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三三零七章 惊弓之墨

熊猫书库    秦时小说家
🔊点这里听书

  随机推荐:

  以玄力将中原这一次的水灾情形化出,虽不为十分准确,也是这些日子自己所得,大致如此。

  多年来一直待在东郡之地,中原也多有行走。

  城池、地势、民力多寡…都有所知,遇到这样的水势,哪些地方会有什么灾情,心中有数。

  河上和莫负从江南而来,一路上也有所见。

  天灾之下,人力难为。

  纵然修行入合道,面对这般情形,也是无力,也不会有什么法子可以轻而易举解决。

  如今还好。

  天下归一,诸地都在帝国统御之下,帝国救灾,可以调动足够的人手、物力…。

  若然还是先前诸国混乱的时候,那…这场水灾刚好波及韩国、魏国、赵国,甚至于燕国、齐国的边缘之地都有影响。

  那时,因国力不同,救灾多有混乱。

  眼下,中原之地一些人觉帝国治理这场灾情多有些无力,实则…整体而言,肯定是超越先前诸国还在之时的。

  之所以感觉无力,还是这场水灾太突然了。

  如同生火造饭的时候,明明只准备一桌子的饭菜,结果来了五桌子、十桌子的人,肯定会出问题的。

  这场水灾,对帝国亦是突发,相连诸郡多没有充足准备!

  接下来就会有力的,等诸般力量落下,各地的灾民就可安稳许多,帝国不会放弃他们的。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人若是想要生事,那就给自己找不痛快了。

  “这一次的灾情,难以避免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再有这样的事情,就容易解决了,甚至于同样的大雨,不会有这样的灾事了。”

  “大田令郑国已经来了中原数日,正带领许多人整修各地的水利沟渠之事。”

  “这一次的沟渠河道修整之后,可以抵挡灾情的力量很大,以后的人会少些麻烦。”

  身在中原诸地多年,又在甄城很长时间,中原之地的许多人虽不认识,若言希望那些人被这场水灾淹没,无这般心思。

  抬首以观鹦歌化生的中原水灾舆图,墨鸦笑道。

  祸福相依,未必不是如此。

  “涟衣她们二人的事情,是否和项氏一族有关?”

  “那个季布没有回来之前,诸事没有,刚回来数日,就有那样的事情发生。”

  “以他的身份,虽说不太可能有那样的心思。”

  “项氏一族,未必不会如此。”

  忽而,白凤突然一语。

  不是落于此刻的水灾之事,而是落于刚才的一件事。

  毕竟,从眼下所得消息来看,是楚国之人出手,具体是谁难料,项氏一族完全符合的。

  此外。

  季布之人,自己所知有一些。

  按理说,断然不会那样做的。

  这一次那两个贼人,也确是没有伤害芈涟二人。

  只是希望将她们二人掳走。

  “嗯?”

  “白凤,你此言…有些意思。”

  墨鸦也是微微一怔。

  先不说事情是否为真,起码,白凤怀疑那个季布,完全是可以的,因为他…有行那般事的可能。

  “季布!”

  “于他,听闻过一些消息。”

  河上眉目挑动。

  “那个千金一诺的楚人季布,昔年还是有些名声的,也听说过他的事情。”

  许莫负相随一语。

  “芈涟她们无碍就好了。”

  “是否项氏一族和季布,以后就知道了。”

  “季布,他离开甄城多年,这个时候突然回来,确实有些奇怪,以项氏一族眼下的动静,许多事情更需要他才是。”

  鹦歌对那个猜测兴趣不大。

  是否季布施为,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没事。

  随心而动,已经留存虚空片刻的中原水灾舆图消失不见,虽不重要,季布…有这个嫌疑。

  “班老头,你还好吧。”

  “看起来今儿又是一个阴雨天候,下不下雨也都无所谓了,天地间,尽皆是水气。”

  “在江南住了十年,中原的这场水灾不为大事。”

  “如你所言,天地间的水气很重。”

  “老头子我还能承受,还可无碍。”

  “房间一直有火炉驱逐寒气的。”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在番县多多停留一段时间,嗯,番县也不太好,从那里传来的消息,江水两岸的雨势、水势也不小。”

  “虽不如中原大河之地,也不是什么晴空之日。”

  “咱们刚离开陆丰,又在濮阳碰到这样的事情,也算难得,不知这场雨什么时候结束。”

  “城外的水势稍稍落下去一点点,果然接下来再有大雨,就要全部回来了。”

  “难得听你说这些。”

  “小跖,粮草可有所得?”

