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名为群,因吾等众多

熊猫书库    牧者密续
🔊点这里听书

  合众之道超越极限,物质界即将升格——

  合众之力完全沸腾,道途九河愈发湍急——

从今日开始,幻魔均获得心灵感应能力,幻魔拥有与生者融合共生的可能梦界与物质界的壁障变得极度薄弱,超凡者有可能觉醒心灵感应能力,获得学习“融合术”之技艺的可能——均衡法则已更新,新均衡点已确立  “那是…合众之道。”

  艾华斯低声呢喃着:“纯白之衣、银白之冠…二位一体的柱神吗?”

  从砂时计的通报中,他已经大致理解了合众之道的存在方式。

  作为第七源河最新的姿态,威权与战争的妥协与融合。

  无论是吞噬一切补完自身的“食”,以无敌的蛮力决定一切的“力量”,通过权力与规则统治弱小的“威权”,率众而行排除异己的“战争”…暴力之源河变得越来越弱,越来越分散。如同物质界升格的本质一样,越来越多的力量逸散到物质界,使得所有人都开始变强。

  讽刺的是…每一代的暴力之源河所选择的“无败之神”,最终却都是被群殴打死的。

  姑且不算灾厄之红与至高天——就连银冕之龙的卸任,也有摩根的帮助;而乌拉诺斯击败食天巨兽,也借助了狩王的力量。毕竟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狩猎,败者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而变强,这正是生存之源河的庇佑。

  大概是源河终于理解…或是承认了吧。

  个体的力量终有极限。

  区区一个柱神,无法胜过其他所有柱神的总和。

  毫无疑问,这是暴力之源河从诞生到现在,最为弱小、最不“暴力”的时刻,是源河的水位最低的时刻。

  但是,它也是源河对物质界影响最大的时刻——伴随着物质界力量的升格,源河之力渗透到了越来越多的人身上。

  ——并且,这也是柱神最难以失败的时刻。

  “文明之圣数,加上暴力之圣数…就只会堕入虚无。”

  艾华斯喃喃道:“但如果再加上爱…那就能融合出奇迹。”

  只要人够多,那就不会轻易失败。

  对巨兽来说,自己的死就是一切的终结;对于暴君来说,他们的死亡或许还会残留些许影响;而对于一名贤王来说,别说是他自己的死亡——哪怕是王朝的终结,也会让他制定的法律与规则传承下去,而对一场“战争”来说,只是杀死了将领也并不足以将其结束,所以灾厄之红被反复杀死、却能反复重生——以愈发扭曲、愈发疯狂的姿态重生。

  灾厄之红的死,并非是因为他个体的灭亡。而是因为他的背后空无一人,因为银冕之龙的否定。

  一个将军,如果同时被君主、士兵与民众舍弃,那么战争就失去了意义。

  同理…

  合众之道最为精髓的地方在于,“只要人足够多,就不会失败”。

  格尼薇儿是一名治愈他人的牧师,兰斯洛特是一名守护他人的骑士。也就是说,这是治疗者与防护者组成的二位一体的神明。

  合众之道强调心灵感应与融合术,显然是主打辅助的神明。

  辅助是团队核心,那是理所当然的事;而辅助之死,并不能说明团队已经失败了;辅助自己打不过敌人,那也是正常的,毕竟输出还没有出手呢。

  承认自己的弱小,而后接纳更多人…虽然这本质上是道途力量的外泄,但却聪明的规避了暴力之源河的“无败之缚”。

  银冕之龙的道途其实就有点这个味道。然而他最终却选择了将一切最终权力归于己身,因此他的失败依然是无法被宽恕的。因为他仍然是暴力的化身,若是不够强大、若是无法胜利,那就说明不够暴力。

  而对合众道途来说,甚至就连柱神本身都不代表着暴力了——

  双生之白的选择,等同于将暴力之源河的权柄分散给了其他八大柱神。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那么反过来说,权力越小,责任也越小。那么只要九柱神还有幸存,这个共同体就没有彻底失败。

  甚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暴力之源河甚至已经不再是为了战斗而生的了。

  因为暴力之源河最开始的柱神就诞生于虚无。

  ——在九大源河之中,唯有“暴力”和“错误”是贬义词。其他至少都是中性词。

  “错误”之源河本身就已经被虚无污染,它原本的姿态应该是“完美”。原本的第十源河就应该是奇迹。

  而暴力也是如此——

  食天巨兽从最开始就是被虚无浸染的。

  这个世界的资讯,是从罪棘中被解压出来的。

  而这种“狂暴的吞噬一切”的欲望与能力,其原型正是黄昏种吞噬这个世界的行为本身。

  击败他人、吞噬他人,得到对方的力量、然后取而代之——这正是黄昏种自我扩张的手段。

  毁灭。进食。补完。

  ——从这个角度来说,食天巨兽尼比鲁正是最早的虚无使徒。

  食天、食天…这天空为何会漏出一个大洞?那正是虚无进食过的痕迹。

  继承了轮回天司大多数知识性记忆的艾华斯,已然知晓了这个世界天幕的本质。

  那些星星…还有那璀璨的太阳与月亮,它们其实都是虚假的。

  这个世界并非是一片大陆,而是一个星球。地精们的环球旅行,以及各地方的时差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那么既然是星球,又为何存在能被击坠的太阳?又为何会有根据天司与使徒的诞生与死亡而变化的星图?均衡之幕的本质又为何是那满天繁星?

