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463章 记者招待会、全新作战计划

熊猫书库    农业狂魔
🔊点这里听书

  三元农业·汉城记者招待会。

  余阳发挥搅屎棍子特长,胡诌道:

  “找不到宜居星球,令我感到恐慌和绝望,听起来有些离谱。”

  “但这是事实。”

  “因为二战以来,母星进入一个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时期。”

  “那就是长期稳定和人口大爆炸!”

  “二战之前,全球几乎每10年就会出现一场超级瘟疫,或出现大规模战争,或出现大范围饥饿。”

  “这导致1950年之前,全球人口始终不曾突破20亿。”

  “而1960年之后,大规模战争结束,科技高速发展,全球趋向于稳定,人口也就直线增长。”

  “到了1990年,世界人口翻了近三倍,达到53亿。”

  “这还只是登记在册的数量。”

  “到了2000年,世界人口突破60亿。”

  “根据三元智库计算,如果不出现特殊事件,2020年,世界人口将会达到80亿,2050年,世界人口将会达到120亿。”

  “不要跟我谈什么老龄化、人口负增长,那是你所在地区的问题,在其它地区,绝大多数人比你更能生。”

  “那么,50年后,人口翻倍,粮食产量必然要翻倍,否则养不起那么多人。”

  “问题是,当今科学技术已经陷入停滞。”

  “我们耕种使用的设备、种子、农药、化肥,包括农业技术,已经很难有所突破,再加上耕地有限,人口增长又占用耕地,未来粮食产量只会少,不会多。”

  “所以50年后,全球将有五分之四的人口陷入饥饿。”

  “由于粮食从来不是平均分配,有的地区朱门酒肉臭,有的地区路有饿死骨,尤其人类还创造了一系列足够毁灭人类数万次的超级武器···”

  “这意味着在2050年之前,母星将会爆发一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生存战争。”

  “根据三元智库模拟,考虑到宗教、种族、历史矛盾、资本垄断等因素,轻则伤亡100余亿,重则人类不复存在。”

  “所以粮食问题关乎人类生死存亡。”

  “我们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尽可能的开辟更多耕地,以及发展太空农业,否则事到关头,一切都已经来不及。”

  余阳说完,投放一组资料,“三元农业不是粮食贩子,更不是万恶的资本公司,是一个集体性质的农业经济体。”

  “因此在过去的几年中,三元农业斥资万亿,先后研发三系种子、三系肉猪、谷饲肉牛、三系化肥、三系营养土···”

  “而在满足集体需求的基础上,我们愿意为合作者提供粮食保障,并向邻近地区低价供应生活物资。”

  “就像汉城市民,包括南棒的所有人,之所以吃得上便宜且品质优秀的大米,完全是因为三系职工吃饱了,有所剩余。”

  “反之,如果职工吃不饱,一粒粮食也不会流出厂区,试问到时候,你们谁能买得到粮食?谁又能买得起粮食?”

  余阳当着全球记者面说这些话,不是口吐狂言,而是陈述事实。

  因为这是世界第五大粮商的绝对实力。

  别的不说,他当场就可以决定下一秒,南棒的米价是涨十倍,还是涨百倍,又或者直接免费。

  “但厂内职工的数量在增长,三系合作伙伴的数量在增长,犹如刚刚阐述的世界人口大增长,早晚有一天,三元农业只能满足厂内需求。”

  “所以寻找更多耕地,是三元农业未来50年的首要任务。”

  “如果三元农业养活不了厂内职工,或遭到攻击,或不复存在,南棒居民的生活支出,将会随着世界经济大萧条,比02年翻3~5倍,占每个家庭总收入的80%~120%。”

  “或者说,至少有一半家庭需要贷款吃饭。”

  “更甚至随着世界人口大增长,南棒进入社会动荡期···”

  “而当三元农业可以养活更多职工,也就可以持续降低三系周边地区的生活支出。”

  “就像汉城的猪肉,三元农业没来之前,每公斤约3万韩元,折合150红钞,三元农业来了之后,每公斤约2万韩元,折合110红钞。”

