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四十七章 落子天元

熊猫书库    剑道余烬
🔊点这里听书

  皇城远郊,一座偏远荒芜山岭。

  钧山真人驭剑落在荒山之上,东游之前他曾在陈镜玄手中接过了一枚如意令,半时辰前他以此令联系了方圆坊的“雪主”,约定在此见面。

  荒山山顶不远处,一座红亭,笼罩在风雪之中。

  “大真人。”

  雪主双手拢袖,恭敬开口:“您来了。”

  “我有急事。”

  钧山环顾一圈,立马开口,沉声问道:“陈镜玄呢?”

  他前脚刚刚离开南疆,一路驭剑,来不及落地。

  皇城发生的事情,轰轰烈烈。

  只可惜他还未有耳闻。

  “说来话长。”

  雪主轻叹一声,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简。

  其实在今日事变之前,陈镜玄便隐隐预感到了不安。

  他提前对雪主留下了叮嘱。

  这枚玉简之中,记载着十多个时辰以来皇城所发生的剧变——

  钧山真人皱眉接过玉简。

  神念掠过之后。

  他神色变得十分难看。

  “青阳城之变…陈镜玄辞去国师之位…”

  他声音苦涩,语气满是不敢置信。

  钧山之所以一离开道门,便马不停蹄赶往皇城,便是因为在“未来道境”之中,他看到了未来即将发生的灾难,也看到了大灾之中的希望。有几缕极其璀璨的流光,在灾难之中显得尤为耀眼珍贵,他很确信未来道境所揭示的一缕希望便是陈镜玄。

  他怎么也想不到。

  自己以最快速度赶到,可这缕希望已然破灭了?

  陈镜玄离去,似乎还不是最糟糕的消息。

  这枚玉简有一个情报十分隐晦。

  国师言辛不在鲤阁。

  逼走陈镜玄之前,仁寿宫刻意将言辛请入皇宫,书楼暗探还发现了秦祖的身影。

  因为前阵子仁寿宫封锁闭门,铸造大阵的缘故,暗探无法更近一步。

  如今谁也不知皇宫内部是什么景象。

  可如果说,这场皇城暗流乃是仁寿宫早早准备好的阴谋…

  比起陈镜玄。

  言辛和秦祖的安危,更让人担忧。

  “对了…你家那位小皇帝还好么?”

  钧山真人回过神来。

  “陛下留在别苑之中,一切安好。”

  雪主神色凝重,缓缓道:“陛下体内流淌着大褚皇血,她能感受到,皇宫内的大阵正在震颤…月隐界很可能正在进行着大战,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

  褚因的伪装瞒不过圣后。

  可那又如何?

  她的存在,对圣后而言并不重要。

  她毕竟太小,虽然流淌着皇血,坐在了“皇帝”尊座之上…但并没有能力反抗圣后的决策。

  只要她安安静静做一个傀儡,不主动惹是生非,那么这场皇城剧变再如何激烈,都不会伤及她性命。

  “留下这枚玉简,是先生的意思。”

  雪主顿了顿,道:“对于今日发生的大多数事情…他早有预感。”

  “是么?”

  钧山轻轻叹了一声。

  这或许是唯一的好消息了。

  如果陈镜玄早有觉察,那么总不至于毫无后手地离开皇城。

  “我刚从南疆那边离开,那边很糟糕…”

  钧山揉着眉心,想要解释,却发现南疆发生的事情实在不是自己一言两语能够解释尽了的。

  皇城很乱。

  但南疆更乱。

  大褚此次南下被三大宗联手背叛。

  他来皇城的一大目的,就是寻求帮助,陈镜玄如今被烟邪连同元继谟逼出皇城…

  自己难道要去找烟邪求助?

  “大真人无需解释。”

  雪主道:“先生对我说,他提前以浑圆仪占卜了南疆卦象…”

  “如何?”

  钧山眼神一亮。

  “虽是大凶之兆,却暗藏天大福缘。”

  雪主道:“南疆一定死了很多人吧?”

  “…是。”

  钧山神色黯淡。

  “大真人此行来皇城,是想搬救兵。”

  雪主垂下眼帘:“若是大褚皇城倾力救援,便可挽救南疆颓势…逆转大局。”

  这的确是钧山心中所想。

  但赶赴皇城,读完这枚玉简之后,他心中念头产生了些许动摇。

  他在南疆亲自捕捉到了“烟邪”的阴阳镜分身气息。

  这条线索…贯穿了道门,纸人道,最终指向了仁寿宫。

  倘若崇龛,陆钰真,圣后三人是站在同一阵营的,那么自己哪里还有回皇城搬救兵的必要?

  毫无意义。

  “大真人放弃这念头吧。”

  雪主沉默片刻,一字一句道:“南疆之事,结局已定。此战如何,已非你我所能决定…今日在此约见,雪主便是要劝大真人,抓紧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更重要的事?”

