方言挠挠头,快速的思考起来。

  要解决黄牛问题并非易事啊。

  想了办法他也就只想出一些限制对方的办法,想要完全弄倒二道贩子,还真是没办法。

  未来都没解决的办法,现在依旧解决不了。

  如果搞厉害了,说不定还会影响现在的销量。

  这个只能是上头政府出手才行,但是这基本不可能,除非是在内地还差不多,自己能够说出一些方案并且及时实施出来。

  果然不是自己地盘,干啥活儿都不顺溜。

  “那你还去同仁堂看看不?”乐苗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点头:

  “去啊,时间还早呢,当然去了!”

  “看完过后,我正好请你吃个饭。”

  “嗐,哪有客人请吃饭的,我请你。”

  她还说道:

  “而且你还给我看了病,就当是给看诊费用了,我可知道现在你看诊费用贵的很,那些侨商们找你看病,不出点血那是连队都排不上的。”

  方言笑了,说道:

  “好好好!那咱们走吧!”

  接着众人就从家里走了出来,准备出门去同仁堂了。

  同仁堂的地点在上环文咸西街,从薄扶林道的半山别墅区到上环文咸西街的同仁堂,路程并不短。

  打开车库,众人上车。

  乐苗一边发动车子,一边转头看向方言说:

  “大概得有个十多公里吧,这会儿路上车不多,估计半个多小时能到。”

  方言点了点头。

  接着车子缓缓驶出别墅区,沿着蜿蜒的山路下行。

  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没要多久,从静谧的山林逐渐过渡到繁华的城市街景。

  方言坐在副驾驶,时不时和乐苗聊上两句。

  李冲,邓财和王风坐在后排,眼睛好奇地盯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霓虹灯牌和行人,小声讨论着看到的新奇玩意儿。

  说话间,车子已经驶上了主干道,周围的车辆渐渐多了起来。

  乐苗专注地开着车,偶尔遇到拥堵,也只是耐心地跟着车流一点点挪动。

  大约又过了二十多分钟后,车子终于拐进了上环文咸西街。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招牌琳琅满目。

  同仁堂的招牌十分显眼,古色古香的风格在一众现代感十足的店铺中脱颖而出。

  乐苗找了个附近的停车场停好车,众人便朝着同仁堂走去。

  停车场周围,居然还有收购同仁堂药品的广告。

  此外还有其他药品公司,有同款药品的广告。

  这黄牛二道贩子和竞争对手的广告同时出现在一起,真是有种黑色幽默。

  方言仔细看了看那个药品公司,好家伙,老熟人…津村制药。

  妈的!他不知道已经注册专利了?

  出了停车场,还没走到门口,众人就看到同仁堂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

  方言有些惊讶,对着乐苗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都卖光了怎么还这么多人排队?”

  晚点还有加更哟。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