  “我亲自出马,自然所得,城中的富家大户不少,那些人家中的库房粮草很多很多,他们根本用不完。”

  “咱们替他们分担一下也好。”

  “班老头,放心吧,那些都是小事。”

  “你好好保重身子才是主要的。”

  濮阳!

  东郡大城。

  距离大河不远,连绵雨日如此,水灾水势如此,城池无可避免,亦是囊括其中。

  新的一日。

  朝阳看不到,唯有虚空逐步放明,也只是明朗一点点,遥望远处天际,虚空上下内外皆云雾苍茫一片。

  云层还是那般的厚重。

  随时都可能酿成雨势落下。

  大日温热之光不在,十方区域多有湿冷、寒冷、风冷…,吹席之,更觉森寒。

  往日间,本为诸夏一处商贾云集的大城,四周之人往来不断,为此地增添万千繁华。

  眼下。

  城中内外多安静。

  俯览而下,本该车水马龙绵延不绝的街道,已然空荡荡一片,阴雨之下,几乎看不到什么人。

  纵有一二之人在街道上行走,若观其衣衫褴褛,体态纤瘦,神情麻木…,也往往为路过之人躲避之。

  鲜少出现的马车加鞭而过,卷起道旁的片片泥沙之水,时而飞溅路人的衣衫上,惹的连连怒骂。

  本该开门迎客做营生的行当百业铺面,几乎都门窗紧闭,不为打开,不为揽客。

  一时间,多萧条。

  多萧瑟。

  唯有一处处独立的庭院之内,传来人世万象之音,彼此互不交错,又难见人间真容。

  一隅之地,浅浅之言。

  仔细端量班老头的气色之后,盗跖才有放心。

  今岁,时运有好的一面。

  那就是从陆丰离开了。

  也有不好的一面。

  那就是刚来濮阳,一应准备之事还没有做好,就遇到这样的灾情之事,着实令人头痛。

  因诸事没有准备好,许多吃食用度也没有很好的齐全。

  虽有采买,又不为多。

  本想着那场雨不会很大,谁料…到今儿还是一直断断续续的下,以至于吃的东西早早就不够了。

  为此。

  只好劫富济贫了。

  寻常的人家就算了,城中富户不少,他们的东西很多,完全够用,是以,倒也无需为那般事担忧。

  再说了,也不是什么杀人放火之事,江湖应急,完全可为,等以后天清气和了,再还回去也不难。

  吃喝无碍,诸事不为大。

  说是不为大,实则还是比较难受的。

  城门关闭,进出多难,城外诸事想要进来,也是有难,城内一些消息想要传出去,也是不易。

  这一次的水灾很大,墨家在中原的不少据点都受到影响,有些据点的粮草不足够,自己前几日还专门去了一趟。

  班大师,一直待在城中,身子还好。

  从天明那里得来的上佳丸药,还是给班老头服用了,让他心甘情愿的服用自然难为。

  其余的法子很多。

  雨势如此,想要做一些什么事情也不能够。

  而且,从打听来的消息来看,秦国接下来要有很强的治灾救灾之力落下了。

  他们更不好有什么动作,万一…。

  就不好了。

  “你们如今都有长进,墨家的大小事情,有你们在,我是很放心的。”

  “高统领如今修行有成,墨家的根基也会更加稳固一些。”

  “以墨家如今的力量,也难以为事。”

  “传承为上。”

  “若要传承,弟子不可少。”

  “这一次中原之地水灾,倒是招收弟子的一个机会。”

  “小跖,你这些日子可有遇到合适的?”