  钧山深吸一口气,眼神有些困惑。

  “龙脉。”

  雪主作为陈镜玄执掌方圆坊的左右手,专门派遣保护小皇帝褚因的心腹。

  她和火主地位平起平坐,几乎知晓陈镜玄的所有布局,绝大部分安排,绝大部分秘密。

  此刻雪主吐出两个字。

  她挥袖以风雪作画,荒山上空,顿时蔓延横生出一副大褚山河的壮丽社稷图。

  “此刻我们所站立的大褚皇城身下,一共有四条龙脉交错纵横——”

  “北海龙脉,武运龙脉,道门龙脉,大穗龙脉。”

  “大真人刚刚从道门回来,想必已经看到了‘道门’的景象了?”

  钧山真人闻言有些恍惚。

  他先前驭剑悬空查看道门内景,发现道门斋山气运黯淡。

  彼时他只是觉得荒唐。

  此刻在雪主提醒之下,他才意识到斋山气运黯淡的指向。

  “先生临行之前,曾留下过叮嘱。”

  “这场皇城剧变,极大概率是由龙脉而起…”

  雪主神情严肃,沉声说道:“如果没有猜错,道门龙脉气运,应当已经被挪走了。”

  “草…”

  钧山真人面无血色,咬牙切齿地吐出一个字来。

  用力极深。

  “狗日的畜生。”

  他简直不敢相信,师兄崇龛能做出这种事情。

  圣后要收集四条龙脉。

  道门主动送了一条!

  而按照玉令情报…

  恐怕秦祖镇守的“武运龙脉”,便是圣后盯上的第二条龙脉!

  “一年前,先生平定了青州之乱,将北海龙脉气运引入大褚。”

  雪主缓缓道:“按照如今局势来看…要不了多久,仁寿宫大阵便会解封,届时四条龙脉,已得其三。圣后的最后一个目标,必定是大穗剑宫。”

  “我和赵通天很熟。”

  钧山连忙道:“我这就去大穗剑宫报信!”

  雪主摇了摇头。

  “先生既然已经提前预知到了这场灾难,怎会疏忽大意…您放心好了,通风报信这件事,书楼已安排人去做了。”

  她凝视着钧山真人的双眼,认真说道:“大真人,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更重要的事?”

  钧山眼神凝了凝。

  “您一直都想知道…逍遥子的下落,不是么?”

  雪主诚恳说道:“先生算过一卦,道门经历两场大战,此刻内部正是空虚之际。若是查明真相,如今便是最好的机会。”

  “你的意思是,我再返回道门?”

  钧山怔了一下。

  “您这一趟皇城之行并不枉来,先生叮嘱,您最好再带上一人。”

  雪主微微侧身,将身后红亭与风雪暴露出来,亭中隐约可见一道女子身影。

  由于风雪遮掩之故。

  那女子与外界隔绝,此刻她正捧着一卷符阵古籍钻研,浑然忘我,直到风雪散去,这才意识到了不对。

  “邓小丫头?”

  钧山真人挑了挑眉,有些意外能在这里重逢。

  东游结束之后,邓白漪和褚果被书楼秘密接走…由于唐凤书被崇龛幽禁没有消息,陈镜玄自然不会放邓白漪返回道门,便命钱三将其带回了皇城别苑,平日里由雪主亲自照顾。对邓白漪而言,留在道门和留在皇城并无区别,无非是换个地方居住。

  反正书楼有大量的阵纹典籍可以揣摩,她便在此待了下来,整日阅卷,研习阵法。

  日子过得飞快。

  今日雪主带她离开皇城,说要见个故人,提前卖了个关子,邓白漪心中一阵紧张,其实她的故人一共就那么些…提前问了一下,听口风似乎不是谢真,原先的紧张和期待消散了七八分。

  在红亭之中等待的功夫,正好翻开古籍看两眼,未曾想就这么忘了时间。

  “钧山前辈?”

  此刻风雪骤散,邓白漪抬起头来,将视线从古籍中挪开。

  她眼中浮现惊喜之色。

  上次离国一别,她便再也没和钧山真人见过面…后来邓白漪返回大褚,刻意向陈镜玄打听了钧山后续,确认这位大真人并未在陈翀手上遭劫,而是被道门安然无恙请了回来,这才放下心来。

  自己虽然是道门弟子,但却几乎没有熟人。

  除了玉清斋几位仙子。

  便是钧山大真人待自己最好,教自己剑术,还护自己周全。

  此刻看到钧山前辈,邓白漪心中满是欢喜。

  其实钧山也一样。

  他很喜欢邓白漪这个小辈,这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只是此刻相见,他心中情绪却相当复杂。

  “道门如今乱成一锅粥了。”

  钧山叹了一口气,苦笑说道:“我自己回去,都难保周全,再带这邓小丫头…你家先生倒是料事如神,难道就没想过带她回去的难度和意义?”

