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超光速通讯技术?

熊猫书库    大国院士
🔊点这里听书

  虽然说因为一点‘小意外’而导致整个指挥中心的学者与各国代表都被吓了一跳。

  但对于超光速航行技术的验证实验来说,这点‘小事’瑕不掩瑜,丝毫无法影响众人激动和兴奋的心情。

  当然,如果徐川教授真的出了什么事情的话,那即便是验证实验得到了完满的成功恐怕明天的头条也会换个报道。

  毕竟对于人类文明而言,这样一位站在人类智慧巅峰的学者,他的存在相对比超光速航行技术来说要更加的重要!

  不过这些都是预想中的事情,并不影响驻扎在CRHPC机构的媒体记者将实验成功的消息通过他们手中的摄像机和话筒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当消息飞出CRHPC机构的那一刻,整个物理学界都被震惊到了,几乎所有物理学家们都兴奋到了人生的极点!

  因为这不仅仅是对超光速航行理论的验证,更是对整个理论物理学的重构!

  光速可以被超越!

  尽管是通过曲率空间的方式来完成的,但这毫无疑问是物理学的一场史诗级革命。

  爱因斯坦所构建的物理学世界观将在今天迎来更新,取而代之的,是徐川所构建的另一个更为宏伟的物理学宇宙!

  当然,被震撼到的不仅仅是物理学界。

  物理学界之外也是一样!

  光速!

  那曾经被视为文明发展的根本性枷锁,被认为是人类无法逾越的铜墙铁壁在这一刻被打破,全世界都被这条出人意料的消息给震惊到了!

  华国,星城。

  CRHPC机构的总部大楼中。

  验证实验现场超光速实验成功消息简讯很显然并不足以给全世界人民一个交代。

  而为了给全世界所有关注着这件事情的人们一个明确且详细的回应,CRHPC机构已经正式对外公开,将在11月26日的下午,在总部的新闻发布大厅中召开新闻发布会,欢迎全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参加。

  之所以是下午而不是新闻发布会惯例的上午,那是因为26号上午CRHPC机构理事会的理事长,超光速航行理论验证实验的总工程师,他们的徐川教授没有时间。

  25号的下午至26号的上午,徐川被郑海他们载到金陵东部战区总医院做一个详细的体检。

  不得不说,实验结束后那突然出现的血迹差点给以郑海和唐思佳为首的安保医护团队吓到魂飞魄散。

  尽管最终确认是他们的徐院士由于过于紧张自己给自己掐出来的,但无论是郑海还是唐思佳都不太放心,强烈建议要求去做个详细的体检,以进一步确认情况。

  虽然徐川并不是很乐意,但郑海可以搬‘救兵’,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那位十年如一日支持他老人亲自打了个电话过来。

  大长老都在电话中那么说了,徐川也不好再拒绝。

  所以最终的新闻发布会安排了26号的下午,而非传统的上午十点。

  毕竟除了徐川,没有人能够代替他站在发布台上向全世界公布这个好消息,无论是谁上去都不会让人信服。

  当然,将发布会挪到26号的下午对于媒体记者们来说也有好处。

  如果是上午就召开发布会,恐怕会有很多对这个大新闻感兴趣的媒体记者无法赶到。

  但如果是挪移到下午的话,多出来几个小时的时间,足够感兴趣的媒体安排人从地球的另一面飞过来了。

  不过蜂拥而来的媒体记者却给CRHPC机构的工作人员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即便负责布置场地和工作的人员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当新闻发布会开始之后,场面仍旧是一度失控。

  深夜紧急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媒体记者集体挤在门口,几乎将门口疏散人群的隔离带快要挤垮。

  所有记者都想占据最有利的位置,所有媒体都担心自己的摄像机抢不到最佳的拍摄位。

  即便是CRHPC机构的总部有着足够的人手,在面对这群狂热的媒体记者时依旧有些不够看。

  任凭发布会的工作人员的扯着嗓子,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入场也没什么卵用,那些扛着摄像机和握着话筒录音笔的媒体记者只希望自己的能第一个入场,然后占据最有利的拍摄角度和提问位置。

  “靠,这些记者简直疯了!”

  新闻发布大厅的走廊前,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揉了揉自己的手臂,抱怨的吐槽了一句。

  在刚刚的工作中,他被那些一个劲往前挤的媒体记者弄伤了肌肉,这会正疼着。

  站在他的身边,另一位穿着工作制服,看起来年龄差不多大的青年男子偷笑着道:“这算工伤吗?”

  “这要是不算工作,劳资就不干了!”受伤的青年骂骂咧咧的开口道。

  “哈哈哈哈哈。不过说起来,在超光速面前,这些记者疯一点也正常。”

  说到这,同伴停顿了一下,接着感慨道:“光速可以被超越这听起来就像是一个神话故事!”

  闻言,受伤的青年工作人员也啧啧了起来:“啧啧,也就是川神他老人家了能这么牛逼了!”

  “你说超光速航行技术什么时候咱们也能用上?希望商业化后票价不会太贵。”

  “不贵是不可能的!你知道川神进行验证实验烧掉的那个设备价值多少吗?整整6.4亿!而且听说昨天的实验还只是验证了超光速航行的可行性,并没有完全成功来着,后面还要继续烧。”

  “啧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咱们脚下的这台对撞机,好像修的时候也花了两千亿来着吧?这群搞物理的真有钱!”

