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珠峰绝恋;重启七种武器系列?

熊猫书库    那年华娱
🔊点这里听书

  七十周年上午,举国欢庆,一片红妆。

  第32届金鸡奖也如约公布了自己的超豪华提名名单,引得业内和全网齐齐关注。

  入围电影之数量,为历届以来之最;入围影片之质量,亦是近十年以来最高。

  如果还要问有哪些地方不圆满或是最扎眼,那无疑就是少了《流浪地球》和《我不是药神》这两部电影的参与。

  当然了,除此两者外,余者皆在金鸡。

  再看那边的金马,果不其然,它让整个华语电影世界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什么叫做: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一六年的时候,有181部华语片报名金马;一七年时,有202部电影参评;去年那一届,报名数量更是涨到了228部。

  可再看今年,只剩下了148部电影,数量堪称是暴跌。

  不仅如此,对比起两边的品牌赞助方来,更是天差地别,让人贻笑大方。

  金鸡这边近百家赞助方是清一色的大牌和高奢,而金马那边则是一大批牙膏、牙刷、小家电等完全不知名的乡土品牌。

  最后就是正题了,金马那边公布出来的提名名单,简直可以说是能让人笑掉大牙。

  入围的电影和电影人基本上都是全网没怎么听说过名字的,论及影评质量自然是呵呵,完全就是土鸡群里评凤凰,难入眼。

  不同于业内绝对大多数的人都在关注金鸡和金马,像林楠、王常田等出品方们则是更关心国庆档的战况,也就是昨天的票房。

  “首日票房最高的是《我和我的祖国》,有2.9亿,影评很不错。

  其次是《中国机长》,不仅砍下了2.1亿,且口碑更是出乎意料的好。

  最差的就是上影的《攀登者》了,虽说也有1.7亿的进账,但网上的评价貌似已经有点崩了。

  尤其是在前面两部同档期主旋律的对比下,《攀登者》的瑕疵和问题在被不断放大,被持续放大。

  照这样发展下去,《我和我的祖国》与《中国机长》可能会形成双虹吸效应:不仅瓜分市场大盘,更会分食《攀登者》…”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谚语用在电影市场上,同样非常恰当。

  即上映首日的影评和票房表现,足够让业内资深电影人看清楚一部电影的票房潜力到底有多少。

  “王董,你这话最好别传出去,否则任董得找你麻烦。”

  林楠一边给华纳那边回着邮件,一边跟电话那头的王常田说笑打趣。《小丑》确实很棒,他会投票的。

  “我又不傻,怎么可能出去说。再者,我难道说错了?

  《攀登者》要是放在平时,我给它8分,但在这个国庆档、在另外两部的对比之下,我只能给它6分。

  尤其是章子宜的戏份,几乎被所有观众吐槽,他们的观点就跟咱们在首映礼上的看法近乎一模一样;

  都在说章子宜的戏份简直加的莫名其妙,完全破坏了主旋律题材的完整度,拉低了《攀登者》的上限和高度。

  最好笑的是,你知不知道现在网上已经有不少人给《攀登者》起上了外号,而且热度还挺高,都在起哄,哈哈…”

  “什么外号?”林楠点了键,将邮件发了出去,同时直接询问道。

  “他们给《攀登者》改了名,现在叫《珠峰绝恋》!”

  “咳咳…咳咳…”

  林楠回头赶紧帮刘艺菲拍了拍背,她都咳的有些脸红了。

  “对不起啊,我实在没忍住,不过‘珠峰绝恋’是什么鬼?”刘姑娘放下水杯,不好意思地看了眼自己吐在林楠T恤上的一大片水渍,嬉笑着。

  “王董,下次电话里别冷不防说这种笑话,我边上有孕妇呢。”林楠抽出纸巾递给刘艺菲,随即笑骂着跟电话那头的王常田抱怨。

  “哈哈哈,我保证下次一定注意,艺菲没呛着就好。

  咱们还是继续说笑话吧,这帮网友给改的电影名确实太契合这部《攀登者》的槽点了;

