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七百二十二章 将军,活该是我们的造化啊

熊猫书库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点这里听书

  有了西山八羌的加入,王玄策的这支临时组合起来的队伍,简直如虎添翼,跟开了挂似的,一路杀过去,就跟滚雪球似的,竟然是越滚越大。

  等打到通天河峡谷的时候,竟然已经纠结起了近十万大军!

  这十万大军,虽然良莠不齐,有老有少,装备也参差不齐,跟精良完全搭不上边,但吐蕃其他部落也好不到哪里去。

  部落中的精壮,大多被抽调走去打吐谷浑了,后方空虚,如同大晚上开门睡觉的寡妇。就算偶尔有些实力尚存的部落,看到这黑压压的大军,也都很有见识地投降了。

  这就是高原上的生存法则。

  到了这个时候,都不需要王玄策出面游说了,大军所到之处,就只有两个结果。

  要么灭族,部落中的财产女人被其他部落瓜分一空,要么就自己加入,拿起自己的武器,起来反抗赤松赞的统治。

  这都不需要选择。

  此时的吐蕃,有点类似于刚刚被始皇帝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那些散落各地的吐蕃部落,原本就只是慑于松赞干布的武力,不得不表示顺从,不得不听从松赞干布的指挥调遣,但对松赞干布这位赞普并没有多少忠诚可言。

  只是不敢反抗而已。

  看似强大无匹,其实一盘散沙。

  如今,有了王玄策这只忽然冒出来的鲶鱼,大家还等什么啊?

  自然是大家一起上啊!

  石堡城和赤岭关互为表里,是大唐进入青海湖的必经之路。

  穿过石堡城,薛仁贵带领手下兵马,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六七十里,一直到远远地望见赤岭关,才稍稍放缓了脚步。

  放出去的侦骑很快回来禀报。

  “启禀将军,赤岭关大门四开,一个敌军也未曾发现,里面凌乱不堪,应该是刚刚撤离不久…”

  薛仁贵和众人不由相互对视一眼,这才收回目光。

  “散出游骑,四下查探,有情况即刻来报——”

  “诺!”

  侦骑当即领命,拨马而去。

  薛仁贵率领大军继续前进,很快抵达赤岭关前,看着空空荡荡的关口,以及明显有些凌乱匆促的痕迹,心中越发肯定了自己之前的判断。

  吐谷浑真的遭遇了巨变!

  甚至,已经严重到了不得不自动放弃石堡城和赤岭关的地步。

  “仔细检查关中各处,水源没有确认之前,任何人不得饮用关中之水——”

  其实,就算不饮用关中之水,也能解决饮水问题,距离赤岭关不远处就有一处溪水,小溪清澈见底,有鱼虾游动,足以解决全军的饮水问题,只是稍稍麻烦了些。

  再往前走,就是青海湖了,已经进入了到了吐谷浑的核心区域,反倒不用争分夺秒了,他吩咐众人接手了赤岭关的防务,又亲自巡视了一遍,发现没有任何遗漏,才彻底放下心来。

  吩咐众人,烧水做饭,就地修整。

  他才带着几名亲兵,在关隘四周巡视,一边观察地形,一边随手记录,这也是他这一路行军以来,一直注意保持的习惯。

  周围的人也早就见惯不怪了。

  一个领兵作战的将军,喜欢随时随地就写写画画怎么了?

  很正常!

  一直到夜幕四垂,营地里远远地传来晚饭的香味,他才意犹未尽地带着人走了回去。他也不搞什么将士有一人未饮水,我则不饮水,有一人未吃我不吃的噱头,径直带着人朝着就餐的地方走去。

  “薛将军——”

  早已经有将士轮换着吃饭了,远远地见到薛仁贵带人走过来,都捧着碗站起来,朝着薛仁贵打招呼。

  薛仁贵笑着摆手。

  “说过多少次了,不用起身,你们吃你们的——”

  正说着,程处默和秦怀玉就已经招着手喊道。

  “薛将军,这里——”

  薛仁贵当即笑着走了过去,房遗爱赶紧往旁边挪了挪给薛仁贵让出个地方,程处默这货则很是勤快地给薛仁贵递过来一碗糙米饭。

  “薛大哥,您慢用——”

  说着,竟然还跟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拽出来一条肉干,献宝似的递到薛仁贵的手里。

  “来,薛大哥,你尝尝,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还剩下这一条,你再不吃,可就吃不上了…”

  其余几人一见,顿时起哄。

  “姓程的,你个只知道谄媚上官的狗东西,你不是说早就没有了吗?竟然还有存货——”

