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531、改变跟脚、此山查无此人

熊猫书库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点这里听书

  一道紫金色泽的霞光自你体内迸发,刹那间笼罩整个庭院。

  所照之处,草木尽数枯萎凋零,连泥土都泛起诡异的紫金纹路。

  此光能灼人心脉神魂,中招之人难免会心火反噬,神魂燃烧难以扑灭。

  而且,此类法术乃是属于天劫一种,任何防御法术在其面前都形同虚设,必须要硬抗过去。

  若是修为比你底下的修士,几乎就是灭杀式打压。

  当年天角蚁一旦成年,除开它一身搬山镇岳的蛮力之外,比之其他真灵的神通,并没有多少优势,却靠着这“紫金光”闯出了赫赫威名。

  就算是大道金丹的修士也得谨慎防备。

  你缓缓收功,低头打量自己漆黑如墨的蚁躯。

  六足如玄铁浇筑,甲壳上隐约流转着紫金纹路,两根触须无意识地摆动着。

  这种非人的躯体带来的新奇感,让你不禁用前肢碰了碰自己的口器。

  第一次不当人,有些新鲜。

  你就算以第四重“玉皇望气术”去看,所见也是一头货真价实的真灵天角蚁。

  那《七宝妙相书》的玄妙远超想象,此刻的你从血脉到神魂,都已与真正的紫金天角蚁无异。

  冥冥之中,你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天道对不同种族的差别对待。

  作为真灵血脉,天地灵气竟如温顺的流水般萦绕周身,元气吞吐间带着天然的亲和。

  这种被天道眷顾的感觉,让你对“遁去其一”的玄机有了更深领悟——大道虽无情无亲,却总留一线生机,留一分有余。

  你默运《七宝妙相书》心法,漆黑蚁躯突然迸发出璀璨紫光。

  光芒如茧般将你包裹,甲壳寸寸消融,六足逐渐化形。

  待光华散尽时,庭中赫然立着一名赤裸青年。

  新生的躯体修长挺拔,肌肉线条如刀刻斧琢,黑发如瀑垂落肩头。

  最引人注目的是遍布全身的紫金纹路,在月光下流转着神秘光泽。你抬手抚过面庞——五官与你本相有三分相似,却更添几分英气。

  眉如剑锋斜飞入鬓,一双眼眸开阖间,似有紫光隐现。

  你本以为是蚁真人那副尊容,看来老蚁应该是这一窝蚂蚁之中最磕碜的。

  你心中有悟,这并非简单的幻化之术。

  此刻这具躯体,是真正兼具人族道体之利与天角蚁血脉之威的完美道身。

  你心中惊叹,也不知这《七宝妙相书》究竟是何人所创,竟有夺天地之造化之功。

  仿佛这世间,真的有多了一头真灵,天地也承认其存在。

  你再运其功,一团紫光之后,你原本的相貌出现,那股苍莽的气息已经完全消失不见。

  你看着自己的正常双手十指,握了握,脸上流露出满意神色。

  如今,你有了“紫金天角蚁”法身,有时候办事就省点了不少麻烦。

  若是这七种法身全部聚集,不知会是何种伟力。

  你继续修炼,直到天色渐明。

  这几日都是忙着修炼《七宝妙相书》都未有去藏书阁之中。

  你先是去往灵园,然后又是去藏书阁。

  修行本就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日积月累的功夫。

  很多修行者,有着天赋却下不得苦心,沉迷于凡间享乐,最后终究悔之晚矣。

  登高者,除开天赋异禀之外,都有坚定道心。

  进入熟悉的藏书阁,这是你两年内呆的最多的地方,只有一列书架没有浏览之外,已经全部通读。

  随着你修为提升,加上这六十万多份道藏的积累,你只需要神识一扫,几乎就知其精华,明悟于心。

  你刚踏入藏书阁的门槛,便看见一个圆润的身影在书架间来回踱步。

  那人一见你进来,顿时眼睛一亮,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来。

  “周师弟!可算把你盼来了!”杨尘那张圆脸上堆满笑容,一把拉住你的衣袖,“你要是再不来,我可要去小青峰堵你了。”

  你也笑着招呼道,“杨师兄,别来无恙。”

  “周师弟,随我来。”

  藏书阁内不能吵闹也不能随意谈话,自然也有为了提供方便准备的静室。

  你们走入静室内。

  杨尘有些笑意,“我是来告诉,周师弟一喜事。”

  你打趣道,“哦,莫非杨师兄,有了道侣,要大摆宴席。”

  “道侣?”杨尘瞬间脸垮下来,大为不耐道,“道侣有什么意思。和她们聊,一点话头都找不到,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哪里比得上师弟一分一毫,说话又好听,学识渊博,又善解人意。”

  你被他这番话说得哭笑不得,连忙道:“师兄还是快说正事吧。”

  他将从沈子墨听来的“天帝宝库”之事,娓娓道来。

  你不由惊讶,“想不到,这世间真有天帝宝库?”

