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412章 倒是我高看他了

熊猫书库    魔王大人深不可测
🔊点这里听书

  对178号虚境的研究持续到了深夜,在科林塔研究人员们的努力下,虚境背后的时间又向前推进了足足五十年。

  然而,研究的进展却并不顺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维系着两个世界的虚境通道本身变得衰弱之外,再没有其他事情发生。

  虚境背后的灰人文明似乎已经没有了新的洞见,可以向他们的“造物主”分享。

  而他们在技术上取得的最新进展,已经不是学邦的研究员们能看懂的了。就连无所不知的新神“科林”,也开始渐渐理解不了那映入眼帘的景象。

  这是难免的事情。

  任何父亲都会有那么一天,渐渐理解不了自己的孩子在想着些什么,又在干着些什么。

  对于科林塔的研究人员来说,唯一的执念大概也就剩下那个蔚蓝色的世界了,他们想知道“宇宙之灵基金会”的后续,更想知道那些疑似人类的生物是否仍然信仰着“科林”,以及…他们能否越过178号虚境与他们取得联系。

  这不仅仅是研究人员们的执念,也是罗炎虽然没有明说,但心里确实存在的念想。

  虽然知道那儿可能并不是自己的老家,但他还是很好奇另一条时间线上的地球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以及生活在那个世界的自己又过得咋样…如果有的话。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这过去的五十年里,灰人文明没有再进行新的虚境探索。

  而那个蔚蓝色的世界,也就此从科林塔的研究员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种种迹象都表明着,两个世界正在渐行渐远。无论是那个蔚蓝色的世界与灰人的世界,还是灰人的世界与学邦所在的世界。

  所有魔法师的心中都生出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他们此刻眼前所见的景象,恐怕就是最后的“大结局”了。

  灰人的历史还在继续向前,关于虚境的探索只是他们繁花似锦的记忆中的一段小插曲。

  他们并没有像索利普西人那样执着于对虚境的探索,而是成为了像他们父亲一样的“普通人”,怀着对精神、灵魂以及虚空的敬畏,继续行走在由物质构成的宇宙。

  在这新的篇章里,“科林”已经不再是他们故事的主角,而是和乔恩一起成为了一个符号,作为“宇宙之灵教派”教义上的一页。

  和所有舍不得孩子离开的父亲一样,科林塔的“神明”们同样不舍得就此与178号虚境的灰人们分别。

  这时候,一位助教忽然提议道。

  “这样下去他们迟早会忘了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趁着我们还能对他们施加影响,从他们中间再选一位神使?”

  这个建议得到了不少研究员的认同。

  然而也有一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宇宙之灵基金会”的失败已经预示了这一选择的未来。

  譬如米勒。

  怀着对灰人文明那不可思议的团结与凝聚的憧憬,他旗帜鲜明地亮出了反对的观点。

  “…我反对!如果我们不愿意放手,我们最终会重蹈默克的覆辙!现在我们的虚境通道上还有一些源力可以利用,到了那时恐怕连仅有的这点儿源力都不剩下了!”

  这并非是他心中真正的理由。

  但比起虚无缥缈的憧憬和对“孩子们”当下幸福的满足,这个实际的理由更容易让其他“神明”接受。

  科林塔中的争论持续了很久,然而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终,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科林亲王,等待着这位真正的“造物主”对灰人的命运做出裁决。

  面对那一双双期盼的视线,罗炎思索良久,却给出了令大多数“父亲”都感到失落的答复。

  “已经足够了。”

  看着那一张张无法释怀的脸,他用温和的语气说道。

  “再新的神明也终有一天会成为旧日的古神。”

  “我们的‘孩子’已经成为了自己的神明,进入了人人如神的时代,我们继续攥着他们的手不放,也未免太不解风情了。”

  “乔恩已经死去。”

  “就让‘科林’也随他而去吧。”

  自那之后又过去了几天。

  随着178号虚境研究的告一段落,科林塔的研究员们针对该虚境的研究也从原来的理论探索转为了对现有资源的开发。

  他们不再使用源力加速虚境背后时间的流逝,急切地前往遥远的未来,而是让时间顺其自然地流淌,珍惜两个世界分享洞见的最后一点时间,并争取从178号虚境的当下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就像他们正在440号虚境中做的那样。

