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装局的同志讪讪的笑了起来,其实这个道理他不是不懂,但是诱惑力太大,实在没抗住。
防工委总工也乐了,部队的同志啊,就这样,理解,理解。
不过作战半径达到洲际级别的轰炸机,甚至作战半径达到6000公里以上的轰炸机,也的确是意义不大,高振东说得没错,要有意义,就得有10000公里以上,那代价太大了,根本没法搞。
关键问题就在于,隐形飞机的核心是隐形,但是这个核心问题,却被高振东解决得非常不错,隐身涂料就不用说了,委总工敢说,就现在这个,往西南所那个飞机上面一涂,搁谁谁迷糊。
拿这个考验部队的干部,那是真抓住了死穴。
而外形这方面,至少隐身部分他是有方案的,至于这个为了隐身的方案结合飞翼能不能飞起来,他也有相当完善的资源准备。
这些资源有他自己准备的,例如飞翼构型的一些基本要素、电传操纵系统、操纵手段的丰富、设计工具的升级等等。
还有一些,则是整个社会准备的,例如风洞,就这一项,就能把飞翼的成功率拔高不知道多少个百分点。
振东同志布局之周详,可见一斑。他不只是自己在努力,还在尽可能的利用整个环境的力量。
“这个事情,我们回去好好合计合计。另外,有些纪律上的规定,我想不用我再说,在座的同志是都清楚的。”说到后半句的时候,委总工的面色有些严肃。
这个地方,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明白!”
“明白!”
同志们一个个面色严肃,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就今天这幅三视图,还有图上的那些看起来很简单的数字,以及刚才看到的那份未完成的测试报告,还有那块虽然已经作废的样品…
这里面的任何一样东西,流传出去都足以在军用装备领域掀起一场波澜。越是往外,越是如此。
说完这个,委总工笑着对高振东开玩笑:“走走走,今天我们打次秋风,在你们食堂吃午饭。还别说,何师傅的手艺,我还真有点儿想了。”
傻柱在和高振东打交道比较多的几个系统里,也算是名声在外,甚至可以说,他的名气比高振东都大。
说到三轧厂的高总工,保密级别不够的同志和保密级别够但是工作不相干的同志大致是不清楚的,但是说到三轧厂的何师傅,那名气可大了,毕竟高振东是属于非工作原因不能讨论的,但是何师傅那手艺却是能没事儿就拿出来吹吹牛。
熟悉一点的,也不乏红白喜事请傻柱过去掌勺的,这让他的名气再上一层楼。别的不说,等到80年代,傻柱但凡走出去开个哪怕是苍蝇馆子,也不用受闫老大两口子那鸟气。
重飞厂的同志倒是了解不太多,空装局的同志却是太清楚了。
“对对对,总工您这么一说啊,我还真是馋虫有点犯了。”
高振东笑了起来:“嗯,早就准备好了。我们过去吧…”
能请来这里的同志们吃顿好的,在这年头也是一种挺朴素的美好,所以高振东一般但凡自己有客人,都会请小食堂那边做好准备。
自己掏钱,不收饭票,酒肉管够,主打的就是一个让同志们吃得开心。至于这钱的来历,各部委的出版社清楚得很,干净清白。
走在路上,有内保的同志领着重飞厂的同志在前面走,高振东看着空装局的同志直乐。
空装局的同志此时处于一种非常玄妙的状态之中,一大半是兴奋,自然是因为隐形轰炸机,而其中,却又掺杂了一点点不甘。
这种不甘,自然是来自于洲际轰炸机。
知道现在没法搞,但是却又觉得很可惜,明明有这么好的突防技术在手…
看着他们的样子,高振东实在是于心不忍,这是病,得治。根治是根治不了,不过缓解一下,高振东还是有些办法的。
高振东扯了扯委总工的衣袖,叫住了空装局的同志,又向前面重飞厂的同志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继续往前走。
重飞厂的同志看见手势,加快了脚步,走得飞快,生怕在这里多停留半秒。一看这架势,后面这几位就是有事情要商量。
“振东同志,这是…”难道还要单独开小灶?这可不是振东同志的风格,大家都一样,有啥吃啥。
他猜对了一半,是小灶,但此小灶非彼小灶。
看着面露疑惑的同志们,高振东笑道:“我知道你们对航程有些耿耿于怀,要不我给你们出个主意,至少能让你们把手伸长一点。”
“什么主意?”空装局的同志一脸的惊喜,振东同志还有埋伏呢?想到这里,他马上想起了什么事情来:“难道是正在研制的加油机?”