  答案很简单。

  因为这颗星球的先民,曾经建立过“天幕”。

  他们或许知晓,有无法阻止的敌人来自于宇宙。因此他们选择用密不透光的壳子将这颗星球笼罩起来…结果却没有想到,敌人居然从梦界而来,从他们的思想中诞生。于是虚无将这颗星球吞噬完毕之后,才会打开天穹离开这片世界。

  所以虚无留下的通道才会只有一个,所以这个世界的太阳能够被击坠…也所以在没有太阳与月亮的时代,这个世界就只是一片昏暗。

  每一代的太阳,与其说是在发光,倒不如说是用身体在堵住那个孔洞、成为了某种“良导体”,才激活了这片天幕。

  而均衡之幕,就是保护这片脆弱天穹的“保护膜”。

  超凡者与幻魔的力量非常强大,许多能够高速飞行的存在都有强韧的躯体。法师们传承自先民的符文工艺又能做到许多了不起的事。

  想要接触足够高的地方,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那为了防止人们随意接触、破坏那片已经损毁了一个大洞的天穹,了解一切的砂时计,才会在同样了解一切的伟哲的帮助之下,建造那阻拦一切存在不能飞太高的“均衡之幕”。

  ——这就是砂时计与蛇父最初的纠纷。

  砂时计想要建造均衡之幕、乃至于重建天穹,将世界再度保护起来;而蛇父则想要飞升到世界之外,看看那片真实的星海、看看先民们到底在恐惧着什么,寻找那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希望。

  这或许在一些人来看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总要有人这么做。

  就如同一群人被困在孤岛、密林、沙漠、毒沼中的时候,最正确的选择自然是收缩活动范围,尽量减少物资消耗、等待救援或是奇迹的发生…

  但也会有人选择离开。

  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寻找希望的路上。

  那么,既然“暴力”打不倒虚无,那就不如换一条路。

  既然他没有能够战胜黄昏种的力量…那么作为最弱的柱神,那么至少要处理好后勤。

  勇者打倒了魔王,不代表村民从此就能变得幸福;在英雄结束了战争,拯救了世界之后,人们也还是要好好生存、过着自己原本平静的日子。

  如同蛇父当年对砂时计提出的疑问:永恒不变的秩序真的好吗?

  而作为“更易之器”,暴力之河的合众之道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

  ——当人们都如此希望的时候,世界就应当改变。

  “从这点来说…”

  艾华斯低声呢喃着:“合众之道作为去除了食天巨兽的影响之后,最为洁净的姿态…或许是最为错误的那个,也有可能是最为完美的那个。”

  但另一个疑问又从艾华斯心中升起——

  当最后的爆炸结束后,银冕之龙、骑天司与灾厄之红都消失了。

  ——到底谁才是死去的那一个呢?

  虽然看起来应该是骑天司…因为他才是被衔尾之环拉下来的那个,而且银冕之龙又似乎并没有战死,然而柱神之位又确实更易了。

  很快,艾华斯的疑问就得到了解答。

  因为出现在他面前的,并非是一位柱神。

  而是三个人——

  或者说,是两个人与一头龙。

  ——兰斯洛特、格尼薇儿骑着银冕之龙,降临在了艾华斯面前!

  “艾华斯!”

  兰斯洛特热情的招呼着:“接着!”

  艾华斯下意识伸出手来,将骑士头盔接住。

  那一瞬间,他就理解了这是什么——

  天司碎片的力量浸润体内,一个字一个字浮现于艾华斯面前:

天司碎片守护与忠诚之碎片  ——守护与忠诚的法则,骑天司力量的残留。以恰当的方式使用,有机会成为盾天司或是臣天司。

  …盾天司或是臣天司?

  艾华斯有些讶异。

  原来骑天司从最开始就没有按照正常的道路走…啊,倒也正常。毕竟他是二位一体的天司,不是单独一人成为的骑士——他的背后可是还有他的王后呢。

  无论是盾还是臣,如果加上格尼薇儿,概念都会被污染。更不必说,他也本就不是臣子或是护卫,而是一位君主。“骑士”正是这个概念被扭曲之后最合适的姿态。

  “你就是艾华斯…”

  此时,格尼薇儿好奇的看着他,白龙则对自己还活着这件事感到有些意外、又有些无奈。

  银冕之龙显然并没有如自己所愿的那般永久的死去——倒不如说,是骑天司用掺入杂质的手段,将自己变弱、而将他救了回来。

  骑天司舍弃了自己的躯体,没有选择以骑天司的身份登临柱神。

  而是选择了以伏提庚的“身份证”登临了柱神之位。

  怪不得…骑天司的天司碎片才会在新柱神诞生之后才出现。

  这甚至已经不再是双子神,而是三位一体的柱神——恐怕以后还会更多!

  只要能被接纳,就能成为合众之道的柱神。从这个角度来说,合众之道根本就不会有使徒,因为没有必要——如果能成为使徒,成为“柱神的眼睛、手脚与言语”,那自然就也能成为合众之神的一员!

  以后,这应该是唯一一个,能以复数作为称呼的柱神…

  “…我以后该如何称呼你们?”

  艾华斯释然一笑,开口问道。

  “我为‘大群’。”

  兰斯洛特咧嘴一笑。

  而格尼薇儿与银冕之龙则异口同声的说道:“因为我等为数众多。”

  (本章完)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