  因为没有需要亲自指挥的工作,这段时间罗炎暂时离开了科林塔,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安排“后事”上。

  譬如虚境资源重组委员会的筹建,譬如魔导科学实验室的安排,以及科学课的课程安排等等。

  虚境资源重组委员会的办公室。

  比起传统学者的书房,这里更像是一间井然有序的档案馆。高耸的书架直抵天花板,上面整齐地码放着标记了不同虚境编号的卷宗。

  一排排书桌后,伏案工作的文职人员正一丝不苟地抄录从各个法师塔递交上来的报告,并将它们一一归档整理。

  助教与导师们穿梭其间,步履匆匆,偶尔在某个项目看板前停下,低声讨论着什么。

  空气中弥漫着旧羊皮纸与墨水混合的干燥气息。

  由于分工明确,责任归属清晰,这里所有人都专注于眼前的工作,而不必为工作之外的琐事烦心。

  至少暂时是如此。

  罗炎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满意,而这也是继“科学”的思想之后,他为学邦留下的又一个宝贵“遗产”——

  他参考现代的学术项目管理经验,为学邦的虚境研究设计了一条更“科学”的资源分配管理体系!

  在这里,每一个虚境的探索都作为一个独立项目进行管理。

  有人负责前期的风险评估与资源审核,有人负责跟进项目进度与物资调配,所有进入审批资源的项目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登记与价值评估,再统一转入研讨会进行审核与面试程序。

  任何对资源的发放存在异议的学者,都可以申请在研讨会上进行旁听,以及在提问环节发出质询。

  这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终结了过往那种资源被少数学者垄断,研究成果与风险全凭学者个人良心的混乱时代。

  当然了,要不要沿用下去就看学邦自己了。

  任何游戏的规则都仅仅只是规则而已,真正决定一场游戏是质量局还是娱乐局的因素,最终还是“玩家”自己。

  如果那位亲爱的“阿里斯特二世”在自己离开之后的第二天,就把这间办公室里打扫卫生的人都换成自己的,那他就算把索利普西人的管理技术引进过来也是摆设。

  当然了。

  那家伙真要是这么做了,也未尝不是好事儿,毕竟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是需要阴影来衬托的。

  坐在办公室最深处的书桌后,罗炎悠闲地品着茶,欣赏着这台由他亲手完成的作品。

  与此同时,刚刚完成178号虚境研究资料归档的米勒,正在眉飞色舞的向他汇报着论文的进度。

  “殿下!我们的收获远超预期!虽然很遗憾没能将‘灰人’文明的故事看到最后,但我们在178号虚境中的产出已经完全超过了440号虚境!”

  “我们不但找到了比默克导师那套粗暴的‘收割’更高效稳定的开采方法,还将178号虚境的通道巩固的前所未有牢靠!虽然我们暂时还没有想好从灰人那儿弄点什么过来,但那堆积在虚境通道中的庞大源力资源,已经足够将该虚境变成一张长期且优质的饭票了!”

  他深吸一口气,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但语气中的敬佩却丝毫不减。

  “…至于理论方面的进展,那就更惊人了。无论是灰人的‘灵能网络’,还是我们在探索中发现的‘虚境中的虚境’现象,任何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是足以登上《贤者报》头版的重大研究发现!”

  打捞虚境资源是学邦的老本行。

  虽然无法直接打捞出奥斯大陆上不存在的“技术”,但那些能够用来凝练灵魂的宝物,以及制造强大魔导器的稀有材料,却是贤者们也无法拒绝的诱惑。

  罗炎对米勒和他的团队能迅速重振旗鼓感到欣慰,但他看着对方那副恨不得立刻将论文发表出去的模样,还是善意地提醒了一句。

  “干得不错。不过…最近你们还是别为难《贤者报》的编辑了,论文写慢点也是可以的。”

  “为什么?”米勒不解地看着忽然给自己泼冷水的导师,诧异说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将重新定义虚境研究的模式,再也没有人能够怀疑我们在干一件无用的事情——”

  “等我离开之后,你们会明白的。”罗炎看着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笑了笑,语气平静无波,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小事。

  米勒愣了一下,随即才反应过来这句话背后透露出的惊人信息,脸上的兴奋也瞬间凝固了。

  他压低了声音,试探着问了一句。

  “您…您要离开了?!”