  说着,一拥而上,把程处默掀翻在地,一顿乱七八糟的摸索,也没摸索出来点啥,这才一个个骂骂咧咧地坐了回去。

  只剩下程处默灰头土脸地躺在地上骂娘。

  薛仁贵端着碗的手,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但旋即便笑着举起来,朝着众人炫耀道。

  “你们找不到,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啊——”

  说完,当即闷着头大嚼,三两口就给塞到了肚子里。

  瞧得众人,又是一阵笑闹。

  等用完晚饭,众人纷纷准备散去。薛仁贵这才瞥了一眼磨磨蹭蹭想要跟着离开的程处默和房遗爱两人,吩咐道。

  “处默,遗爱,你们两个今晚跟我值守前半夜,其余人,先行回去休息——”

  夜风习习。

  七月的赤岭上,已经有了些寒意。

  站在上头上,极目远望,除了连绵起伏的山岭,便是夜空上闪烁的星光,璀璨夺目,如天河倒灌,笼罩四野。

  薛仁贵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回头看着紧跟在自己身后的程处默和房遗爱。

  “不想在此地留守?”

  黑夜中,两人看不清薛仁贵的面部表情,但能看到他的眼睛,平静如湖,声音也很平和,就像平时没什么两样。

  “嗯,我想跟着将军一起冲锋陷阵——我们老程家的人,不怕死…”

  程处默声音很坚决。

  “我们这次出来,就是要建功立业的,不能都落在后方吃灰——不然回家,能被我们家老头给打死…”

  房遗爱闻言,也连连点头。

  “对,对,对,俺也一样…”

  薛仁贵闻言笑了笑,捡了一块稍微平整些的石头坐了,朝兀自看着自己的两人摆了摆手。

  “你们也坐下…”

  两人很是乖巧地选了一块比薛仁贵的石头稍微低一些的地方,然后就眼巴巴地看着薛仁贵,那熊样子就跟学生上课似的。薛仁贵见状,不由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石堡城和赤岭关,是我大唐进入吐谷浑的咽喉之地,一旦失守,后果难以预想,是我大唐这次能不能顺利拿下吐谷浑的关键,能守住此处,坚持到卫国公的大军到来,就是大功一件——你们可曾想好了,真的不愿意留在此地?”

  “不留,不留!”

  程处默当即摇头,房遗爱在也跟着拼命点头。

  “对,对,对…”

  薛仁贵沉吟了片刻,这才认真道。

  “其实,留下来镇守此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今我们算是孤军深入,如果这一切都是敌人阴谋的话,一旦敌人回头反攻,拿下赤岭关和石堡城,对我们来讲,意味着什么…”

  见两人兀自默不作声,他知道两人心意已决,这才点了点头,站起身来。

  “好,我知道你们的心思了,此事我会慎重考虑…”

  第二天,大军出发。

  尉迟宝林和长孙睿奉命镇守赤岭关。

  两人都身有家学传承,精通兵法,尤其是长孙睿性格极为谨慎,足智多谋,是镇守赤岭关的不二人选。

  而他则带着其余人,朝着青海湖的方向呼啸而去。

  其实,原本他想把房遗爱也趁机留下的,毕竟相比较而言,这货战力值不高,又没有单独领兵的能力。而且临行之前,师父私下里再三叮嘱,一定要看好的,他跟其余二代不一样,别人的二代都是武将出身,都对出兵打仗有足够的觉悟,这个房遗爱——

  至少他娘卢氏没有这个心理准备,万一出了什么事,回去师父那边不好交代。

  但奈何,这货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地要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证明自己,也不好把他强行留下。他也只能暂时带着,心中却暗自琢磨,怎么安排他更为稳妥,不行就扔到后勤?

  一入青海湖地界,风景便为之一变。

  连绵不绝的群山不见了,坐在马背上,放眼望去,只觉得天地苍茫,一望无垠,泛黄的野草,如同无边无际的锦缎,一直铺到天边。

  “真是一块养马的风水宝地啊,我大唐若得此地,必定如虎添翼——”

  薛仁贵忍不住心中赞叹。

  身后的骑兵也不由微微骚动,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天高云淡,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景象。

  从赤岭到青海湖区域,一路都是下坡,许多人看着眼前的草原,忍不住蠢蠢欲动,就连胯下的战马,都忍不住甩鼻嘶鸣,想要放马奔驰。

  不过被薛仁贵给严令拒绝了。

  “传令下去,缓缓而行,任何人不得纵马——若是有人感觉心中憋闷,喘不上气来,就地下马休整…”

  进入高原,第一要警惕的,就是瘴气症!

