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八十四章 土鸡瓦狗

熊猫书库    篮球之黄金时代
🔊点这里听书

  中国队顺利进入了四强,整个男篮上下都沉浸在欢快的氛围中。

  有阿甘在就是不一样,球队一下子从“勉强和欧美球队过几招”跨越到了“压着欧美强队往死里揍”。

  而且和1992年巅峰期的甘国阳相比,36岁的甘国阳虽然整体能力下滑,但他对比赛局面的掌控力更强了。

  他是个完美的综合指挥官,策略大师,永远在比赛中占据主动。

  他极具侵略性的赛场风格,影响到了国家队的每个人,如同猛虎带领群羊,羊们都沾染了虎的气息。

  在这一场结束后,中国队作壁上观,等待下一场对决的结果,法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胜利者。

  法国是A组的第四,加拿大是B组第一,按理说加拿大有着实力上的优势。

  而且加拿大队的主力控卫不是别人,正是凯尔特人队的核心后卫史蒂夫纳什。

  在小组赛中,纳什场均15分7次助攻,率领加拿大4胜1负,并且战胜了南斯拉夫,拿到第一名晋级八强。

  纳什有着强烈的信念,希望能在八进四的比赛中击败法国队晋级四强,和中国队还有阿甘再一较高下。

  2000年总决赛的阴影仍未消散,如果能在奥运会再会阿甘,纳什一定拼尽全力争取一场胜利。

  加拿大的对手法国队,在小组赛就打得磕磕绊绊,最后靠胜负关系勉强晋级前八。

  队中没有纳什这样的NBA主力球员压阵,得分最高的是场均13分的安托万里加多,球员的整体实力相对平庸。

  和立陶宛等欧洲球队一样,法国也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团队主义篮球。

  但对比立陶宛,他们球员的个人能力更差,是彻头彻尾的平民球队。

  这样的球队,缺点是缺乏绝对的强点和箭头,优点是你不知道哪片云彩有雨,而且球队上下一心非常团结,往往能爆发很大能量。

  尤其在单场淘汰的锦标赛赛制中,普通球员的阶段性爆发,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随后进行的加拿大和法国的比赛中,双方打得极为激烈,比分一直犬牙交错。

  两队的命中率很低,打铁连连,半场两队的得分都没有超过40分。

  比赛进行到下半场时,已经不再是战术上的较量,而是进入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状态和精神力的对决。