  “是的。”罗炎坦然地点了点头。

  米勒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位尊敬的殿下,一时间竟是无语凝噎。

  纵然他的心里有千言万语想要挽留,但那些话都堵在了喉咙里,最终只挤出一道苦涩而沙哑的话语。

  “…为什么?”

  他是个聪明人。

  虽然平时他并没有表现出对高塔之上权力斗争的热心,但并不意味着他就什么也看不到。

  最近种种迹象都表明,远在千里之外的大贤者正在有意扶植圣能学派的乌里耶尔教授来制衡科林殿下所倡导的科学学派,许多原本亲近亲王殿下的学者又开始重新站队了。

  淡化科林在“迷宫试炼事件”中发挥的正面作用就是一个典型的迹象。

  虽然经历了那次事件的三千名学徒以及上百名助教都清楚,是科林殿下终结了被混沌腐化的阿里斯特教授,但《贤者报》却通过避重就轻的手法将荣誉指向了炸毁迷宫核心的奥菲娅等人。

  这是高塔上层的第二个手段。

  他们不止要扶植一个新的派系接替索恩结社,和“科学”学派斗争,还要在科学学派的内部另外扶植一个山头,从而分化原本属于科林个人的影响力,并挑动两个山头之间的矛盾。

  这未必是大贤者本人亲自下达的命令。

  但住在这座塔里的都是顶级聪明的人,他们只需要大贤者的一个眼神或者咳嗽一声,自然就能品出那唾沫星子里的言外之意来。

  然后,这一切的布局都会在集体无意识的行为下自动完成。

  178号虚境的灰人用灵能网络连接着彼此的心灵,学邦的贤者们不借助魔法的力量就能轻松做到这一点。

  米勒本以为亲王会是例外,如果是一个无可争议的高贵之人,应该就不用经历这些了,然而结果却是他想多了。

  谁来了这里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离开…这个问题我可以告诉你有很多理由。”

  罗炎放下茶杯,站起身,走到了能俯瞰整片雪原的窗边,微笑着继续说道。

  “但如果要我亲口来讲,我更愿意告诉你们最诗意的那一个…有些鸟儿,注定属于更广阔的天空。”

  他转过身,看着一脸不舍的米勒,温和地笑了笑。

  “不用这么沮丧。我们并没有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虚境,都生活在同一片星空之下。哪天想我了就给我写信,或者…来迦娜大陆找我也是可以的。”

  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了米勒的心头。

  他甚至想在这一刻抛下学邦的一切,离开这片禁锢了无数天才的冰冷雪原,去追随这位亲王殿下的脚步去看看那片更广阔的天空。

  然而,难以割舍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他想起了那些与他一起共事的同事,想起了魔导科学实验室里那些求知若渴的年轻学徒,想起了墙上那无数个刚刚开了个头、还等待着他们去完成的研究项目。

  有些东西一旦离开了学邦,就再也做不了了。

  或许,未来有一天他会做出选择。

  但现在,他更想留在这里,将这位殿下如惊鸿一瞥般带来的“科学”火种继承下去。

  或许这座高塔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因为他这点微不足道的努力而改变什么也说不定。

  如果没有…

  到那时再做其他选择,也为时不晚。

  想通了这一点,米勒深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用前所未有坚定的目光看着罗炎。

  “殿下,我不会恳求您留下,但我请求您离开的那天请务必通知我一声。至少请允许我们站在窗边送送您,不要悄无声息地就走了…”

  “那是一定的。”

  罗炎笑了笑,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带着一丝促狭的笑意,语气温和地说道。

  “我来这儿的时候是从天上飞来的,我离开的时候自然也会用‘飞’的方式,从这片雪原上飞走。”

  “等到那天,你们想看不见我都难。”

  除了一套科学的虚境资源管理制度,罗炎还为他那些年轻的学徒们准备了另外一件“礼物”。

  那既不是强大的魔导器,也不是写着晦涩咒语的魔法典籍,而是比这两者更有价值的东西。

  翌日,魔导科学实验室,他召集了自己的学生,宣布了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决定。

  “贤者们有贤者们的期刊,我们要创办一本属于自己的学术期刊。”罗炎微笑着宣布,“它的名字,就叫《科学》好了。”

  说着,罗炎将目光投向了詹姆斯·瓦力。

  “这个主编的工作,我可以拜托你吗?”

