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三百七十一章 翻译翻译

熊猫书库    华娱:从找前女友们化缘开始
🔊点这里听书

  文艺圈里派系林立,山头众多。

  花花轿子人人抬的锦簇之下,是无处不在的鄙视链。

  传统对现代嗤之以鼻,譬如京剧。

  地域之间也有区分,北方的曲艺便不大看的上南方的评弹。

  最热闹的,当属同行之间。

  流派竞争激烈甚至可以对标“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

  急眼了,那是真的奔着整死对方去的!

  而在现代文艺圈的诸多行当中,有两个职业相对傲然超群。

  排在首位的便是作家!

  文人的笔,可抵三千毛瑟枪。

  对待作家,文艺圈各个行当均是以尊重为主,能捧则捧,尽量不得罪。

  毕竟自古以来,文人的清贵由始至终。

  也就是如今是新时代了,否则他们都没资格和文人同列文艺圈。

  其次,便是导演了。

  《霸王别姬》,《南海十三郎》,两部电影分别对标京剧和粤剧,对于戏曲的宣传推广效果无需多言。

面对如此助力,文艺圈能不捧着吗  与作家相比,一者写故事,一者拍故事,二者本质相通。

  于是在文艺圈“隔行如隔山”的整体局势下,唯有作家和导演等少数群体人脉广泛,可以直接与各个行当对话。

  比如甄杰诚的手机通讯录里,不仅有京剧的玖爷,还有相声的少马爷。

  “哼,什么档次,也敢来找我茬儿”

  “但谁让哥们儿讲素质懂礼貌,不喜欢口吐粗鄙之语呢。’

  “算了算了,就不跟你们一般见识了。”

  “送你们一个‘请家长’套餐,帮你们重温一下青春记忆好了!”

  甄杰诚兴奋的搓了搓手,很是期待下班时间的到来。

  “玖爷,欢迎欢迎!”甄杰诚远远的便伸手迎了上去。

  “甄导......”

  “别介啊玖爷,您叫我杰诚就好了。”甄杰诚热情的接住玖爷的胳膊,“咱爷儿俩之间,那么客套干嘛”

  “我师兄拍完《霸王别姬》又拍《梅兰芳》,咱们之间的渊源深着嘞。”

  “对了玖爷,我师兄在《梅兰芳》中对您父亲的生平进行了一些艺术化的改编处理,您和您的家人对于很多争议始终没有公开发声,我在这儿代表我师兄谢谢您了。”

  “没事儿,应该的。”玖爷乐呵呵的笑道,“凯戈有心气儿,有想法,但世间哪有尽善尽美的事儿”

  “虽说结果上有些许争议,但瑕不掩瑜。”

  “真论起来,还是我们欠着凯戈的。一部《霸王别姬》给京剧带来了多少关注度还是全球的那种。”

  “不不不,玖爷,话不能这么说。”甄杰诚摇摇头,“应该是相辅相成才对!”

  “李碧华以京剧“霸王别姬”为题材,以京戏的形式贯穿全文,展开了伶人的爱恨纠葛。创造了‘剧中剧”、‘人中人”的文本互涉。”

  “我师兄将其搬上大银幕的拍摄过程中,也有赖于诸多京剧艺术家们的帮助。”

  “少了谁,都无法铸就这一部伟大的作品!”

  “伟大,本就诞生于伟大之上!”

  三言两语,令玖爷皱纹舒展。

  后续的对话也渐渐消弭了客套,好似忘年交聊家常一般。

  望着二人进屋的背影,胡蝶睁大了眼睛,一眨不眨。

  “怎么样,长见识了吧”倪苹于一旁突然开口道,“也就是杰诚了!”

  “有地位,有才华。生的浓眉大眼,嘴巴还会说话。”

  “别说是一门心思惦记着京剧传承的玖爷了,换谁来都顶不住!”

  “那你呢,倪姐,你顶的住吗”胡蝶眯着眼,弯着眉,笑着问道。

  “去去去,我都五十三了,你个小妮子打趣我”倪翻了个白眼,在心里默默嘟囔了一句:我当年连他师兄都顶不住。

  “行了,别愣着了,咱俩赶紧跟上去。”

  “记住了,待会儿别只顾着看热闹,别忘了我叫你过来的任务!”

  “知道啦倪姐!”胡蝶挽着倪苹的胳膊,挤出不输景恬的酒窝,“视情况不对,及时稳住杰哥。避免吵狠了,杰哥收不住火气把他们喷自闭。”

  “嗯,我在隔壁房间陪着玖爷,杰诚那边就拜托你了。”倪苹点点头,随后又叹了口气,“唉!杰诚什么都好,就是这张嘴......”

  “甜起来能把人晕过去,损起来......那是专往肺管子里戳啊!”