  双方对抗极为激烈,同时也不断的犯错,就看谁犯错少,看谁能把握住机会。

  现场刚刚看完上一场中国对阵澳大利亚比赛没有走,留下来继续观赛的球迷,一定会感觉到“这比赛打得真难看”。

  纳什虽然能力很强,但他还没有强到可以完全掌控比赛局面的程度。

  而且FIBA的规则下,纳什可以发挥的空间要更小一些,加拿大队也没有邓肯、皮尔斯那样的队友。

  所以纳什打得相当挣扎,出现了多达9次失误,实在是太多了。

  作为对比,甘国阳整个奥运会打到现在,都没有9次失误。

  纳什还是太嫩了一些,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

  比赛越到最后,法国队开始占据优势,他们外线连续命中三分球。

  而且内线高大的中锋魏斯在篮下很好的保护了篮筐,让加拿大的进攻无功而返。

  小组赛中,身高7尺2的魏斯遭到了卡特的世纪隔扣,惨遭“胯下之辱”。

  但这一扣之后,魏斯并没有丧失比赛信心,反而在接下来的比赛里有不错的发挥。

  决胜时刻,加拿大在骑士对决的游戏中,没能拼得过法国队,最终64:68,法国队成功下克上,晋级半决赛。

  这样,八进四的比赛全部结束,A组球队竟然全部晋级,在半决赛遭遇,而B组的球队全军覆没。

  看到对手是法国队,甘国阳知道,下一场绝对是硬仗。

  这支法国球员个人实力都普通,也没有大牌球星,但球队凝聚力很强。

  而且全队12名球员,每个球员都有上场发挥的能力,这是相当可怕的。

  到了半决赛,你不知道哪个球队会突然爆发,在三分线外投你个措手不及。

  小组赛,中国队和法国队就打的非常惊险激烈,最后靠甘国阳的绝杀球才涉险过关。

  对付这种团体性球队,甘国阳也比较头疼,因为没有强点去遏制。

  哪怕立陶宛,好歹有个贾斯科维休斯,把他锁住,立陶宛战力会大大下滑。

  像法国队,本场对阵加拿大,两个最好的球员安托万里加多和夏拉,发挥都很一般。

  是其他球员站出来,在最后时刻决定了比赛胜负。

  可是下一战呢?你能放里加多和夏拉进攻,去防其他人吗?

  肯定不行,小组赛对阵中国的时候,就是里加多连续的三分球,帮助法国队迅速扳平比分。

  原本大比分领先的中国队,由此和法国队进入了肉搏战,最后是靠甘国阳的个人能力拿下胜利。

  现在两队淘汰赛相遇,定然又是一场激烈的大战,双方一定会拼尽全力。

  八进四的比赛结束,甘国阳回到酒店休息,在拉斯维加斯组建一支球队的事,一直在他的脑海中萦绕。

  如果真的要实施的话,应该早做准备才是,组建球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现在的NBA不比60、70年代了,那时候NBA一支球队,拉七八个人搞个办公室,招募一批球员,每天开着大巴车接送他们上下班打球,卖好门票做好一些宣传,球队就算建成,能稳定运行了。

  如今在NBA组建球队是不折不扣的资本游戏,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专业人士,涉及到社会运作的方方面面。

  甘国阳当初在波特兰开拓者就亲眼见证了这支曾经大家庭一样简单、质朴的球队,如何一步步被资本侵蚀,成为一个冰冷运转的大规模文体娱乐公司。

  当然,甘国阳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他一手将波特兰开拓者喂养成了美国职业体坛最成功的球队,和最吸金的资本怪兽。

  现在想要组建并运转一支球队,你没有个十几亿美元,没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和社会关系,是根本玩不转的。

  钱对甘国阳而言不是问题,他自己有钱,而且如果要组财团的话,愿意投资的人能从波特兰排到洛杉矶。

  关键的问题还是人,组建球队需要专业人才,现在一支NBA球队的构成太庞杂了,球队分工也非常细。

  甘国阳想到当初帕特莱利组建迈阿密热火时,不断地从波特兰挖人,肯定也是苦于缺少专业人才的缘故。

  “老子要是建了个球队,就要从热火那儿挖人,让莱利也尝尝被人挖墙脚的滋味。”甘国阳已经开始想着怎么报复莱利了。

  至于建队的其它细节问题,管它呢,车到山前必有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只要去做,去谈,肯定会有解决办法的。

  甘国阳有一个很好的特质,想得少做得多,遇到问题后,第一时间想办法,第二时间就去解决。

  而不是第一时间想办法,然后犹犹豫豫,磨磨唧唧,非要想个完美、通透的结果出来再行动。

  想好挖莱利墙角后,甘国阳就立马从悉尼打长途电话回美国,联系曾经的开拓者总经理,后来迈阿密热火的人事总监斯图茵曼。

  茵曼被莱利挖走后,一直工作到1995赛季,在莱利率领热火成功夺冠后,茵曼功成身退,从热火的岗位上退了下来。

  他回了波特兰,回到了奥斯威戈湖,在那里的一所高中当助理教练,帮助培养高中篮球运动员,来消磨自己的晚年生活。

  虽然离开了热火,但现在热火管理层很多高管,都是当年茵曼做人事总监时提拔上来的,茵曼是他们的老领导。

  波特兰此时正是早上五点多,茵曼刚醒来正要起床,一个电话打过来,差点心脏病犯了。

  茵曼以为是社区或者学校有什么急事,一接电话,竟然是阿甘?!这家伙怎么打电话来了?