  好好的主旋律偏偏要加爱情戏码进去,而且还大篇幅地加了那么多,以致于这部电影的剧情都已经有了喧宾夺主的架势…

  而且你们都清楚的,现在的观众可都精明得很,他们在网上叽叽喳喳的一通分析之后,这就直接给下了个结论:

  认为章子宜这条线的故事脉络一定是在剧本大纲成型后强加进去的,因为去掉她的角色后,《攀登者》的故事瞬间就变会得非常圆满紧凑…”

  诚如王常田跟林楠、刘艺菲说笑打趣的那样,一上午时间下来,任中伦的眉头的确就没舒展过。

  什么国庆假日,他是一点过节的心情都提不起来。

  任谁能料到,当初把章子宜加进来,加了一条支线剧情,结果这会儿居然加出大问题来了!

  “这个事情怪不到徐客和李任港头上,是我的责任,当时是我点头同意修改剧本大纲给章子宜加戏的。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吴亰、张绎他们了,希望他们能扛起票房来,不至于让《攀登者》的成绩和那两部比起来差太多。

  毕竟主旋律这么火,要是最后差得太多,这可就丢人了。”

  无奈地摇了摇头,任大董事长自己主动扛起了责任,自嘲地笑道。

  看得出来,他的脸上还是不禁露出了惋惜和后悔的神情。

  “任董,黄导到酒店楼下了。”这时候,有在外面接人的助理推开了包厢的门,汇报道。

  “那就赶紧请过来吧,顺便通知他们准备上菜。”

  “好的。”

  两三分钟后,面带微笑、神采奕奕的黄健新被请进了包厢。

  刚一进门,他就迫不及待地询问:“任董,你没忽悠我吧?这个事情不是说要等下个月初开会决定吗?”

  “忽悠你?我闲得没事干,十月一号当天请客忽悠你?”

  “那就是真的?”黄健新有些瞠目地坐到了任中伦身旁。

  面对这个问题,任大董事长选择了不作回答。

  “你虽然不是纯粹的沪圈导演,但你的公司就在魔都。再加上你也有献礼片的经验,所以这次来帮上影做这个项目怎么样?你的三次元影业,可以参投。”

  “任董,你这个邀请我肯定是却之不恭的。不过我很好奇啊,以你跟林楠导演的交情,不是应该优先邀请他么?他那么强的号召力…”

  “很早前他就说过不想拍主旋律了,再加上现在还息影,怎么可能请的来。”任中伦没好气地提醒道。

  “得,我把息影这事儿给忘了。既然他人来不了,那到时候也可以邀请林楠影业一起合作么,这对主旋律电影的加持效果可是很强的!”

  黄健新一番好意的建议道,也是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票房收益。

  此刻,面对黄健新的建议,任大董事长第一次沉默了,只点了点头。

  他会邀请林楠的,但后者会不会答应,这就不好说了;他希望林楠能答应,但概率…近乎微乎其微。

  “对了,你看看这次能不能再带一带沪圈的导演?”

  “行,没问题。”

  2号上午,电影市场交出了国庆节当天的答卷。

  《我和我的祖国》次日票房暴涨至3.88亿,《中国机长》同样上涨五千万,报收2.61亿。

  只有《攀登者》不盲目从众,选择了特立独行;其在国庆当天的日票房较之9月30号的公映首日,整整下跌了3千万。

  至于其他电影?呵呵,票房太低以致于没法见人,制片方都希望不要报道出来。

  不过好在这些电影也迎来了好消息,那就是院线方们在2号大清早将《攀登者》的排片率砍掉了10个点。

  这10个点没有分给另外两部高歌猛进的主旋律,而是分给了这一众“炮灰”,期待其中能产生黑马。

  “叫《皓衣行》啊?”看着热搜榜上排在第五位的影视新闻,林楠忍不住念出了口。

  没错,由陈大导演的小儿子确认担当双男主之一的耽美IP大剧,在今天上午正式发布了选角公告。

  而截至立项公告发出之时,也就是截至今天上午,陈飞羽是唯一确定下来的主演。

  毫无疑问,对于圈内二三线及以下的演员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相当不错的资源。

  尤其是双男主中的另一个角色,也势必会成为所有年轻男艺人角逐的目标。

  “哎哎哎,我的祖宗,你慢点。”