  “又像汉城的牛肉,每公斤5万韩元,折合280红钞,北美爆发狂牛病之后,价格更是翻倍,但三元农业却可以保证汉城的牛肉供应价,始终保持在每公斤220红钞。”

  “再就是瓜果蔬菜,白菜降价三分之一,约45红钞一颗;西瓜便宜一半,约10红钞一块···”

  “用东方话讲,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那么,如果三元农业拿到更多耕地,甚至找到宜居星球开辟新的种植区,作为三元农业的邻居,南棒居民的生活支出,将会随着三系粮食供应,下降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如此,你节省下来的存款,就可以购买物美价廉的三系商品,包括日化洗护、饮料零食、床上用品、家用电器、ai设备···”

  余阳说这些话是让南棒明白,三元农业的任何决定,都事关他们每一个人。

  短期看:

  你拥护三元农业,你享受利好。

  你反对三元农业,你贷款吃饭。

  长期看:

  你拥护三元农业,你避免战乱。

  你反对三元农业,你没有未来。

  这种类似威胁的做法,看似有些不妥。

  但南棒作为联邦资本在亚太的战略支点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其在军事、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早已被联邦资本改造的面目全非。

  堪称北美的试验场。

  在这种基础上,三元农业若想破坏第一岛链,必须让南棒没得选。

  否则对方只会左右摇摆,今天跟你好,明天跟他好,后天再换个总管,口头上对你不停刺挠···

  所以从一开始,自家对南棒的态度,就十分强硬。

  比如去年直接封锁粮食贸易,迫使南棒找了个‘余三元的亲戚’来和谈。

  从而导致今年南棒刮起3级大狂风,南棒对北美阴奉阳违,玩着样不派出战舰。

  再就是,双方实力悬殊,自家对对方没必要客客气气。

  该说的一次说明白,以后怎样,那是南棒自己的选择。

  聊完该话题之后。

  三哥记者迫不及待的举起手。

  余阳看在粮食供应方和最近三哥帮忙怒怼北美的份上,示意对方发言。

  “余董,我方6月中旬从贵方订购了4500万亩耕地需要的三系麦种、三系化肥、三系农药,并按照贵方提供的种植技术进行耕种,但一个月过去,麦苗出现了大面积黄叶、烂叶现象。”

  余阳微微皱眉,“有没有对种子、化肥、农药进行检验?”

  “都是真的。”

  “三元农业是否派出团队启动调查?”

  “我方暂时没有要求贵方入境指导。”

  余阳当场拿出s.y掌机,连接大屏幕,当众在三系论坛检索相关报告。

  很快,屏幕上出现一条‘有关三哥采用平东科技局02年468期实验报告,对今年6月份小麦进行大范围增量的若干意见,及善后处理办法’。

  打开后,文案前半部分,大多是三哥用雷达车,或大功率雷达,不间断扫描和照射麦田的照片。

  其中还有几篇三哥的新闻报道截图:安拉阿巴德农业公司成功研发出全球首项雷达增量技术,预计今年小麦产量上涨320!

  安拉阿巴德农业公司股票涨停!

  得,不用看了。

  三哥拿平东科技局忽悠欧美的‘雷达育种试验’,进行了育苗实验。

  这么搞,别说麦苗扛不住,人怕不是都会被大功率雷达照烂。

  余阳把善后处理办法调出来,看向三哥记者,“问题出在雷达上,你们没有采购配套的三系雷达。”

  “你们该不会认为,随便找几台雷达就能促进植物生长吧?那还要平东科技局和三元高科做什么?”

  “人家前置论文上写的明明白白,是寻找到促进光合作用的波段,然后利用这个波段,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速度,借此提高植物生长速度和粮食产量。再就是,植物种类不同,对光照强度要求不同,对营养成分需求不同,需要的电磁波频谱也不相同···”

  余阳说完,翻翻善后处理办法,看到平东科技局对三三小麦专用雷达的报价高达1500万美刀(单台可覆盖200公里),暗中倒吸一口凉气。

  这群造假专业户可真够狠啊!

