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254章 天魔之道,顺乎人性

熊猫书库    青仙问道
🔊点这里听书

  第254章天魔之道,顺乎人性(第2更)

  霍景好说岁说,祸水东引到玉亲王那里去。

  这些豪绅勋贵见霍景油盐不进,也奈何不得。因为霍景是北直隶人啊,

  想威胁也没地方去。

  玉亲王还在京师监国呢,大家想来个奉天靖难,都找不到机会。

  不过霍景说的话也没错,只要熬到玉亲王上位,天下又是朗朗乾坤了。

  黑暗时代,总归是要先熬过去才行。

  众多豪绅勋贵开始私下串联。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还真让他们想出对策来。

  徐青整个正月里,都在忙活废奴的事。

  至于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反倒是很简单,一纸政令下来,直接从法理上,废除了官绅的特权。

  问题是,执行这条政令的,还是官绅的人!

  就算派复社的人去执行也不会有区别,因为复社许多成员也是既得利益者,又或者是候补利益群体。

  所以无解。

  反正这事先让他们认了再说。

  比起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废奴才是重点。

  不过令徐青感到意外的事,废奴的事,竟然进展得十分顺利。

  按理说阻力会很大。

  徐青心中其中必有蹊跷。

  他先是派人明察暗访,很快得到结果,随即找来谢泉商议。

  谢泉看了结果之后,不得不承认,这些豪绅在坏事的能力上,个顶个都是一把好手。

  奴籍确实是废了。

  关键是人家又换了个花样。

  这个新花样叫做「包身工」

  豪绅们,找了原本家奴里的头目,在头目牵头下,在原本的家奴,挑选一批年轻力壮的人,签订一定时限的包身契约。

  签了之后,这些头目可以得到一笔包身费。

  至于这些包身工签订契约之后,便只能在契约时间内的主家效力。

  做工期间,更是不能回家。

  但也可以不签,不签反正没有奴籍的情况下,跟主家是没关系了,所以饿死也活该。

  而且这些家奴头目还能藉此发财,更有动力促成此事。

  他们不但和原本的主家合作,还跟江宁府丶应天府的大工坊合作。

  工坊最怕的就是熟练工人流失,有了这种包身契的约束,自然便利多多。

  因为包身契约定了时限,所以在用工的时限里,肯定是拼命压榨的。

  这和租用牛马一个道理,自己养的牛马,用起来会爱惜,若是租的,在没有强力约束下,可不是使命用。

  如徐青前世时,俗语说得好,不是自己的车,肯定站起来死命证。

  谢泉都看笑了,这些人真的狠。

  其实原本的家奴,干活反而容易偷奸耍滑,虽然没工钱,却也没有现在如此劳累。

  关键是,这些豪绅勋贵还趁机会将一大批老弱病残的家奴甩出去,等于减轻包袱。

  这些老弱病残,绝大部分有年轻力壮的家人。

  因此哪怕为了家人有口饭吃,也不得不去签包身契。

  如果不签,那可真是要让一家人都饿死了。

  因为作为家奴,肯定是没有土地的。

  失地的百姓,哪怕有自由身,也不得不当牛做马的工作,人身依附一样非常严重。

  关键是,此事不正是保守派的豪绅勋贵在干,徐青魔下这些转变为工坊主的豪绅勋贵,一样非常支持。

  这叫利益捆绑。

  徐青是此道高手,显然如今的豪绅勋贵算是学会了。

  回旋镖啊!

  谢泉深知此举的危害,甚至会让徐青和朝廷失去民心。

  他断言道:「徐学士,当务之急,应该趁着事态还不太严重,明文禁止废除包身契,并重新调整废奴政策。」

  他心里清楚,此举也不是好事。

  朝令夕改啊。

  徐青笑了笑:「先生勿忧,多大点事儿。」

  谢泉神情一松:「原来公明你是早有对策了?

  到底是徐公明,智计百出。

  徐青:「也不是早有对策。毕竟废奴这麽大的事,如果没有相应的钱粮准备,那就等于生而不养。废奴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将人口从豪绅勋贵那里抢出来,现在大家走投无路,才不得不选择当包身工,可是如果有其他出路呢?」

  徐青并未提前预料到豪绅们的应对之策,不过他确实早有准备。

  那就是修路!

