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612章 你就说义不义吧

熊猫书库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点这里听书

  实际上从槟城搞走的晶圆厂,理论上就是巴统严厉封禁的产品。

  巴黎统筹委员会是从五十年代开始对苏系国家禁运的贸易封锁组织,过了几年才把内地加进封锁名单,然后迅速上升到封禁品类比大毛二毛都多。

  可能内地太生机勃勃了吧。

  HK也恰恰就是顺着这种封锁,才加倍的繁荣重要,大批量的做不到,总能细细摸摸的搞点。

  至于内地那几个港口,就算做大做强,没有被纳入国际航运联盟的垄断就没有船舶来停靠装卸,只能充当人家指定枢纽港下的喂给港。

  所以本来让卫东就算是花旗公司股东,要把这些货送到内地,也需要先打报告申请,这是突破禁运的逆天之举。

  如果被发现,或者未来这家厂开始投产,出现在AMD、苹果公司这类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的财报表上,很可能被重罚。

  但现在是资本家自己在唯利是图,他们找到条理由,这是七三年开建的老厂,已经不是最尖端的设备,所以转移到内地建厂并不在封禁名录上。

  至于股东拿到后再做什么改进提升,那都是另一码事了。

  更主要是从七十年代末开始,欧美国家陆续建交,内地已经引进了一大批军民两用军事技术和装备。

  巴统先后放宽各种技术产品出口审批程序。

  就在去年又决定对内地实行自由出口,出口审批权下放给各成员国,不再逐项报批,对华出口管制极为宽松。

  让卫东就恰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钻了空子,他知道这是个很大的空子。

  这几年耗费多少亿进口那么多车,真不如花在刀刃上进口这,起码能在八十年代拉平芯片制造水平。

  哪怕后面再关闭,哪怕是培养保留相关技术人才,也能让差距点从这个时候开始算,战略意义就完全两样了。

  这才是他有点上头,无论如何都要把东西搞回去的最大原因。

  漫不说三四十年后的芯片封锁,就算他现在的电脑生意,也不可能永远被别人捏着只能用6502吧,那才是十多年前的芯片,十几美元一个的芯片,能好到哪里去?

  现在把这个搞回去,捏把捏把的能产286,那就完美匹配八十年代,要是能悄悄突破386,连整个九十年代都勉强够用。

  所以跟着专家参观了封装厂,让卫东心里只有嚎叫,搞回去,一定要搞回去!

  如果不搞封装厂,晶圆片做出来,也要送到这里组装成型,最后还不是被人卡了脖子。

  当然,最难的搞定的晶圆片已经能做了,锡州厂也有一定的封装能力,拼了命估计未来也能赶上。

  但都不如这现成的娃,捡回去就能孝顺啊。

  专家评估确实是如果要匹配新的晶圆厂,这里也要投资两千万美元左右改善升级。

  林望复对这边更在行,他一直设想在自己的声卡芯片里,增加一组脉冲编码调制来形成PCM回路,把原始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脉冲信号,让电子音很重的声卡,真正朝着音质逼真的方向靠。

  这是新坡加那边的电子产业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之前只能想想而已。

  但这家封装厂升级后,就能定制他要求的这种芯片。

  现在肯定百般推荐升级,他甚至可以驻厂当一线工程师陪着把这种芯片搞出来,就能让声卡领先全世界!

  当然这话是下来给让卫东说的,只有发哥在边上尽力听得一知半解。

  好在他演技精湛,居然能让眼神不那么空洞空白。

  林望复吃惊的是让老板的目光也不空白:“我知道你的意思,如果这玩意儿研究出来,肯定就发大财了,但就像我给发哥表达的意思,如果你只是个新坡加小老板,做成这么牛逼的东西也保不住,得跟大公司合作,可史蒂夫这个人,嘿嘿,如果你告诉他的只是个想法,他有的是牛逼人物能给你做出来,还做得比你好,所以只有你自己先做出个东西,有专利了再跟他谈,才能保证把你当个人。”

  这是让卫东做PPT得到的经验,老黄他们做的那个基础版再差,那也占住了专利位。

  殊不知这就是几十年后林望复输到吐血的脚本。

  是林望复先做出MP3播放器,史蒂夫在某个电子展上看到,触发灵感要求技术授权或者合作投资,被林望复拒绝后开始了十来年的大战,最后财大气粗的苹果败诉赔钱时,林望复已经基本被拖垮了。

  史蒂夫对天才很宽容,但如果是不跟他走的天才,那就绝对会当成死对头痛下杀手。

  所以现在二十多岁的林望复哦哦哦:“那我悄悄滴,把这个芯片藏在一堆其他方案里面找他们打样做测试。”

  让卫东看眼听得完全不懂,但表情依旧津津有味的发哥,调侃他:“有兴趣吗,跟我俩的声卡公司入股,包你赚钱。”

  发哥说好:“不过我只有一千万港币,还准备在你隔壁买套房做邻居呢。”

  让卫东纠结了下,这尼玛现在HK买房也是好投资,刚开始涨呢,起码到97前绝对能大涨一波。

  错过了还是很现实的。

  就算声卡公司赚到钱,以后也要花很多钱才能买到房。

  挠挠头:“行吧,买房也不耽误你,拿你二十年后的代言费预支两千万港币,投资进这个声卡公司。”

  发哥那随时都能演得天衣无缝的眼神终于错乱了下:“用我二十年后的钱来投资?”

