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919章掌门继位完成,场间比试

熊猫书库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点这里听书

  升仙仪式结,接下来便是新门长的继位仪式了,依旧是张静清主持。

  继位仪式安排在天柱峰东北侧的展旗峰的紫霄宫。

  众人移步紫霄宫,只见前方三清殿内,香烟如缕,道乐轻扬,檐角铜铃轻颤,似与殿内钟磬相和。

  殿内的陈设,依照道教斋醮科仪严整布置。

  三清塑像前,设有足足九层香案,案上供三清铃、玉如意、北斗七星剑、紫金令牌…

  两侧则分列有二十八宿灯盏,烛火明明灭灭,映得案前“道通天地“匾额愈发庄严。

  众人到齐,吉时已至,殿外传来三声鼓响。

  身着玄色法袍的天师张静清,携武当新任掌门红脸老道缓步而入。

  二人都足踏云履,手持玉笏,行至殿中,在蒲团前立定。

  紧接着,张之维接过武当监院道长递过来的净水盂,以杨柳枝蘸水,洒向四周,清净坛场,然后诵《净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秽气分散…金光速现,覆护真人…”

  声落,武当众弟子齐诵“无量天尊“,声震梁宇。

  然后便是新掌门行三跪九叩大礼。

  一拜三清,二拜真武大帝,三拜张三丰等历代祖师牌位。

  每拜必俯身下伏,额头触地,尽显恭谨。

  拜完,旁边的张静清取过案上的“武当派镇派玉印“转身面对新任掌门,朗声道:

  “道统传承,非为私授,乃承天运、继祖志。汝随吾修行三十载,悟'虚静'之道,体'柔弱'之理,今以玉印付汝,当守'尊道贵德'之训,护持山门,济世利人,勿负三清祖师庇佑。“

  红脸道人闻言,脱帽免冠,免冠是道教受戒接位时的重要礼节,以示摒弃私我,恭承天命。

  而后,他双手过顶承接信物,朗诵誓文:

  “弟子今日蒙祖师垂怜、天师托付,承武当掌门之位。当以《道德经》为纲,以太极功为用,敬天法祖,慈爱众生,不逞强、不妄为,使武当道法如北斗长明,若江河不息。如有违此誓,甘受天谴。”

  发完誓,红脸老道叩首三次,起身从张静清的手里接过玉印。

  指尖触到印上“道经师宝“四字,冰凉温润,似有千钧之力。

  随后,张静清拿起一旁准备好的净水,以桃木剑蘸水,点在新任掌门眉心,诵道:

  “今日授汝,法箓随身,护汝身形,镇汝灵神“

  此为“点窍“之礼,象征灵性开悟,承接祖师灵力。

  随后,张静清带着红脸老道共同执香,依次向三清像、真武像、祖师牌位上香。

  香要三炷,必须呈“品“字形插入香炉,每插一炷皆默念祝词,祈愿国泰民安、道法昌隆。

  这一步骤完,殿外,三十六名道童持幡而立,随钟磬声吟诵《清静经》: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经文声中,张静清缓步退至东侧客座,到了这一步,继位仪式便算是完了。

  红脸老道则升至主位,武当的一众弟子排班列阵,行“八拜“大礼。

  一拜天地,二拜日月,三拜三清,四拜上一任掌门,五拜新掌门,六拜祖师,七拜山门,八拜众生。

  每一拜都需要拱手弯腰,足尖点地。

  因为事先排练过,一众武当弟子动作整齐划一,衣袂翻飞如白鹤振翅。

  拜完,红脸老道执笏板而立,对众弟子言:

  “《道德经》有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武当之道,不在争强,而在守中。此后凡我武当弟子,当知'上善若水',以柔克刚,以道化人。”

  话音落时,殿外的阳光恰逢其时的透过窗棂,照在了玉印上,折射出一道金光。

  众弟子见状齐呼“无量天尊”,声浪漫过紫霄宫的石阶,与武当山的钟鼓相融,久久不散。

  至此,武当的两场大典结束,整场大典无半分喧嚣,唯见仪轨井然,处处透着道教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本真。

  “道在己身,不在位高,能守真常,便是掌门。“张静清放下手中的法器,对着红脸老道抱手说道:“恭喜了,李道友!”