  毕竟雷达照射、促进生长,全都是假的。

  用不用这玩意,三三小麦最终产量不会变。

  平东科技局之所以推出这种雷达,无非是自家担心各个地区的土质、水质、种植差异,影响最终产量,引发不必要的纠纷,便对三系种子的产量,采用保守估算。

  比如亩产1280斤1420斤,自家最多报1280斤。

  因此每年收获季,实际亩产量都会高出50斤140斤不等。

  而这种保守估算,也就令造假专业户平东科技局钻了空子。

  “这样吧,专用雷达给你们打95折,另外派出专业团队,免费帮你们解决黄叶、烂叶的问题。”

  “谢谢余董。”

  果真是人傻钱多。

  余阳忽然想起三哥载人航天的事儿,下意识问道:“上次你们家的载人航天项目大力飞砖,似乎出了问题(原地爆破),最近有没有重启该项目?”

  “已经成功了!”

  “非常棒!”

  余阳由衷赞叹道。

  毕竟人家用的是自家高能塑基燃料。

  这次成功,下次肯定还会采购。

  不曾想,北美记者多嘴道:“就是不知飞哪去了。”

  “并且还是载着12名航天员。”

  这就不是三系企业的问题了。

  毕竟三哥没买自家的发射系统、控制系统。

  随后,余阳抬手指向欧盟安排的记者。

  后者会意,起身大谈北美没有的人权,最后来一句‘余董,您怎么看?’

  “你说得对,他们确实没有人权。”

  接着,非洲记者起身,大谈北美没有的民主,最后来一句‘余董,您怎么看?’

  “你说得对,他们确实不民主。”

  旋即,西亚记者起身,大谈北美的流氓行为···

  “你说得对,他们确实流氓。”

  接下来,东方记者大谈北美帝国主义霸权、南洋记者大谈北美官方制贩···

  最后,三系记者严重怀疑北美连所谓的‘自由’都没有。

  然后列举内部fbl监听,外部cia监视,另有nsa全网定位和全网监控···

  记者招待会结束后。

  据说住在同在一个酒店老布,被恶心的一整天没能吃下饭。

  会长酒店,总统套房内。

  余阳坐在客厅,查看东岳号舰长常大勇发来的作战计划。

  正常来讲,北美有gps,自家有西塔星链。

  北美有雷达通信一体化,自家有网络通信一体化。

  北美有显卡矩阵,自家有空中园。

  双方海上对决,在开战的那一刹那,双方确实要进行电子信息战。

  然后比拼算力、劫持频谱、伪装频段、ai生成虚假指令、抢夺通讯设备控制权、抢夺舰船系统控制权···

  几乎可以说,电子信息战的结果,就是海上对决的结果。

  所以东岳号可以凭借舰载独立ai指挥作战系统,硬扛‘小鹰级、企业级、倭岛第一、第三护卫群构成是双航母舰队’。

  然而藤真发来密信,告知倭岛第一、第二护卫群的主力舰,不是失火,就是锅炉损坏,要么武备系统年久失修无法启用···

  因此倭岛在石油大王派系的压迫下,从第一、第二护卫群抽调了总计11艘三十年前的老战舰。

  并且拆掉了昂贵的火控系统,撤销了昂贵的反潜机,就连相应的导弹,也只准备了五分之一。

  这样一来,东岳号的电子信息战能力,就显得有些大材小用。

  并且双方进行电子信息战,等于互相静默,外界诸多国家根本看不懂哥俩在干嘛。

  不知道海上对决的,怕不是要误以为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反之。

  双航母编队释放数百枚导弹,东岳号启动弹幕反导系统。

  双航姆编队释放8080,总计160架舰载机,东岳号发射200枚防空导弹,或者自家提前从南越抽调50架j11bpromax跟大黄蜂斗一斗···

  双方打得越激烈,战况越焦灼,国际上才会有买家。

  况且j14已经实现量产,什么高性能j10、j11b、j11bpro、j11bpromax,还有高性能y8、y8pro加油机,以及三年前囤积的标枪式多用途导弹,是时候清库存了。