  视啥都不多,就房间多。

  各种功能的都有,包括一个屋子隔两间,中间镶面单向镜的观察室。

  当然,这是在视的叫法。换作拘留所,那就是审讯室了。

  甄杰诚先是目送倪接着进了隔壁,然后拍了拍胡蝶的肩膀。

  “妹子,待会儿端茶倒水,务必要把大老爷们伺候好了!”

  “放心吧杰哥,视的主播都要做专业礼仪培训的。虽然学的不是端茶倒水,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胡蝶抿嘴一笑,“保证礼仪得体,姿态端庄。笑容春风拂面,吐字桂馥兰香。”

  “别,收着点儿!不能太便宜他们!”甄杰诚啐了一口,“走,会客去!”

  “好嘞,杰哥!”

  “咚咚咚”

  敲门三声,不等回应,推门而入。

  作为春晚总导演,甄杰诚才是这片地界儿的主人,敲个门已经是最大的礼貌。

  抬眼望去,乌泱泱一群。

  很快有人率先开口,

  “甄导你好,我是......”

  “不用自我介绍了!”甄杰诚想也不想,伸断。脸上荡漾着和煦的笑容,语气也格外柔和,“不好意思,我记性不好。人又这么多,介绍完也记不住。”

  “到时候念错了名字认错了人,那可就不礼貌了!”

  “您一看就是个既大度又体贴的人,肯定不会让我不礼貌吧”

  “诸位,你们觉得呢”

  房间里突然安静下来。

  沉默了好一会儿,为首者再次开口,

“很好!工作场合称职务,我就喜欢您这样有原则的人!”甄杰诚竖起大拇指,第二次打断,“既然都称职务了,说明您跟我一样都是不喜欢繁文缛节的人。OK,那我们就直接谈公事......emmm,等等,诸位是干嘛来的打  算找我谈什么工作”

  “甄导,我们想找您聊一聊京剧在春晚舞台的必要性!”连续被打断两次,声音里压抑着不满,“谈一谈京剧作为公认的,华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名片......”

  “等等!”第三次开口打断,甄杰诚讶异的抬起头,疑惑地问道,“公认谁公认的”

  “当然是老百姓公认的!这难道不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吗难道不是......”

  “老百姓公认的”第四次打断。

  甄杰诚挠了挠头,

  “那就奇怪了!老百姓都公认了,为啥京剧还需要国家补贴呢”

  滨城京剧院的杨彬说过一句话:全国的院团没一个能养活自己。

  这一事实,京剧圈内无人反驳。

  也正因如此,面对甄杰诚的反问,众人嘴皮子哆嗦了半天,再怎么怒气翻涌,也没挤出半个字来。

  “开始了开始了!杰哥开始戳肺管子了,可以看热闹了!”胡蝶竖起耳朵,心里念叨着,满脸都是吃瓜的兴奋潮红。

  “我听说其他剧种自给自足,豫剧更是年演出场次可达10万场。”

  “对比京剧的数千场......”

  甄杰诚掰着手指,抬起头,

  “喂,那个谁,我这统计数字没错吧”

  面对甄杰诚的目光,为首者面红耳赤。

  “不会是我记反了吧emmm,肯定是记反了!”

  “毕竟您说了,京剧是公认的,所以怎么可能年演出场次数千应该10万场才合理。”

  “啪!”

  拍了下脑袋。

  “唉,我这脑子,记性差!”

  “您多担待!”

  “甄导,你不用故意拿话挤兑人!是,京剧一年演数干场的统计数字没错!需要国家补贴也没错!但这是有原因的!”

  “京剧艺术的门槛摆在那儿,光是一场演出的灯光舞美成本就比同等规模的豫剧表演高出十倍有余!”

  “对演员的要求高,对硬件设施的要求也高。豫剧呢随便搭个场子就能演,这能比吗”

  “再者,京剧对包括唱腔在内的各种细节都要有讲究!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追求的是品质,不是数量!懂行的观众才能品出京剧艺术的………”

  “等等!”第五次打断。

  “懂行的观众才能品啧啧啧,这么说,京剧还挑观众咯!”

  甄杰诚咂咂嘴,

  “看来京剧不太适合春晚,毕竟春晚面向全国老百姓及全球华人华侨,有几个懂行的啊!”

  “甄导,你………”

  “你什么你还有没有点儿礼貌!”第六次打断,“打进这个门儿,我一直都敬称“您吧”

  “尊重是互相的,您觉得呢”

  “怎么着欺负我年纪小”

  甄杰诚站起身,

  “论礼仪,我是主人,你们是客人。客,要随主便!”