  “此次劳烦天师亲自主持,李某感激不尽!”红脸老道抱手回道。

  “只是主持两个仪式而已,李道友不必如此客气!”张静清笑道。

  以后,红脸老道又感谢了一番来观礼的各位江湖道友。

  作为响彻江湖的大派,掌门更替可不止是一个门派的事。

  就好像剧情里,老天师办罗天大醮,选下任天师继承人,要广邀天下同道来观看是一样的。

  随后,红脸老道继续接待着众人。

  仪式结束后,便是惯例的宴席环节,众多同道远道而来,总不能只看两场仪式就打道回府,按江湖规矩,通常要设数日流水席款待八方宾客。

  毕竟现在这年头,交通不发达,一些原本想要来观礼的客人,可能因为路上的各种耽搁,没能及时赶上仪式。

  对于这些客人,看不到仪式,总得吃口酒席嘛。

  武当作为玄门大派,即便现在是困难年代,宴席亦是颇为丰盛。

  席面备有“均州八大碗”,如蒸蹄膀、蒸丸子、蒸扣肉、蒸酥骨等地道佳肴。

  吃席时,坐位安排也讲究一个尊卑有序。

  老辈们同席,年轻人一桌,十来岁的少年们另坐一隅。

  值得一提的是,张之维本应该和张怀义,陆瑾,吕慈等年轻一辈坐一起,却被安排到了老辈桌。

  还是和天师,左门长,少林方丈,武当新门长这些顶级老辈们坐一起。

  但却无人有任何异议,视此安排为理所当然。

  面对一众老前辈,张之维也不怯场,大马金刀的坐着,大快朵颐,从善如流。

  酒过三巡,身着白袍的王家主笑着提议道:

  “诸位高门齐聚实属不易,不如让年轻后生们演练助兴一番?也看看如今青年俊杰的手段!”

  “王家主很喜欢看人演练啊。”

  张之维记得,上次陆家大院也是王家族率先提议的。

  张之维一开口,王家主脑中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那次陆家大院的比试。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其实类似的比试,每年都会发生几次,但实在是张之维一巴掌打哭陆瑾的场面太让人印象深刻了,即便过去很多年,他依旧记忆犹新。

  想起那时候陆瑾的狼狈样,王家主笑道:

  “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不也想看看后浪们的手段吗?当初陆家大院的时候,我不提议,又怎能得见小天师的通天手段呢?”

  说起此事,一旁的左门长那夙来清冷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一丝笑意,道:

  “这种事,还得看李门长的意见。”

  李门长就是武当新任门长红脸老道。

  “我嘛…”红脸老道沉吟片刻,便答应了下来,“理应如此。”

  这种事是江湖惯例,他没有理由拒绝。

  而且,他武当也不是没有天才弟子。

  周圣,周蒙,洪音等人,虽无法和小天师相提并论,但若是放到江湖上,那也是数一数二的翘楚。

  只不过他们少有在江湖走动,所以名声不显,正好江湖同道都在,让他们去露两手,好给他们扬一下名。

  虽然武当是道门,讲究清静无为,但这并非意味着隐遁避世。

  什么时候最静?

  热闹过后最静。

  修行也是一样,若不闯出个名满江湖,又怎能真的静心归隐?!

  在这方面,张三丰祖师如此,孙师弟如此,眼前的小天师张之维亦是如此。

  一念至此,红脸老道开口道:“既然诸位同道有雅兴,那我武当便抛砖引玉,让我门下弟子先献个丑!”

  作为东道主需有担当,但也不能一上来就出王炸。

  他并没有派出本门翘楚,只派了一个在护身手段方面排名前列的弟子上场。

  一个年轻道士应声出列,走到场中一片十余丈方圆的空地上。

  这道士二十多岁,竖着标志性的牛鼻子发髻,上台前,换掉了仪轨专用的法袍,穿着一身灰色道袍,脚踩云履,手持一把长剑。

  “不知哪位同道愿下场搭把手,指点一二?”年轻道士抱手问。

  下方一众年轻一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倒不是怕这名不见经传的小道士,而是担心过早下场消耗,后续面对强手吃亏。

  “假正经,还不快上?”吕慈眼神促狭,怂恿着陆瑾。

  “你怎么不上?”陆瑾反问。

  “我又不需要捡软柿子,我上什么?”吕慈说道,“放心,虽然都是道士,但这个道士不会把你打哭的!”