  薛仁贵心中记着自家师父的警告,丝毫不敢懈怠。但好在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大军,体格很好。

  薛仁贵下令放缓行军速度之后,虽然有个别出现高原反应的,但情况都不算太严重,并未影响大军行程。

  走出赤岭不远,就远远地看到了青海湖,如一块晶莹的美玉,镶嵌在天地之间。

  从石堡城带过来的向导,很是小心地上前禀报。

  “将军,从此处到伏俟城,有两条道路,一个是绕到青海湖南岸,一个是绕到青海湖北岸…”

  薛仁贵暗暗与胸中所学对照,一边微微点头。

  “两条路有何区别,你们平时跟吐谷浑人买卖货物,一般都走哪条路线…”

  “回将军,我们一般走北路,北边路更平坦好走一些,附近的部落也更多一些,南边就多是山路,崎岖难行,有时候还会遇到马匪…”

  草原上行商,有时候反而是部落密集的地方更为安全一些。

  毕竟,来自中原的商人本来就稀缺,如果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可能就意味着断了自己的货源,一顿饱和顿顿饱,大家还是分得清的。

  但人烟稀少的地方,遇到落单的行商,那可就说不准了。

  薛仁贵闻言点了点头。

  “那我们就走北边——”

  眼看着就要到了吐谷浑的王城,薛仁贵反而越发谨慎起来。手下的侦骑不断撒出去,打探前方和附近的情况,大军左右翼散开,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原本在路上,他还一直在猜测,吐谷浑到底发生了什么,竟然可以导致他们自动放弃了石堡城和赤岭关这等至关重要的关隘。

  但这个问题,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案!

  翻过赤岭关,进入青海湖之后不久,他散出去的侦骑,就迎面撞上了一支吐蕃的骑兵小队,并爆发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

  最终敌人以四死三伤的代价,扔下几具同伴的尸体,狼狈而逃。

  “启禀将军,我们遭遇了一支骑兵小队,成功斩杀四人,俘虏三人,我们只有一人轻伤…”

  如今的大唐,因为有了灌钢法,装备早已经今非昔比,更加精良,寻常的刀剑,都已经很难破防,更不要提这些连一把像样的弓弩都未必能配齐的吐蕃人了。

  轻伤的那位倒霉蛋,已经下去包扎了。

  看着挺胸抬头,差点把嘴都咧到后脑勺的侦骑什长,薛仁贵不由赞许地点了点头,然后才把目光投向被人抓来的几位俘虏。

  但只是一眼,他便不由眉头一蹙。

  清一色的牦牛皮甲,披发赭面,头上带着豹皮抹额,脸颊上还带着一抹迥异于中原人的红晕。哪怕是倒在地上,依然在不停地扭动,昂着脖子,嘴里叽里咕噜地在那里不听叫骂,看上去极为桀骜。

  薛仁贵把头看向一旁的向导,谁知,此时看着地上俘虏的向导,脸上已经满是惊疑不定。

  “将军,他们是吐蕃人,看他们这打扮,应该是吐蕃王室中最为精锐的金箭骑士,据说每一个都是百发百中的神…”

  可话没说完,他便不由讪讪地笑了笑,说不下去了。

  还神什么神啊,唐人的一支骑兵小队,就把他们给轻松拿下了…

  “金箭骑士!”

  薛仁贵闻言,不由目光一凝。

  难怪吐谷浑连赤岭关和石堡城的人手都收缩回去了,原来是吐蕃大军入侵,已经打到了青海湖!

  这是覆巢之危啊。

  显然,这个时候,薛仁贵身后的众人,也反应过来,一个个忍不住目露精光,躁动不已。

  “将军,这就活该是我们的造化啊——”

  罗通等人,一个个擦拳磨掌,瞧那架势,如果不是前面有薛仁贵压着,他们这会儿都已经要开始组织人手冲过去了。

  一旁的向导看得心惊肉跳,唯恐薛仁贵这个主将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行为,小心翼翼地咽了口唾沫,提醒。

  “将军,他们说,这次是他们家赞普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而来,如今就在前方不远,很快就会得到消息杀过来把你们,把你们…”

  说着,忍不住又回头望了一眼这支的大唐骑兵。

  各位爷,你们只有三千余人啊——

  是三千,不是三万,也是不三十万,你们可千万千万别冲动啊。

  (本章完)

  请:m.bqq999.cc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