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家家户户都已经开始准备年货。
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各家准备的年货也越来越丰盛。以前的时候,过年能宰个鸡,割两公斤肉包个饺子就算不错了。
现在不仅四队,整个乡里大多数人家过年前都要忙活七八天,炸油果子、蒸馒头包子、卤肉;不是家家养猪,但杀年猪的时候,肉几乎都被那些没养猪的买走了。
这段时间孩子之间互相找着玩,家长都会提前叮嘱不要到人家家里去,在外面喊着就行了,免得被误会进去要吃的。
但凡有孩子到家里去,正在炸东西卤肉的,基本上都会给孩子分一些,相当于走两个极端。不让自己孩子去别人家里,怕误会,如果别人孩子来了,偏偏又给会孩子装一些吃的。
不光农村,城市里也差不多。顾晓霞在院子里扎着围裙,就和杨大姐一起忙活着。
肉干加工坊在腊月十五的时候就停工了,给临时工清算了工资,让他们过完正月十五再过来。
接下来两个女人就主要准备着过年要吃的东西。
虽然李龙顾晓霞他们过年要回队上,但顾晓霞就三天假,回来后那段时间肯定还是要吃的。
而且这个时候生活好起来了,不管吃不吃,该准备的都要准备。过年有人过来拜年、喝酒什么的,至少得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其实从八一年到八八年,这几年生活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从细粮吃不上,到时不时的能吃上肉,从衣服上有补钉,到每年能换好几身新衣服。
日子越过越好,心气自然也越来越高。
准备吃食这事情,杨大姐和顾晓霞没让李龙进厨房,李龙就专心去温棚里,将已经能吃的蔬菜摘下来。
这些蔬菜要分成好几份,自家留一份,老爹大哥那边放一份,回去的时候,老马号那里也要放一些。
老马号的老人家们生活也挺好,人多热闹,有人过去看望,他们自然会很开心。没子女的老人,就喜欢看别人家的孩子过来玩,当然就目前而言,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也挺满足。
甚至于队里人说杨老六平时说话都不那么冲了,神情看着也没以前那么严肃,孩子们看着都不再害怕了。
这是好事。
赵辉是北方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那天到的,到了后就带着车过来找李龙。
“三千多张皮子,嘿嘿!”赵辉看着库房里那已经分开的皮子,笑容非常的灿烂,“不错不错,全皮虽然少了点儿,但有就行了。还是上次的价,怎么样?”
“行啊。”李龙笑着说道,“我没意见。”
赵辉虽然人没贾天龙那么豪爽,略微有点斤斤计较的意思,但在给价这方面还真没得说。
现在县皮革厂,以黄羊皮为例,全皮一百五到一百六,残皮一百到一百二,比赵辉给的价低不少。
李龙自然是乐意继续和赵辉交易。
其实他想着如果赵辉能赶在刘高楼来之后过来就好了,相信刘高楼这一趟过来应该还能拉不少皮子过来。
当然其实也无所谓,毕竟就算到了年后,来了皮子赵辉肯定也是要过来收的。
刘高楼拉来的三千张皮子,还有收购站这段时间收来的差不多有近一千张皮子,加一起,又是近七十万的货。
大黑包里放的是现钱,赵辉给的痛快,李龙赚得轻松。这七十万里,利润能有个差不多三十万。主要是刘高楼那里得来的皮子是大头,赚的多。
平时收购站里收的皮子,这边已经把价格提高了,不然皮子也收不了那么多。
眼下私人收购站、二道贩子在掌握信息方面没以前那么差了,许多人都互相联系着,知道哪里价高,就往哪里卖。
也就是李龙这边,基本上每次市场进行调价后,他这边收购站立刻就会把收购价涨起来,也因此才能聚拢一大批比较忠实的二道贩子和散户。
这个收购站的收购网已经扩大到西从玛县、石城、沙湾,甚至偶尔有奎屯来的,东到呼县、北庭一部分、甚至还有乌城的部分乡村。
偶尔顾博远还能看到东三县过来的人,这些人大都通过口口相传,知道了玛县有个收购站价格公道,收东西价格高,所以就过来了。
这时候车票便宜,一张皮子但凡收购站能提个十块二十块钱,来票就有了,而且还有得赚。
赵辉一刻也没停,在知道李龙目前这边牛肉干没有多少存货后,便拉着皮子离开了,离开前叮嘱李龙年后牛肉干一定要多生产一些,特别是那个牛肉粒,非常受欢迎。
当然,他也不忘记给李龙说,皮子只要有了,就一定要给他留着。
李龙这里自然是答应着,等他离开后,李龙这边给顾博远交了两万块钱的分红,给梁双成和孙家强两个各给了三百块钱的奖金。
原本这个时候已经要放假了,但李龙让他们再等等,刘高楼没来,李龙这里还不能关,他还趁这个机会,去把税给补了。今年年初,工商税务系统还给他颁发了一个纳税积极分子的奖状,算是对他这一年表现的奖励。
李龙虽然不是很在意,但顾博远却很在乎,专门让孙家强把这个奖状给贴在了收购站里面墙上,他还给李龙说,争取多拿点类似的奖状,这样上面有啥动作了,至少会看着这些面子上,对他这边有所照应。
李龙也就打个哈哈点头了,毕竟他知道,以后日子都好的,不会有啥波动的。
刘高楼也没让李龙多等,赵辉走后的第二天,他就带着长长的车队开进了收购站。
熟悉的二道贩子都清楚,收购站这几天差不多就关门,所以基本上不来了,能来的大都是散户,一两张皮子就拿过来卖,毕竟卖一张皮子差不多就能换一辆自行车,谁不愿意呢?