  你和杨尘二人,之前讨论过此事。

  天帝宝库,乃是上古出土的遗迹之中最为关键的分水岭。

  你和杨尘持相同的观点,天帝宝库,乃是某个上古甚至更加古老的大修士藏宝所在。

  天帝宝库在方寸山的传承之中记载为“道业”,乃是此界开天辟地之时,和此方天地一同诞生之物。

  古籍中零星记载,那几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原来都是为了争夺这“道业”。

  得之者可掌一界权柄,直通仙界。

  不过凡间传闻却另有说法——相传上古时期天帝真身下界,却被凡人修士联手诛杀,导致此界天命断绝,飞升之路就此封闭。

  天帝宝库,就是天帝的真身所在。

  无论怎么说,这天帝宝库,很可能就是连通上古秘辛、重续飞升之路的关键所在。

  传闻之中,最珍贵的是这宝库还有一部“天帝内经”,乃是天帝修炼之法,功参造化之书,有着改天换地之能。

  就连你这般道心,也不由有所激动。

  这天帝宝库,看来不得不入了!

  杨尘似乎早就料到你会有这般反应。

  “周师兄,若是天地宝库之中也有藏书阁,若是能一观,或许天地的初始就在眼前。”

  你缓缓点头,却想到一点,此时能被杨尘所知,那么正道九门,甚至魔门,四大部洲中的强人岂会不知。

  杨尘看向你道,“周师弟,天地宝库已经被外道、魔门、正道、龙族,四方势力把控,甚至早就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三位无上大宗师,也会到场,强闯不得。”

  “我们要进其中,只有一条路,借着方寸山的名,正大光明进去。”

  话说到这里,你似乎明白杨尘之意。

  这位身材有些肥胖的青年,目光灼灼看向你,“周师兄,我一直相信你会是人之中龙。”

  “啊—”

  此话一出,看着杨尘激动的模样,你都怀疑这位师兄是不是自家祖父请上身了,“我孙有大道金丹之资”。

  杨尘一本正经道,“从我第一次见周师弟开始,我便觉得师弟绝不是池中之物。”

  “杨师兄,别试探了,我这没有灵丹,可以领。”

  杨尘一笑,“话我已经带到了,周师兄,要随方寸山一行去天地宝库,起码要在十八脉摘星会上,崭露头角。”

  他意味深长道,“或者,一鸣惊人。”

  杨尘告辞离去。

  你倒不认为杨尘真能看破你的修为。以你如今的境界,只要不动手,即便是大道金丹修士也难窥虚实。

  可转念一想,又不禁摇头苦笑——这一身“清新脱俗”、“鹤立鸡群“的气质,确实如黑夜明灯般难以遮掩。

  杨尘这家伙,眼光倒是毒辣得很。

  至于天帝宝库之事,即便没有杨尘提醒,你得知后也必定会前往。这等涉及天地本源、关乎飞升之路的旷世机缘,岂能错过?

  你继续在藏书阁内观看玉简,眼神渐深,看来想要继续低调修行,怕是不太可能了。

  三日之后,你依旧正常修行。

  不同的是,这一日你停歇了一年的修为终于突破了。

  在吕青鱼眼中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你终于“塑体后期”。

  进山三年,塑体后期,其实已经算慢了。

  年老得知后翻了一个白眼,“猪鼻子插大葱。”

  他又暗暗奇怪,“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此事不是景小子的性格。”

  再过四日!

  吕青鱼从其他峰脉打听的消息,据说那位瑶台仙子和尧夏剑子,不日似乎要离去了。

  聂青竹先前安排你接待瑶台仙子一行的事,看来是要落空了。

  你神色淡然,这本就在预料之中。

  倒是小青峰上下颇为不忿。那瑶台仙子与尧夏剑子几乎踏遍方寸山十八脉,却唯独“遗漏”了小青峰。

  这般刻意的疏忽,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倒不是这二人如此,应该是方寸山之人在其中“作梗”。

  小青峰在方寸山备受冷落,这早已是各脉心照不宣的事。连带着峰中弟子在外行走,也常遭人白眼。

  只从上次龙庭境界九人,被镇压在小青峰后山之后,就有些“明目张胆”。

  转眼又是三日过去。

  藏书阁的典籍也按部就班地翻阅着。估算着进度,约莫再有两个月就能将一层藏书尽数阅遍。

  你不禁抬头望向通往二层的阶梯。那里存放着方寸山本门的传承典籍,数量虽远远不及一层浩瀚,却也是方寸山底蕴所在。

  又过了三日。

  齐云峰!