  “论职位,我是春晚总导演,你们是来讨论节目的。”

  “翻译翻译,什么踏马的叫总导演”

  “你………你怎么骂脏话”

  “脏话我骂您了”甄杰诚眯了下眼睛,“要不您去上边儿打个报告检举一下我”

  “不过在去检举之前,麻烦您先翻译翻译。”

  “翻译出来给我听,什么踏马的,叫踏马的,总导演!”

  屋子里一片安静,只听得粗重的喘息声。

  见状,胡蝶连忙起身,洋溢着标准礼仪式笑脸,给众人……emmm,给甄杰诚端茶倒水。

  “导演,您喝口茶,润润嗓子。”

  打破僵硬氛围后,又再次开口。

  “导演,我来翻译吧。总导演的意思就是,您说了算!”

润润嗓子是什么鬼  隔壁单向镜后的倪抽搐了下嘴角。

怎么着,让杰诚润完嗓子后喷的更狠点儿吗  算了算了,好歹是稳住了场面,调节气氛。些许旁枝末节,不重要。

  想着,倪苹悄悄瞄了眼身旁的爷。

  老爷子板着脸,面色很不好看。

  甄杰诚一点儿也在意自己的话会伤到隔壁的。

  事先已经做好沟通了,要不然怎么能叫看戏呢不过考虑到老人家的年龄,甄杰诚决定还是稍稍收敛点儿。

  喝了一口茶,给了胡蝶一个赞许的眼色,继续开口道,

  “京剧门槛高。”竖起大拇指,“不高不艺术!”

  “不光挑舞台,挑演员,还挑观众!”再竖大拇指,“不挑不艺术!”

  “唱腔讲究字正腔圆,表演程式复杂,需要极高的艺术修养才能品鉴。即便构筑起文化壁垒,将多数基层观众拒之门外,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高雅艺术嘛!就应该是在殿堂之上。回归到田间地头的草根狂欢算怎么回事儿还能有牌面”

  “穿西装才能看!什么豫剧那都是给穿布鞋的人听的。演出场次再多,数量也抵不过质量!”

  “保持乡土本色.......emmm,算了!还是直接点儿!土也就罢了,还乱创新。又是将主旋律叙事与梆子腔结合,又是结合当代农村热点题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一年能整出超百部新剧。简直就是在背离传统,乱弹琴!”

  “这一点,京剧就做的很好嘛!”

  “在时代潮流中始终守住初心,慎之又慎,没有让杂七杂八的现代审美玷污传统文化!”

  三竖大拇指,

  “老话说的一点儿都没错,原汁原味才最地道!”

  放下手,并于裤边,九......9°鞠躬。

  “对不起,是我错了。”

  “我不应该拿豫剧代入到京剧上,尤其不应该拿演出场次进行类比。”

  “二者不具备共通性,京剧的表演形式也不可能效仿豫剧。”

  甄杰诚突然一改阴阳怪气的语调,真诚朴实的态度令众人猝不及防。

  而且说的话也很实在,挑不出半点儿错。

  然而下一秒,话锋突变。

  “但......这不是一年只能演数千场的借口!”

  从办公包里拿出一沓文件,拍在桌子上。

  “也不是为迎合评审机制,斥巨资排演‘评奖戏’,演完即封箱的托词!”

  “更不是把曲高和寡挂在嘴边,把孤芳自赏写在脸上的理由!”

  “吱呀”

  房门突然打开。

  玖爷黑着脸走进屋子,拿起桌面上的文件。

  越看脸越黑,越看呼吸越粗重。

  “我补充一点!”

  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声音,

  “才过了几十年时间而已,怎么着,一个个都高贵起来了”

  “忘了几十年前,咱们还是下九流了”

  “翅膀硬了,腰杆儿直了,开始脱离群众了”

  老爷子重重的拍了拍桌子,

  “艺术,没有高贵之分!”

  “艺术的生命力源于土地,不是口号!”

  说着,从兜里拿出一张纸,

  “这是甄导写给我的一句话!”

  “都看看!”

  “要是再让我听到甄导对我说类似的话,那可就是你们在打我的脸了!”

  “啪啪”玖爷颤着手抽打着自己的脸颊。

  声音不大,震耳欲聋。

  “杰诚,我配合的怎么样临场发挥还可以吧”

  “嘿嘿,您老是这个!”甄杰诚竖起大拇指。

  “杰诚,京剧在春晚舞台上怎么改编,你说了算!有需要我的,无条件配合!”抓住甄杰诚的手,“杰诚,拜托了!”

  “放心吧玖爷,我干活儿,您放心!”甄杰诚拍了拍胸脯,“就像之前说的那样,我的任务就是让老百姓看的高兴,听着好听。”

  “够了!足够了!只要能让大家对京剧感兴趣,就有土壤了!”老爷子抬起头,“等我下去了,就有脸见父亲和前辈们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