人少,刘高楼就把车子直接开进了收购站的前后院。
八台卡车,加刘高楼自己开着的伏尔加小汽车,九辆车在前后院子里放着,并没有显得多拥挤。
毕竟这个收购站原来国营的时候,设计的就是个大院子,前后院面积都很大。这个院子李龙先是租的,后面做得好,又成了县人大代表,就找机会把院子给买了下来,挺划算的。
虽然位置在北城,以后因为某些人闹的厉害,这一片没有拆迁,但李龙觉得地方足够用就行了。自己收购站业务越做越大,地方小的还真不行。
“这回过来,我拉来了四台嘎斯六九车。”刘高楼在会客室里给李龙报着自己拉来的东西,“两台三年的,两台八年以内的。这四台车是目前纳林果勒附近边防总队里能‘淘汰’下来的比较新的车了。
剩下的还要的话,就得去其他边防总队搞了。当然能搞到,毕竟现在他们这边边防上物资也紧缺,那些哨所里的军官养家还要养着情人,没有外快肯定不行。”
“价格怎么样?”李龙问道。
“几百美元就能搞到。现在那边物价飞涨,卢布不值钱,买不到东西了,美元倒是越来越值钱,我二叔付的美元,那边倒是非常乐意。当然,卖给你,均价八百美元,你看…”
“肯定没问题啊。”李龙笑着说道,“饿了吧?咱们是先点东西,还是先吃饭?”
“我们过奎屯兵站的时候吃过了,先点东西吧,点完东西,我让别克和木拉提把水泥装上拉走,我就回老家去了。”
“车票订好了?”李龙问道,“还是你开着车回去?”
“这么远,怎么敢开车啊,肯定是坐火车回去。伏尔加先放你这里了,我坐长途车去乌城,然后再坐火车。”
“那跑得可够远的。”李龙笑笑,“带的东西多不多?”
“挺多的,不过就这一段路,加上从你们这里的长途汽车不是直接到火车站吗?还好啦。”刘高楼已经有点迫不及待想要回家了。
“那就别那么麻烦了,今天先住下,明天我开车把你送过去。”李龙说道,“你带着东西呢,上车下车的,那边也没个人照应,怎么能行?这大过年的上火车人多,你带着东西能不能挤上火车都不好说。”
“你有空?”刘高楼有点心动,问道。
“我太有空了,现在没啥事。”李龙笑着说道,“等把你这趟水泥拉走,我这边也就放假了。其实就在等你呢,不然我这收购站都已经要关门了。”
“行,那就麻烦你一趟。”
“麻烦个屁啊,我去哈加盟那边,也没说麻烦你的话吧,行了,先说货吧。”
“好好好,继续说货。”解决了个大难题,刘高楼挺高兴的,继续说道:“这回拉来两千张皮子。羚羊角没拉,最近他们那边太冷了,那些人打完猎,羚羊头几乎都没处理,直接就把皮子一剥,肉拉走,角都浪费掉了。”
“太浪费了啊。”李龙感叹着,“不过也没办法。”
“就这么多东西了。我从你这里拉走一百吨水泥,两万美元,去掉四台车的三千两百美元,应该给你一万六千八百美元。皮子价格没变吧?”
