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947章 高纬度的企业与员工

熊猫书库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点这里听书

  一个小时,在平日里转瞬即逝。

  但在这个周六的中午,陈默却感到显得格外漫长。

  他独自坐在书房里,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屏幕上不断滚动的舆论浪潮。

  吵吧,你们就吵吧,吵的越大声,越能证明彼岸系存在的不可替代性!

  这就像一个公司,有一个能力无比出色的新锐骨干。

  他效率极高,总能解决最棘手的难题,为公司创造巨大价值,让最高领导层无比省心、格外倚重。

  但他的崛起,势必会让一些习惯了旧有格局、仗着资历和躺在功劳簿上混饭吃的老员工感到恐慌和嫉妒。

  他们会在背后议论,会抱团取暖,会抓住他任何一个微小的疏漏无限放大,指责他坏了“规矩”。

  如果他们无法让他“和光同尘”,那么最想做的,就是千方百计地将他在这家公司干不下去。

  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老板真正在乎的,从来不是谁守规矩,而是谁能把事情办成,谁能让祂省心。

  今天的喧嚣,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那些老员工们嫉妒的嘶吼和用户们依赖的抱怨,哪一种声音在最终决策者的耳中更有分量?

  答案,不言自明。

  用户们的‘愤怒’,恰恰源于他们的一分钟都离不开彼岸。

  这种‘依赖’,是彼岸过往数年如一日的将心比心,是万亿真金白银砸进去换来的口碑。

  这是任何竞争对手,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逾越的护城河。

  腾讯不行、阿里更不行。

  哪怕陈默此刻真的将彼岸系服务永久关停,即便有竞品立马跟上,产品可以模仿,模式可以抄袭,但理念与信任,无法复制。

  这是资本天然的局限性。

  它们绝不可能像彼岸一样,肯将八成的利润拿出来重新分配,反馈用户、让利伙伴、投入研发。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早已习惯了彼岸模式的用户,会自然而然地用脚投票。

  彼岸模式非一日之功。

  这是陈默布局数年,一步步落子、一环环扣紧的一盘大棋。

  只有这种水磨工夫,才能打造出如鸿沟天堑一般的护城河。

  这就像尝过了现炒小灶的锅气鲜美,谁还愿意回头去啃标准化、工业味的预制菜?

  难道图它加热更快、价格更贵,从中彰显小布尔乔亚式的精致生活?

  事实上,刚才一篇分析文章恰恰点破了其中的关键:

  「.彼岸此举点明了商业竞争中的一个残酷真相——有时,不可替代性比完美的口碑更重要。

  当用户和社会已经与彼岸系深度绑定,停机带来的短暂阵痛会被长期的依赖所覆盖。

  这不是一次危机,反而成了一次全网范围最有效果的免费广告。

  陈默展现了一种极高的战略自信和格局。

  他看到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整个战争的态势中彼岸不可动摇的地位。

  此举堪称“垄断哲学”的极致体现:最好的市场地位,不是让用户喜欢你,而是让用户无法离开你——哪怕这种离不开伴随着抱怨。

  而这次停机,就是一次强制性的“全网戒断测试”,结果证明了彼岸已成功地将自己变成了数字时代的“氧气”.」

  陈默浏览着网上汹涌的声浪,里面有大众最真实的情绪,有对手在背后推波助澜、包藏祸心的带节奏,也有来自盟友和用户自发声援的力量。

  按照上一世的轨迹,即便他什么都不做,蚂蚁上市的临门一脚也注定碰壁。

  但这一世,不一样了。

  彼岸系的存在,像一条闯入棋盘的巨鲸,让原本的棋手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与威胁。

  在感受到这股能动摇根基的力量正在崛起,这迫使它们空前的团结。

  更何况,这次上市背后捆绑了太多国内外错综复杂的资本,利益交织之下,陈默隐隐察觉,这其中或许还带着某些不可言说的特殊任务。

  如果他此刻选择袖手旁观,暂时看似井水不犯河水,但长久结下的恶果,终将由整个市场和社会买单。

  到了那时,又有谁能真正独善其身?

  这就像几十年前的那场支援之战,退一步换不来海阔天空,只会是得寸进尺。

  既然资本试图“绑架”时局,那他就能“绑定”大众。

  既然都说法不责众,那就比比,谁的“众”更有分量!

  尽管他已做了能做的一切——提前预告、事中管控、事后补偿。

  但他不是圣人,更不是神。

  有斗争,就一定会有牺牲。

  “苦一苦百姓,你只管去做,骂名我来担。这是斗争必须经历的阶段!”

  那天清晨,领导的话语犹在耳边。

  那句“响应国家级整改要求”,与其说是一道指令,不如说是一面为他挡下无数明枪暗箭的盾牌。

  男人欲成大事,心必须要狠。

  对自己狠,对敌人狠,有时,甚至不得不对斩断内心的道德和善念。

  陈默早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他能想明白这一层,雷军、刘强东他们,同样能想到这一层。

  这才是他们此刻紧紧团结在他周围的原因。

  当时针终于指向13:00,陈默再次按下那个黄色的按钮。

  屏幕上的标志从“暂停”跳回“运行”。

  彼岸系的服务,如同沉睡巨兽缓缓苏醒,开始陆续恢复。

  打完,收工!

  陈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伸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然后将那些至关重要的设备分门别类,谨慎地归回原处。

  风已停,但浪不止,网上的舆论依旧在发酵。

  然而,仅仅过了一天,在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运作下,喧嚣的舆论场仿佛被一只无形之手悄然拨转了风向。

  各大平台的热点榜单迅速刷新,媒体的焦点不再集中于彼岸停机带来的不便与争议,而是整齐划一地开始报道同一件即将到来的国际盛事。

  这其间的无缝衔接,流畅得近乎艺术,就像之前陈默在书房里按下的那个暂停键,所有的纷争、质疑与抗议,都被一股更强大的力量瞬间静音,暂时封存。

  一切议题,都需为这件大事让路;

  一切纷争,都需在此刻暂时止戈。

  那就是在一天后,即9月18日。

  于津门隆重开幕的第12届新领军者年会,

更为人熟知的名称是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