  “你…”

  哪壶不开提哪壶,陆瑾气的目眦欲裂。

  “库库库…”周围人则是憋出了杠铃般的笑声。

  显然,他们都想起上次陆家大院,陆瑾被打哭一事。

  “来来来,等他们比试完,咱们当着众同道的面,好好过一场!”陆瑾怒道。

  “哪用等这么久?”吕慈笑道,“你上去把那个小道士拿下,然后我立刻上去和你斗一场!”

  “你当我傻帽呢?!”陆瑾没好气道。

  他现在上去击败了那个年轻道士,然后和吕慈打,不仅会打了武当的脸,而且拿下那个年轻道士,也会对自身造成一些消耗,这不是在给吕慈机会吗?

  “你怎么不上去拿下他?”陆瑾反问。

  “我怕我上去会被那个道士打哭呢!”吕慈笑道。

  “你……”陆瑾大怒,都被气出了祖传红脸巴。

  若非在公共场合要保持体面,他都想把这个桌子给掀了。

  他俩说话的时候,李慕玄只顾埋头吃饭,半点也不搭话。

  他和吕慈在一桌,入席的时候,曾眼神对视,有过一瞬间的炁机碰撞,虽然只是一闪而逝,但他敏锐地捕捉到对方体内那深藏不露、却蕴含着雷霆般气息的炁机。

  说起来,这段时间,他不是没有和陆瑾比试过。

  他的逆生三重已到达初入二重境,再加上身兼倒转八方,在不打出真火的情况下,面对陆瑾,已经可以保持不败。

  甚至他觉得,若自己火力全开,一手逆生,一手倒转八方,可能还有几分胜算。

  这是他面对陆瑾时的估计。

  但在面对吕慈时,他却只觉得自己毫无胜算。

  即便他知道,吕慈和陆瑾两人半斤八两,互在伯仲间。

  按理来说,他能对付得了陆瑾,也能对付得了吕慈才对。

  但不知为何,他对上吕慈,却是感觉毫无胜算,矮人一头。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这般作态,被左门长看在眼里。

  左门长虽然明面上,对这个以前的记名弟子不管不问,但暗地里却时刻注意着。

  看到了李慕玄的表现,心里暗叹着一物降一物。

  自己这位徒弟,虽然以前在江湖上厮混许久,但做的多是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还是缺少了一些真正的历练。

  是的,虽然没明说,但他已经把李慕玄当成了自己的徒弟。

  眼见一桌子里的陆瑾和吕慈针锋相对,越闹越大,丰平拍拍屁股起来,做了个和事佬。

  “好了好了,你们不要争了,我来,第一场我来!”

  “又是这臭小子!”

  丰平的师父,储大师眉头一皱,次次都是他当出头鸟,先上场等于先给人做嫁衣,这么浅显的道理难道不懂吗?

  “丰平兄弟还是这般生性啊!”张之维笑道。

  “让小天师见笑了。”储大师道。

  “赤子之心,挺不错的!”张之维点评道。

  “这么说来,小天师是更看好丰平?”王家主问。

  张之维点了点头。

  “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王家主看向红脸老道,笑道:“李门长,储大师这高徒,在江湖上可是素有红孩儿的美称啊,这一关,怕是有些难过啊!”

  红孩儿…听到丰平的外号,张之维也不禁一乐,这小子一副哪吒打扮,却被人取了个红孩儿的外号。

  不过嘛,叫红孩儿也算应景,毕竟哪吒除了风火轮之外,好像也没什么控火手段。

  红脸老道沉吟片刻,也觉得这弟子面对丰平胜率不高,叫来一个弟子,让他去叫周蒙,周圣等人准备一下。

  周圣这个懒货,平时偷懒他不说什么,这个时候可不能再骑驴睡觉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