  下午三点,超光速航行理论验证实验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在CRHPC机构总部对外召开。

  而作为CRHPC机构理事长,也作为新闻发布会主持人的徐川并没有太在意形象,穿着一身休闲装,手上还缠着绷带就走到了发布会的台前。

  目光在发布大厅中几乎占据了所有座位的新闻媒体记者们身上扫视了一圈,他清了清嗓子,用清晰地声音开口说道。

  “各位,下午好,欢迎你们来到CRHPC机构。”

  “这里是超光速航行理论验证实验的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我是CRHPC机构的理事长徐川。”

  “相信各位今天都是带着期待来到这里的,那么我也就不多说什么废话了,接下来正式进入新闻发布会。”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报告台背后的荧幕跳动了一下,一副代表了超光速航行实验的曲率空间PPT图片放映了出来。

  图片的左边是散发着明亮光芒的恒星太阳,而右边则是遍布着风暴的木星,而沟通两者则是量子引力模拟激发/接收设备。

  侧过身体看了一眼放映出来的PPT后,徐川满脸笑容的接着开口了。

  “就在昨天,2027年11月25日的上午9点45分,CRHPC机构进行了一场针对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超光速航行理论的验证实验。”

  “通过分别在太阳和木星的轨道上部署量子引力模拟激发与接收设备,利用大质量天体本身的时空曲率,我们成功的打开了一个可以进行超光速航行的曲率空间结构,并发射了一束光粒子。”

  “而实验的结果,正如在座的各位来之前所了解到的一样,超光速航行理论的验证实验非常成功!”

  “仅用了1059.27秒,也就是17分钟39秒27毫秒的时间,通过超光速曲率空间航行的光粒子束就从太阳轨道抵达了木星轨道。”

  “相对比正常的恒星光从太阳表面以光速出发抵达木星轨道附近需要2593秒,43分钟的时间来说,它快了整整2.4倍!”

  即便是验证了超光速航行技术可行性的发布会,其实也和大部分的新闻发布会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即便是主持发布会的是徐川,也基本上是对着早就做好的PPT照本宣科地的汇报而已。

  真正的有意思的重头戏在后面的的提问环节。

  要知道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着超光速航行理论的验证实验,都在期待着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谁也不知道那些记者会从什么奇怪的角度提出什么奇奇怪怪的问题。

  花了大概十来分钟的时间,徐川将昨天的实验成果简单的做了个汇报,正当全场的媒体记者急不可耐的以为接下来就是提问环节的时候,他拿起桌上的矿泉水拧开慢悠悠的喝了一口,差点没给在场的记者们急死。

  重新拧上瓶盖将矿泉水放到了报告台上后,徐川环视了一眼全场,笑了笑,开口宣布道。

  “实验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CRHPC机构成功的验证了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可行性。而且是以比正常的恒星光快了1534秒钟,超越了光速接近2.5倍的时间!”

  “那么,发布会的报告到此结束,下面是例行的提问环节。”

  “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现在提出来了。”

  几乎是在他宣布提问环节开始的一瞬间,台下一只只的手臂齐唰唰的举了起来,速度之快,动作之整齐,就像是专门训练过一样。

  在无数的提问者中,徐川也没有犹豫,直接将第一个提问的机会给到了国内媒体的老大哥CTV。

  在他的伸手示意下,CTV的美女记者快速的站起身,从工作人员的手中接过了话筒,清脆悦耳的开口提问道:

  “徐院士您好,我是CTV的媒体记者。”

  “很荣幸能够得到第一个提问的机会,虽然说您此前就已经公开了《虚空场论》和描绘超光速技术的‘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理论。但我相信论文中那些数学公式和理论对于大众来说还是有些过于深奥了。”

  “我想请您为屏幕前的观众们做一个关于超光航行技术实验的详细的解释,让大众了解这项最新技术的基本,可以吗?”

  “当然可以。”

  徐川笑了笑,面对着全场闪烁的镜头开口道:“我们都知道,在宇宙中,大质量的天体可以大幅度的弯曲宇宙空间。比如我们的太阳,用个很简单的比喻,它在宇宙空间中就像是在一张充满了弹性的薄膜上放上了一颗铁球,会因为引力的作用而将薄膜弯曲延伸开来。”

  “而‘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理论,也就是超光速航行技术正是借助被大质量天体完全的时空来完成超光速航行的。”

  “就像是在被弯曲的薄膜周边放上一颗玻璃弹珠一样,当我们将铁球拿开的时候,那被大质量天体拉升到了极致的是时空会如同薄膜一样瞬间反弹恢复成最初的模样。”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放上去的玻璃弹珠就会因为受到了一股庞大的力量而快速的被弹出去。”

  “虽然说这个比喻并不能代表‘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理论,但我觉得它还是挺形象的。”

  “简而言之,我们是利用的大质量天体本身完全的时空曲率来完成超光速航行技术的,这并不违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无需投入大量的资源来维持超光速通道。”

  在CTV的媒体记者的提问结束后,第二个获得提问机会的是来自华盛顿邮报的媒体记者,这家报道相对比其他西方媒体更公正一点的报社也是徐川的老熟人了,几乎每一次报告会或发布会都能见到他们的记者。

  从工作人员的手中接过了话筒后,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快速站了起来,提出了一个让全场所有人,不仅仅是媒体记者,包括在场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都期待的问题。

  “徐教授您好,在数个月前您召开的《虚空场论》的报告会上,我们还记得您当时对实现超光速航行技术需要的时间估算。”

  “那么在CRHPC机构已经完成了对超光速航行技术可行性验证的今天,您对实现超光速航行技术需要的时间看法是否还如之前一样?”

  “未来的人类应用上这项技术,还需要多长的时间?”

  略微停顿了一下,这位来自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快速的补充道:“当然,我所指的应用并不仅仅是可供人超光速前往遥远木星的时间,还有我们是否能够利用这项技术完成超光速的通讯等等。”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