  “哦天呐,桑尼,是你?怎么了,你想来奥斯威戈湖中学做教练吗?欢迎你。”

  “算了吧,我不适合教高中生打篮球,我会疯的。斯图,最近怎么样?身体还好吗?”

  两人寒暄问候了一番,茵曼年纪大了,老朋友打电话过来,唠叨了好一会儿。

  当年虽然“背叛”了开拓者去了热火,但茵曼在内心深处一直都希望甘国阳能好,能成为最伟大的球员。

  后来他亲眼见证了甘国阳登上历史之巅,成为当之无愧的历史第一,他内心感到满足而平静,所以甘愿在一个高中从事篮球教育工作。

  叙了一会儿旧,茵曼问到甘国阳打电话过来是为了什么,甘国阳这才直入正题,问茵曼,有没有什么球队管理方面的人才可以推荐。

  “如果他正在NBA工作,尤其是在迈阿密热火工作,就再好不过了。”

  茵曼已经74岁,但他耳朵还是很敏锐,马上就听出甘国阳话里的意思。

  “怎么,桑尼,你想组建新球队?”

  “有这个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甘国阳本来只是问茵曼热火的人力资源,但话说到这儿了,和茵曼全面请教一下未尝不可。

  1970年波特兰开拓者创立的时候,茵曼正是球队创始人之一,他当过球探,做过教练,最后成为总经理。

  对于一支球队如何组建、成型、经营发展,他有着不可替代的经验和体会。

  一听甘国阳有这类想法,茵曼立刻来了精神,起床开始和甘国阳聊了起来。

  1970年距今已经过去30年了,NBA的形态已发生重大变化,但一些基本的东西是没有变的。

  茵曼提出几个宝贵的建议,首先,一定要找一个可靠的财务工作者,负责所有资金的使用与核算。

  其次,要有一个精通体育界法律的法律工作团队,处理相关法律事务。

  第三,在当地要找政界的人物做后台背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很多工作才能畅通无阻。

  总之,篮球不篮球的先不谈,政法财这三根基础柱子一定要打牢靠。

  “你准备在哪个城市建球队?”说了半天,茵曼问到这个重点问题。

  “拉斯维加斯。”甘国阳实话实说。

  “什么?我的老天,我之前的话算白说了。拉斯维加斯?还是等大卫斯特恩死了再说吧,他不可能让NBA球队建立在赌城的。”

  “是么…那斯图,你认识什么可靠的杀手吗?”甘国阳不愧是行动派,已经打听上杀手了。

  茵曼让甘国阳别开玩笑,两人在电话里又沟通了一会儿,最后茵曼说:“不管怎么样,我都相信你的能力。桑尼,选择你依旧是我一生中最重要,最了不起的决定。直到今天,我还在回味那一刻,真的。”

  挂掉电话后,甘国阳意识到,真想建一支球队,还有太多事要做,太多路要走了。

  结束和茵曼的交谈后,甘国阳又把注意力放到了和法国队的半决赛上。

  因为小组赛交过手,所以甘国阳对这支平民法国队没有任何的轻视。

  比赛前一天,中国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蒋兴权要求全队要增强一对一盯人防守,不能太依赖联防。

  甘国阳表示同意,法国队的三分非常犀利,而且三分投射点很分散,用联防容易被对手奇兵惩罚。

  一对一盯人,在重要的比赛里能激发球员强烈的斗志和求胜欲望,一个冠军级别的球队,一定要有一对一盯人防守的勇气。

  9月30号,半决赛正式开打。

  上午,美国对阵立陶宛,结果比赛过程就令人大跌眼镜。

  虽然美国队一直保持领先,但始终没有拉开比分差距,立陶宛一直紧追不舍。

  从比赛场面上看,立陶宛丝毫不落下风,美国队完全没有打出梦之队的感觉来。

  到了比赛的最后时刻,立陶宛更是一路将比分迫近,甚至追到了只差1分!