  “没问题殿下,可是…我真的可以吗?”听到这个惊人的决定,詹姆斯的脸上写满了受宠若惊,但眼睛里也有一丝犹豫。

  他相信科林殿下是出于信任才选择了自己,但他对自己的资历和权威性却感到怀疑。

  一个白银级的导师,真的能挑起这么重的担子吗?

  看着不自信的詹姆斯·瓦力先生,罗炎却笑了笑,语气温和地打消了他的顾虑。

  “当然可以,倒不如说…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

  “我们的期刊不同于《贤者》,你们不必考虑大贤者之塔的利益,甚至不必考虑学邦的利益,你们的注意力只聚焦于学术本身。只要是有开创性的论文,不管对方是预备生还是贤者,你们都应予以必要的审视,并在确认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之后,找到该领域最杰出的学者对稿件进行双盲审核。”

  奥菲娅疑惑道。

  “…双盲?”

  罗炎微笑着说道。

  “简单来说,就是遮住投稿人和审稿人的姓名,直到稿件发表之前,只有主编知道谁的稿件在谁的办公桌上。”

  奥菲娅眼睛一亮。

  “这个主意太棒了!”

  不只是奥菲娅,众人也都纷纷点头,对这个开创性的构想赞不绝口。

  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细分领域的增加,双盲会渐渐失去匿名的功能,懂行的人瞧一眼论文开头就能猜到论文是谁写的,但至少这个点子在当下这个时代还是具有一定开创性的。

  期刊的创刊号内容经过商讨之后确定,众人一致认为伊拉娜那篇被《贤者报》无情拒绝的“路径寻优方程”是最适合的选择。

  不只是因为它本身的学术价值,更是因为《贤者报》那近乎无礼的拒稿理由——

  他们要凸显出《科学》与《贤者报》的不同!

  贝恩与哈德则打算撰写一篇关于“爆炎温压弹”的构想论文,作为期刊的第一篇“应用科学”文章。

  至于期刊的印刷工作,罗炎交给了工匠街那位可靠的店主阿尔贝托,后者偶尔也会接一些印刷书本的活儿。

  在魔导科学实验室众多学徒以及助教的努力下,他们很快印制出了第一批刊物。

  这本外观朴素且没有任何官方背景的《科学》,就这样诞生在了一个平平无奇的下午。

  订阅这本期刊并不需要学邦的编制,哪怕是工匠街的店主,只要有地址都可以订阅。

  只需要给魔导科学实验室寄一封信,并在信里附上1银币的订阅费和订阅地址,编辑部就会在每个月的月初将最新一期的刊物寄到订阅者的宿舍、办公室或者法师塔。

  《科学》期刊的出现并未撼动贤者们的权威,却在年轻的学徒与助教之间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激烈辩论。

  “这简直是异想天开!魔法是与源力沟通的艺术,是神圣的天赋!怎么可能被冰冷的数学公式所定义?”一位年长的助教在休息室内,对着手中的期刊不屑一顾。

  他绝不承认,是因为自己看不懂。

  “可它能解释‘魔能守恒’!”

  听到那不屑一顾的污蔑,另一位年轻的助教立刻反驳。

  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看着一脸错愕的同事,声音激动地继续说道。

  “尤其是那个路径寻优方程!圣西斯在上,我第一次发现魔法阵和咒语的设计可以如此精简而优美!难道追求更高更强大的真理,不是我们作为魔法师的终极目标吗?”

  “这是对传统的亵渎!是对贤者们的公然挑战!”

  “不!这才是学邦建立的初衷——探索未知!”