  无论何时何地,以工代赈,搞大基建,都是吸收劳动人口的好主意。

  而且有水泥工坊,不止可以修路,还可以修房屋,修水库丶河堤·

  总归是用途繁多。

  不过徐青最后才是图穷匕见。

  有了路,往后平叛岂不是容易许多。

  西南三省为何难以平定,为何中原之地,很容易就能平乱,关键就在于「路」。

  昔年秦国大修直道,机动力冠盖六国,也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原因之一。

  因为南直隶先前清田成功,所以官府有各地的田土黄册,有了黄册,那麽修路的事自然容易很多。

  徐青直接拿出细节和谢泉商讨起来。

  修路对豪绅勋贵也是好事。

  关键是如何统一标准,并且谢泉不得不佩服徐青的天才想法,居然想出招标这个主意。

  豪绅勋贵可以通过投标来获得修路的资格,然后在一定时限内,路权归豪绅勋贵所有。

  如果本地没有豪绅勋贵愿意参与,那就官府自己出钱修路。

  当然,现在是商议阶段,具体如何实施,需要由内阁和司礼监决定。

  应天府,临时内阁。

  徐青还特意请来了下野的梁阁老。

  梁阁老致仕回来,听说徐青复活,一下子垂死病中惊坐起,近来更是红光满面。

  霍景看到老梁,自然哪里看都不顺眼。

  另外,司礼监的陈忠也在其中。

  他主要是代表司礼监的意见,

  徐青说了大概的事。

  霍景本来听到包身工的事,还暗自窃喜,总算让徐青吃了。

  没想到徐青还有对策。

  不过他听到后面,还颇有惊喜。

  因为徐青打算拿出九成的投标权,给大家一起瓜分。

  这玩意转手卖出去,直接造就出一个穷地方的州府首富都有可能。

  霍景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

  他在督察院干了那麽多年,收到的炭敬丶冰敬不少,可是顶多祭牙缝,

  咋可能发财。

  他现在完全看不起那些狗屁保守派豪绅勋贵了。

  每次请他们督察院的清流冲锋陷阵时,出手才那麽点东西。

  瞧瞧人家徐六首,不愧是当世圣贤,出手便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

  「徐公明赛过我亲爷爷!」饶是以霍景刚正不阿的节操,此时此刻,内心里也不禁为徐青唱赞歌。

  当然,这也是作为内阁首辅的福利,

  霍景唯一不爽的是,为什麽老梁这个刚下野的首辅也有?

  但霍景转念一想,谁都有下台的时候,

  这麽看,徐公明真是亮人。

  霍景又想到,他要是不支持此事,估计徐青当场就要让他滚出内阁!

  如此仁善之政,傻子才不支持。

  霍景做首辅,那是为了天下苍生谋福证,

  可以说,只要是仁善之政,虽千万人吾往矣!

  他现在颇有殉道者的觉悟。

  陈忠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看看人家徐六首,才是真正的高人。

  陈忠来这江南繁华之地,正愁入了金山,找不到捞钱的机会。

  毕竟皇爷在旁边看着呢。

  他吃相不能太难看。

  可是太监捞钱的手段,本来就粗糙,不搞得天怒人怨不可能。

  到底是徐六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帮大家捞了钱,还不会惹出民怨来。

  大事开小会,如今南直隶的巨头们达成一致意见,剩下的自然是拿去给皇帝瞧,只要皇帝一点头,大家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捞钱了。

  当然,卖招标权的事,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此等小事,没必要拿来搅扰皇帝的清修。

  天大地大,还有比陛下修仙的事更大?

  应天府行宫一一延年宫。

  老皇帝看了徐青带来的奏疏,不禁点头道:,「这些混帐东西,尽会坏事,还是你小子办事让人放心,就照奏疏里这般做吧。」

  「遵旨。」

  老皇帝接续道:「不过这些路权暂时让豪绅勋贵拥有,会不会有什麽隐患?」

  徐青:「确实是一件大隐患。」

  老皇帝:「你有什麽解决办法?」

  徐青:「臣觉得,天下的道路,犹如人的血管,只要血管存在,一旦生病,照方抓药,自然能药到病除。」

  老皇帝满意地点头,挥手道:「去吧。」

  其实修路,会让朝廷大军更容易平叛,有脑子的豪绅勋贵都看得出,问题是,路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好处太多了。

  最简单就是,对别家的货物加收路费,自己家的不收费,直接从源头上垄断本地赚钱的生意·..·

  这种东西,你不争取,别人就争取了,然后搞死你家。

  毕竟豪绅勋贵也不是铁板一块,内部斗争一样不比朝堂少。

  大佬们商议之后,皇帝首肯,新政策很快发布出去。

  说白了,之前朝廷没管私下修路的事,现在明文规定,豪绅们私下里想修路都不好。

  一来这些路未必都在自家的田土上,二来朝廷管不了你建设,搞破坏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到时候,你路修好了,直接给你砸了,哭都没地方去。

  而且朝廷在南直隶清田成功,能从整个大局布局,只要配合朝廷修路,

  届时自然是金山银海。

  这是发财的好事。

  除此之外,徐青在大明报等报纸上对包身工制度大肆批评,然后提了修路丶修河堤丶水库等需要大量工役的事。

  这些都是造福乡里,又能挣钱养活一家子的好事。

  报纸的话,都很直白,小民看不懂报纸,一个村总有识字的,到时候念给大家听也一样,何况徐青也有组织绣衣卫的说书人到乡下宣传。

  这些人有绣衣卫的腰牌,一般人是不敢拦的。

  真有不要命的,自然有绣衣卫和内厂的屠刀来,

  因为陈忠在里面有很大好处,所以对如今南直隶的绣衣卫丶内厂缇骑都严令要好好配合此事。

  这压力一上来,下面的人也不敢随意糊弄。

  要说效果特别好,那肯定没有,但至少能达到一个基础效果。

  这也足够了。

  而且这次招标的消息一传出,谣言就满天飞。

  有关系的自然是各自找门路,没关系的,也努力想办法,争取喝点汤。

  要是汤都喝不着,活该受穷。

  但这次的黑幕,也超乎众多豪绅勋贵想像。

  徐青虽然特意留了一成投标权,说是要给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实际上,

  规则是徐青定的。

  随即徐青用了这一成利益,搞了次江宁府豪绅特殊培训课。

  通过培训,才有机会获得特殊优待。

  说白了,就是进行内部整风。

  一场肃反下来,不合格的豪绅自然就掉队了,一些原本靠后的豪绅,获得进步的机会。

  说到底,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搞斗争,别人怎麽上位。

  别人不能上位,岂不是让大家都失去前进的动力?

  万世一系,本身就是逆反人性的事。

  徐天魔,哦不··徐六首无非是顺应人性而已。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