  在防守中,阿隆佐莫宁因为五次犯规被罚下场,且贾斯科维休斯站上罚球线,两罚全中,立陶宛反超了!

  80:79,立陶宛反超了美国队,美国人已经嗅到了失败的气息。

  随后卡特突破造犯规成功,把立陶宛的内线也给罚了下去。

  卡特两罚一中,双方80:80平手,美国队抢篮板失败,争球。

  球权最后还是给到立陶宛,立陶宛射手拉穆纳斯希什考斯卡斯三分出手,又造成了美国队的犯规,三次罚球!

  这下情况糟糕了,梦之队已经闻到了死神镰刀上的血腥味。

  但幸运的是,希什考斯卡斯关键时刻手软了,三次罚球只命中一球。

  这时候还是卡特站了出来,左侧突破后抛投,两分命中,美国队重新反超比分。

  两次进攻球都给到了卡特,因为美国队除了卡特之外,竟没有一个关键时刻突破、投篮足够全面和出色的持球手了。

  要知道,要论这两项能力,卡特在NBA一众球星中也只是中等偏上而已,此刻他挑起了美国得分的大梁。

  实在是没人了,这时候把球交给佩顿、基德,立陶宛来个联防,他们就抓瞎了,根本投不进的。

  美国队重新取得了1分的领先优势,接着贾斯科维休斯又犯了对阵中国队时一样的错误。

  凯文加内特空中拦截他的传球成功,贾斯科维休斯在后面争抢时推了一把,被裁判吹了犯规。

  加内特激动的坐在地上怒吼捶地,关键的防守,更关键的是,他要罚球了。

  结果,两罚不中…

  场边里克卡莱尔心脏病都看出来了,怎么能两罚不中呢?

  好在麦克戴斯抢到前场篮板,补篮得手。

  可是在争抢篮板的过程中,麦克戴斯几乎要将对手扭打掀翻了,结果裁判愣是没动静。

  而刚刚贾斯科维休斯只是轻轻摸了加内特一下,就送了加内特两个罚球,很显然今晚的裁判也不想梦之队输。

  随后美国队又接连犯错,防守中被贾斯科维休斯轻松突入篮下上篮得手,防守沟通一塌糊涂,佩顿莫名其妙到了三秒区篮下,挡住了麦克戴斯协防的通路。

  另一侧凯文加内特也来不及补,导致贾斯科维休斯在关键时刻,进入篮下一打三还成功了。

  卡莱尔直摇头,心想关键时刻这样的细节错误,面对阿甘会被打成什么怂样?

  随后在争球中,美国队还犯规了,85:83领先立陶宛两分,还有5秒,立陶宛有机会绝杀。

  可惜,贾斯科维休斯最后的转身三分出手遭到了贾森基德的严密防守,连篮筐都没有碰到。

  虽然贾斯科维休斯和裁判抱怨说犯规了,但裁判摇了摇头,比赛结束了,美国队赢了。

  立陶宛失去了绝杀美国队,让梦之队不败神话破灭的机会,他们距离这个目标真的很近了。

  美国队在庆祝欢呼,但里克卡莱尔的笑容中多了一分担忧,他望向看台,发现中国队已经离开,他们马上要进行下一场半决赛了。

  中国vs法国,真希望法国能赢啊。

  另一边,中国队离开看台前往更衣室,为下一场半决赛做准备。

  有记者跟着甘国阳,问怎么看美国队这场差点输给立陶宛。

  甘国阳很含蓄地说:“很激烈的比赛,立陶宛是一支强队,梦之队显然更好,他们赢了。”

  “但只赢了两分。”

  “两分也是赢啊。”

  不过甘国阳在心里却想,这支梦之队,真是土鸡瓦狗耳。

  请:m.llskw.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