如果有加油机帮忙,的确是能让轰炸机再前出个10002000公里。这和振东同志说的“伸长一点”,在概念上应该大致差不多,毕竟高振东同志的“一点”,和别人的“一点”多多少少有些区别。
高振东摇摇头:“靠加油机不算本事,我的意思是,不论在何种作战半径下,都将轰炸机的打击范围,再延展8001500公里左右。”
潜艇,高振东伸手了。
陆基导弹,他也伸手了。
那干脆海陆空三位一体,都去蹭蹭。
巡航导弹,启动!又不是没有准备,1500的不一定,800的应该没问题吧?
嗯?这话别说空装局的同志,就连委总工都精神十足,把马上要到嘴的美味扔到了九霄云外。
“延展这么多?难道是什么新式武器?”除了武器,没有别的解释。但是到底是什么武器,同志们不由得犯嘀咕。
什么东西能打这么远?反舰导弹算远了吧?现在也就开始向着100公里上下前进,这还是在高振东找到超视距雷达的路的前提下才开始的。
就算导弹再大一点,重一倍!射程也就200300公里,再重就不可能了,飞机压根扛不动。
高振东点点头:“对,我考虑了一种新式武器,能有比较可靠的办法达到这个射程,只是精度可能一般般,精确打击点目标可能够呛,但是如果用于核武器的话…”
没错,高振东就是在想空射巡航导弹的事情。
如果设计得当,这个以B21为外形蓝本的轰炸机,是有6米以上长度弹仓的潜力的,这也是高振东选择B21的另外一个原因,弹仓够长,能装。
等到几十年后条件成熟了,也逼急眼了,没准这货能直接装上6米长的电线杆,化身刺客,猎杀对方的预警机也没准。
不过6米长的弹仓,就意味着另外一件事情——它能装得下战斧级别的导弹,而且还不破坏隐身外形,这可真是太有趣了。
高振东的话,让两帮同志瞬间就激动起来。
高振东说可靠,那大概率就真的可靠!
关键点在于,高振东的话里,是这个武器的射程8001500公里,也就是说,这个东西不但隐形轰炸机能用,普通轰炸机也不见得就不行。
这样一来,灵活度可就大得多。
而且空装局的同志想得更多,如果隐形轰炸机能在载弹3吨的情况下实现3500公里的打击半径,那加上空中加油机带来的至少10002000公里,以及这个武器的8001500公里,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整个欧陆、石油湾、东南亚乃至袋鼠洲,以及花旗的北极州都被覆盖在这套体系的打击范围内!一些需要灵活威慑的任务,压根就不用弹道导弹,毕竟那东西贵、少,而且平时的威慑力还不如凌空的轰炸机。
在这种体系下,哪怕是图16和仿制型那大约22002500公里打击半径,都显得眉清目秀起来。毕竟威慑嘛,就要能看得到才行,这时候图16反倒是比隐形轰炸机管用,大不了只挂一颗,再提升点航程。
至于说精度不大好,这算什么大问题,这个射程上,肯定是先满足胖子和小男孩啊。
而且高振东那话说得也挺灵活的,“精确打击点目标够呛”…有些目标,哪怕是你仅仅把一颗常规炸弹扔到他身边200米开外,都能起到作用。
“这是个通用武器?”不行,的确认一下!
高振东点点头:“是的!”
这下子同志们一点都不饿了,饭是什么?不知道!
“说具体点。”
高振东摇摇头:“现在不合适吧。”说完,他左右看了看。
不是他要卖关子,这东西在这里是真不合适说,起个由头可以,但是细说不行,牵扯到的单位有点多,细节也多。
委总工和空装局的同志左右看看,也反应过来,这东西是能在这个环境下仔细讨论的?而且今天人也不对啊,这种武器大概率是一种导弹,今天这里除了高振东自己,压根就没有搞导弹的人。
“明白,明白…那回头我们组织下人手。”委总工压制住心里强烈的好奇,对高振东和眼里满是期盼的空装局同志道。
没办法,这份好奇,还真得暂时保持下去才行了。
“走走走,吃饭吃饭,哈哈哈。”看着两人心痒难耐的样子,高振东忍不住有一种恶作剧得逞的爽感。
“行行行,我今天非把你的酒喝光不可!”