  “先生昨日去了一趟道门。”

  雪主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第二枚玉简:“以大真人修为,应当能认出这是什么吧?”

  “嗯?”

  钧山接过玉简,神念一扫,神色顿时变得古怪起来。

  这枚玉简,记载着踏入道门之后的路线。

  道门主宗的地图并不是秘密。

  十年封山前,有许多人都受邀来道门进行过拜访…但这枚玉简记载的路线图可没那么简单,一缕金线顺延着道门山路蜿蜒蛇形,扭扭曲曲,最终指向后山,并且绕过后山。

  “这是…直抵天元山的秘径?”

  钧山忍不住瞪大双眼:“陈镜玄这小子去道门偷家了?这路线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这条秘径路线极其诡异,极其刁钻。

  这些年来,无论何人想要踏入天元山,必须要途径后山,再经过众妙斋。

  道门主宗当年建造之时,就是这么设计的!

  七座斋山团团相拥,彼此依靠,衔接成圆,将天元山护在正中…

  可如今则不一样了。

  由于玄芷真人和崇龛的大战,青囊山被搬空,这一战使得后山侧面剖开了一道豁口。

  七座斋山彼此依靠的大势就此缺少了一块!

  这就是陈镜玄当日拜访道门,不急不慢,甚至可以放慢速度的原因——

  一位真正将命术修至大成的监天者,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必然是有意义的。

  他与烛道人一同登山。

  同时默默放出天命金线,将道门主宗探查了一遍,找到了这条路线。

  这是一条…留给钧山,以及邓白漪的入山路线。

  雪主诚恳说道:“有了这玉简,大真人此行应当可以顺利踏入天元山。”

  “是这个理。”

  钧山真人望向邓白漪,无奈说道:“只是带上她…有什么用?”

  邓白漪也有些茫然。

  等等。

  这是做什么?

  钧山真人要带自己去天元山?

  自己只是一个堪堪修行到驭气境的修行者,虽然在阵纹之道颇有造诣,但毕竟修行年份太短,钧山真人可是一位转世阳神,在他身旁,自己能帮上什么忙?

  “既入天元山,便是要见逍遥子。”

  雪主垂眸,缓缓道:“先生说,逍遥子闭关的石山中,有一道阵纹,非天下斋弟子不可破。”

  “见鬼…”

  钧山真人满脸黑线,掌教师兄闭关的具体细节,就连自己这位亲师弟都不清楚。

  陈镜玄连闭关石山的阵纹都摸清楚了?

  “姓陈的臭小子,是怎么知道这种消息的?”

  他下意识骂骂咧咧,但紧接着就明白了答案。

  唐凤书。

  能够如此清楚知晓逍遥子闭关细节的人,大概只有唐凤书这位亲传弟子了。

  如此一来,邓白漪的作用便十分明了了。

  她是名正言顺的天下斋弟子。

  而且…唐凤书传授了她不少阵纹之术。

  “真是一种奇怪的滋味。”

  钧山真人握住玉令,轻声笑了笑:“我怎么觉得,你家先生拿我当剑使呢…”

  离开南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陈镜玄都预料到了。

  这场交谈,这场对话。

  让他觉得,自己仿佛成为了一枚棋子…陈镜玄早替他寻好了出路。

  钧山活了两世,并且参悟了未来道境。

  尚且如此。

  书楼其他人,又是何种感觉?

  只是这滋味虽然奇怪,却并不令人反感。因为钧山真人知晓陈镜玄是替自己考虑,抛开大局不谈,他也要这般行事。

  钧山这第二世活到如今,最大“牵挂”便是逍遥子师兄。

  如今终于有了踏入天元山一探究竟的机会。

  无论如何,他也要冒险一试。

  “既然陈镜玄已经探明了天元山秘径,又带着唐凤书…”

  钧山忽起一念,问道:“为何他不亲自带人去道门清查一番?”

  “先生说,他的身份和您不同。”

  显然陈镜玄早就预料到了这个问题,提前给雪主留下了回答。

  雪主恭敬说道:“他虽然和唐斋主关系非比寻常…但毕竟是道门外人。有些事情,需要道门内部之人亲自解决。至于他和唐斋主,离开皇城之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听到这,钧山便不继续追问了。

  “真是…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

  道袍稚童忍不住感慨出声。

  虽未和陈镜玄见面,但仅仅和雪主这番短暂交谈,钧山真人便感受到了这位年轻监天者的强大。

  这是无关境界,战力的强大。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或许陈镜玄所看到的,比自己的未来道境更加遥远。

  钧山真人深吸一口气。

  心中直觉告诉自己…他应该相信陈镜玄。

  “走——”

  他一把攥住玉令,望向邓白漪,施展剑气,将其裹住。

  一道剑气流光,从小山山顶直冲而起。

  “回道门!去天元!”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