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药液一入口,小姑娘便蹙眉轻咳两声。
独参汤的浓郁苦味激得她喉头微颤。
熊婧忙抚背轻哄,等到参汤尽数咽下,孩子苍白的唇色竟透出一丝淡红。
方言这边把碗放好之后。
又站起身,掏出处方单写了起来:
茵陈30g,白术15g,附子9g(先煎),干姜6g,茯苓12g,泽泻9g,炙甘草6g。
撕下来过后,方言递给了护士,并说道:
“这个先熬上,不一定会用,先准备着。”
“好。”护士接了过去,立马就去办去了。
任教授看到方言复写单子问道:
“这是茵陈术附汤?”
方言点点头:
“嗯,附子加干姜温肾阳化寒湿针对阴黄、水肿,茵陈加白术利湿退黄保肝改善黄疸,茯苓加泽泻渗湿利水消肿,缓解下肢水肿。”
任老听到后点了点头,方言思路他基本上摸到了。
第一步,急则治标,独参汤急救固脱。
第二步,预判病势,茵陈术附汤截断病机,此方融合《伤寒论》四逆汤温阳化气与《医学心悟》茵陈术附汤退黄利湿之精华,既治寒湿阴黄,又防温燥伤阴,为后续从“肝脾肾”三脏调治再生障碍贫血埋伏笔。
整体观思维放弃输血而重自愈。
通过恢复脾肾运化、温通骨髓气机,重建自身造血能力,体现“治病求本”原则。
总的来说是以“固脱、温阳、化湿”为三步递进策略,抓住“气血两虚、寒湿瘀阻”病机,先化解当前危象,后布局长远调治。
这是“既病防变”同时又“标本同治”。
服药过后,过了大概五分钟左右,众人就看到小姑娘的脸色从苍白虚浮,转变成淡红透白的状态。
原本虚浮发凉的手足慢慢热了起来,蜷缩的肢体微微舒展,额头开始出汗。
熊婧赶忙给自己女儿擦汗,同时对着方言投来询问的目光。
而这时候,方言已经在把脉了。
任老在一旁问道:
“怎么样?”
方言看向任老,说道:
“虚弦欲绝已略转沉缓。”
任老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感慨道:
“枯枝逢春雨,续接之兆啊!”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熊婧浑身一松,差点没坐稳。
刚才看到那个样子她是真的脚都吓软了。
之前做生意,多大的场面都没有让她吓到,唯独这次自己女儿的事儿,她是真的害怕了。
还好方言医术精湛,没有用任何西医的手段,光靠艾灸和一碗药,就把自己女儿救了回来。
“方大夫,谢谢!谢谢!”熊婧站起身红着眼眶对着方言连连鞠躬。
方言扶住她,说道:
“熊女士您先别激动,我现在还只是把病情稳住了,还要继续治疗。”
“没事儿,您继续治,我全力配合。”熊婧对着方言说道。
只要患者家属全力配合,方言还是有不少办法的。
这会儿他又拿出处方单,开始写了起来。
众人好奇,刚才不是才写了一个方子吗?
怎么这会儿还写?
众人凑了上来,看到方言写的方子:
龟甲胶9g(烊化),鹿角胶9g(烊化),黄芪60g,当归15g,紫河车粉3g(冲服),鸡血藤30g,菟丝子12g。
“这是…龟鹿二仙胶合当归补血汤?”萧承志说道。
方言点点头,说道:
“刚才开的方子,至少熬两个小时,这个方子可以马上拿来用。”
“补髓生血核心就靠这个方子了,龟鹿二仙填补奇经八脉,刺激骨髓造血对应再障的髓海空虚。”
“黄芪和当归,益气生血,紫河车造血直补先天。”
“刚才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直接输血,精血同源,输人家的血,不如自己造血,重建肾,髓,血的功能,达到持续生血的效果,而不是输血短暂提升指标。”
众人听到这里才明白过来。
门口的廖主任和卫生部副部长,全程看到方言治病,现在再听这句话,就算是不懂中医,也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了。
接下来方言又让护士去弄龟鹿二仙胶合当归补血汤。
他则是拿出银针,在孩子的,耳区脾、肾、肝、内分泌、皮质下等位置下针。
不过这次方言没有用天工针,而是用的自己腕带上的盘龙柄银针。
看着自己女儿耳朵被扎的密密麻麻的针,熊婧也有些吃惊。
刚才自己说全力配合,这会儿就给自己女儿扎成刺猬了,一个耳朵要插这么多针吗?