“目前没变,两千张皮子,给你十六万。咱们各算各的吧,”李龙笑着说道,“钱我都准备好了。”
其实是昨天李龙从赵辉那里结的款子,因为知道刘高楼快过来了,所以钱还没存进去。
各付各的钱。李龙又出去一趟,开着面包车,去零工市场把在那里为数不多的十来个人全都叫来帮着装水泥。
水泥当天下午就装好了,别克和木拉提两个也没等着,押着车就离开了。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刘高楼还给他带来了年货礼物。
“这东西是让别克和木拉提找来的。”刘高楼有点得意,“现在说实话,马肉马肠子好搞一些,这鱼可不容易。”
李龙看着两条一米三四的大鱼,他一眼就认出来,这是伊犁河中这时候比较常见,再过二十年就基本上看不到野生的鲟鳇鱼,学名是裸腹鲟。这种鱼能长到两米长,一百多公斤。
眼前这两条,长一米二三的样子,重量也有好几十公斤,虽然是冻货,但看着还是挺吓人的。
后世李龙在伊犁那边的菜市场见过养殖的,这玩意儿有点像中华鲟,差不多应该是一个大类的。
李龙也吃过这鱼,味道挺好的。
“也就是太大了,不然的话我就直接拿回去了,想想还是算了,送你当年货了。”刘高楼说道,“我带了不少老毛子那边的东西,稀罕货,可以了。”
“那行,晚上喝酒,我请你。”李龙说道,“你先去休息,等回来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我去接你。”
“嗯,行。反正这一趟我要在老家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这两年虽然赚了不少钱,但也累坏了,得回去好好的歇一歇。”刘高楼就先开着伏尔加去招待所了。
两条大鱼顿时就把不少人吸引过来了。
虽然这边也能见着大鱼,一米多长的也不少见,但像这么别致的鱼类,这边还真几个人见过。
“龙哥,这啥鱼?看着这么凶!”梁双成都已经准备回家了,看着这鱼好奇心就升了起来。
“鲟鱼。”李龙看孙家强,包括顾博远,还有几个没走的散客都在看鱼,便说道,“伊犁河那边的,那河大,里面鱼长的也大。”
玛河这时候水量也不小,但能逮到的大鱼就比较少。总归是玛河流程没伊犁河那么长,虽然下游有个玛纳斯湖,但总的体量小许多,流域面积也少,可能因此就诞生不了大鱼。
毕竟伊犁河还是条国际河流,最终流出去到哈加盟共和国的某个湖里去了。
两个国家因为水流水量的问题,一直在谈,一直谈到四十年后。
这一世李龙也是头一回见这种鱼,他蹲下来看着这条大家伙。
鱼没有鳞,看着好像是外面一层骨头,其实说实话,这玩意儿身上都不全是刺,是骨板,和一般的鱼不一样。
“这鱼咋吃啊?看着好像就没啥肉啊。”孙家强其实还挺喜欢吃鱼的,但看着这鱼,不知道怎么下刀下口。
“化了之后,把肉切成块,搞成椒麻、红烧、蒜香都行。”李龙说道,“好吃得很。”
肉食性鱼类一般情况下都挺好吃,哪怕厨艺不是很好,做出来味道都不一般。
比如五道黑,比如灰斑狗鱼,再比如眼前两条野生鲟鳇鱼。
“鲟鱼啊,”顾博远看着这鱼感叹着,“能长这么大,得好些年。不过据说伊犁河有大鱼,应该就是这个吧,没想到冬天也能逮到,那里人挺厉害的。”
李龙自己经常逮鱼,知道鱼在水里那力气会大的多,就两三公斤的鲤鱼在水里劲都十分的大,何况这种几十公斤的大鱼。
凶得很!
不管怎么说,鱼已经送来了,李龙自然笑纳。
招呼着人把鱼抬到他的九六车上,开着拉走了。
212吉普车李龙也开,但要拉东西,还是得六九车,毕竟这玩意后面空间大。
李龙已经想好了,一条直接送给大哥那边,由大哥处理。
另外一条今天晚上就化开,分成好几块,老丈人那里一块,孙家强那里放一块,杨大姐这里留一块,给李向前送一块,还要给钱主任送一块,魏主任、陈红军那里都留一块,行了,就当年前的年礼了。
这么算下来,不知不觉中,李龙自己的人脉关系已经很大了。
既然明天要送刘高楼回去,那今天回去赶紧把这鱼收拾好,明天送人的时候干脆一起把鱼送过去吧。
反正这鱼大,就算去掉头、骨板、内脏,还能余个几十公斤肉,够分了。
把鱼拉回去,果然把杨大姐给惊着了,她和韩芳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鱼。
李龙把一条鱼放在外面冻着,打算明天从乌城回来后送给大哥那边去,剩下的一条直接拿着锯子开锯。
这鱼大,内脏已经去掉,锯掉脑袋,剩下的一段一段的分开,送人也好送,不然剔掉肉拿着不好分辨,况且也看不出来是多大的鱼,感觉不到其多珍贵。
李龙花了一个多小时,把鱼锯成九段,每一段都有一拃宽,最后的尾巴那一段最长。
他把比较靠前一段直接提着交给杨大姐:
“杨大姐,过几天我们要去队里,你们娘俩个过年,这鱼做了吃,味道挺好的。别炖,搞成红烧、蒜香、麻辣的都行。”
“这鱼可不小!值钱的很吧?”杨大姐有心推辞,李龙笑着说道,“你看,这么多哩,咱们也不是外人,都有,做了吃吧,让小芳也尝尝鲜。”
“那…那我就留下了。”
“晚上还要麻烦你一下,拿这一条子,把它熏上,明天我要带着给那个刘老板。”李龙说道,“熏干一些就行。”
刘高楼送的东西,他自己吃不上,李龙觉得有点过意不去。
“熏的时候抹盐,还用不用辣子?”杨大姐问道。
“用,再加点孜然。”李龙说道,“就熏这一段行了。”
李家院子里有一个小熏房,偶尔会熏点东西。院子里还有李龙从山里带回来的松枝子,这玩意儿他家里不常吃,但杨大姐有些时候做东西会备上。
这眼下就用上了嘛。
晚上,李龙过去接了刘高楼,带着他去了团凤楼,搞了个包厢。
李龙原本想着把岳父叫上,老顾着急要回村里,已经开着面包车走了,根本不留。
两个人就两个人吧,正好好说话。
请: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