  让卫东轻描淡写的点头:“算算看最后那几年你要免费给我们做代言哦。”

  直接把发哥惊呆。

  他跟让卫东当初签了三十年的洗发水代言合同。

  从五十万港币一年开始,每年加十万港币,一直到三十年后就是三百四十万一年。

  倒扣最后五六年的代言费预支到现在。

  且不说那时候的通货膨胀,两千万值多少。

  如果稳稳当当发展下去,就算不做这些投资,两千万港币对六十岁的发哥有什么意义?

  远不如现在的两千万投资几乎是个天文数字的差距。

  已经可以恩比义父了。

  林望复也心算出来这是个近乎白送的股份,瞪大眼在拼命思考到底是什么用意。

  让卫东解释给大股东听:“你这声卡还好说,跟着苹果电脑卖,估计问题不大,音箱呢,如果发哥是股东,他自己的公司,你得一直做广告宣传吧,这音箱就卖得多咯,我们要朝着全世界狂卖。”

  林望复也反应过来,声卡作为电子配件可能不那么需要品牌代言人,这音箱捆绑个顶流代言人那就千值万值。

  连忙笑着点头:“那要一定要把发哥推动成为世界巨星!起码是华人圈的世界巨星!”

  发哥坐正抱拳:“我闯荡影视圈十余年,一直对各路人士都小心防范,因为我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一步错就一生错,从去年跟皮特合作,就清楚他的坦荡为人,这次更是给足了诚意帮到我,以后我们就是共同打拼的伙伴,如有拆迁,万死不辞。”

  他港普发音勉强,却尽量带足了诚恳之意,可能是知道自己再怎么正儿八经都容易像演的,才故意带了点戏文的戏谑语气。

  把让卫东笑得打跌:“是是是,拆迁的时候包你发达,就这么说定了,回HK就签协议打款,麻烦老林也按我那个方式处理,两个一千万港币分别在两家公司,我们就把发哥牢牢拴在船上了。”

  林望复也笑得乐不可支,其实转过这个弯就能发现奥妙点,是让卫东帮发哥掏钱,却给创新电脑签下个终生代言,只要发哥一直红,他的名声口碑不倒,创新未来所有产品,尤其是他钟爱的各种跟音乐相关产品,都能天然出名。

  这钱还不滚滚来?

  发哥也笑,马上演出一副大老板的姿态指示研发专家:“你要尽快推出这个产品,我马上就能朝着所有人推广…”

  明明是好普通的游客穿着,他演来就是有亿万富豪的那种气势。

  让卫东连忙跟林望复鼓掌说这就是第一次股东大会了。

  林望复形容有点像桃园三结义啊。

  让卫东欢迎他们有空都到沪海、江州去看看,介绍更多弟兄给他们认识:“我的根子还是在内地,所以海外就拜托两位了,老林的产品要卖向全世界,只是个时间问题,我估计明年就行,发哥是不是想要去好莱坞当世界巨星,取决于你,我肯定可以提供协助,但现在估计不是时候。”

  发哥才问为什么,看他眼神也不是多急切,主要是不太相信。

  他现在算个毛。

  《沪海滩》的时候才是个TVB拿工资的小演员,众所周知的薪水单薄,就算刚刚靠《英雄本色》翻红,在HK也只是红极一时,还没赚到钱,更别提电影艺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了。

  他自己都没想过这么多。

  让卫东却很清楚,刷剧、刷视频才是保安值班时候的主要消遣,关于发哥的电影他都看过,更看过很多关于他的电影解说,反而对他的情感生活八卦不是很了解。

  “你现在到海外能演什么,还不是按照外国人主导的地位来要你演些他们想象的华人,不是这样的,要么演出漂亮的古装武打片,演出华人文化的味道,要么就是真正按照你的戏路来演,所以现在是我跟老林要努力,努力掌握华人话语权,等我们真正能要求好莱坞的电影必须听我们的,才是你尽情发挥的时候,现在不过是你锤炼演技的时候。”

  结果这番话,没把发哥撩到,反而把林望复听得气血上涌,作为大马出生的华裔,又在新坡加长大读书生活,他的感受就太深了:“好的!我一定跟着皮特朝这种地位奋斗!”

  还抓了三人的手迭到一起…

  毛儿就靠在咖啡馆的角落远远看着,心头只觉得嘿嘿,大哥又诳到小弟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