见她露出迷茫眼神,方言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解释道:
“这是耳针疗法,可以调节骨髓功能,促进造血因子分泌。”
听到这么说,熊婧这才恍然点点头。
然后她就看到自己孩子原本苍白的唇色也逐渐透出淡红色。
明显是逐渐正在好转。
熊婧也是高兴的不得了,这会儿已经把方言当做救命稻草了。
过了一会儿,龟鹿二仙胶合当归补血汤也端过来了。
喝了过后,孩子精神明显一正。
“妈妈,我想上厕所!”小姑娘这时候对着熊婧说道。
熊婧闻言看向方言,她这会儿已经不知道女儿这些反应是代表什么了,只好全看方言了。
方言看她这样子,也是哭笑不得。
“开始排湿了,让她去吧。”方言对着熊婧说道。
接着方言叫来护士,带着熊婧和她闺女一块儿去上厕所去了。
趁着这段时间,廖主任和卫生部副部长进屋来,对着方言那是一顿表扬,刚才的情况他们虽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也知道这方言把人从危重症,给救过来了。
相当于孩子半只脚在鬼门关里,他一伸手又给拽回来了。
任老这边也简单的说了一下之前在酒店里发生的事儿。
两位领导听到确实挺危急,也是替熊婧女儿捏了一把汗。
然后对着方言又是一顿夸奖。
等到熊婧回来后,还给她说了些宽慰的话。
熊婧则是表示已经加快推动和这边运输的合作。
接着两位领导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这里。
这边方言看了一下时间,对着孟济民说道:
“时间也要到饭点了,老孟你带任老和大家伙儿去食堂吃个饭。”
“另外下午我就去不成学校了,得在这里守着,帮我向老刘请个假。”
“行。”孟济民点点头。
说着方言又拿出天工针,递给了任老:
“对了,任老,这个针麻烦您帮忙,给程老带过去,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下午我去问问。”任应秋点点头,答应下来。
他对这个针也挺感兴趣的。
其他人离开的时候还有些依依不舍,主要是他们也想看看方言接下来的工作。
到了学校里,下午听其他人的见习分享,上思想政治课,还不如在这里看着方言呢。
而且说不定还有钱拿!
这会儿他们已经开始羡慕明天过来见习的人了。
等到其他人都走了后,方言又给康复科打了个电话,告诉媳妇儿今天午饭不能回去吃了。
女王大人这会儿都已经听到风声了。
当即告诉他知道了,待会儿给他送吃的过来。
方言挂了电话后,回到病房里,熊婧略带歉意的说道:
“方大夫,真是不好意思,耽搁您下午的时间了。”
方言点点头:
“没事儿,我们当医生的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熊婧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您真是太负责了!简直就是我见过最负责的医生。”
熊婧说的是真的,她真的很感动,方言实在是太负责了,在国外的时候,人家都是按时上下班,如果加班,那都是要收费的,准确是高额加班费,因为她们找的都是名医,所以价格特别高。
方言这种情况主动留下来随时照看关注,而且还是这么有名的医生,明显和国外的那些医生出现了巨大的反差。
要是按照国外的流程,方言这会儿已经在给她说加钱的事儿了。
方言想起国外的那个只认钱不认人的方式,他摇摇头,资本主义优越性嘛。
之前那厚厚一摞的检查报告也能提现,去一个医院做一次穿刺,比自己扎的耳针还多,把孩子没当人。
方言就不知道这么多明显的特征,还有那么多的大医院检查报告,为什么就非要重新穿刺,做个血常规也能检查出来啊。
甚至有一家离谱的医院,去了两次,做了两次。
那到底是第一次做错了?还是有其他原因?
“还是国内好啊,不像外边…”熊婧感慨,还说真是应该多支持国家建设。
方言听到后对着熊婧竖起大拇指,这话该说给廖主任他们听,他们肯定喜欢。
这时候熊婧,她看了一眼女儿,突然转过头,对着方言讲道:
“方大夫,干脆我也捐栋楼吧!”
方言一怔,又捐楼?
“协和应该没有那么多地皮盖楼了。”方言对着她提醒到。
熊婧摆摆手,财大气粗的表示到:
“不是不是,我是说,给您上学的学校也捐一栋楼。”
“这样让更多人能学习中医。”
“楼的名字,还是和周家的一样,都叫方言楼!或者您自己选个名字也行,我们家负责出钱!”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
请: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