  如一柄出鞘的利剑,孤绝地刺破苍穹。

  峰顶终年隐没在云雾之中,时而显露的峭壁上,垂挂着数十条碗口粗的寒铁锁链,在风中晃动,铮铮作响。

  这是齐云峰立峰以来便有的规矩,凡本门弟子登顶,皆不得御空而行,须以肉身顺着钢索,攀这千丈绝壁。

  那些被岁月磨得发亮的铁锁上,依稀可见历代弟子留下的斑驳痕迹。

  此峰弟子多是剑修,更兼锻体。

  故方寸山十八脉论剑演武之时,齐云峰弟子往往能力压群雄。

  此刻正有数道身影在锁链上腾挪飞跃,剑鸣声穿云裂石,惊起满山飞鸟。

  “这齐云峰的风景真是独特,在此地能俯瞰整个方寸山,却有一枝独秀的风采。”

  “尧夏剑子,此话乃是谬赞,方寸山十八脉,同气连枝,并无高低之分。”

  说话的是齐云峰的一位模样平常却给人沉稳之意的青年。

  他是齐云峰的大师兄,姬蘅。

  这位龙泉剑子尧夏闻言唇角微扬,却也没有再说。

  此地有着七八人作陪,都是分寸山的青年才俊。

  这些时日打交道下来,分寸山众人也是得知这位有些书卷气的剑子,说话的“含蓄”。

  在尧夏身边是的女子素白面纱随风轻扬,只露出一双秋水般的眸子,却也清新脱俗,让人难以忽视。

  但此刻这双明眸却罕见地失了焦距,此人自然是庄秀。

  能被正道九门,如此推崇,称之为瑶台仙子,自然待人接物,让人如沐春风,八面玲珑之人。

  此刻,却有些深思不属。

  尧夏倒是开口道,“庄仙子,还是再找那人”

  身后方寸山七八人听后,都是稍显无奈。

  其中,龙牙峰的首席弟子,是一位皮肤黝黑,颇有些田间庄稼汉子模样的男子开口道。

  “庄仙子,龙牙峰内,确实没有一名叫井浩仁之人。”

  齐云峰的大师兄姬蘅道,“齐云峰,也没有仙子所说之人,甚至只要是姓井之人,都打听一遍,未有此人。”

  “恕我直言,莫非那人故意慌报了名讳,或是本来他就不出自方寸山?”

  “不知,此人是仙子何人”

  庄秀心中也是奇怪,本以为在方寸山这些时日,以那位井道友的天资,不可能是无名之辈。

  却没想到,足足一个月,她先是暗自打听,也没有符合的人选。

  眼瞅着即将离开方寸山,她这才将消息透露,请方寸山各脉首席弟子帮忙探寻。

  结果却如出一辙,虽有同名者,却无一人与之相符。

  不过,此人施展的那一手纯真法力的罡煞,分明源自方寸山。

  再者,当年旱魃之事,亦与方寸山一位龙庭境界的长老息息相关。

  庄秀并未将事情和盘托出,仅提及了姓名与年纪,甚至连“清河郡”三字都未曾吐露。

  “这几日倒是有劳诸位了,这位井道友对我有救命之恩。”

  众人闻言皆惊。

  堂堂瑶台仙子,西昆仑当代圣女,竟曾被方寸山修士所救?各脉首席弟子面面相觑。

  庄秀难免失望,若是“天帝宝库”一行,有这位井道友相助,怕是又多了三分把握。

  毕竟,这位道友不仅修为高绝,更是处事机敏,更难的是,德行上更有君子之风。

  在各峰陪同之人中,龙首峰的大师兄袁书剑微微皱眉。

  当年在清河郡之内,负责筛选有灵根天赋弟子前往方寸山。

  因为顾及一位长老之命,故意疏忽了周家。

  而周家那位传闻之中的“四岁先天”,就这般和龙首峰失之交臂。

  袁书剑倒不认为,自己所做有什么不妥,为了龙首峰。

  一位龙庭境界的长老的价值,自然远远大于,所谓的一郡之天骄。

  然而!

  不知道为何,这些年来“周景”这个名字,却时常浮现在心头。

  袁书剑曾关注过此人,在小青峰不过修为平平,却似乎很得聂青竹的看重。

  今日这位瑶台仙子提及这位“井道友”,虽然只有名字。

  可是,这位龙首峰首席大弟子,脑海之中却蓦然,出现一个名字。

  小青峰·周景。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