“那可太好了,只要你有那本事…”
几人的声音越去越远。
“嗨,你哪儿弄的这些菌子?连猪拱菌这种杂菌都混进来了,这味儿可冲。”
傻柱一边在簸箩里挑拣,一边笑道。
这是过年前的倒数第二个星期天,等到最后一个星期天,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九了。
大家都在准备年货,高振东也不例外。
傻柱正在拾掇的,就是黔山的同志送过来的一点心意。
这一包菌子,估计来自煤城特区,那地儿离彩云省近,也有吃菌子的习惯。
不过高振东怕贸然吃了看见小人儿,所以就交给傻柱这个大厨拾掇。不过这个他倒是想多了,能到他手上的,就没有能看见小人儿的。
傻柱倒不愧是川菜厨子,对西南那边的东西,了解倒是挺多,连猪拱菌这种东西都能认得出来,还能说得出当地的名字。
猪拱菌,其实就是黑松露,一种在欧洲挺名贵,但是在我们这边一直都不怎么上台面的真菌类,在彩云、黔山都有分布。
在我们这边不太喜欢,大概是因为味道有点冲,高智商的说法,这东西有点石楠花的香味,至于低智商的说法,反正把高智商说法搜一搜就懂了。
不过这东西猪爱吃,而且还能靠鼻子闻得到,热知识,猪的嗅觉比狗强。闻到了就去从土里拱出来吃,所以就得了这个很接地气的名字。其实就算在欧洲,在野外采摘也是靠猪指路。
高振东知道这东西,但是从来没见过整个儿的,傻柱能认出来,高振东也是佩服得不行:“这么偏门的东西你都知道?”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厨子来说,能认识这东西也的确有点难为他了。
“这东西味道冲,那肯定得认出来才行啊,不然这包菌,那就算是坏菜了。”傻柱一边说一边往外扔猪拱菌。
这东西黑乎乎皱巴巴的,的确丑,还冲,难怪我们不爱吃,也就西欧那帮…
高振东想到这里,突然一个激灵!三步并作两步的冲上去把傻柱扔在地上的猪拱菌给捡了起来。
我们不爱吃,西边那帮爱吃,我们的贫困山区有广泛分布!
这特么不先天出口圣体?还能精准扶贫!
高振东大概知道,几十年后,全世界黑松露一半以上都来自我们国家的这两个省,虽然因为在黑松露食用的习惯上的原因导致在西餐体系中只能被定义在中低端,但是就问你能不能卖钱吧。
一时间,高振东觉得这黑乎乎皱巴巴的玩意儿,还真是个宝。
“你干啥,吓我一跳!这东西不好吃,别挣扎了。”
对于高振东怀疑自己专业素养的行为,傻柱很是不满,我可是川菜大厨,黔山彩云的事情,也多少明白一点的。
高振东乐呵呵的摇摇头:“不是自己吃。”
“那你捡回来干嘛?”
“那你别管,你继续拾掇,我去打个电话。”高振东乐呵呵的向自己的南屋走去。想到了就要干,这东西实在是太小太偏门,正常情况下高振东是想不起来的,不过现在机缘巧合,那就赶紧的。
外商部,领导一脸古怪的放下电话。没办法,高振东最熟悉的就是他,所以电话直接打到他这里来了。
“出口蘑菇?还是特殊品种?有意思…振东同志这学识,当真渊博。”不过也可能和他比较好吃有关?高振东好吃这事儿,在熟人圈子里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好吃得好啊,就这么随随便便都能找到有出口潜力的商品,而且还能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问题,这种好吃,不妨多来点。
他抓起电话,叫来了自己的通信员。
“一会儿有人给我送东西过来,你记得第一时间通知我,然后…”外商部领导如此这般的给通信员做了一番安排。
三个小时以后,通信员带着一脸的喜色走进来。
“领导,你猜对了!高卢人一见这东西,就双眼放光,连连感谢我们的大方慷慨…”
要说别的西方国家的人可能不好找,但要说这家,那是随便都能找到,尤其是外商部的人出马。而黑松露这个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就跟我们几十年送华子、茅子一样,是正经能上得了台面的礼物。普通的高卢工作人员,看见这东西那不得乐开花。
“是嘛?那他们对从我们这里进口这个东西,是什么态度?”
“态度好得很,能赚钱嘛,那态度还能不好。直言有多少要多少,而且给出了这个价!”通信员比划了一个手势。
“这个价?大的小的?”
“大的!”两人的对话,颇有点外商部内部黑话的意思,但是双方都懂对方的意思。
“嘶啧啧啧,振东同志这眼光…绝了!”不服不行啊,高科技出口产品人家提供,连这种土特产都要靠人家来发现,外商部领导一时间甚至有点惭愧。
什么?那是自己的同志?那没事儿了。我凭本事团结的同志,同志凭本事发现宝贝,我为什么要惭愧。
“这样,你让办公室的同志,以部里的名义拟文,发给黔山和彩云两省,请他们组织挖掘收集这种菌类,并考虑研究人工养殖方法。”
不愧是国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东西要卖得好,得种!不过这东西的养殖难度还真高,好在就靠自然产出,也能产生不小的效益,毕竟两个山区省份加起来的面积,比高卢自己都大。虽然和大宗商品没法比,但是出口额中的一小点比例,落到两个山区省份的产区人民头上,就是一大笔收入。
五天之后,高振东看着外商部的同志给自己送来的一大包东西,有些哭笑不得。
而傻柱则在一旁疯狂嘲笑:“哈哈哈哈,你居然去弄了一大包这东西,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