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521章 为的就是插队

熊猫书库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点这里听书

第521章为的就是插队  主要是这交通艇、执法艇的体验也不好。

  坐在低矮的艇身座舱里,疾驰中碧波荡漾打得水花四溅。

  自然也就颠簸不已。

  虽然穿着救生衣,让卫东抱紧娃还是觉得危险系数有点高,再三让港商提醒驾驶员慢点,不急。

  这又是孕妇,又是娃,还有狗跟猴子,翻船都不好救。

  所以听秦羽烨说了就暗暗下定决心要搞一条飞艇。

  然后又幸亏这条小汽艇又没快到飞驰而过。

  就在驾驶舱的艇长已经回头说前面就是县城和夔门景区时,从未来游览过的让卫东忽然注意到江边这座夔州古城。

  好雄伟!

  长长的沿着江边。

  之前他仅仅是坐货轮送钛锭的时候经过这里,从未注意看到岸边景色。

  或者说那时一门心思想的都是赚钱,哪有精力观察路边花草。

  现在也依旧是跟商州类似的那种破破烂烂。

  但哪怕这样都遮不住沿江一排高低错落的残缺城墙,两三座朝着江岸边的城门楼。

  动物园不是搞了个模拟城门楼的汽车进出大门么。

  人家这是真的。

  但让卫东不用启动脑海记忆,光是看看现场,就知道这排城墙到城门楼都肯定在大坝蓄水后要被淹。

  太靠近江边了。

  甚至想起来这座县城最后是被放弃了,直接到附近另寻地块重建了整座规模!

  这在整个三峡移民中都是独此一家。

  大多如商州、鬼城这些都是把沿江地区搬迁到高处即可。

  也许这里距离三峡口太近,水面上升太多,更因为城区背后山体退无可退,只好另觅他处。

  换别人知晓这个“天眼信息”,可能想的都是怎么提前布局,能搞定一座县城的建设规模那得是多少方的工程。

  皮带哥那些施工量,可能在这种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

  让卫东却想的是怎么尽可能把这片古迹满满的城区保留下来,发展成能够联动赚钱的规模化旅游资源。

  毕竟就在后世著名的网红超级直辖市附近,每到五一国庆的黄金周,都会听说江州那些冠绝全国的游客数量,却没赚多少钱的段子。

  税务部门就很清楚,就是没有持续吸引游客消费的规模化。

  全国游客都是特种兵式的过来网红打卡,住一晚吃顿火锅小面,咔咔拍照之后就走了。

  所以很难形成桂林、丽江、大理、琼海那种深度游的消费习惯。

  这里不具备江州那种交通发达便利,就更得有深度游的内容。

  顺着这点脑筋转动,飞驰的快艇已经停靠在夔门景区的小码头。

  说起来“自驾艇”是真方便。

  夔州县城在夔门景区上游一两公里。

  坐客轮抵达还得辗转。

  历史上就是因为夔门足够险峻,才有这个县城作为兵营驻地然后逐渐发展起来。

  南宋的时候据说官银收入的一半,都得通过这个带着支流汇集的峡口经过。

  于是十元券上的夔门如长江门板似的,反过来倒刺般狠狠卡住进出川咽喉。

  无论是蒙古铁骑南下,还是抗日战争,这里都起到了很重要的军事作用。

  所以古时县城的建立就是为了够险够陡峭,既能攻击江面过船,又能防守不让人抢夺。

  等到水面上涨,当然不得不搬迁了。

  而景区就像沙漏之泪的一滴半岛在支流交汇点,上面有座白帝庙,就是传说托孤之地。

  要跨过支流对岸才是锁住夔门的要塞口,顺着要塞背后的山脊爬十公里到整座三峡的最高点。

  现在就能越过收费的半岛景区,直接抵达要塞这边,姑娘们早就忘了船身颠簸,全都哇…

  哪怕这景色还没上十元券,右边是垂直的方墩“门板”,左边是金字塔般被垂直切下的陡峭高耸。

  长江在这里乖乖的被挤成蜿蜒河沟。

  怪不得从古至今都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听让卫东说要修条步行道去那山巅,别说姑娘们,连开艇的水手、艇长都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

  会有人去吗?

  就来商州的游客已经不多了,还要到下辖这个县城,再到夔门,就在船上这么看看不就够了,还要爬上去?

  吃多了撑的吗?

  让卫东当然知道三四十年后吃太饱的人不要太多。

  关键是:“你们要相信这点,如果我们在砖儿台上面做广告,展现出这个壮丽美妙的景色,十亿人民都知道了这个地方,你们说会不会能筛选出更多人来?”

  这就像后世的网红经济。

  如果这里够出名,又能够提前三四十年就开始宣传成根深蒂固的超级景点。

  就像国内后来最著名的西湖美、桂林秀、华山险,归来不看黄山、泰山挑山工,这些标签全都是从七八十年就开始深深打进脑海里。

  让卫东想把三峡也塞进这个行列中。

  当然难度就是目前还没啥可看。

  登上要塞这边,也属于景区的一部分角落,就一座几十米宽的城墙和锁江铁链的遗迹。

  其他啥都没有。

  几位姑娘从兴奋到平淡的转了转,脸上都写着“就这”?

  卓玛还好奇的拿小脑袋去比了比那拴铁链的锈迹大柱。

  狗子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冲进后面的茂密山野。

  让卫东和等在小码头的两位本地员工,还有他们联系上的景区管理者寒暄几句,出示自己在商州签下的旅游总公司承包协议,还有开发旅游项目的权限:“不是跟你们抢生意,是帮你们增加生意。”

  就站在那个铁柱城墙比划远处的山巅:“我们来修条步行小路,可以艰难的爬到那里去,免费的,但要爬这条路肯定就得从景区买票进来。”

  这的确是凭空给景区增加游览项目,当然满脸堆笑的说好。

  让卫东也解释:“但肯定有很多人不愿费这么大劲爬山,所以我们还要投资修建一条登山缆车道,花点钱坐上去,我们投资收的就是这个费用,你们就只管收门票,这缆车能吸引越多人,门票自然就卖得越多。”

  这个道理很简单,那也没问题。

  协议就这么签下来。

  董雪晴马上拿出打印好的合同协议,针对一些调整交流修改完成。

  让卫东也就仅仅是站在这个峡口,见到员工找来的采药人才知道他们从来都不是从这边过去的。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