  刚放下手机抬起头,林楠就看到了挺着肚子的刘艺菲,她自己抱着半个西瓜过来了,上面还插着勺子。

  “你总得让我自己动个手吧,我不想整天不动弹。”被林楠从手上“抢”走西瓜、扶起胳膊的刘茜茜,顿时就不乐意了。

  “就剩一个半月不到的时间了,你再忍忍。一切东西、所有事情,你让我去做就行。”林大导演强硬的反驳道。

  “那等生完孩子后呢?”

  “那你随便,我不管你。”当林楠下意识回答出口的那一瞬间,他就知道自己错了,这是个带坑的问题。

  果然,某人已经阴阳怪气了起来:“呵呵,果然是只有10个月的女皇帝待遇啊。”

  “那不能够,您随时都能喊我‘小林子’。”

  这一刻,林楠非常确定,自己绝对是在电光石火之间死了几万个脑细胞,要不然不可能脱口而出这种完美的回答。

  “嗯,这还差不多。小林子,走,扶我坐那边去,我要半躺着吃瓜…算了,还是你伺候我吃吧。”好家伙,一脸嘚瑟表情的刘艺菲居然还演上了?!

  “国庆档之后,今年就只剩下两部电影待公映。一个是下个月23号上映的《吹哨人》,一个是在12月1号公映的《误杀》。”

  “等于说公司在12月结束后就没有什么项目了?贺岁档的后半段以及春节档都跟咱们没关系?”

  路洋不禁笑问道。他在天工色彩加班,岳军也在为了电影宣传的事情加班。于是乎,两个人这就搭伙聊上了。

  “嗯,没错。另外票房分账的事情,按照惯例也是要到年后才会结算。1月份咱们还真是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做了。”

  岳军刚说完话,余光就突然扫到了天工色彩门口的身影,“吓我一跳,你今天怎么也来公司了?”

  闻言,路洋也瞬间扭头看了过去,就见一身女士西装的蒋樰柔脸上带笑地走了进来,“来公司还能是做什么?加班呗!”

  “我是因为《吹哨人》和《误杀》宣传路演的事情来加班的,你是因为什么?”

  “来做项目策划,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蒋樰柔笑着说道。身为企业高管,她也是个工作狂,更何况有些工作也是她曾经的遗憾。

  “项目策划?又有什么项目了?”这一刻,连路洋都好奇了起来。

  “现在整个行业全是仙偶剧和耽美,越来越烂。我前两天跟林导谈过一次,准备先列个大致的项目规划,之后在合适的时候,重启《七种武器》系列剧。”蒋樰柔说话的语气,显得异常自信。

  “周易当年未完成的系列剧项目?嗯,确实是好项目!”

  岳军立刻就反应过来了。这些年蒋樰柔一直让公司维持着版权授权状态,每隔几年就要花一次钱呢。

  “蒋总监,你这是要搞‘文艺复兴’啊?”路洋忍俊不禁道,“但真要启动这个项目,怕是还得等好几年吧?”

  “时间不是问题,慢慢来呗,反正不急。毕竟咱们公司可什么都不缺,无论是精益求精的制作班底,又或是到时候大张旗鼓地试镜和挑选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演员。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可不想要那种娘娘腔和油头粉面类的年轻演员,更不想要那些动作戏全得靠慢镜头和特写来敷衍的废物…”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