  余阳没有联系常大勇,而是接入新泰数据中心,找到东岳号独立ai山神作战指挥系统的后台小组。

  该小组拥有120名成员,主要负责通信维护、硬件维护、多组备用服务器待命。

  换句话说,‘山神’崩了,需要在毫秒之间切换山神1,或山神2、或山神3,以免延误战机。

  电话接通后。

  余阳吩咐道:“不要电子信息战,跟双航母编队来一次落后的常规战术,包括反舰、反导、反鱼雷、战机抢夺制空权、战机对决···表现的越里胡哨,咱家拿到的订单越多,还能以三美合资的名义,顺便拍一部前所未有的海战大片。”

  “好的!”

  7月23号清晨。

  菲律海。

  东岳号自西向东进入约战海域。

  小鹰级航母与企业级航母,在四艘9000吨级金刚防空舰、六艘4000吨级初雪/朝雾/村雨驱逐舰、一艘太刀风级防空驱逐舰的拱卫下,自北向南,驶入约战海域。

  由于西塔星链已经覆盖亚太,北美在亚太第一岛链又设有大量基地,因此双方均在出发前,就已经通过警戒雷达发现彼此。

  现在只等拉近距离,借助火控雷达进行锁定、攻击···

  而火控雷达的锁定原理,是结合警戒雷达的发现,对着目标方向,持续发射雷达波。

  雷达波越频繁,目标信息越详细。

  反之,a战舰被雷达波不间断的频繁探测,意味着敌人已经发现自己,并时刻关注自己的方位,甚至在引导导弹飞过来,所以a战舰的航电系统会发出警报‘我舰已被锁定’。

  同理,战机被雷达照射,犹如被手电筒指着,航电系统也会发出警报。

  但有一种情况属于例外。

  也就是‘警戒雷达gps军事卫星’。

  警戒雷达发现你,gps定位你,即便你不是用gps,军事卫星也会监控你的实时动向。

  然后多组信息交换,我也就知道你的具体经纬度。

  这个时候,不需要火控雷达,我向目标经纬度来一次集火,也就有可能干掉你。

  那么,我不动用火控雷达,你自然不知道你已经被锁定。

  你不知道被锁定,导弹飞过来,你肯定来不及防备。

  这就是‘点对面’的战术。

  又叫‘雷达通信一体化’,或者叫感知作战系统、协同作战系统。

  不过,由于空域不是平面,需要计算3d坐标,战机飞行速度又快,目前‘点对面’无法用于空战。

  只能打一打固定建筑、移动缓慢的舰船。

  所以。

  东岳号没有动用火控雷达,而是借助西塔星链,找到了双航母编队。

  双航母编队同样没有动用火控雷达,而是借助军事卫星,找到了东岳号。

  然后相距1000公里的双方,确定对方位置后,利用经纬度,向对方所在海域倾泻了自身所有库存弹药。

  嘶嗖嗖嗖嗖嗖···

  受邀观看的冰熊、欧盟、西亚、南美等五十多个国家,目睹东岳号指挥室的操作,以及大型屏幕上以像素游戏形式呈现的双航母编队,无不傻眼。

  你说东岳号舰长不懂海战吧,人家在20秒内覆灭了亚太本土第一舰队第二护卫群。

  你说东岳号舰长懂海战吧,人家从开始到现在,只看了眼像素画面,就梭哈了所有弹药。

  这时。

  双航母编队释放160架舰载机···

  而南越方向,由30架j11b、10架j11bpro、10架j11bpro构成的飞行大队,也飞跃南部海域,进入菲律海。

  这一次,双方动用了火控雷达。

  三系战机显示屏上,ai瞬间分配好攻击任务,然后接管导弹发射权。

  美系战机显示屏上,火控雷达标注三系战机,但随着三系战机加速,突破3马赫,并上升到1.9万米以上高空,火控雷达犹如数据丢失,又犹如网络不好,最多断断续续的传来三系战机的方位。

  与此同时。

  双方舰载导弹也在空中相遇···

  (本章完)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