  一场关于“传统魔法”与“数学公理”的激烈辩论,在学邦的各个角落悄然点燃。

  无人知晓这场思想的火花会将这座高塔引向何方,但它的的确确为这片一成不变的冰冷雪原,带来了一丝所有人都未曾设想过的可能性——

  凡人的智慧,并非是一无是处的。

  与科林亲王身边的风平浪静截然不同,圣能学派之塔的乌里耶尔·阿克莱教授最近事业正是风生水起。

  随着阿里斯特·索恩的倒台,他作为贤者理事会保守派力推的另一位“大贤者候补”,几乎顺理成章地接管了阿里斯特留下的大部分政治遗产。

  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所有人都将他视作了继阿里斯特之后,又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

  乌里耶尔对这份从天而降的荣耀感到得意不假,无数的赞誉与投诚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虚荣心。然而在他那温和悲悯的学者面具之下,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他很清楚,自己不过是大贤者推到台前,用以制衡那位帝国亲王的一枚棋子罢了。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却也伴随着致命的危险。

  他必须小心的走好每一步棋!

  这日,他正在自己的私人实验室内,欣赏着一件刚刚从虚境中得来的珍品。那是一颗绿色的结晶,上面散发着无比精纯的力量,仅仅是凝视着它便能感觉到那股来自灵魂深处的滋养。

  乌里耶尔的脸上露出了陶醉的表情,正琢磨着去冥想室里试试这玩意儿的效果。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学徒却敲门而入,神色慌张地向他报告了那本名为《科学》的期刊在学生之间流传的事情。

  这是乌里耶尔的嘱咐。

  任何关于科林殿下的事情,都要事无巨细地向他汇报。

  “一本私自创办的期刊?”

  乌里耶尔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那双灰蓝色的眼眸微微眯起,“刊登的还是那篇被《贤者报》拒绝的论文?”

  学徒点了点头,补充道。

  “是的,导师!现在整个法师塔的学徒们都在讨论这件事!您知道的,那个亲王,在年轻的学徒和助教里面很有人气…”

  他不敢在乌里耶尔教授的面前提到科林亲王的名字,只能用“那个亲王”来代替。

  乌里耶尔的心猛地一沉,一阵紧张感攫住了他,不过脸上还是不动声色,看着那学徒说道。

  “你先退下吧。”

  “是…”

  那学徒恭敬退下。

  随着实验室的门关上,乌里耶尔的表情立刻沉了下来,一个人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脑中警铃大作。

  科林亲王想干什么?

  他下意识地将这件事与科林亲王的密谋联系在了一起,疑神疑鬼地猜测着对方的动机。

  这是在敲山震虎吗?

  还是在向他背后的派系宣战?

  又或者…剑指他本人?

  乌里耶尔越想越焦虑,额前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水。

  毕竟,自己的过往并非完全干净,尤其是关于“魂织术”的禁忌研究牵扯到了太多不方便明说的东西。

  万一科林借助《科学》的影响力,将自己那些陈年黑料抖出来,那该如何是好?

  他到底不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阿里斯特教授,直到一个月前还是“太子的太子”,压根就没想到“贤者后补”的位置有一天会轮到自己。

  不敢怠慢,乌里耶尔立刻动用自己的关系网,从另一个低年级学徒手中弄到了一份《科学》的创刊号。

  他将自己锁在书房里,小心翼翼地翻开了那本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期刊,逐字逐句地阅读,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出隐藏的陷阱或是恶毒的影射。

  然而——

  他失望了。

  那似乎真的只是一本普通的学术期刊而已?

  除了伊拉娜那篇天才的论文之外,剩下的几篇文章也只是些有趣的构想,没有任何攻击性。

  它甚至比《贤者报》还要干净,毕竟《贤者报》很多时候还要发表一些新闻或者官方意见,但这本期刊还真就仅仅只是一本期刊而已。

  乌里耶尔愣住了。

  他靠在椅背上,只感觉自己蓄满了力道的一拳,结结实实地打在了一团棉花上。

  那份如临大敌的紧张感,此刻显得无比滑稽。

  “难道…是我想多了?”

  他喃喃自语,为自己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内心戏而感到一阵茫然和恼火,不过很快那股情绪便化作了不屑。

  取出手帕擦了擦额前的汗水,乌里耶尔的脸上重新恢复了春风得意的笑容,语带嘲讽地自言自语了一句。

  “倒是我高看他了。”

  请:m.badaoge.org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