  班大师安然的坐于房中临窗兽足矮榻上,须发如雪,精气神不错,握着手中的一盏热茶,含笑于盗跖说着话。

  墨家的一些事情,自己现在都不怎么过问的。

  有盗跖他们那些统领都足够的。

  至于巨子…眼下的确不合适,当然,如果是天明少侠的话,自然是最为合适的。

  非天明少侠,再立下一位墨家巨子,的确可能为墨家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墨家。

  现在的力量很弱,虽说一路上,多有一些往昔的百家朋友传信,想要一起谋略大事,而那…明显不能够。

  休养生息。

  传承所学。

  方为长远之事。

  中原水灾很大,若是墨家最鼎盛的时候,遇到这种事,定然会有大动作。

  为受灾之地的庶民百姓提供各种所需。

  帮着灾民渡过艰难之日。

  奈何,如今的墨家难为。

  就算有心,也是无力。

  何以无力?

  传承衰弱,门人弟子锐减,支撑不起应有的心思。

  而这一次的水灾之事,或许是一个机会。

  这一次的灾情,墨家无力,不意味着将来无力。

  “班老头,从那些灾民中选择合适的小孩子为墨者,这一次怕是有些困难了。”

  “咱们动这个心思有些晚,在这场水灾之处,就已经有一些人这样做了。”

  “是班老头你所想的那些人。”

  “咱们有这个心思,那些人同样有,动作还很快,虽快…,麻烦来的也快。”

  “似乎还是那些人想要强制将一些人带走引起的,还闹出人命了,事情闹大了。”

  “引起秦国官府的注意,为此,官府都有专人核查那般事,一些无家可归的孩童都会暂时归于一处地方,由官府照看。”

  “根据官府贴出的告示文书,那些孩童会等灾情之后,再行处理,大致意思来看,是可以领走的。”

  “条件有一些。”

  “一些百家、宗派也是可以领走,需要明证可以给那些孩童一个不错的将来。”

  “大体就是需要不少的财货之力。”

  “领走那些人,也有人数限制,具体多少还没有落下。”

  “估计也是需要财货解决那般事。”

  “墨家,在那件事上…不一定占优。”

  “比起那些人的财货积蓄,墨家多逊色。”

  班大师所言的这件事,其实在北方濮阳的途中,都有说过,也想着从沿途郡县搜罗一些孩童为用。

  结果,不成!

  那些郡县乡里对于照身贴多有核查。

  稍有不妥,就会生出麻烦。

  倘若是以前的墨家,自然无惧那些麻烦,现在…虽有一些憋屈,也是无法。

  现在的墨家,真的不希望有任何一点点麻烦加身,指不定就会给一些人由头,继而落下更大的危险。

  这一次的事情,也是一样。

  倘若墨家还是以前的墨家,根本不会和官府墨迹,直接将一些合适的孩童带走。

  当然,不会如那些人那般不讲道理,自是那些孩童自愿跟着他们走的。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墨家难以为之。

  暗地里收罗一些可用之人,万一引来麻烦呢?

  墨家的对头还是有的。

  万一一些异心之心向秦国官府举报呢?

  诸事都要考虑到。

  但是。

  就算不出头,好像要办成那件事,也得需要不小的财货之力,否则,事情难为。

  “事情如此,非所料。”

  “小跖,这件事尽力而为就可,财货之物,墨家这些年来还是有一些的。”

  “无需想太多。”

  “何况,这一次就算没有那些人以及官府的动作,墨家也不可能招收很多人。”

  “兵不在多,在精!”

  “将墨家的种子传下去,以后自然会结果的。”

  班大师静静听着盗跖所言,一些事有所料,另外一些事不在,总体上,还是可以解决的。

  “我也是那样想的。”

  “已经向另外一些地方传书准备财物了。”

  “班老头,为了以后的事情方便些,分教开宗之事,接下来也可以开始准备了。”

  就是班大师不说,盗跖也不会放弃招收门人弟子的事情,财货比不上那些人,就少收一些人。

  接下来有的是机会招收更多人。

  时间长了,墨者就会慢慢增多的。

  “分教开宗?”

  “也好,此事于高统领知会一声。”

  “若可,等高统领归来再论那件事也不迟。”

  班大师颔首,一些关键之事,路途上都有言谈,分教开宗虽将墨家摆上明面上了,看似坏事,未必不是好事。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